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大紧缺人才行业

2023-04-17

第一篇:未来五大紧缺人才行业

根据职业规划填报专业:未来五大紧缺人才行业

根据职业规划填报专业:未来五大紧缺人才行业目前,家长和考生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填报专业和未来的就业去向。根据未来的职业规划来填报专业,是不少专家对考生一再提醒的志愿填报“秘籍”。为此,职业规划专家陈斌、中华英才网专家特别指出未来五大紧缺人才的行业,供考生、家长参考。

1.现代生物与医药制造业

全球现代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生物技术产业的主要门类有生物制药业、生物农业和生物环保业,目前发展最为活跃、最受关注的是生物制药业,有60%~80%的生物技术成果应用于医学领域。

而生物农业近年由于受需求牵引而发展迅猛,此外,生物技术还在轻工业、环境保护、海洋、新能源、食品以及资源开发方面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医药保健是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最大的市场。

相关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资源科学等。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今后,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制造联动发展,信息产业与其他制造业融合成为发展方向,同时,汽车电子、数字电视、关键元器件和媒体内容产业逐渐延伸。

集成电路行业中重点发展的是集成电路设计及整机开发,整机产品所需的各种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等。汽车电子重点发展的是燃油喷射电控装置、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等。网络与通信设备重点发展网络设备、数字移动通信产品、卫星通信设备等。

相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设备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等。

3.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业

预计在2020年前,全球风电装机仍可维持年均约20%的高速增长,风电设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我国风机制造

商的自主研发与技术转化能力在不断提高。估计,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环保行业的增长速度将在20%以上。另外,未来机动车消声和尾气净化装置的生产;除尘和电厂脱硫技术及装备制造;垃圾处理装置制造及垃圾的重新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和装置制造等环保型的能源和材料生产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相关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资源环境与科学等。

4.汽车制造业

重点是自主开发、打造品牌。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稳定发展轿车;重点发展零部件制造及客车、重型载重汽车、集装箱运输卡车和专用车;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燃气等新能源汽车开发与生产,形成自主品牌产品。未来发展重点是:(1)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燃气汽车制造;(2)轿车、客车、重型汽车、高性能特种车辆整车制造;(3)车辆关键零部件制造。

相关专业: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

工艺与维修、汽车维修与营销、汽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际贸易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5.金融业

2007年,首批获得中国内地经营牌照的四家外资法人银行已在内地多个城市正式挂牌营业。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在人才的争夺上也打得如火如荼。随着券商推出的业务和产品从单一走向丰富,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备兑权证、股权投资等各项新业务开闸在即,同样需要新鲜人才的加盟。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是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中介公司。

相关专业:资产评估、财务会计、投资经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证券与期货、国际贸易与金融、邮政金融、国际金融、投资经济、货币银行学、保险、金融学等。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第二篇:未来5大紧缺人才的行业、民航运输和航空服务[小编推荐]

未来5大紧缺人才的行业

1. 现代生物与医学药制造业

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 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

4. 汽车制造业

5. 金融业

中国就业前景最好的5大专业

1. 运输、2机械、3材料、4精算、5护理。

民航运输类专业

民航运输、空中服务、航空服务、航空特种车辆维修、空中交通管理、飞行制造技术、空机电设备维修、航安全技术管理等专业。

航空服务(机场运行管理)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基础、航空理论、航空法、候机楼管理、机场信息系统、民航国际客货物运输、航空物流、航空市场化、机场安全检查管理、紧急事物处理以及专业英语等。

民航运输

主要课程与实践环节:管理学基础、经济法、空运市场营销、民航国内旅客运输、民航国际旅客运输、民航国内货物运输、民航国际货物运输、民航国际结算、危险品运输、飞机载重与平衡、物流概论、民航计算机订座实训、民航值班离机实训、民航货物

实训、民航运输企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航空公司、机场和销售运输服务与管理部门。

第三篇:中国安防行业网校企合作成为未来安防人才培养重要渠道

校企合作成为未来安防人才培养重要渠道

随着行业市场细分程度及定制化需求的加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显得笼统且机械。产学研多方位紧密合作一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适用于任何产业,尤其是对工科、技术性、研发型专业和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安全建设的高度重视,安防产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为了进一步加大专业型安防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安防领域的科技成果转换,安防企业和高校达成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已成为趋势。

企业和学校战略合作方式

据了解,目前校企合作一般有共建实验基地、成立安防学院以及展开科技研发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

共建实习基地:一般由安防企业提供专业的硬件捐赠和软件培训,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安防行业,将安防实践与学习结合,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付诸实践,属于较浅的校企合作方式。

2015年6月2日,博世东北智能实训基地在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顺利揭牌,藉此,博世东北智能实训基地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首个楼宇智能系统实训场所。据悉,博世不仅将为实训基地提供硬件捐赠和软件培训两方面的支持,更是为辽宁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涵盖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的安防解决方案,保障校园的安全。

成立安防学院:由安防企业在学校内成立专门的安防学院属于更紧密的培养与合作,一般安防公司与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会在学校的某些技防实战应用科目中进行合作,比如企业负责帮助学校进行安防保卫工作的培训,而学校也会引入安防专业课程和实战演练的授课老师与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安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等。

早在2013年4月,英格索兰安防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即与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不仅将在该校技防实战应用平台的扩展部分建设上进行深度合作,同时该校已经成立的英格索兰安防技术学院分院还将在安防专业课程和实战演练的授课老师与课程引入、高校保卫处人员培训、安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该校在英格索兰建立实习基地、新建安防教学楼中各主要设施的共建等领域开展全面的深度合作。

2014年2月,宇视科技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为"宇视科技安防技术学院"。宇视同时表示将"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专注提升学生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安防人才。"

展开科技研发战略合作:一般来讲,这需要企业与学校进行科技研发战略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双方通过建设校企联合科学研究基地,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2014年5月,深圳市中瀛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瀛鑫")与深圳大学举行了科技研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建设校企联合科学研究基地,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结成产学研紧密型的战略发展伙伴关系。

2015年5月,深圳市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阳科技")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协议。

此外,还有成立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希望学校在企业的支撑下,做好传统技术的培训,训练和培养出更多安防行业欢迎的适用人才。另一方面是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引入实验室、引入教学、引入科研。

上海全景数字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5年3月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希望学校在企业的支撑下,做好传统技术的培训,训练和培养出更多安防行业欢迎的适用人才。二是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引入实验室,引入教学,引入科研。

2015年7月,海康威视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海康威视总部就视频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视频监控大数据"领域从技术预研、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培育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并联合组建"视频大数据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视频大数据的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应用。

目前来看,四种校企合作模式属于齐头并进的状态,但相较于之前学生更多地去企业"实习"模式,成立安防学院在最近有愈发增多的趋势,由此可见,安防企业对人才更加深入、细化培养已经成为共识。

校企合作的实现双赢局面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必然路径,院校和企业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了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极大的促进了产、学、研三方面的积极融合,从而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换和应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合作战略,对企业和学校来说,都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校企合作为学生尽快进入工作岗位找到了一条便捷通道。"校企合作让教育更加贴近市场,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业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校企合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促进就业,还培养了更多的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衍生于传统教育之外的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实现学生就业的良好途径。校企合作可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在传统学校本位主义教学模式下,"毕业即失业"成了近十年来大学教育的最大弊端。因为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而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校企合作实际还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应届毕业生在谋求就业遇到的障碍之一是信息不对称,不能获得必要、及时的就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付出很大的经济、时间和机会成本,而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极大地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很多学校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了"订单式"培养,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从企业角度而言,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解决了人才缺乏的后顾之忧。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互赢互利的校企合作模式,使职业人才的培养更具开放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真正达到了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目的。

随着行业市场细分程度加深以及企业定制化人才需求的扩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无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人才资源和企业的技术资源双方紧密融合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安防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实际上是为安防人才的培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安防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效果开始显现。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生时间安排问题、学校教学计划接轨问题、校企双方合作形式问题、政府如何管理问题等。

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主要是学校的需求和企业需求间的差异,学校希望企业提供做毕业设计或短期实习的平台,来满足教学;而企业关注学生实习的稳定性与就业的选择,希望能收获人才。同时,从众多校企合作的内容来看,合作方式还有待细化。很多安防企业和院校签订的只是框架协议,并没有详细的操作内容。很多校企合作还需要制定法律框架,明晰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

从制度层面上看,政府还需要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如根据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对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从而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配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搭建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要切实转变观念,对各自承担的角色进行明确定位,明确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主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过程,紧密结合社会用人要求,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充分利用好企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新模式还有待各方合力解决其中症结,以求更加合理和完善。

院校合作 产学研需大力推广 走进互联网+时代,我们身处的安防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型,包括在技术、人才、理念、资本、业务模式上均进行着充分的试探、竞争、融合和创新。最近几年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整个行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方面是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安防行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随着大量的新技术在安防领域内的不断创新应用,中国安防行业已经势不可挡地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融合集约化时代对安防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安防企业巩固综合实力的一条捷径。在安防领域内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充分利用安防企业自身以及高校、科研单位等多种渠道和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科研课题等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形式。这种模式大大地拓展了曾以工程建设为主的安防企业的外延;对安防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院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共同开设安防课程,从教材的编制到教学实施都参与到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把企业的潜在要求带入到课堂上去,企业可以通过深入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通过增强实践能力来提高就业率,学校则能通过高就业率来实现更好的招生,形成产学研互动双赢的局面。

第四篇:为“三集五大”提供人才支撑

解决问题:

全程规范管控纳入业绩考核

10月17日,在重庆江北供电局鱼嘴实训基地内,一名市场化用工人员一只手稳住隔离开关,另一只手从工具包里拿出螺栓,小心翼翼地进行安装,并用扳手使劲拧紧。这是重庆市电力公司“固本强基”实作考试现场的一个镜头。

目前,在重庆公司的市场化用工中,存在用工形式混杂、“混岗”现象未完全消除、用工结构和员工素质不适应发展需求等状况。该公司通过对现有总人数、人员年龄、职称、技能水平等摸底后发现,市场化用工管理在思想认识、管控力度、闭环监督、用工策略等方面,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人才强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影响‘五大’体系建设,危及安全生产与企业和谐健康发展。”重庆公司人资部负责人说。控总量、调结构、优配置、强责任、防风险,成为该公司解决问题的思路。

重庆公司搭建起管理执行和市场化运作两个平台,对市场化用工实施集约管控、精益管理、合法运作。

跟抓安全生产一样,市场化用工管理被纳入重庆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人业绩和企业经营责任制考核,如果不达标,评先创优表彰“一票否决”。该公司还出台相应的用工审计调查制度,加大对违规情况的追究处罚和曝光力度,将用工管理专项审计纳入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范围。

找准定位:

界定用工层级减总量除风险

对市场化用工的科学管理,关键在于找准其在企业内的定位。

重庆公司市场化用工平台多,“同体派遣”和劳务派遣管理费用收取标准不一致。该公司界定主营业务层级,厘清主营业务各类用工的界面,明确市场用工配置方式和标准,稳妥推进以业务外包为主、劳务派遣为辅的用工方式,减少用工总量,解决“混岗”问题。

广汇劳务公司是重庆公司市场化用工的主要企业,其业务范围包括辅助不外包的主营业务、可外包的主营业务和新兴业务。主营后勤服务和社会通用服务业务,重庆公司则选择3至5家具备实力的社会服务公司承揽,各种用工形式业务范围层级清晰。

9月1日,广汇公司綦南供电局分公司成立,负责承接该局的农电用工等业务。主营低端业务直接用工的平稳转移,减少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总量。10月份,广汇公司将完成在璧山、北碚两个供电局的业务试点。到2012年,这种业务承揽方式将覆盖重庆公司所属的各供电局,并在部分供电公司和直属单位铺开。

畅通渠道:

提升人员素质优化内部循环

9月15日,广汇綦南分公司员工领到当月工资,发现收入提高了。“以前根据工作岗位拿单一的劳务费,如今加上绩效,多劳多得。”一位员工笑着说。

收入的增长,是伴随着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来的。重庆公司开展“固本强基”专项普考,全面提升存量人员素质。以前,员工培训计划是部室或车间统一报的,不一定每名员工都能得到优质培训。现在由劳务公司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分批次、全员化培训,覆盖面更广,专业性更强。从10月起,广汇綦南分公司分批次组织在各供电局本部工作的专责、供电营业所所长及专责等竞争上岗,通过竞争形成内部良性循环。

加强市场化用工管控、改进用工方式,也使这些员工对自己的状态更满意。

“成立分公司,找到了‘组织’,工作起来轻松多了。”

“能够凭实力使自己在职务上有所提升,确实给力。”

“关键是有了自己的品牌,归宿感更强了。”

根据岗位、责任、价值等要素,重庆公司疏通了市场化用工人员成才渠道,并对缺员单位按照“退三进二”、超员单位按“退二进一”的方式输入新鲜血液,在合理减员的同时,优化市场化用工结构,避免人才断档。

第五篇:俞敏洪演讲:培养人才的五大法宝

培养人才的五大法宝(俞敏洪)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流系统设计实验报告下一篇: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