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抓手

2022-09-11

1 瞄准目标选好点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指在办学模式层面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 办学体制上要有所创新, 与社会贴实, 与企业贴紧, 与产业靠牢, 与企业隔为一体。校企双方要建立规范的运作制度做到有项目、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有效果。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尝到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真实滋味, 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磨砺自己。

瞄准目标选好点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 学校要加强市场调研, 主动出击选定有一定规模和学校专业发展相近的企业联系, 还可通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相关部门牵线搭桥, 促成学校和企业的联姻。目前我校已与市内50多家企业、长三角地区200多家企业取得了联系, 在办学机制上, 专业设置上, 人才培养上与市场接轨。要坚持面向市场, 开门办学, 为企育才, 助企发展。学校要主动和企业联系, 在教学、实训、和日常管理中,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精神, 使他们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高超的技艺, 成为适应工作快, 换岗能力强, 操作技能好, 企业需要和欢迎的人才。

2 携手联姻结同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

开展职业教育就是要打破学校单一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领导, 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结合点。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实行开门办学, 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服务求合作, 以合作求发展。学校应争取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企业应配合学校搞好可行性方案论征。校企双方找出利益共同点后, 携手联姻结同心, 就能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2005年我校瞄上了连云港市机械综合实力较强的江苏天明机械集团公司, 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双方从“攀亲、相亲、到结亲”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校企双方先后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实训基地协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议。双方集体制、管理、利益、基地、就业为一体的紧密性合作办学模式。企业以场地、校舍、师资、技术等不动产投入, 学校以管理、师资、教学设备等动产投入,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厂每年解决了学校1000多名学生的学习、实训、顶岗实习、住宿等问题。学校解决了场地不足、资金不足、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师资力量不足等难题, 企业解决了一线高技能人才需求不足、在岗职工培训不足、因人才发展后颈不足等难题。在搞好本地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同时, 我们还积极派员到上海、苏州、无锡、扬州、山东等地联系, 进行跨地区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已于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上海帕瑞服装有限公司、苏州富顺鸿电子有限公司、扬州车材厂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相关协议。2007年又筑巢引凤将苏州富顺鸿电子有限公司引入我市海州开发区, 在开发区成立了庆鸿连云港电子有限公司, 为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提供了基地和场所, 为企业用工提供了方便。

3 资源共享谋发展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

高职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需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需要有高投入。但在目前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 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实训基地建设必须要有创新的方法, 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校企合作后双方可资源共享, 对学校而言, 校企合作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既可以从企业获得资金、资源支持, 又可解决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问题。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教与练融为一体, 学与用融为一体, 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到企业生产实际。对教师而言能经常化、制度化的到企业对口实践, 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企业而言, 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有利于企业调整和配置人才资源, 有利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可参与教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 还可按照自身需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 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另一方面, 学校和政府部门也期望企业能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 互相沟通, 实现双赢。校企合作能解决传统学制下校企之间相对封闭的问题, 即在人才需求和供给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的“剪刀差”、在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流通环节方面存在的“时间差”、在校企制度衔接方面存在的“空间差”。资源共享谋发展是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石, 是互利双赢的关键。

4 订单培养拓空间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证

高职院校的终结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变革封闭的人才培养途经, 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 企业参与定人才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评估标准。对学校而言, “订单培养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定位, 把握办学方向, 调整专业设置, 改变专业口径的错位、盲从, 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 使学生学到真本领、真技能、努力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对企业而言, “订单培养有助于缔造稳定的骨干队伍, 通过“订单培养”的人才, 熟悉本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 到企业可立即上岗工作, 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 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技能, 很快便可发展为企业骨干, 定单培养为企业持续发展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5 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抓手, 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校企双方要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基础,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课程改革为根本, 制定出规范可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操作细则, 制定出精细的作业指导文件, 和企业同心同德, 紧密合作, 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新路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教育形式上要以实验、实训和实习为主, 教育内容上以动手实践为主, 教育效果上以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为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抓手, 是高职特色教育内涵发展的主线, 是学生所学专业技术与企业所需生产技术的无缝对接, 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培养,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汉斌.职业院校“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

[2] 杨永兵, 李家祥.云南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3] 张雅丽.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J].职业, 2008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思考下一篇: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的消防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