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庄道路整治

2022-07-24

第一篇:农村村庄道路整治

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汇报

仙岩镇2006年1-9月份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汇报

仙岩镇地处玉山县东南部,区域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10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有6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其中吴家社区毛水塘、黄茅坞村上新屋、黄坳村周家墩和桑园村大门塘等4个自然村县下派了新农村建设驻点工作组,另外,根据群众要求,毛家垄村毛家垄自然村和桥棚村所在地(村建帮扶村)也列入整治试点工作。

我镇黄茅坞村2003年在全县率先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之后,后陈村、桑园村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开展创建示范工作。扎实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为全镇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了个好头。今年4月份,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全镇上下深受鼓舞,群众热情高涨。8月14日、18日市、县村庄整治会议之后,8月23日,召开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再动员大会,掀起了以“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热潮。目前,全镇所有行政村都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村民代表会议,高标准地完成了村级总体规划,部分整治试点自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9月底前将全部完成。6个整治试点村召开了村民大会(座谈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基本完成了前期的清垃圾、清水面和清路障等工作。吴家社区做好了毛水塘自然村的通村道路路基拓宽改造工作,年内将完成路面的硬质化改造,总投资达40多万元;桑园村完成500多米的里弄小巷路面硬质化改造,清理污水沟1000多米;黄坳村周家墩自然村完成了1500多米的里弄小巷硬质化工程,新建了村内文化休闲小广场,黄茅坞村上新屋自然村正在实施里弄小巷的路基拓宽改造工作,即将动工实施路面硬质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全县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立足各村实际,从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抓起,以着力抓好6个试点自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促进全镇各村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操作,抓进度,抓落实。

一、高标准规划,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

一方面要高标准制定规划。一是建设规划,现在全镇各村已经编制好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操作性强的村庄整治规划也即将搞好;二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中心村建设和文化特色村建设为目标,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要抓好规划的实施,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以规范村民建房行为为主要手段,通过举办规划学习培训班等方法,抓好规划的宣传、学习和贯彻,坚决杜绝不按规划建设等乱搭乱建行为。

二、结合各村实际,实施好“村庄整治方案”。

各试点自然村今年的重点整治工作为:

桑园村大门塘:改造、新建并硬质化村庄道路1000多米,继续硬质化里弄小巷路面300多米,进一步绿化村庄内环境,在群众休闲聚集处安装照明路灯,着力实施改厕改栏,改善村内环境,新建公厕2个。

黄坳村周家墩:硬质化村庄内的所有里弄小巷2000多米,抓好改厕改栏工作,推广无害化厕所,搞好村内主干道的绿化、亮化工作;实施“安全改水”工程,做好村内河道水面的清理工作。

黄茅坞村上新屋:拓宽改造并硬质化村道1200米(宽3.5米),硬质化村庄里弄小巷400多米,大力改善村庄环境,新建公厕1个。

吴家社区毛水塘:投资40多万元,实施好通村公路硬质化工程(长3公里、宽3.5米),实施改改厕改栏,规范村民建房行为,推广使用沼气,抓好村民“安全饮水”工程。

毛家垄村毛家垄:改造、硬质化村庄道路1500米(一纵三横),高标准清理、修建村内小河道和排水沟2000多米,拆除公路边所有露天粪坑,新建公厕1座;改建村庄内群众休闲小广场。

桥棚村:着力实施好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八都至桥棚、宽4米)的硬质化工程,逐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三、健全基层组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以建立“好班子”为目标,健全村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强化村民自我管理功能,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积极作用,从而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篇:街道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专项整治

动员会讲话

街道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专项整治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村庄环境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对环境整治突击月活动作全面部署,动员全街道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全民动手,对村庄集镇环境进行集中综合整治,尽快改善农村及集镇的环境状况,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动员会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环境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环境是村庄的标牌,是村庄文明的

标志。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率先全面达小康任务的落实,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开展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提出了五句话20字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容整洁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由外而内,以环境促进发展,以环境提升生活,以环境推进文明,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2、开展环境整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我们海陵区今年提出了在全市率先全面达小康的目标,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40多项指标,其中生态环境指标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上个月,我们进行的大规模的绿化造林就是弥补

薄弱环节的重大举措之一,第一季度已悄然结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马不停蹄一股作气切实打好这场环境整治的硬仗。

3、开展环境整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目益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生活质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搞好生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也是营造良好生产和投资环境,加快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讲,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

4、开展环境整治是村庄现状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市区创卫活动的开展,我街道作为城效结合部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在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庸讳言,全街道的环境卫生状况,尤其是国道外的几

个村包括集镇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脏。垃圾乱倒乱堆,河岸边、空地上、道路旁到处是,一刮风,塑料袋红的、白的满天飞;一下雨,太阳一晒,臭气熏人,行人唯恐避之不及;二是乱。乱堆乱放,草堆、杂物、建筑材料,家前屋后,横的、竖的,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齐的、乱的,各种造型,乱七八糟;乱搭乱建,障碍物,棚披,占一点,好一点,只要自己心安,哪管公共环境;乱贴乱画,最严重的是集镇沿街的墙壁上,电线杆上,虚假广告到处是,牛皮癣到处有。三是污。由于改厕的不彻底性,还有相当部分露天茅坑存在,夏季即将来临,这成了苍蝇蚊子的滋生地,疾病的传染源;由于部分村民生活的不文明,许多村庄河道污染严重,水上漂浮物一层,水体乌黑发臭,河岸垃圾遍地。

以上这些问题,有的村可能好一点,有的村特别严重,总之,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

群众的生活、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着街道的发展,成为当前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广泛发动,全员参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精力打一场环境整治的硬仗。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全面提升环境整治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经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把“四月份”确定为街道“村庄环境整治突击月”,目的是通过近一个月的环境突击整治,达到“四清”即“垃圾清、茅坑清、草堆杂物清、河道清”,从而实现村容村貌,镇容镇貌的大提升。

具体要求:

第一,清理垃圾。垃圾是造成集镇村庄“脏乱差”的主要原因,必须把清理垃圾作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点来抓。要集中精力对集镇所有公共场所、村道两旁、河边沟渠、房前屋后等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在此基础上,争取

早日建成“户集、村收、街道中转”垃圾处理机制,垃圾定点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垃圾清理后,要建立“三有二无”的环境清扫保洁机制。“三有”:即一有工作网络。健全街道和村环卫清扫保洁队伍。二有环卫设施。做到街道有垃圾中转站,村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清扫器具齐备。三有保障机制。建立环卫投入机制,出台垃圾处理及集镇门前三包制度。“二无”:一是无暴露垃圾;二是无乱堆乱放。环境卫生整治是硬任务,大家都要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来。

第二,清理河道。这是环境卫生的又一突出问题,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努力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要重点对村庄内部、周边的河道、池塘进行清障、清淤。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河道清污力度。通过清除水面上、河床上的垃圾,防止河道淤积,减少疾病12全文查看

第三篇:**镇农村村庄整治“整镇推进”工作总结

**镇位于**市北部,距**市20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镇地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撤并后建制村为20个),总户数9596户,常住人口2.9万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千强镇”、省“百强镇”和杭州“十强镇”行列,先后获得了**省文明乡镇、省体

育强镇、省教育强镇、省优秀乡镇、省卫生镇、省东海明珠工程、省综治先进单位和省十大特色花卉乡镇等荣誉称号。2007年1月11日,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近年来,我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开展了村庄整治“整镇推进”工程,以“百千工程”为载体,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从治理“脏、乱、差、散”着手,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我镇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将我镇开展“整镇推进”工作有关情况回顾总结如下:

一、抓组织领导

为把“百千”工程这项“民心工程”抓得卓有成效,我们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工作机构,宣传发动有力。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广泛宣传,利用广播、标语、横幅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的进行了宣传;多次召开村书记、主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会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这一工程建设中来,使这一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信息传递及时,每季度向市“百千办”汇报进度表。档案资料齐全,所有示范村、重点村、一般村都编制了“百千工程”申报材料。(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检查督促有方。镇党委、政府制定了“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明确了“百千工程”的推进进程,做到了有目标、有部署、有计划。镇“百千办”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对进度缓慢、整治不够到位的村,一经发现,给予通报,督促整改。(三)是完善规章制度,长效管理有为。镇村组织工作规则健全,村级重大事项全部实行村民代表表决制度。全面实行村帐镇管,村务、财务公开及时规范;村级财务监督小组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管理民主。全面实施“户集、村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模式,保洁制度、人员、经费“三落实”。镇政府建立了卫生保洁考核办法,长效管理奖惩措施明确。其中集镇区块卫生,通过招投标,以36.1万元承包给***保洁公司。2006年,我镇被评为“省级卫生镇”。

二、抓规划编制

牢固树立“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前提”的理念,完善规划体系。(一)是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37个行政村全部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并报经市建设局同意实施,规划内容体现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三生一文”特色。(二)是完成了新农村规划编制。2006年,我镇还编制了《**镇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其中村庄整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规划。(三)是土地利用合理。我镇所有建设项目均符合村庄规划,并依法办理了规划审批手续和用地审批手续,无私塔乱建建筑物现象。农户住宅全面实行“建新拆旧”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积极开展了坑西畈、双浒畈、大畈畈、杜墓畈土地整理项目,共整理土地10500亩,共投入资金980万元。

三、抓经费保障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安排财政资金补助。镇财政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村庄整治建设补助。2006年,共补助给各村的建设资金212万元。(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在镇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我镇还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用活用足政策,充分发挥上级政府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探索市场化多元筹资渠道,积极发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如唐家坞村,在创建省级示范村过程中,积极发动企业老板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共捐款89.5万元。又如洪庄村,在建造村委大楼时,村集体只有6000元,通过干部带头,发动企业和群众捐款,共捐款28万元,村委大楼顺利建成。(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所有建设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质量监理和安全管理。镇政府出台了“百千”工程转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收支。全面实行重大村务村民代表表决制度,各项工程开展依法有序。

四、抓工作成效

(一)村庄整治全面开展。2004年以来,我镇已创建完成示范村3个,重点整治村14个,一般村31个,村庄整治实现了全覆盖。按照我镇村庄撤并后20个建制村计算,我镇到2007年示范村比例达到总村数的15%,重点整治村的比例达到70%,高于上级要求的65%。

(二)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多年来,我镇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2006年底,我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871元,超过当年富阳市平均水平;增长率13.7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积极兴办实事,切实解决一些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道路建设、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500万元,实施了上唐水库新建工程;全面实施“四线改水”工程,饮用水到村率100%,入户率96.3%。积极实施“改厕”工程,分解任务,加强督促,2006年我镇新建房三格式化粪池使用率达到100%;全镇公厕污水净化率达到92.5%;农户户厕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63%;因地制宜开展下水处理,洪庄、水坞、唐家坞三个村实施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实现了达标排放。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镇政府投资50万元兴建了垃圾中转站,各村共建垃圾箱225只,垃圾桶413只,招聘保洁员78人,垃圾配送员43名,配送车辆40辆,每天清运处理垃圾30余吨。垃圾集中收集的行政村覆盖面达到100%。保洁员队伍人员、经费到位,垃圾及时清运,日产日清,无随意堆放现象,主要道路沿线、村庄入口、重点区域卫生状况良好。目前,我镇已有2个村达到省级“卫生村”标准,8个村达到“杭州市卫生村”标准,其余10个村达到富阳市卫生村标准。大力实施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镇域范围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初步形成了以金桥北路、高桦路、高泰路为轴心的道路框架,通行政村主干道全部达到四级以上,农村三级客运网络健全。

(四)乡风文明和谐。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2006年举办了**镇第五届体育运动会。文体场所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通过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和浙江省体育强镇验收,健身点、篮球场、秧歌队、腰鼓队等群众文化设施和组织遍布各村。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6.7%。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率100%。以创建“省文明乡镇”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被评为富阳市2006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纪检工作成绩突出,计生率达到98.8%。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廉政教育深入人心。殡葬改革全面实施,生态公墓建设面达到100%。

总之,实施村庄整治“整镇推进”工作一年来,我镇共累计投入资金4683万元,硬化道路152公里,拆除“空心房”187间,粉刷“赤膊墙”31769平方米,安装路灯1092盏,新建和改建水库8只,铺设自来水管6.8万米,治理河道9850米,清理卫生死角192处,新增公共厕所7只,新增绿化面积25500平方米,许多村初步呈现出河洁、路净、灯亮、村绿的新变化。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我们将以这次“整镇推进”工作为起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使高桥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第四篇: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特制定本技术导则,旨在指导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正确掌握村庄整治的原则和方法,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 村庄整治原则

1.2.1 中心突出、稳步推进。村庄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改善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发展村级公共事业、改善人居环境,应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1.2.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经济发展实力、自然条件等状况,探索不同整治模式,抓好试点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

1.2.3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需要不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增收致富,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

1.2.4 规划先行、节约土地。通过科学规划,抓住移民迁建、迁村并点、项目建设、农民自建房等机遇,引导农民建房相对集中,坚持一户一宅的基本政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

1.2.5 政府引导、民主管理。探索村民自主管理的途径,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整治与管理,巩固整治效果,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二、村庄整治内容

2.1 基础设施

2.1.1 通村道路、桥梁建设,村内主干道路硬化,村内道路网布局合理。

2.1.2 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

2.1.3 电网和信息网建设,完成农村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2.2 公共服务设施

2.2.1 村级组织有工作用房和村民议事、文体活动场所。 2.2.2 设有托儿站、学前班或初级小学代培点。

2.2.3 配臵医治轻微疾病、开展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的卫生室或便民诊所。

2.2.4 设立邮件收发、汇款、储蓄、电报、传真等业务的代理点。

2.2.5 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2.3 农民住宅

2.3.1改建住宅的朝向、间距满足日照、通风和防火要求。 2.3.2 改建住宅要体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四节”方针。

2.3.2 改建住宅的立面形式保留地域特色和注重整体协调。 2.4 环境卫生

2.4.1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体清洁,水质达标。 2.4.2 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率达到90%以上。 2.4.3 医疗废弃物、垃圾等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2.4.4 家庭散养禽畜做到人畜分离。

2.4.5 清除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整治村庄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场地、公用水塘和公共绿地等环境面貌。

2.5 绿化与生态建设

2.5.1 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充分绿化,建设绿色家园。 2.5.2 保护树木,严禁乱砍乱伐,保持水土。 2.5.3 多种能源并举,充分利用再生能源。 2.6 防灾减灾设施

2.6.1 防洪堤、截洪沟、泄洪沟、蓄水池等防洪排涝设施的修建。

2.6.2 山体及坡地等地质灾害地段护坡及挡土墙设施的修建。

2.6.3 公共设施危房拆除。

2.6.4 易燃易爆物(气)体和有毒有害物(气)体的安全存放。

2.7 传统建筑文化 2.7.1 传统建筑的保护 2.7.2 传统文化的保护。

三、村庄整治技术要点

3.1 道路交通

3.1.1 通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村内主要道路红线宽度7-9米,次要道路3-5米。

3.1.2 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到90%以上,宜以水泥、沥青路面为主。

3.1.3 村庄道路标高应低于两侧宅基地场院标高,并结合各类工程管线改造要求统一考虑。

3.1.4 村内道路通过学校、商店等人流密集的路段时,应设臵交通限速标志及减速坎(杠),保证行人安全。

3.1.5 过境公路穿越村庄时,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根据相关规范满足安全要求,并设臵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

3.1.6 村庄道路行道树株间距离以8—12米为宜,树池为1一1.5米见方,树坑中心与地下管道水平距离不小于1.5米。 3.1.7 村庄道路纵坡不小于0.3%。平原、微丘地区纵坡一般取3%,山丘、重丘区一般不大于5%。当纵坡坡度大于4%时,连续坡长不宜大于500米。

3.1.8 村庄道路横断面应设臵横坡,坡度大小在1%-3%之间。

3.1.9 村庄道路两侧应设臵排水沟渠。

3.2 给水

3.2.1 村庄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5749)的规定,并做好水源地卫生防护、水质检验及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3.2.2 邻近城镇的村庄,可通过连接城镇供水管网供水到户。

3.2.3 有条件的地区,倡导建设联村联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村庄给水工程的设计规模,每人每天不得低于80升。

3.2.4 暂无条件建设集中式供水设施的村庄,应加强对分散式水源(水井、水池、水窖、手压机井等)的卫生防护,水井周围30米范围内,清除污染源(粪坑、渗水厕所、垃圾堆、牲畜圈等)。

3.2.5 给水管道的铺设应根据需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给水管道距离树木及建筑外墙不小于1.5米,与污水排放沟渠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0.5米;给水管道材料可选择焊接钢管、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士管、聚丙烯塑料管等。 3.3 排水

3.3.1 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集中式可采用如氧化沟、生物塘(稳定塘)、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设施;分散式可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等简易设施。

3.3.2 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管道收集生活污水。

1、排污管道管材可根据地方实际选择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等多种材料。

2、污水管道依据地形坡度铺设,坡度应不小于0.3%。污水管道应埋深在冻土层以下,并与建筑外墙、树木中心间隔1.5米以上。

3、污水管道铺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避免与沟渠、铁路等障碍物交叉,并应设臵检查井。

4、污水量以村庄生活总用水量的70%计算,根据人口数和污水总量,估算所需管径,最小管径不小于150毫米。

3.3.3 雨水排放可根据实际采用明沟或暗渠方式。排水沟渠应充分结合地形,使雨水及时就近排入池塘、河流或湖泊等水体。

1、排水沟渠的纵坡不小于0.3%,排水沟渠的宽度及深度应根据各地降雨量确定。

2、排水沟渠砌筑可根据各地实际选用混凝土或砖石、鹅卵石、条石等地方材料。

3、加强排水沟渠日常清理维护,防止生活垃圾、淤泥淤积堵塞,保证排水通畅,可结合排水沟渠砌筑形式进行沿沟绿化。 3.4 电力电信

3.4.1 供电实行一户一表。

3.4.2 电力线路架空敷设时,与建筑物及构造物之间的水平净距应大于2米。

3.4.3 供电线路的布臵应沿道路布臵,应减少交叉、跨越,线路走廊不应穿越住宅、森林、危险品仓库等地段。

3.4.4 电信线路的布臵应避开地质危害地段,应便于架设和检修,宜设在电力线走向的道路的另一侧,防止强弱电的相互干扰。

3.5 农民住宅改建

3.5.1 改建住宅的宅基地 (含附属设施)总面积;使用耕地的农户不得超过140平方米, 使用非耕地的不得超过200平方米。层数以2-3层为宜,每层层高不宜超过3.6米。

3.5.2 平面布局合理,使用功能方便、舒适,尊重当地的传统生活习俗。

3.5.3 内部空间日照充足,通风采光良好。宜设臵水冲式卫生间。

3.5.4 立面格调宜传承地方文化与民居风格,比例协调、造型简洁,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3.5.5 房屋结构体系简单、牢固、符合规范的安全要求。 3.5.6建筑外墙和屋面宜考虑隔热保温和遮阳构造措施。 3.5.7 主要干道两侧建筑进行立面修整和粉刷。 3.6 公共活动场所

3.6.1 公共活动场地铺装地面,设臵坐凳及儿童游玩设施,以及健身器材,配臵村务公开与科普宣传栏、阅报栏、旗杆、灯具等。

3.6.2 公共活动场所位臵要适中,村委会、文化中心等建筑应结合公共活动场地统一建设。

3.7 粪便处理

3.7.1 公共活动场所应设臵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应不低于30一50平方米/千人,每厕最低建筑面积应不低于30平方米,其建设、管理和粪便处理,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3.7.2 公共旱厕应采用粪槽排至“三格式”化粪池的形式,粪池容积应满足至少2个月清掏一次的容量为准。粪池也可与沼气发酵池结合建造。公共旱厕的大便口和取粪口均应加盖密闭,并确保粪池不渗不漏不冻。

3.7.3 集中的禽畜饲养场应与沼气设施相结合,大量的禽畜粪尿可直接排入沼气发酵池内。

3.7.4 户用旱厕粪便和分散饲养的禽畜粪便应及时收集并用密闭容器送至沼气发酵池中。

3.7.5 对于公厕、户厕、禽畜饲养场(点),均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及时清扫和消毒等防控疫病等管理制度。

3.8 垃圾处理

3.8.1 生活垃圾及其它垃圾均要及时、定点分类收集,集中填埋。

3.8.2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0米,生活垃圾收集点可设臵垃圾箱。

3.8.3 医疗垃圾等有害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处理。 3.9 绿化与生态建设

3.9.1 按照人均不低于1.5平方米的用地标准规划布臵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的绿化场地。

3.9.2 绿地植物应以乡土品种为主,乔、灌、花、草相互搭配。

3.9.3 充分利用路旁、宅院及宅间空地,种植经济作物等绿色植物。

3.9.4 多种能源并举,利用太阳能、沼气、生物制气等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3.9.5 农作物秸秆还田、制气或用作禽畜饲料,重视资源的再利用。

3.9.6 公用水塘定期维护,及时清淤、保持水面洁净,不断改善堤岸亲水环境,有条件的改造为种养水塘,充分保留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坑(水)塘,疏浚河渠水道。

3.9.7 河渠,公共水塘宜结合自然水体设臵,保护原生植被,人工护坡宜采用当地材料修砌。

3.10 防灾减灾

3.10.1 村庄的防洪措施,应按国家《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3.10.2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托儿站、学前班或初级小学代培点、老人及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均不得建在有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山洪冲沟等存在地质危险隐患的地段。已在这类地段上建成的公共建筑,必须全部拆迁,另行选址,妥善安臵。

3.10.3 对可能造成滑坡的山体、坡地,应加砌石块护坡或挡土墙。

3.10.4 按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村庄应设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救治室。

3.10.5 凡存在火灾隐患的农宅或公共建筑,应根据民用建筑消防规范进行整治改造。

3.10.6 结合给水管道设臵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并设臵不小于4.0米的消防通道,将公共水塘作为消防备用水源。

3.11.7 江河流域地区,应结合农田水利设施统一考虑建筑地面高程,一般高于地区最高渍水位0.5米。

3.11 传统建筑文化

3.11.1 贯彻《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规,继承和发扬当地建筑文化传统,丰富环境文化的内涵。

3.11.2 对始建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和祠堂、庙宇、亭榭、牌坊、碑塔和堡桥等公共建筑物和构筑物,均要悉心保护,通过技术论证后予以整修。

3.11.3 对古树名木不得随意砍伐、移植出售。 3.11.4 保护历史标志性环境要素,历史标志性环境要素包括街巷枢纽空间、古树、古井、匾额、招牌、幌子等物质要素和街名、传说、典故、音乐、民俗、技艺等非物质要素两大类。后者可通过碑刻、音像或模拟展示等方法就地或依托古迹遗存等公共场所集中保留。

四、村庄整治项目实施

村庄整治应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本导则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行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逐步推进。

第五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五篇

【篇一】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冬春爱国卫生运动,根据《**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案》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和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冬春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县爱卫办工作安排,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着力破解农民群众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性,营造各方参与、共建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行动目标

以清洁村庄助力疫情防控为主题,通过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清爽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村规民约普遍形成、清洁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三、行动原则

(一)加强工作安排部署。

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专项小组组长,整治办工作人员为成员,负

责做好村庄清洁行动的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二)组为单位、农民主体。

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组为单位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做好“村庄清洁行动”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觉性,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

(三)教育引导、移风易俗。

坚持环境整改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农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工作内容

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从2021年元月中旬至4月下旬,集中力量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热潮。

(一)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着力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体系,逐步实现行政组专职保洁员全覆盖。着重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全面治理河岸垃圾、公共活动场所周边及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彻底整治“垃圾山”“死角垃圾”等突出问题。

(二)清洁农村黑臭水体。

清淤治理农村水井、水塘、小河沟、臭水沟等,全面清理水面漂浮垃圾,着力恢复和拓展水域功能、改善水环境。引导农民群众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污水综合处理和利用能力。

(三)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大力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散放行为,从源头上有效遏制粪污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现象,力控畜禽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

(四)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加大卫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传教育力度,发挥文明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作用,激励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培养良好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柴草乱堆乱积、墙壁乱涂乱画、农机农具乱停乱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五)不断提升村容村貌。

总结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开展乡村道路、农田林网和村内公共空间的绿化美化。整治农户院落环境,保持庭院地面平整无积水、物品堆放有序、无裸露垃圾、无禽畜粪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改善院落环境和发展休闲旅游紧密结合。

五、工作部署

(一)宣传发动。

充分发挥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意义目的、行动方案、成效成果。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集中整治。

按照“五清”工作内容,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有关规定就近妥善处置清理收集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相关责任单位要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禁止随意焚烧、堆放垃圾和随意处理淤泥等,不得随意填埋河沟池塘等水域,防止出现次生问题和二次污染。

(三)持续推进。

坚持抓紧抓实、善作善成,阶段部署、滚动实施。针对突出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和民俗特点,由易到难,有序安排,扎实推动,促进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居)和场镇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传染病防控的重要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专项小组领导下,统筹推进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村(居)要根据辖区实际主动作为,切实抓好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实施工作。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和任务圆满完成。

(三)建立监管机制。

建立“群众事群众抓、群众参与、群众监督”工作机制,设立公开电话、投诉信箱等,接受群众咨询、举报、监督,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复核和回应。全镇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着力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

【篇二】

根据中央和省、市、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共七个部分。

一、工作目标

以达到省、市整治工作验收标准为基本目标,全力争先。具体要求为:镇域范围所有村(社区)全域整治达标;打造两纵一横(注插线、华注线、S202)示范带,示范带全面见净、见绿、见新;争创两个县级示范村;社区墟场洁净有序。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抓、部门联动。

镇党委、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大实事,牵头管总。制定三年攻坚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综合施策,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二)村组主推、农民主体。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清洁家园的行动中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根据乡村特色、人情地貌、群众习惯,搞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每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确定分期实施工作任务。

(四)建章建制,长效管理。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摸索总结适应农民、具有操作性和约束力的长效管理办法和体制机制。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爱集体、爱家园、爱整洁、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和行动自觉。

三、组织机构

**

各小组集中行动工作方案由组长牵头制定。

四、达标要求

(一)通畅洁净。

镇域内各村(社区)主干道路通畅,联接到组到户;村居地面、房前屋后、田园庭落干净整洁;农具、工具等堆放整齐;废弃用品、物料、瓶袋有专门堆放收拾场地。

(二)水清岸绿。

建立镇级、村级河湖港库塘长制,清理水域垃圾及污染物,合理控制浮生植物,清理人畜粪污、工业污水排放,达到水域清洁、坡岸绿美的效果。

(三)规范有序。

全面拆除“四类房”,彻底清除偏杂屋,重点治违治乱;规范村民建房,引导集中建房,重点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

(四)绿化美化。

大力破除脏、乱、杂,装扮庭院、美化人居,提升绿色植被覆盖率,主干道路、庭前屋后,见缝栽绿,达到90%以上的村居绿化率。

(五)管理有效。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巩固治陋文明成果,建立卫生保洁、平安创建、党建治理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五、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展拆违拆“偏”

1、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

2、彻底开展治违拆违拆偏集中行动,拆除“四类房”,努力提升村容村貌。

3、按照“规划先行,先批后建、按图建房、适度集中”原则,全面规范村民建房。安全垸外停止建房审批。镇域内所有建设由镇规划委员会负责审批。

(二)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1、配齐村(社区)保洁员队伍。按农村人口数2‰标准配置环境卫生保洁员,实行分区域包干负责、每月评比、奖优罚劣的管理制度。保持保洁员队伍相对稳定,要选择责任心强、工作扎实、身体健康的同志担任。

2、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每户有完整垃圾池,量大的主要墟场、路口配备足额的垃圾桶、垃圾箱。每村建立1个垃圾回收站、集镇建立垃圾中转站、压缩站,增大垃圾转运能力。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强化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建立环境卫生整治有效机制。做到有专人负责管、有专项经费支持、有整套管理制度、有群众为主的自治模式。

4、达到整洁干净的自然常态。通过户参与、月评比、季公布,使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主要道路洁净通畅、无裸露垃圾、无白色污染、无黑臭水体、无污水横流;全域无空中垃圾;公路沿线不新葬坟,以绿遮丑。

(三)大力进行沟港清洗疏浚

1、严格落实主沟主渠、河湖长责任制。对镇级渠道、村级主沟主渠实行河湖长责任制,建立沟渠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沟渠水清无杂,保持常年清洁。

2、加大对主沟主渠清洗疏浚力度。通过河道清淤疏洗,清除水生杂草、飘浮物,保持沟渠岸绿水清,实行长年管护。

(四)大力加强粪污治理

1、对于分散养殖户,加强粪污排放基础条件改善,坚决杜绝露天养殖及乱排乱放。

2、对于规模养殖户,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落实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3、大力推行农户改厕及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

(五)大力美化镇容村貌

1、着力集镇墟场清洁行动。全力整治脏、乱、杂。打造整洁有序特色小镇新形象。

2、着力村居植绿提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集中行动,使村(社区)绿化率达到90%以上。

3、着力美丽村庄、美丽屋场、美丽庭院建设。创建一批穿衣戴帽美丽乡村示范点。

(六)大力创新体制机制

1、探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法。

2、进一步巩固治陋标兵乡镇成果,严格执行无鞭限塑禁令,形成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良好乡风。

3、进一步深化以“党建+”为引领的“四位一体”基层治理模式。

4、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管理机制,使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培训。

2月底前,全面摸清各村(居)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底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任务清单,逐级开展动员培训,细化工作任务,制定考核细则。

(二)加大宣传。

层层召开会议,逐级传达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通过召开广播会,印发资料,出动宣传车,利用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目标、任务等,使农民群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集中行动。

3至7月份,突出开展拆违拆偏集中行动、植绿提质集中行动、净水扫障集中行动、洁净庭院创建活动。全面完成“三清理、四拆除、三提升”工作任务。

(四)总结评比。

对人居环境整治、清洁村(居)工作,实行总结讲评,打分排队。对工作任务落实滞后、问题突出的单位挂牌督办,对开展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先进单位,推介典型、总结经验,持续推进。

七、保障及奖罚

(一)加大投入。

镇对村(社区)的支持力度不减,形成常态;村(社区)争项争资,用于人居环境整治,镇政府在资金审批上予以支持,其他挪项决不允许;按照市、县政策规定引导群众集资投劳,鼓励乡贤参与支持;实行上级转移支付平衡,支持创优争先。

(二)加强力量。

明确各村(社区)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亲自管,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插旗好媳妇”要纳入工作组。村(社区)保洁员由镇指挥部统一考核,保洁员工资中10%用于绩效考核;成立卫生保洁理事会,有专门保洁制度,建立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的监督体系。

(三)加强督查。

要强化办点干部、各成员单位、村(社区)干部的责任,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常态督查、一月一讲评、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一月一问责、一月一整改,并实行公开曝光;镇督查办将随时督查通报干部到岗到位情况,每月讲评结果全镇公示,公示到村、到组、到户、到责任人;各村(社区)坚决不允许空中垃圾(电杆、灯杆、树杆宣传广告等)存在,发现后不按时拆除的一次处以30元罚款;以扎实作风、严厉手段狠抓干部工作责任到位、狠抓干部作风到位、狠抓干部工作成效到位。凡镇督查办通报发现的问题,必须立行立改,第一次发现未整改进行通报、第二次发现未处理罚款50元,第三次发现未到位罚款500元,并启动问责程序。

(四)比拼竞赛。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评比竞赛,对排名最末的村(社区)主职进行约谈,大会表态,办点干部依次表态;连续两次排名最末的单位,镇安排干部主持工作,村(社区)主职专抓人居环境整治,办点干部停岗驻村参与整治工作;连续三次排名最末的办点干部、总支书记、村主任采取停岗学习等组织措施。

(五)加大奖励。

整体验收达标,综合考核排队,制定标准,对优秀村(社区),优秀镇、村干部予以重奖;同时对洁净庭院、优秀保洁员进行表彰。

(六)考核细则按照分线分块负责,指挥部汇总的原则确定。

具体另行研究决定。

(七)本实施方案解释权归指挥部。

【篇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和乡村办〔**〕25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短板,我镇定于从8月开始在全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要求,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集中利用100天左右时间,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增优势,通过在全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基本实现80%以上村庄达到干浄整洁村标准、4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三联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任务。

二、时间安排

**年8月23日-**年12月1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8月下旬)。

各村要围绕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考核指标要求,找出农村境整治工作方面短板、缺项、弱项,摸清底数,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安排,建立工作台账。

(二)集中行动阶段(**年8月下旬至**年11月1日)。

根据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发动全社会力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推进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三)现固提高阶段(**年11月1日至12月1日)。

进一步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整改不足,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抓好国务院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各村要针对国务院在我市大检查反馈的问题开展自查行动,举一反三,全面梳理仍未整改的短板,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查,把反馈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到位,积极抓好工作推进;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从制度上遏制新的问题再发生,在今年10月中旬前完成整改工作。

(二)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

按照“应拆尽拆”原则,加快农村泥砖房清理整治行动速度,力争在**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无人居住破旧泥砖房、“一户多宅”(建新房不拆旧房)原有泥砖房清拆任务。巩固提升

“三清三折三治”工作,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任务的村,开展“三建立三开展三实行”,建立“门前三包”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对村容村貌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巩固提升整治效果。**年10月底前,全域基本完成环境综合整治。

(三)抓好示范创建。

扎实推进三联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60%以上自然村基本达到美丽宜居以上标准,加快实现“后进”变“先进”。健全农房建设管控工作机制,强化规划设计管控,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原则。

(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

各村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统筹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完善村、户收运系统。**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各村按要求配备保洁员人数,全面做好日常环卫工作,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35%和资源化利用比例达20%,不断提高垃圾有效处理水平。

(五)推进生活污水处理。

按照高效利用、简便适用原则,对已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要全面排查农户污水是否基本收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防止设施“晒太阳”。大力推进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基本达到40%。

(六)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

按照“四好农村路”原则,全面推进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基础设施建设,**年10月底前,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通100人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村道路面硬化,乡镇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3项国家标准做好农村厕所建设和改造工作。**年9月底前,全面消除旱厕,10月底前,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基本完成**年农村公厕建设计划。同步做好污水处理衔接,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同时,抓好完善台账的工作,按“一户一档”、“一村一册”的要求,对农村户厕及农村公厕逐一核对排查完善台账。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护机制,整合资金对公厕等农村生活设施维护实行社会购买服务。

(八)推进村庄集中供水。

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原则,统筹推进镇村集中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供水系统统一供水。**年10月底前全镇自然村集中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建立农村供水工程收费缴费机制,推动建立农村供水长效管理机制。

(九)推进“四小园”建设工作。

制定“四小园”推进工作方案,将“四小园”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内容,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对“三清三拆”中拆除清理下来的空地进行有序规划建设,坚持典型示范,重点推进,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建设,不断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百日行动”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做到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从人力物力财力予以重点优先保障。

(二)加大宣传报道カ度。

加大乡村振兴宣传报道工作力度,营造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利用主要新闻媒体充分宣传“百日行动”的具体措施和工作亮点,报道一批先进典型,深入浅出反映“百日行动”的显著成效,对不作为、问题突出的现象进行曝光,强化舆论监督。

【篇四】

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设秀美宜居乡村的战略部署,对标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大力营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宣传工作方案。

一、宣传重点

重点宣传我镇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攻坚的决心与毅力;重点宣传我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重点宣传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重点宣传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二、宣传安排

1、开设专题专栏。在微信平台等新闻媒体开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行动”专栏,及时报道各村(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有效措施、整改进展、成果变化。

2、创新宣传方式。各村(居)开展好假日课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各村(居)多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精心策划一批报道,使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社会效果更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加强素材报送。各村(居)要主动与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对接,要明确一名新闻素材报送员,积极报送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4、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各类负面信息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居)要深刻认识此次行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抓好新闻素材报送和典型挖掘工作;新闻素材报送员要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宣传计划,切实抓好宣传报道,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2、拓展形式,营造氛围。各村(居)要不断改进宣传内容及形式、手段,综合运用各种传播资源,贴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实际,多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多反映基层一线工作动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3.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上级媒体和镇属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要相互呼应、形成联动,重点稿件要相互转发,扩大传播效应。各村(居)要指定专人配合新闻采访,并提供相关材料,确保宣传报道高效顺畅,形成合力。

【篇五】

各村(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二、目标要求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全面发动、集中整治,全域覆盖”的要求,迅速开展以“六清一改”(“六清”:清村庄垃圾、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畜禽粪污、清生活污水、清河道沟渠;“一改”: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实现全镇228个生产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有明显进展,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形成具有曹甸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三、目标任务的实施

1、拆除农村废弃猪圈、厕所。根据年初工作计划,我镇整村拆除废弃的猪圈、厕所13个村共计5109座(环管办已统计、拍照)。涉及村:

**。整组拆除10各村共计784座。涉及村:**。**年1月10日各村(居)与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在5月底全部拆除。

2、整治农村河道(沟渠)。实施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水系连通建设力度。健全农村河道轮浚机制。突出河道沟渠的水面水花生、浮萍等有害植物整治力度,做到制度化、常态化管护、管理,对岸坡杂物垃圾整治以及杂树的清理。拆除骨干河道影响水系沟通渔网、罾簖、废弃船只等设施,到**年底基本实现农村河道(河塘)疏浚全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积极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生态河网。

3、新建农村公厕。全面拆除农村废弃猪圈和厕所,推进农村公厕合理布局。**年在农村新建公厕100座,所建公共厕所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标色、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在10月底全部完成。

4、新建农村垃圾池。新建垃圾池按图纸建设,破损垃圾池及时维修,全镇计划新建垃圾池100座,并对所有垃圾池统一标色、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在8月底完成。

5、做好庄台及游园提升工作。今年我镇做好创建省级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一个(周管村),完成10个最差庄台提升,打造5个人居环境镇级示范村,继续提升三星级游园和一个二星级游园,在10月底完成。

6、推进垃圾分类。我镇近两年在集镇、滨河花园、周管村、崔堡村、古塔村已实施垃圾分类,今年计划推进舍新、金吾两村垃圾分类,在7月底实施完成。

四、加强组织领导

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村(居)对人居环境整治总负责,支部书记为组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明确整治目标、明确序时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镇环管办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督促推进,及时发布整治工作动态,通报存在问题,镇督查验收组对各村整治情况组织逐村逐分期考核、验收、通报。

五、加强督查考核

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加强目标管理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督查考核结果与各项支持(奖补)政策直接挂钩,作为相关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致富典型事迹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