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开拓科技有限公司

2023-04-19

第一篇:无锡开拓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慧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介-201204

ABD慧眼引领零售业进入“微”时代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慢慢趋于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智能视频研究厂家。随着安保需求的逐步发展,这项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应用。然而在国内来说,智能视频还是鲜为人知的一种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市场自2006年开始推动智能视频产品以来,已存在的基本都是舶来品,一方面缺乏针对国内实际项目情况的具体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因其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价格比也远高于用户的预期。这些产品在其功能和应用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目前国内的市场上看,用户对智能视频监控的应用还在摸索阶段,定制开发很多,国外厂商在建立一个相当规模的本地开发队伍之前很难适应中国的市场,所以从现在的情况看,国内市场需求为本地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ABD慧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实施的高科技企业(已通过双软认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认定),同时也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无锡市政府合作设立的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区重点引进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的企业,自入驻我园区以来,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奋发图强,注重研发力度、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及品牌宣传,企业发展速猛,在园区孵化企业中成绩突出,是园区物联网产业中唯一一家创造销售收入实现物联网商业化的企业,园区重点培育的“530”企业。

ABD慧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机场,银行,监狱等安防领域做前瞻性探索,提供周密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商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为用户提出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是物联网传感网的一部分。

其主打产品商业智能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商场、品牌店铺等连锁零售业,为他们提供客流量统计分析,远程管理和数据分析服务。如今,ABD已经在无锡、北京、广州三地设有分部,产品遍布全国,在各大零售商场中广泛使用,并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正如公司的使命,智臻商道。公司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实现创新的员工意识,以及完善的反馈机制和售后服务体系,是ABD领军业界的原因。

秉着“创新严谨共赢"的信念,ABD的最终使命就是让客户感受信息化管理的便捷与创新。并以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全力支持客户迎接新的挑战。

第二篇:无锡兆辉防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无锡兆辉防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前洲工业园区,是国内专业从事防腐设备、环保设备、各种非标设备及其配件的专业厂家。公司是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总工程师李言杰先生曾多年任职于齐鲁石化防腐厂厂长,终身从事防腐行业并在滚塑行业中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技术顾问杨桐年先生是原锦西化工专家、我公司还聘请了王家庆等多位化工专家为公司做技术指导和开发新产品。并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钢滚塑聚丙烯PP储罐专利号为:201010191114.0、钢滚塑聚丙烯PP管道 专利号为: 2010101911

32、钢滚塑聚烯烃PO管道专利号为:201010191115.5。特别是聚丙烯的滚塑产品填补了国内聚丙烯产品一次成型的空白。去年我公司李言杰先生又成功研发了新的滚塑材料氟化聚丙烯(FP)并已成功投入市场,此新材料可与美国杜邦公司和日本大金公司的乙烯-聚四氟乙烯(F40)媲美!也可以替代国内聚四氟乙烯产品,而且整体一次成型的工艺使产品内表美观光滑,与进口氟塑料的耐温、耐腐蚀性能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有进口氟塑料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成本,我公司此项发明也申请了发明专利。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形象,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并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可滚塑的材料有:改性聚乙烯(PE)、增韧级聚丙烯(PP)、聚烯烃(PO)、氟化聚丙烯(P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F40)。可衬塑的产品有: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可喷涂的产品有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乙烯等。产品有钢滚塑、全滚塑、钢衬塑、钢喷塑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化工、氯碱、海水淡化、印染、颜料、储运、电厂、稀土、冶金、电子、环保、制药、酿造等行业。主要产品有:立式、卧式储运槽罐、化工塔、大型储罐、汽运罐、船运罐、火车运输罐、真空罐、压力罐、反应釜、离子交换柱、反应釜、管道、管件、弯管,异型管,多孔管、喷射器等。我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滚塑设备、衬塑设备、检测设备 及钢罐体的制作设备并拥有顶级的技工、技司钢滚塑产品既具有钢的强度、又具有塑料的耐腐蚀性能,而且具有整体一次成型无焊缝、外观平整、内壁光滑、抗冲击、耐高低温、强度高、抗老化、不渗漏、无毒性、耐酸碱、耐各种有机酸、无机酸、各种溶液、寿命长等优点。特别适合非标异形、管口繁多的非标化工设备。全塑产品具有罐体及管口均一次成型,具有整体无焊缝、耐腐、抗老化、不渗漏、抗冲击、无毒性、寿命长、价格低廉等优点。总之我公可根据客户提供的温度、介质等不同为客户选择最好的使用产品、来达到客户的满意。

无锡兆辉防腐科技有限公司热烈欢迎各行各业朋友来公司考察、指导工作、共同发展

第三篇:无锡科技金融工作汇报

[ 工作汇报 ] 关于无锡市科技金融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

无锡市金融办主任 杨福良

时间:2011-05-20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闭 ] [ 收藏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459 [ 打印 ] [ 关

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初创期、成长期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为重点,健全组织、优化服务、创新产品,科技金融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10月份,我市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家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下面,就有关工作情况及下阶段重点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无锡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我市科技金融体系主要是建立“三大主体、两级平台”。三大主体是指股权投资体系、科技信贷专营体系、创业板上市推进体系;两级平台是指在市、区两级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发挥无锡产权交易所综合服务功能。

(一)三大主体初步建立

近年来,通过引进合作、设立专业机构、加大上市培育力度,我市三大主体初步建立,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1.加强引进合作,股权投资实现“全过程服务”

股权投资是科技生产力形成的助推器,能够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市政府设立了1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和2000万元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基金,大力引进各类股权基金,推动创投机构加大对无锡中小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

一是股权投资体系快速形成。创投企业由2005年末的3家,增加到2010年末的71家,资本规模由2005年末的3亿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207亿元,其中已注册56家,注册资金103亿元;同时,总规模近300亿元的多个产业基金正在筹建。初步建立了包括天使投资、种子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股权投资体系。基本实现了科技企业从孵化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跟踪投资服务。

二是股权投资日趋活跃。全市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无锡初创期企业从2008年的46个提高到2010年143个,投资金额从1.38亿提高到4.65亿元,有力支持了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2008-2010年,超过100家企业实现私募融资90多亿元。

2.突出机构创新,科技信贷实现“专业化服务”

科技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科技企业固定资产少、创业时间短,以“人脑+电脑”模式居多,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我市探索设立了科技支行、科技小贷、科技贷款专营机构、科技担保公司等专业科技贷款服务机构,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建立了“银行+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的贷款合作模式,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一是科技信贷体系初步建成。2010年,推动农业银行、江苏银行按照“成立专营机构、明确专服对象、推出专属产品、制订专业流程、设立专项补偿、实行专门考核”的“六专”要求分别设立了本系统、江苏省首家科技支行;申请筹建了4家既投又贷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目前3家已经开业。引导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12家商业银行设立了科技贷款专营机构。注资2400万元成立了无锡市(科技)再担保公司,初步建成了科技信贷专业服务体系。

二是科技信贷规模有效扩大。全市“530” 企业、物联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从2005年末的132.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539.48亿元;创新开发了“金科通”、“科技之星”、知识产权、商标使用权质押贷款等产品;累计发放“530” 企业专项贷款1.2亿元,知识产权、商标使用权质押贷款8520万元。

3.强化培育服务,创业板上市实现“个性化服务”

企业上市是资本运作的关键举措和重要平台,有助于科技企业腾飞发展,更有助于提高前期股权投资的回报率,壮大基金规模和投资管理团队。我市主动加强与各大证券交易所的交流与合作,熟练掌握各交易所的上市流程,针对各科技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服务” 方式,量身定制上市方案,拓宽上市路径,企业上市地增至10个。

一是创业板上市推进给力。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创业板上市资源库,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定资产规模1000万、利润100万、年增幅在30%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进入后备库。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举办了“中国(无锡) 海归创业峰会”、“科技企业上市说明会”、“创业板上市政策解读” 等活动,定期组织召开上市工作推进会,引导企业按照创业板上市要求,明晰股权结构,规范资本运作,逐步进入上市轨道。大力实施上市全过程跟踪服务,做好纵向服务和横向协调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二是创业板上市突破发展。到2010年底,全市境内外创业板上市企业9家,其中2010年新增5家(境内1家),融资20亿元,列全省第一;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增至50家,继续保持地级市领先地位。2010年,主板(含中小板) 上市12家,首发融资102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5 家,首发融资超过400亿元。

(二)两级平台加快完善

在市、区两级发展“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即具备创业投资、投资管理、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等服务功能,同时,以产权交易所为纽带,组织政金企对接,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1.市级平台

发展市创投集团和无锡产权交易所,重点推动市创投集团形成科技金融服务集团化优势,发挥无锡产权交易所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市创投集团。推动市创投集团牵头设立无锡市科技小贷公司,整合提升其创业投资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的实力,形成集“投、保、贷、管”于一体的“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到2010年底,市创投集团累计对外投资项目178个,其中“530”项目124个,投资金额1.6亿元;为中小科技企业累计担保3亿元,科技小贷公司已获批筹建。

二是无锡产权交易所。推动无锡产交所加快发展,建立交易系统、发展交易会员、汇集供求信息、完善服务功能,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登记托管服务、知识产权登记评估服务和企业(个人)信用服务等综合性的基础服务,以及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

(1)股权登记托管服务。建立股权登记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股权托管登记业务,推动科技企业股权登记托管,加强市场运作,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创造条件。

(2)知识产权登记评估服务。建立知识产权登记服务中心,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引进发展专业评估机构,为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专业服务。

(3)企业(个人) 信用服务。建立完善企业(个人) 信用信息库,开发信用市场,培育企业、个人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为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提供信用服务,推动信用贷款。

(4)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中心。一方面,提供包括场地、信息、鉴证和结算等在内的产权交易服务。另一方面,提供各类融资服务,包括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筹集和运行服务,以及融资和并购咨询、尽职调查、项目筛选等交易组织服务。

经过努力,无锡产权交易所2010年初试营业。试营业期间,建立了“530”企业库、“股份公司信息数据库”、“物联网企业数据库”、“创投机构库”,收录各类企业1500多家;吸引了银行、保险、创业投资机构等100多家机构入驻,为江苏振发太阳能等14家企业完成股权质押融资1.39亿元。

2.区级平台

推动在省级以上开发区设立科技小贷公司,鼓励各市(县)区以园区或科技小贷公司为平台,完善政、金、企对接、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功能。目前,江阴、宜兴、新区、滨湖、南长等地分别依托科技小贷、金融服务公司、科技园区等建立了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总体而言,我市在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功能还不完善,产品还不丰富,还不能完全满足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推动无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拟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第二年的各项任务,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促进创新经济大发展。

(一)股权投资在“多、大、投”上大力推进

加快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管理团队来锡投资,积极推动本地投资机构和管理团队发展,提高股权投资规模和扩大股权投资覆盖面,力争新增股权投资到位金额100亿元,协议金额200亿元,股权投资完成金额50亿元。

一是着力在种子、天使基金上求多。各市(县)、区要积极建立种子基金,大力发展天使投资,争取新增种子、天使基金8-9家,其中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新区各1家,城区2-3家。

二是着力在私募、产业基金上求大。市和市(县)区要充分发挥创投引导资金作用,努力引进发展一批投资规模大、管理力量强的私募、产业基金落户无锡,加大对无锡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今年,有30亿、50亿甚至更大规模的基金落户无锡。

三是着力在“530”、文化产业上求投。全市实现股权投资完成金额要达到50亿元以上,重点扩大对“530” 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类企业的股权投资覆盖面,力争投资“530”企业、文化产业企业总额达到10亿元。

(二)科技信贷在“专、优、大”上大力推进

在2011年信贷规模偏紧的形势下,留足规模,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加大对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等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着力在创新企业产品上求专。科技小贷和科技银行要大力推广农行科技支行的“六专” 经营理念,大力创新信贷产品,争取在创新型企业的流动资金供给上实现新突破。全市科技小贷和科技银行对创新型科技企业的贷款要达到20亿元以上。

二是着力在“小巨人”企业产品上求优。各专营机构要优化服务流程,为“小巨人”企业提供放款速度最快、利率最优惠的信贷服务,全市发放贷款要达到50亿元以上。

三是着力在领军型企业产品上求大。各银行要在资金偏紧的情况下,对领军型企业实行信贷倾斜政策,确保及时足额满足领军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三)上市助推在“挂牌、报备、培育”上大力推进

加大中小科技企业创业板上市培育力度,力争实现更多企业报备、挂牌。

一是着力在已报送企业上求挂牌。做好已报送企业的向上争取工作,积极推进已报送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上市,年内要实现17家挂牌上市,其中创业板5家。

二是着力在已辅导企业上求报备。做好已辅导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力促已辅导企业尽快上报备案,年内要实现上报30家,其中创业板7家。

三是着力在科技企业上求培育。大力培育“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的后备科技企业,年内培育100家,其中创业板30家。

(四)平台建设在“载体、信息、对接”上大力推进

2011年,市和市(县)区两级平台要加强载体建设,扩大服务内涵,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重点解决资金供给和融资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强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能力。

一是着力在市区两级建载体。市创投集团和无锡市产权交易所作为服务全市创新型经济的金融平台,要充分发挥市级载体的作用,加快健全科技金融服务的各项功能,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各市(县)区要以园区、科技小贷公司为平台,加强载体的各项功能建设,服务好辖区内科技企业。

二是着力在各类载体汇信息。市区两级载体要积极做好资金供需信息汇总工作,为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提供融资方面的服务。产权交易所要完善科技金融信息库建设,拓展科技金融服务对象和服务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三是着力在月季定期搞对接。市区两级载体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月季定期开展融资对接活动,做好全市资金供需等信息的交流工作,形成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借鉴,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我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完善激励政策,真抓实干、创新发展,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开拓创新 扎实做好县级科技管理工作

县科技局是县政府的组成部门,担负着宣传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可谓责任重大。但是,由于科技工作与经济紧密相连,尤其在经济总量欠发达的县市,由于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停留在上传下达上。科技主管部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说到底就是如何介入县级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到与时俱进、科技先行的问题,我认为是摆在我县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

一、创新思维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科教兴国”战略人人皆知,但是,在县市的实际工作中,科技事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努力的不够。从客观上来说,由于县级财力薄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工作手段落后,不仅制约了科技工作的开展,还使科技管理者缩手缩脚,拿不起,放不下,长此以往,与外界的接触少了,获取信息的渠道窄了,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缺乏战略眼光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使职能弱化,部门形象、管理力度下降,作用不能发挥,职能难以履行。主观上来讲,由于科技管理硬任务少,又不注重自我宣传,加之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仍沿袭一些体制形成的思维、观念、方法来指导

现有体制下的科技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的位置。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创新思维换观念,就无法担负起用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为此,首先,要营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浓烈氛围,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树立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理念。其次,要树立发展的需要、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就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既要做好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项目争取、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资金筹措、人才引进、流动、管理创新等服务工作,更要做好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应用。第三,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完善创新体系,调动民营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积极性,比如说我们可在科技三项经费中设立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专项引导资金,专门用于科技开发项目的补助,以此来逐步增强经济体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顾全大局抓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县级科技管理部门从赋予的职能来说有十几项之多,从表面看,每项都很重要。由于职能比较宏观,给人的印象是务虚的比较多,在具体实施时很难区分哪些是最重要的职能。其实,科技部门受人力、财力的局限,要想每项职能都能尽善尽美地发挥,显然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众多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我们必须确立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改变什么都做,又做不成什么或做不出特色的工作方法,必须围绕当地政府的战略重点,直接进入经

济主战场,变坐等政府下达任务、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来完成职能所赋予的任务。首先,要紧紧把握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做好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梯次转移准备,以市场为载体,科学地运作好招商引资、引技这个手段,利用较好的政策、投资环境,将发达地区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引进来,以带动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其次,要把县域内技术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和企业,作为工作和服务的重点,为他们搞好策划、做好包装,促其升级,做大做强。第三,对部分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项目要千方百计为其解决难题,使其尽快形成批量生产。

三、拓宽职能练内功,强化素质树形象

过去,我们大多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县市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上,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科技管理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做的贡献,但也暴露了工作面狭窄的缺陷,在注重农业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工业或其它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农业占GDP的份额逐步的缩小,县市科技局如仍将目光锁定在农业经济上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偏重农业发展的思路转到工业发展这个主题上来,促使科技与工业经济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科技部门必须练好内功。首先,要将科技管理人员造就成既精通本行业业务,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又会管理、善服务、懂工业、通晓交叉专业的多面手。其次,要将科技局建成科技信息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搜集、加工、处理、发送国内外

科技信息,为县域工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服务平台。第三,要使科技部门成为人才聚集中心,通过人才集思广益,为县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第四,要使科技部门成为技术发散中心,以产学研为抓手,迅速将所掌握的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此重塑科技部门新形象中,更好地发挥科技参谋作用。

四、重视人才聚智力,多管齐下争优势

作为县级科技管理部门,既不具备诸如计划部门的宏观调控方面的能力,也没有农业、经贸系统的微观管理手段,正像社会上流传的那样,“科技部门一无钱、二无权,干事度日如度年”。在这种软硬条件都不理想的情况下,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首先,要充分利用县科技局、科协合署办公的有利条件,把行政职能与群团优势巧妙结合,使科技部门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娘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努力把科技人员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利用学会人才荟萃及会员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知识来弥补当前人才匮泛的问题。其次,要尽最大能力挖掘群众团体的潜能,调动学会高智力集团的积极性,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逐步引导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上来,使全县的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服务。第三,要发挥学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实行科技人员牵线搭桥的有偿服务,通过产学研对接活动,将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智力资源吸引过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来加快县域

工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以此来不断提高科技管理部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

五、与时俱进找契点,扣紧项目求发展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经济发展如果离开科技,就如同无源之水。可以说项目、企业、产品是资本投入的载体,项目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可以通过抓项目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问题。因此,要想做好现阶段的科技工作,必须抓项目。首先,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围绕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和省重点支持的项目,结合本地的资源、特色等优势,谋划、筛选一批如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等项目进行超前策划、包装,以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及省专项经费的支持;其次,进行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要抓住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利用县市区域内的存量资产,引进、嫁接一批项目,并将其打造成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第三,面向民营企业找项目。随着县域经济民营化、私营化进程的加速,民营企业将成为科技开发、项目投入的主体,应适时进行引导,通过产学研对接等活动,将一些短平快、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引给民营企业主,以激活民间投资,并逐步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培养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以此实现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跨越,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第四,部门协作做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的投资渠道,积极协助不同部门做好项目筛选和可行

性报告的编制,完善项目备选制,以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在促进项目发展的同时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作为县级科技管理部门,我们要牢牢把握科技工作的方针,不断与时俱进,做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大文章,主动搞好科技服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县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也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才能提高我们的公众形象和位次,在有为有位中更好地发挥职能和作用。

第五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灌阳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5日)

2009-2010年,我县以“富民强桂”为目标,坚持“工业主导、全民创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区、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科技工作,全面推进了科技进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科技进步保障体系

两年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共召开会议和听取专题汇报8次,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先后建立、健全了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政策措施、科技投入保障四大体系,为促进科技进步提供可靠保障。

1、科技管理体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的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5月开始县科技局在县政府办公室挂牌,仍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地,乡(镇)设有科技副职和科技文化广播站。同时,将科技进步考核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年终评出不同等次,兑现奖惩措施。全县科技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技管理部门经常抓的良好局面。

2、科技服务体系。在建立健全农技、农机、畜牧兽医、林业站和农业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又积极组建了灌阳县红薯协会、4个乡镇红薯分会和灌阳县红薯专家大院,完善了灌阳县科技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村人才创业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8个。

3、科技政策措施体系。不仅注重国家、自治区、桂林 1

市科技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还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科技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灌阳县招商引资优惠及奖励办法》、《现代新型科技农民示范户评先方案》、《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意见》和《农村人才创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科技政策措施。

4、科技投入保障体系。在科技资金投入上,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主导、风险投资参与、金融信贷和企业自筹相结合、社会资本与民间资金双管齐下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科学技术支出逐年递增,科技三项费用也逐年递增,达到并超过了上级要求的指标。

二、着力抓好科技培训,把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首位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先导工程。我们坚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方案到位。每年制定全县总体实施方案和一系列行业、部门的科技培训方案。二是宣传到位。利用每年科技活动月、十月科普大行动等,通过广播电视、科普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三是组织到位。各级成立了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四是阵地到位。全县健全了以县星火学校为中心,红薯专家大院、乡(镇)成人技术文化学校和科技文化广播电视站为基础,农村科技培训室和专业技术协会为网点的四级科技培训网络。五是师资到位。采取聘任的办法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县、乡(镇)级师资队伍。六是方式方法到位。采取室内授课、远程教育、现场指导等集中培训与个人书本、网络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抓科技培训工作。两年全县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达17万多人次。通过教育培训,使全县95%以上有学习劳动能力的农民掌握了2-3门农村实用技术。国家科技部农村处蒋丹平司长检查我县“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工作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三、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灌阳雪梨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

与发展

一是以引进、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为重心。全县两年共引进新品种95个、新产品56个、新技术125项。二是以构造实施科技项目为载体。全县共构建实施自立项目26个、投入科技经费1360万元,争取市级以上项目11个、下拨经费239万元。三是以典型示范为切入点。全县树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基地,科技型示范企业等各种类型的示范点达535个。通过注重在上述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了灌阳雪梨、黑李、脐橙“三大品牌”并形成了总面积18.56万亩,总产量17.77万吨,比2009年净增1.028万吨,增长21.5%; 2010年灌阳雪梨获得了农业部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另外,水稻实现了“吨粮田”,使本县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工业方面引进了一批以桂林思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婵娟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投资上千万元为首的农产品加工、水电等企业,促进了全县小水电、石材、磁选机、矿泉水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重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四、打造农村信息化基地,广泛深入传递科技信息 县、乡(镇)分别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站,村、企业、农户、专业技术协会等共树立示范点253个,构建了信息传递“三大服务平台”:以县科技信息网为主、其子网—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网、县农业信息网等为辅的科技信息互联网络服务平台,以县多媒体农村科技信息互动点播网为主、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为辅的农村科技信息点播网络服务平台,以科技“110”为主的“三农”科技服务网络平台。“三大服务平台”,成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南针”、支柱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民增收的“千里眼”。两年全县通过网上信息促成工农业产品成交额达6300多万元,为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有效帮助,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探索科技服务新机制 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我县是全广西最早的。两年共选派了90名科技特派员到行政村、部分重点产业化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以承包、技术入股、实体创业等多种形式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两年中,共帮助入驻的村点制定了138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培养了320名熟悉先进适用技术的本地农民技术员和企业家,开展了476场(次)的科普活动和科技宣传工作,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实施项目165个,创建了以“实现双赢”为目标的168个经济利益共同体,组建了253个农村信息传播使用点(户),围绕主导产业,引进、推广新品种(产品)95个、新技术75项,抓好了256个科技示范点,促进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巳成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成为科技导入农村的长效机制。2007年桂林市准备将我县列为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县。

六、科技进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依靠科技,整体推进。切实了加强自然生态、广播电视、水电、教育、扶贫、文物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8.63亿元,财政收入11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0%、9.9%和7.5%。全县退耕还林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建设沼气池38901座,农户入户率为50.3%,沼气工作位居全区前列;实现了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电视入户率达96.3%;完成了农网改造、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教育“两基”顺利达标;19个贫困村通过“整村推进”验收并达优秀标准;加强了红军亭、唐景崧故居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建设等。2006年我县千家洞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灌阳县千家洞景区被评为桂林市18个

4A级景区之一。本县先后荣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广西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肉牛生产示范县”和“广西超级稻高产创建突出贡献奖” ,两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进步奖”。等称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无线电宣传月工作总结下一篇: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