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2022-07-15

第一篇: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2 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标

§2 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标:

1.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基本概念。掌握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货币职能的基本知识认识现实生活中与货币有关的事实。能够运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基本理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并能对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掌握辨证看问题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难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商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提问;什么是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与现代的商品交换有什么区别?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现代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要了解这两个公式的关系,就要学习货币理论。弄清楚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商品交换历经了哪些阶段呢。

1、从历史上看,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产生晚的多.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形式(即物物交换形式)

1只羊=2把斧

1只羊=15千克大米

1头猪=1两黄金

1千克盐=0.3千克木耳

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的共同点:商品=商品,也可以说是“商品=等价物”(交换价值) 思考:怎样辨证地看待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人类经济发展进入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也表明这一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是很底的。人类的很多需要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不能得到满足,生活水平极端底下。

(2)、扩大的物物交换形式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1只羊=

6分黄金

1克银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①等式右边的商品是1只羊的等价物,也是1只羊的交换价值,它们表现了1只羊的价值。②1只羊的价值是通过等式右边的商品价值得以表现。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了一种商品的价值。④商品交换进入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意味着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上投入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的多种需要逐步得到满足。⑤但是扩大的物物交换形式也存在着重大缺陷。在这一交换形式下,人们需要经过多次交换才能最终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的一次成功几乎成为不可能。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缺陷,才推动着商品交换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6分黄金

=1只羊 1克银

15千克大米 2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①等式右边的商品1只羊是等式左边的所有商品的等价物,也是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它表现了这些商品的价值,它可以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②等式左边的所有商品的价值是通过1只羊的价值得以表现。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了许多商品的价值。④商品交换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有了新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的重大缺陷,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商品交换,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⑤但是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也存在着重大缺陷。由于不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同的,这样,在更大范围内的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换就不便进行。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存在,也总是在解决矛盾中发展。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缺陷,才推动着商品交换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货币的产生就成为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1只羊

= 6分黄金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①等式右边的商品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是等价物,我们把它叫做货币。它表现了这些商品的价值,被称之为商品的价格。它可以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②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了许多商品的价值。④商品交换进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有了新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的缺陷,人们可以在不同地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总结与归纳:

1、货币的本质

⑴、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⑵、货币的含义: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⑶、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固定由金银充当,金银就成了货币,从而使一种自然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具有社会性,从实质上看,货币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课堂练习1 作为货币的金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作为一般商品的金银、作为自然物品的金银它们四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课堂练习2 辨析: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时,价格将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提示:首先,要明确一个交换等式的经济学意义;其次,要了解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时,商品交换处于什么阶段,是否有货币. 课堂练习3 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或物品,早于货币和商品而存在,但只有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商品交换需要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才成了货币,从而使一种自然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具有社会性,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有很多的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但只有金银因有其特有的优势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成为货币

2、货币的职能 (1) 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什么是货币的职能: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即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有哪些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职能的共同本质是什么.: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①关于价值尺度职能

▲含义:货币的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正确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4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它本身有价值。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它自身的数量也必须计算。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充当价值尺度是货币特有的职能吗?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即商品都可以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的高低归根结底是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数有哪些. 商品价值量

供求关系

货币本身的价值量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经营者的暴利行为

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等

②、关于流通手段职能

▲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

▲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前者是物与物的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它不需要媒介;后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后者则是在货币产生后。

前者是买卖同时进行的,双方同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卖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③、货币的其它职能

▲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① 含义,②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储藏手段职能,③黄金饰品和黄金货币是不同的

思考:黄金饰品能充当储藏手段职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吗?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① 含义,②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 ▲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① 含义,②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作为世界货币,铸币和纸币都是

5 不行的,③货币在国与国的经济关系中的作用,④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

三、纸币与通货膨胀

1、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⑴、纸币的产生

天然金银条块→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以铸币的形式出现,是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这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瞬息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种名事实不符的变化,决定了纸币可以代替足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⑵、纸币的含义

①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 ▲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②纸币的优点

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3)我国的人民币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我国最早的执笔出现于北宋年间四川境内流通的“交子”

▲人民币是我国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

▲我国的人民币是在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是开始发行的. ▲人民币与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 (4)、纸币的职能

▲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它能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马克、英镑、法郎、日元等。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它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主要是因为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6 是受规律支配的.

2、货币流通规律

①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为限度。

③决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三个因素:第一,一定时期内待销售的商品量;第二,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

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次数,就是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 一张一定面值的纸币,在市场上只流通一次就会回笼到银行而退出流通吗?

课堂练习1: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

▲假定每1元货币只流通1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而国家发行了500亿元的纸币,那么每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而国家发行了1000亿元的纸币,那么每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国家有无权力规定发行纸币数量的多少?有无权力规定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有无权里规定纸币的面值的大小?有无权力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数量的多少,有权规定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的大小.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①通货膨胀: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基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②是不是价格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呢?

7 通货膨胀会引发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在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价格也会上涨。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数有哪些. 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营者的暴利行、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等. ▲议一议: 通货膨胀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通货膨胀是有危害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通货紧缩

① 通货紧缩: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是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 通货紧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消费疲软,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②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出口增加财政投资,适度增加货币投入量,以达到重新启动市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4、正确对待货币

▲首先要明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 ▲既不能蔑视金钱的作用,也不能把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搞金钱至上、拜金主义。

▲对待金钱应该是“取之有道”,即挣钱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 ▲“用之有度”,即有了钱,不能挥霍浪费,应为支援国家、援助他人作出贡献,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针对训练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据此回答1~2题。

8 1.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

A

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C.商品交换也是一种商品流通

B.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商品 D.商品交换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一公式表明:B ①商品与商品进行直接交换 ②商品流通 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④卖和买同时进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关于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①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 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货币也是一种商品 ④任何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

B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一般等价物与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区别在于:

①前者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表现商品的用途 ②前者往往由不同商品充当,后者只能由金银充当 ③前者可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后者只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 ④前者可以是普通商品,后者必须是金银

C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金银充当货币以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D A.金银一旦成为货币也就不再是商品

B.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C.金银作为货币它的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D.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6.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它们的共同的本质是

D A.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一般等价物

7.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

B A.金银天然是货币

C.货币由国家发行

B.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有价值

D.货币能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8.“货币无论它来自哪里,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这说明: C 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②货币可以买到一切东西 ③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④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费涅克是一名美国商人,旅游时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带上录音机,录下了许多

9 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回到城里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回答9—10题。

9.上述事例说明录制的声音

B

A.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B.凝结着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0.如果10美元购买了材料中的一盘录音带,这10美元

D A.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C.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B.在本质上和金属货币是完全一样的 D.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

2002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2年金银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全年共10个项目,其中金币19个品种,银币21个品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1—13题。 11.下列对“金银纪念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B

A.属于法定的货币,但不能流通 C.是纸币,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2.上述材料表明

B A.只有人民币才是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 B.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负责货币发行事宜

C.金银纪念币只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D.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13.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A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确定的 ②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纸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是由国家规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流通

D.是金属货币,代替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4.“九五”前期,我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九五”后期,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有效地扩大了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保证了“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危害各是什么?

(2)有人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地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答案要点.(1)①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

10 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等于实际收入减少;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混乱。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2)①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②适度的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好处。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③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15.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对“钱”别有一番高论,他说:“人活着没钱不行,光为钱活着也不行,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王廷江为挣钱没黑没白地苦干;为惜钱以至于出差很少在宾馆吃饭,总是找个小饭店吃碗面条或吃个包子。然而,他对集体、对别人却慷慨大方:他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拥有420万元固定资产和180万元流动资产的白瓷厂无偿地献给村集体,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他拿出自己的5万公斤小麦送到苍山县灾民手中。 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货币的知识分析和评价王廷江的言行。

答案要点:(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财富的象征。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离不开货币。因此,人活着没有钱是不行的。所以,王廷江拼命去挣钱并且过着俭朴的日子。 (2)人活着除了金钱以外还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人不能只为钱活着,王廷江把厂子捐献给村集体的义举正表明了他的高尚情操。 (3)王廷江的言行表明,对待货币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花钱要用在正当的途径。

第二篇:五、物价上涨与货币供给

今年7月份CPI则同比上涨6.5,又创下了历史新高。那么,货币供给在这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认为,货币供给推动了物价上涨,但货币供给并不是引起物价上涨的唯一因素。

首先,我们要充分重视货币供给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按照最基本的供给理论,当需求超过供给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如果流通中货币总量过多,超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可能,就会引起物价的上涨。目前,对这一轮物价上涨有带动作用的货币供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快速度增长的外汇储备,截止到7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二是为摆脱金融危机,欧美国家都纷纷增发货币,尤其是美国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增发的货币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再加上我国也实施了了4万亿元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都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三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复苏,吸引了热钱的涌入。央行已经在上半年连续6次提高准备金率、3次加息,消除了一定数量的流通中货币,缓解了通胀压力。

其次,我们也不能把物价上涨的矛头都指向货币供给。物价上涨是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的结果。引起物价上涨的其他原因有: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国目前对石油、铁、铜的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例如对原油的依赖度已经超过美国,达到55%,而这些资源的价格在今年涨幅很大。二是国际粮食价格上涨。2010年底国际粮食价格指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由于外资进入垄断、操纵国内粮食市场也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随着粮价上涨,相关食品乃至蔬菜等农产品也价格也跟着上涨。三是工资成本上升。物价上涨推动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又反过来推动物价的上涨,形成了工资物价螺旋式上涨。四是猪肉价格的周期性上涨。五是频发的然灾害也助推了物价的上涨。所以,我们不能把物价上涨的矛头都指向货币供给过多。

只有正确找出物价上涨的原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物价上涨。

第三篇: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会引起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迅速上升,改变我国货币供应结构。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仅占很小的一部分,约为26.4%。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连续数年出现“双顺差”现象,而且顺差数量不断扩大,面对着外汇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中央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避免过度升值,被迫买进大量外汇,这部分被迫买进的外汇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外汇占款由1994年的26.4%增至2006年的89.3%,导致我国货币供给迅速上升。为了将基础货币投放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外汇冲销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法,即在外汇市场上收购外汇的同时,在公开市场上购回基础货币或相应减少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进而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果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急速上升,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投放传统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到2006年外汇占款占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比重达到了89.3%,外汇占款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绝对的主渠道,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我国货币供给的结构。

(2)由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增加会使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为收购外汇而投放的资金,对于这部分以外汇占款形式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越大,我国货币供给就具有越强的内生性。这是由我国1994年初起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而引起的,它从制度上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度,外汇进出都要经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我国的外汇储备与外汇人民币占款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在外汇储备激增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导致了外汇渠道货币发行比重的提高,强化了本国货币制度对外汇储备和可兑换货币的依赖程度,使外汇渠道的人民币发行成为刚性,这无疑从体制上强化了我国货币发行的内生性,大大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3)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导致中央银行持汇风险和持币成本不断上升,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的稳定。国际储备可以维持对外支付能力,必要时可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抵御国际游资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但这决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一方面,中央银行担负着保管运营巨额外汇资产的任务,并且我国外汇储备币种单一,以至于整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外汇风险。总体而言,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单一。美国经济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质量。美元一旦严重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就面临着大量缩水的风险,这无疑也会影响国内货币市场的稳定,并可能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自己赚的钱借给别人使用,像我国的外汇储备就用于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券。除此之外还是有大量的闲置的外汇储备,正是有此撑腰,国家才可能做出慷慨地给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注资之举,问题是在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用注资这种增发货币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方法,无疑会扩大人民币的供给量,这样可能会使通胀压力更大,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近年来的外汇储备改变了我国货币的投放方式,使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十分被动,货币投放东多西少的结构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货币供给的潜在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面对依然持续流入的外部资金,应以更宽的视野审视货币政策,将汇率政策和价格体制改革问题纳入最优货币政策框架,同时应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

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

外汇储备是指为各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指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原理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变化的规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的一般关系可用公式推导如下: (1)R+W=B

其中:R表示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即国家外汇储备;W表示中央银行放款、证券投资等资产项目;B表示中央银行国内基础货币,即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还包括财政性存款)。 (2)MS=K·B

其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K表示货币乘数;B表示基础货币。

由(1)和(2)式可以得出如下公式,即: (3)MS=K(R+W)=KR+KW

其中R是用本国货币计价的国家外汇占款,所以(3)式可以写成: MS=KEU+KW

其中E代表外币汇率,U代表国家外汇持有额。

通过上述公式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重要途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项目,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如果外汇储备增加△U,货币供应量就相应扩张KE倍,即MS增加KE△U,反之则反之。所以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一种乘数关系。而实际上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远比我们上述理论分析复杂得多。

第四篇:通货膨胀

怪论一:输入型通胀,将货币政策的不作为说成外来压力

最为流行的一种通胀怪论,是把这一波中国通胀,归为“输入型通胀”,即外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引起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本国输入这些商品或服务,连带就把通胀也一并带了进来。

周其仁指出,通胀传导机制要起作用,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同的国家使用的是同一种货币。而在实际情况中,中外使用的是不同的货币。以甲国油价上涨一倍为例,因为甲国油价涨一倍,就是甲国的票子毛了一倍(假定该国票子只能买油),只要乙国的票子对甲国票子也升值一倍,甲国的名义油价对乙国来说就是纹风未动,那就既不要减少进口、也无需增加出口。这就是说,放弃固定汇率,允许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充分反映其相对币值,就不会有通胀输入这回事。反过来,如果乙国的通胀也因此加剧,那一定是汇率变动滞后,给所谓的“通胀输入”以可乘之机。

周其仁认为,“无论哪种情况,人们都不要把本国的不作为,说成是外来压力不可抗拒”,“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惟有努力发挥独立货币政策的作用,以更灵活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尽力抵消国际通胀的传导”。

怪论二:将通胀责任推到农民和农村身上,认为农民是通胀的受益者

以去年11月份的物价为例。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11月我国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推手是食品,因为“11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似乎就把通胀之责归给了食品和农产品。农产品又是农民生产的,于是,通胀责任的链条就追到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似乎通胀由农产品推动,通胀的受益人就是农民。

周其仁在《通货膨胀与农民》一文中,驳斥了这种观点。食品价格又因何而涨?农产品价格又因为什么而高?按照很流行的“成本决定价格”的思维,农产品价格上涨是被农产品的成本上涨“顶”起来的——生产农产品的人工、化肥、农资、燃料、物流等等的成本,今年以来不也是升得很急吗? 他指出,在市场之中每个人的产出都构成别人的成本。所有产出品的价格上涨是因为各自上游的成本价格在上涨。此外,由于今天不少农民也在市场上买米、买菜、买肉,所以农产品价格涨得凶,农民的实际收入还有下降的一面。去年11月份的数据表明,农村CPI上涨5.6%,超过城市的4.9%。

怪论三:以价格管制应对通胀,将通胀引发的价格总水平上涨与相对物价变动混为一谈

在2008年1月,政府宣布“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到1月底,全国31省市全部实施了临时价格干预。今年以来,政府也对众多商品进行了价格管制。周其仁认为,价格管制是把货币总量引起的价格总水平上涨,与相对物价变动混为一谈。以“结构性物价上涨”的角度看问题,会认为无非就是一部分物价在涨,只要对症下药,管住了这部分物价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是价格管制措施的思想根源。

怪论四:停滞型通胀,将产权无效法制不明引起的经济停滞与货币超发的通胀混为一谈

“停滞型通胀”,简称“滞胀”,是对中国通胀的又一种描述。滞涨那是欧美经济上世纪70年代的一段经验记录,即高通胀与高失业相并存。周其仁指出,其实,“滞”“胀”本不同源。引起长期经济停滞的根源是产权无效、法治不明、过多的不当管制压制了企业家创业的精神,而通胀的主因概莫能外,都是货币当局在诸多压力下发出过多货币。治理通胀、稳健货币,不但不会引起停滞,还是长期健康增长的重要基础。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质,是政府确定了刺激出口的汇率目标,并要央行用基础货币不断购汇来达成。

周其仁指出通胀的根源在于从汇率形成机制里被动释放出来的天量货币

刺激出口的政策导致政府被动超发天量货币

周其仁指出,人民币有两条超发的途径。一条是政府主动超发货币,征收“通货膨胀税”,这一途径在制度上被杜绝了,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1995年开始执行的《人民银行法》明文限定,人民银行再也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

而人民币超发的另一途径,就是从汇率形成机制里被动释放出来的天量货币。周其仁指出,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质,是政府确定了刺激出口的汇率目标,并要央行用基础货币不断购汇来达成。1997-2005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26元,意味着每增加1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央行就要增加动用8.26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购汇,这8.26元“高能货币”转入商业银行,再乘上4-5倍的货币周转速度,可放给市场的贷款总额就是40元人民币上下。这是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货币当局被动发行人民币的机制。

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的话,也印证了这种说法: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达2.85万亿美元。为了维持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

2.85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

超发的货币在国内没有对应的商品

通货膨胀就是流通中的钱太多,超出了市场能提供的服务和商品需要的程度。那么汇率制度释放出的货币,为什么国内没有相应的服务和商品来冲抵呢?周其仁指出,这是因为商品已经出国,国内留下的是 “纯购买力”。在此情况下,过量的人民币购买力追逐不够

量的国内商品,结局只能是国内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就是这些年国内通胀时不时冲高的根源。

以新增外汇储备2000亿美元为例。这笔巨款——按变化的汇率计,约在14000亿-16000亿人民币之谱——当然主要是由我国沿海出口加工地带的无数外向型企业挣来的。从商品形态看,东西已经出口了。可是这挣回来的外汇,经过向商业银行结汇,那些无论是工人薪酬、老板的投资与管理收益、政府税收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服务所得,则全部变成了留在国内的人民币购买力。这里有1万几千亿人民币购买力,完全没有对应的商品可买!因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也无从通过扩大进口来实现平衡

既然这么多的人民币在国内找不到对应的商品,“买外国商品”行不行?也不行。净出口创造的本来是外汇购买力,可以大手买国外商品、国外劳务、国外资源和国外权益。可是在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对很多行为者来说,与其留汇在手,不如售汇给央行来得合算。也讲过多次,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质,是政府确定了刺激出口的汇率目标,并要央行用基础货币不断购汇来达成。这样,实际的汇率水平,就构成国内公司与个人使用外汇的机会成本。人民币汇率低估,国内有外汇的也不愿意多用汇。这样,由净出口形成的纯购买力,就无从通过扩大进口来实现平衡。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货币当局被动发行人民币的机制。

周其仁主张人民币升值和开放市场抑制通胀办法,反对管制思维目前的制度设计下,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对遏制通胀作用有限

周其仁在文章《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中指出,“在中国背景里看问题,加息的作用与空间都有限”。中国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与美国等国家不同。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

无论是联储贴现率(或“再贴现率”)还是联储基金利率,加的都是各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贷之息。而中国加息是央行略微松动利率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存、贷利率。虽然中美加息都有紧缩货币供给之意,但影响的力度还是大相径庭。周其仁说,如果中国式加息收紧的是毛细血管的货币流量,那么美国加息直接压缩了货币动脉的供血量。

此外,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因为中国央行不断以基础货币在外汇交易中心购买外汇,形成了另外一条人民币货币动脉通向商业银行。如此特别的“双动脉货币循环”,单靠加息或者降息不足以实施有效的调节。

而人民币升值可以扩大进口、抑制通胀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没着没落的“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这是周其仁的一个重要观点。

周其仁认为,影响了中国进口扩大的力量,比较根本的,还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因为从进口的角度看问题,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决定着中国人花美元买国外商品劳务——进口——的机会成本。以2005年前的汇率为例,中国人每花1美元,就要放弃人民币8.26元。放弃者,成本也。2005年7月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以上,就是国人花美元购洋货的成本降低了20%。经济逻辑说,成本降低、需求量上升。这样推理,人民币汇率升值定有扩大进口之效。“每增加一块钱国外商品的进口,就是为平息国内通胀压力增添了一份积极力量。”周其仁说。

开放市场,让国有企业股权、矿权、林权进入市场可以增加货币需求

周其仁提倡的另一个抑制通胀的办法是,放开一些资源进入市场,如国有企业股权、矿权,林权等。原本不在市场里、不受价格机制支配的资源,一旦投入市场,由人们买进卖出,就产生了对货币的需求,从而抑制了通胀。

经济逻辑很明白:随着一样样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出产品的经济资源就有了可预期的未来货币收入流。于是,资源就有了资本化的可能。1990年代农地资产、劳力资产、建设用地资产、城市房屋资产纷纷登场,也正在这些资产不断流转的市场过程中,产生了更巨量的货币需求。过去政府一道命令说划拨给谁就划拨给谁了,有批件足矣,哪里需要多少货币?城市土地可以批租之后,大规模的土地拍卖要“吃”掉多少货币啊!

周其仁指出:“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中国尚没有投放到市场里来的资源有的是,市场形势危急,加大投放就是了。”(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参与微争议:汇率政策应该为抑通胀而改变吗?>>

美国加息直接压缩了货币动脉的供血量,而中国式加息收紧的是毛细血管的货币流量。

周其仁敢于超脱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的角色,为我们指出了中国式通胀的根源:政府确定了刺激出口的目标,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处在较低的水平,释放出天量货币高价回购外汇,而这些外汇对应的商品和服务已经出口到国外,而国内因为管制严格,很多资源未能开放并投入到市场中,致使流通中的货币远远超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平,形成了通货膨胀。

第五篇:申论——通货膨胀[大全]

缓解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

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

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

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州作文雨中品读下一篇:工作职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