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句法的特点和在翻译中的应用

2022-09-30

由于语言本身以及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很多翻译者会遇到许多困难, 而作为比较宏观的因素之一, 英汉语言结构存在的差异是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一。笔者拟对英汉句法结构方面的宏观和微观差异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 英汉中的省略现象对比, 语句衔接方式的对比等等) 进行一个比较详尽的对比, 从而提高译者尤其是初译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1 英汉语言的宏观差异

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英语属于印欧语言, 是曲折语;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是分析语。英语和汉语源自不同的语系, 遥遥相隔几千里, 它们在反映思维的表现方式上当然相差甚远。英语比汉语代词使用频率高, 被动语态句子多, 介词用法灵活等;而汉语比英语句子短, 无主句出现多等, 笔者不一一进行介绍。知道英语和汉语的源头不同, 本质不同, 对我们更好地分析这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很大的帮助, 并可指导我们更好地做好翻译工作。

2 英汉语言结构微观层面的差异

英语语言结构和汉语语言结构具体到微观层面, 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从英汉句法结构对比, 英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对比, 英汉语句衔接方式的对比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2.1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

末端重量原则与前端重量原则句法结构上的“重量” (weight) 指的是构句部件在语言线性序列上组合排列的趋势, 重量趋前的为前端重量, 重量趋后的为后端重量。区分这种趋势应该从句法结构的三个不同层面上——短语层面、单句层面、复句层面——作全面考察。若某种趋势在三个层面上都表现出很强的同方向性, 并对结构句式产生定式影响时, 它就成了该语言中左右词序线性排列的结构原则。譬如, 现代语言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 现代英语中末端重量原则是影响英语句子线性排列的一个重要的结构原则。与英语的句法结构相比较, 现代汉语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都存在着重量前置的强烈趋势, 因此认为现代汉语中左右词序线性排的结构原则为“前端重量原则” (front-weight principle) 。笔者就从短语、单句和复句层面简要分析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2.1.1 短语层面

因为在任何自然语言中, 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都是语言材料中最主要的构句部件, 下面来看看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1) 名词短语。汉语名词短语中的修饰语不论其占位空间长短、结构成分繁简、复杂程度大小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型, 即前置于中心语。这是汉语重量前置在短语层面内部构造机制上的反映。如:

(1) 他那件刚买的还未穿过的的确良短袖衬衫。

(2) 桌上、床下、柜里的灰尘。

(3) 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普通人。

而英语的名词短语采用修饰语→中心语←修饰语型, 但其修饰语位置的前后基本上取决于修饰成分的重量。一般来说, 凡是以独立结构形式作修饰语的均需采用后置位置, 因为独立结构的复杂程度、所包含的信息量、线性序列上的长度等都要比前置修饰语来得“重”, 如带补语的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非限定性分句、限定性分句都置于中心语之后。例如:

(1) an actor suitable for the part (带补语的形容词短语) .

(2) the car outside the station (介宾短语) .

(3) the car standingo utside the station (非限定性分句) .

(2) 动词短语。与名词短语的线性序列一样, 汉语动词短语仍采用修饰语→中心语型, 英语动词短语仍采用修饰语→中心语←修饰语型。但一般情况下, 英语动词短语中结构复杂、份量较重的修饰语依然以“重量”为基本平衡标准而置于中心语之后。例如:

(1) 满怀热情地努力工作。

to work hard with great enthusiasm.

(2) 狼吞虎咽地吃。

toeat like a wolf or tiger.

(3) 扯着嗓子喊。

toshout at the top of one’s voice.

2.1.2 单句层面

由于汉语头重属正常现象, 进而由各种短语组成的复杂词组或分句都可以名正言顺地置于句首之位。例如:

(1) 被人缠上是件尴尬事。

(2) 被人在马路上无缘无故地缠上更是尴尬万分。

与汉语的句首呈开放性且不避头重的构建模式正好相反, 英语基本句句首呈收缩式, 而且在句子建构上把头轻尾重作为衡量句子结构是否得当的构造标准。例如:

(1) It is getting harder for a lazyman to get a living.

(2) It is impossible for him to do such kind of job.

2.1.3 复句层面

在复句层面探讨句法结构的“重量”问题, 其视点必然落在具有主从关系的偏正复句上。汉语偏正复句除了表达追说、补充等语用因素以及某些修辞因素外,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偏句在前, 正句在后。例如:

(1) 因为她长得伶俐聪明, 大人们也都爱跟她玩。

(2) 由于时间关系, 今天的会议将在10点结束。

英语中在句子层面具有主从修饰关系的复句是状语从句——主句。英语的状语从句在句中可以处于句首位置、句中位置或句末位置, 但从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来看, 状语从句依然是按末端重量的趋势、在多数情况下置于句末的。例如:

(1) Many farmers let farm cottages to tourists so that they can gain some extra money to have a better life.

(2) More programs are televised“live”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the launching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in our country.

2.2 英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对比

省略 (ellipsis) 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 它是为了避免重复, 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省略不但使语言表达更为简洁, 而且使新信息更加突出, 从而使语言交际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信息上, 以产生更好的交际效果 (2) 。

一般认为, 英语是以形合 (hypotaxis) 为主的语言, 而汉语则是以意合 (parataxis) 为主的语言。申小龙把这一点归因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 强调主客体的分离, 因此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 因而, 在语言上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这一点在句子或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就省略而言, 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 因而, 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随着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例如:

It was then I came down sick——Ithought it was the end of everything.Iguess it would have been if you hadn’t sent me off.But when I found I was getting well I began to take heart in spite of myself.And then, when I got back home, George came round and asked me to marry him.At first I thought I couldn’t, because we’d been brought up together, and I knew he knew about me. (E.Wharton, House of Mirth)

在上面的例句中, 第二句话中的I guess it would have been之后省略了the end of everything, 最后一句话中的At first I thought I couldn’t之后省略了marry him, 这两例省略现象在语法结构上有着明显的标记。

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 所以, 汉语中的省略在很大程度上与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 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 只要能达意, 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 甚至也不考虑逻辑。正因为汉语是一种以意合为主的语言, 汉语中最常见的省略是主语的省略, 而谓语的省略则较少。高名凯认为, 汉语中“大半的情形, 省略的是主语的部分, 不是谓语的部分。因为语言必有所谓, 省略了谓语, 就不成其为语言。”因而, 汉语中的主语往往可以蕴涵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特别是在汉语语篇中, 当主语出现后, 就可以在以后的句子中省略掉。例如:

脱下衣服的时候, 他听得外面很热闹, 阿Q生平本来最爱看热闹, (他) 便即寻声走出去了。 (他) 寻声渐渐的寻到赵太爷的内院里, 虽然在昏黄中, (他) 却辨得出许多人, 赵一家连两日不吃饭的太太也在内, 还有间壁的邹七嫂, 真正本家的赵白眼, 赵司晨。 (鲁迅, 《阿Q正传》)

在例句中至少有三处省略了主语“他”, 但在理解上并未造成困难, 因为被省略的主语都暗含在上文之中。但在同样的情况下, 英语中的主语是不能省略的, 否则句子在结构上就会不完整。如果我们把例句翻译成英语的话, 被省略的主语需要补全, 即:

While he was taking off his shirt he heard an uproar out-side, and since Ah Qalways liked tojoin in anyexcitement that was going, he went out in search of the sound.He traced it gradually right into Mr Chao’s inner courtyard.Although it was dusk he could see many people there, all the Chao family including the mistress who had not eaten for two days.In addition, their neighbor Mrs Zou was there, as well as their relatives ChaoPai-yen and ChaoSzu-chen.

3 结语

笔者主要集中分析了英汉语言结构的异同。从句法结构上来说, 中文遵循的是前端重量原则, 而英语遵循的是后端重量原则;从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 英语多用“形合法”, 即在句法形式上用连接词将句子、句子成分衔接起来, 而汉语可用“意合法”。笔者希望这些分析可以让译者更好地把握英汉语言结构的异同, 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摘要: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翻译, 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 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 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 以顺应这些差异, 防止表达错误, 避免运用失当, 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分析了英汉句法各自的对比特点, 并用具体的翻译实例说明这些特点。

关键词:英语,汉语,语言结构,句法,省略,衔接

参考文献

[1] 高秀雪, 孙中玲.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认知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35~37.

[2] 苟亚军.英汉省略形式对比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5]:46~4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学校机器人创新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与实践下一篇:与日本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下日语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