做基于工具性的中职语文人文性教学

2023-01-17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从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和语文学科的实情出发,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科学界定, 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年来的观察, 我发现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人文性张扬有余, 工具性却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所谓“两性统一”, 事实上成了“人文性”的独霸天下。可悲的是, 许多老师为了不背“保守”之名, 在“工具性”面前三缄其口, 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也被“人文性”取代, 甚至很多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班会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必不可少, 无可替代, 更是实现语文人文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一、语文的工具性

在总结我国语文教学的得失时, 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没有取得成绩的原因细谈起来很多, 但是概括起来是对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而对于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 就是没有弄清语文学科的性质。当前语文界反复提出语文教学要“反璞归真”“正本清源”, 就是要求语文老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 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学语文、用语文”。张志公先生在他的《说工具》一文中表明了他鲜明的学术观点: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符合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质, 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任务的落实。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这是由语文自身的本质作用决定的。语文课就是教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的课, 工具性就是这门课的根本属性, 并由它派生出其他的属性来:如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所以, 失去了工具性, 其他属性也没有载体了。

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它决定着语文学科生死存亡的命运, 失掉了工具性, 语文课就失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 环境讲求人文性, 教育也讲求人文性, 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 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 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 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 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 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通过语文学习, 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现行中职语文教学特点

总体来看, 大部分中职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薄弱, 相关知识积累欠缺。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 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 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当然, 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繁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 既扼杀了人文性, 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 如今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和语言, 脱离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 凭空追求的所谓“人文性”, 也不是语文课所需要的人文性。学生精神的失落, 人文底蕴的欠缺, 以及一系列思想道德问题, 不仅仅只是语文教育的问题。想通过一门语文课就达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必须明白, 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 而是通过语言学习实现的。从本质上说, 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的区别, 前者在于应用性, 后者在于学术性。但不管是哪类学校, 哪个阶段, 作为学科属性, 语文还是语文, 我们说的都是汉语, 写的都是汉字, 不可能发生本质改变, 所以, 学校语文教育的宗旨都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当我们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的时候, 还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词义、积累知识、形成语感、激发兴趣、训练思维, 从中职学生现状出发, 通过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他们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 并藉此提高其文化素养。同时, 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敬业爱岗、不断革新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

四、以工具性教学为根本, 做好语文人文性教学

课标已经指出,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说二者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相辅相成, 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人文性。但历史的经验值得警醒, 在当前实践课标的过程中, 我们要特别注意已经出现的人文性的泛化, 用人文性涵盖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而忽视工具性。人文性的泛化与工具性的泛化后果一样, 都会严重影响语文素养的形成, 都会导致语文素养的“营养不良”。如穿衣一般, 从蔽体御寒到装饰美化, 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 是求真, 那么人文性便是升华, 是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 (根本属性) , 人文性便无从谈起, 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 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 干瘪, 所以,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务必把握好二者关系, 以工具性为根本, 做好人文性教学, 不可偏废一方。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如果语文的课堂上只重视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 那么便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如果只重视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的教育, 那么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便得不到培养。必须把握好语文课堂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

关键词:中职语文,工具性,人文性,二者关系

参考文献

[1] 邹丽丝.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J]考试周刊2010, (6) :49一50.

[2] 潘琰.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语文建设2013 (2) 24一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