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

2022-09-30

第一篇: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

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绿色技术是由相关知识、能力和物质手段构成的动态系统。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们可以知道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将来这都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协调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发展与环保,那么绿色技术将是重中之重。绿色技术负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绿色技术,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将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路线。因此,此门课程的学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今环保问题已然迫在眉睫,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却依然淡薄,从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对我们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目标之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绿色技术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演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以高消耗、高排放、易污染为特征的现代技术,奉行“人类中心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征服自然。实践表明,现代技术正在改变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必须进行技术范式转换,由现代技术过渡到绿色技术,制止人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维持现阶段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与传统工业技艺相比它拥有着强大优越性。所以发展此项技术是解决当下问题的良好方法。

环境污染检测与控制技术是绿色技术中的重要部分,现在各区域与全球都已形成环境监测网络,对世界的各个方为进行严密检测,全球监测系统业已形成。同时,资源的节约也是绿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资源的开发直到消费为止,从各环节有效避免其浪费与损失,提高效率。不但如此,从具体方面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有机物污染都有相应治理技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在学此课程之后我们便可以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相信这在将来必将。有重要用途

第二篇:浅议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正在进行建筑施工阶段的工地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是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污染源。因此,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和生态谐调,创建花园式施工环境,营造绿色建筑,给周围居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就衍生了一个新的概念——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要求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土方作业阶段、结构安装装饰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对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也提出了定性或定量要求。对于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从节材措施、结构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到周转材料,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如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

传统施工以追求工期为主要目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处于从属地位,当工期与节约资源和环保发生冲突时,往往不惜以浪费资源(拼设备、拼材料、拼人力)和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破坏地貌、植被……)为代价保工期[1]。显然,固守传统的施工模式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的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位于宁波市大学园区, 占地6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一期已完成14万平方米)。随着学校的发展,二期工程陆续启动。由于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后续工程与一期投入使用的生活区、教学区等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很大。为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减少污染环境、保障周边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组织好施工,针对诺丁汉大学的要求和特点,2006年在二期工程的全过程施工中推广应用了绿色施工技术。

1.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

绿色施工是一项高度复杂且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领域各单位及各方面人员的通力协作与努力:建设单位应组织协调好施工及其它有关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监理单位是实施绿色施工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监督检查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建设各方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并严格做好各专项验收、监督、检查工作;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2.绿色施工的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根据宁波诺丁汉大学二期工程的具体情况及要求编制绿色施工方案专篇:根据施工场地所处的位置,合理地进行平面布置, 在人、机、料、法、环方面全方位进行考虑;对进场人员进行绿色施工教育,提升劳动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制订“四节”措施,依靠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对施工机械设备、车辆进行合理配置,根据施工组织统一安排,进行合理调配,尽可能采用噪音小、耗能低、操作舒适、安全可靠的先进设备;结合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标化工地制订环境保护(参照ISO14001)和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计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管理理念。

3.绿色施工的技术及措施

宁波诺丁汉大学二期工程重点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施工管理几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节材技术及措施:控制建筑垃圾并又寸产生的碎砖、落地灰等分类清理,并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地基填埋或路基使用,利用率大于65%;采用损耗少、周转次数多的模板、脚手架.搭拆有方案及措施,并由搭拆一体化、专业化队伍统一施工;全部采用散装水泥、全部使用商品砼和商品砂浆(宁波本地该行业很发达),提倡应用粉煤灰(电厂副产品)及外加剂;钢筋尽量采用高强钢筋(HRB400)和冷拔低碳钢丝,连接主要采用对焊及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以节约钢筋及减少损耗(平均每个接头与绑扎搭接比

可节约钢筋1.7kg,每万平方米可节约钢筋17t左右):建筑墙体采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GRC板等轻质隔墙板,大大减轻了房屋的总荷载(砌体荷载与粘土多孔砖相比减轻2/3左右),减小了梁柱承重结构的截面积及配筋量,节约了材料;桩基采用Pc及PTC管桩,采用静压方法施工,根据地质报告,针对场地地层起伏多变,采取分区域,按不同桩型、桩长施工,避免不必要的配桩浪费;临时施工用房及临时围墙由建设单位统一搭设,采用可拆卸的彩钢聚苯乙烯夹芯板, 可满足校园后续施工重复使用(每万平方米为建设单位节省临设投资35万元左右)。

(2)节能技术及措施:施工现场施行生产、生活、办公、设备用电分区、分块、分类分别挂表计量:生活区采用节能灯照明.塔吊、升降机、电焊机、对焊机等采用节能(低能耗)设备;合理安排作业面及工序, 尽量减少作业机械和机具的数量.提高机械设备和机具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临时用电设备接入220V/380V三相供电系统时一定保证三相平衡;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定期定时供应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临时生活区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条件(沿河、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合理制订施工工艺和工序,充分利用机具资源,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组织方案中材料采购贮存、堆放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规定,提高能源利用率。

(3)节水技术及措施:施工采用生活、生产用水分别计量,生活用水按时段管理,并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利用校区河网作为雨水收集的贮水池,砼养护(符合JGJ63—2006要求)、车辆清洗、绿化养护、降尘用水全部用河水;在施工出入口车辆清洗处设置简易沉淀池、过滤池、贮存池,收集雨水及洗车废水重复使用(并用河水时时补充)。

(4)节地技术及措施:生活、办公等临时设施布置在校外空地,可减少人员(施工人员)对学校的干扰,布置紧凑合理、自然,不破坏周边的环境,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施工区域只能在建筑场地周边不大于8m的区域进行(受周边条件限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临时占地,且不留施工死角;基坑施工采用流水段作业,上下流水段开挖及回填合理统筹,尽量不采用大开挖方式,减少原土扰动;又寸于深基坑及淤泥质粘土基坑开挖采取钢板桩支护等技术,减少开挖面积。

(5)环保措施:依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二期工程施工时积极采取施工场地门口设置洗车槽、施工场地临时围墙采用隔声效果很好的双面彩钢聚苯乙烯夹芯板(高2.5m)、对产生弧光等瞬时光的电焊作业采取临时遮挡措施、现场对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用塑料收集桶集中收集和处理、基础开挖的回填剩余泥土全部作为绿化底土使用等相应环保措施,严格控制扬尘、噪声、光污染、水土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的影响。

(6)职业健康保障措施: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健康情况调查,对特殊工种(天车工、电焊工、油漆工等)实行建档管理、定期体检;办公、生活、生产区分开设置, 按照省、市文明标化工地要求配置各类临时设施;对施工现场临近高压线路进行安全隔离防护措施(立砼电杆加围网保护);施工各出入口及临时设施周围均设置中英文标识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上岗,特殊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上岗;高温天气现场配备降暑药品(每人一份)及防暑饮料(茶水、绿豆汤等),合理调整作业时间。

4.绿色施工的典型实例。

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心大楼是用绿色施工技术完成的一座典型绿色建筑。该大楼材料均为环保节能绿色建材, 不但设计理念先进、造型漂亮,而且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可满足大楼的正常能源要求,在未来25年内可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450t,减少cO。排放1080t左右。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集成技术自动采集,自动调节控制, 同时也可对灯、百叶窗以及制热、制冷系统、通风系统的自控装置进行遥控调节。由于采取了先进的节能设计理念和绿色施工技术,该大楼于2009年3月荣获国际房地产投资交易会颁发的绿色建筑奖,这也是此次盛会上中国唯一获奖的建筑项目。

5.结语

我国的绿色施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宁波诺丁汉大学通过实施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而且实现了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的综合效益,并且对施工企业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实施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对提升现阶段建筑业施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过程,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落实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高效、低耗、环保的施工体系及技术措施,还要考虑建筑整个寿命周期的绿色概念

建设部近日下发《绿色施工导则》,要求在工程建设中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导则明确,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

方面组成。

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导则要求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在环境保护方面,导则对土方作业阶段、结构安装装饰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对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也提出了定性或定量要求。

对于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导则从节材措施、结构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到周转材料,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如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

导则还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三篇:浏阳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提升病虫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浏阳市目前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面积达到10666hm2,分布在主要的粮食生产乡镇,通过示范,实现以点带面,有效的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笔者以浏阳市小河乡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例,分析防控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加快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对策。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控技术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复杂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种植结构多样性等因素影响,水稻病虫草害危害频繁发生,个别种植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产品内在质量安全,已经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的需要转为更加注重质量的需求,优质商品大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生产者通过采用生物共生、物理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生产健康营养、质量安全的稻米,既是自身需要,也是市场需求,更是新时代下乡镇农业科技人员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为加快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可持续发展,现对小河乡实施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1 小河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

浏阳市小河乡位于湘赣边界,浏阳市东北部,与江西省万载县毗邻,地处罗宵山脉北侧余脉,境内多丘陵少平原,平地海拔180m.东南西三侧均被平均海拔500m―700m以上高山阻隔。总面积l0950h?O,山林面积8133hm2,耕地面积l313h?O。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最高海拔884.3m.最低海拔172m,立体气候突出,属典型的原生态山区农业乡镇,有“深山有好水,好水出好米”称号。从2005年起成为长沙市株树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长沙市株树桥水库主要水源地,并于2014年挤身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园四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体系。

1.l种植结构多元化,病虫害多发重发

2017年水稻直播面积达到421.50hm2,烤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1.30h?O。由于种植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导致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粘虫以及稻田杂草等病虫草害呈现出多发、重发态势。

1.2 农药使用不科学,防治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直播田杂草种群发生变化,数量增多,人工除草难、单一制剂防治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千金子一茬接一茬发生,为减少杂草对水稻的影响,农户逐渐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另外,农民在病虫害防治上普遍存在选择药剂不对路、防治时间不及时、防治方法不正确等现象,给土壤和水质环境带来严重损害,也给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1.3 化肥过量使用,绿色防控压力大

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使用化肥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肥料。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农田土壤板?Y、土壤养分流失和微量元素缺失。不仅水稻产量降低,品质也逐渐下降。当前水稻化肥使用量为600kg/h?O,是发达国家警戒线的2.67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绿色防控压力加大。

2 小河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主要做法

借助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成功经验,从2014年起在浏阳市建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33.5hm2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技术:2017年又成功开展了200 h?O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20h?O稻鸭生态共育示范和l2h?O“中稻一再生稻”示范。示范推广均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做法如下:

2.1 稻田深水灭蛹

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4月5日前,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使螟虫不能正常化蛹,达到杀蛹除虫,降低螟虫的发生基数。冬种田在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沤田5―7d并及时打捞田间漂浮浪渣,集中用生石灰堆沤,彻底清除虫蛹。

2.2 稻鸭共育

水稻移栽返青后至始穗期,田间放养15―20日龄绿头野鸭195只/h?O,在水稻始穗期将鸭子收回。利用鸭子在稻丛中穿梭,啄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飞虱等害虫,同时由于小鸭在田间频繁活动,杂草发生额减少75.8%。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水、肥、气、热协调,稻株生长健壮,稻谷籽粒饱满。通过稻鸭共育,水稻全季生育期基本上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不仅螟虫、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减轻危害,鸭子也成长迅速。

2.3 性诱剂除虫

应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诱剂,吸引同种昆虫寻求交配的雄蛾,将雄性昆虫诱杀,断绝其交配。安放性诱剂数量为50个/h?O.可减少75%的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发生量。

2.4 灯光诱虫

利用昆虫的趋光特性,将频振式杀虫灯吊挂在稻田田埂固定的支架上,每晚18时~次日清晨3时开灯发出波光,引诱昆虫前来,最多时诱到飞蛾17只/晚。

2.5 调整耕作方式

泰优390作中稻一再生稻栽培,头季产量7969.5kg/h?O,再生季产量2517.75kg/h?O,再生季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明显少于一季中稻,且米质优,又减少了翻耕等机械作业,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减轻环境污染。

3 小河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

3.1 自然环境因素制约

小河现辖5个自然村,有4030户,14612人,平均每1h?O居住0.36户,呈分散型居住:境内山多林广,森林资源丰富,害虫寄主作物广,虫源种类多,不利于集中开展绿色防控。

3.2 农民认识存在差异

近年来,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注册登记86家,从业人员326人,其中从事水稻种植75家,常年种植面积293.2hm2,仅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l1.1%:种植2h?O以上的大户32户,占2.4%:单个农户种植面积占86.5%。由于存在较多的散户种植,少数农户愿意采用绿色防控生产技术,而绝大多数农户在等待观望之中,思想上难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慢,观念淡薄,也制约了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3.3 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绿色防控需频振式杀虫灯(按五年折旧)、昆虫性诱剂和诱捕器等器材费1890元/h?O,深耕、灌水灭蛹、打捞浪渣以及安装杀虫灯和诱捕器等人工费1200元/h?O,合计3090元/h?O。而常规病虫害防治仅需药剂投入和施药器械及人工成本1125元/h?O。两者对比,绿色防控比常规防治多投入1965元,h?O。

3.4 政府投入支持不够

绿色防控是一项周期长、投入较大的产业。虽然政府重视绿色防控发展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但从总体上来看,政府在蔬菜、烤烟产业基地建设给予专项扶持资金较大,而对于水稻绿色防控新技术推广投入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政府侧重于在粮食主产地给予支持,对偏远山区的支持仍然有限,难以统筹。

3.5 价格优势不够明显

在当前一家一户种植为主的经营模式下,小型大米加工厂设备简单,仅为满足于农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这些个体加工厂是小河乡大米加工的主要力量,多采用散装包装:而大米加工企业规模小,年加工大米220t,因包装简陋,产品未能进入大型商超销售,市场占有份额小,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户也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介入流通环节,打造专有品牌,仅靠收储企业收购余粮,充当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低端生产者角色,不能体现出价格优势。

4 加快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对策

4.1 争取政府重视,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部2015年全国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建立“政府扶持、部门服务、企业投入、农民参与”的长效机制,示范引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可持续治理的方针。现今,绿色生态防控建设正处于建设初期,农户没有较大资金投入建设,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撑。政府资金投入是确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建设最为有力的支撑,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整合涉农资金重点向农业专业合作社、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种粮大户倾斜,为防治组织及示范点免费或补贴采购绿色防控设备以及加大政策性保险,相关部门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支持。

4.2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控意识

水稻绿色生态防控建设起步较晚,资金不畅,宣传不够,防控意识淡薄,对农业污染、防控意义认识存在严重不足。但绿色防控具有十分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明显的省本、增效、控害的效果,农户不仅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是保障稻谷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利人又利己的大好事。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防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培训班、讲座、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对近年来因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引起的重大事故,开展警示教育,提醒农户食品安全无小事,进一步增强生产者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参与度,真正实现?G色防控全社会参与。

4.3 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民技能

各级政府要统筹农民培训、移民后扶、扶贫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涉农资金,建立培训机制。争取2―3年对技术人员和农户开展一次技术轮训,使他们人人能正确识别水稻常见的病虫害、熟练掌握绿色防控实用技术、能独自使用先进植保器械,为搞好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4.4 加强队伍建设,扩大示范影响

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一线,立足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深受农民欢迎,是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队伍,能够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需要。

4.4.1 继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力争3―5年农技人员拥有农业相关专业专科或本科以上文化:

4.4.2 依托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科学院等涉农院所,培养农技员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推广能力。

4.4.3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利用“农民专家”、“种植能手”和代表人物的影响,通过听介绍、看现场,用看得见的效果来激发农户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

4.5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种植

当前单个农户仍然占有相当比率的耕地、地块分割细碎,导致绿色防控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绿色防控健康有序发展。通过现场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有关政策,积极引导他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多种形式加快流转速度,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率先应用新技术,发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让农民看到土地流转和绿色防控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有信心、有愿望去探索实践,示范带动一大批种植大户边学边干。

4.6 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绿色生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在农业上就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确保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积极推进水稻绿色生态循环建设,通过建基地、抓示范、带农户,以农药减量化、化肥零增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稻高效生态种植新模式,推进绿色防控可持续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活美好的新农村。

4.7 健全管理体系,确保监管到位

4.7.1 在春耕、秋冬种等关键农时季节,集中力量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资专项打假和执法监管活动。重点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的执法监管和农资物流配送的监控,从源头上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

4.7.2 依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建立产地质量安全合格证明和追溯管理,逐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

4.7.3 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为契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水稻清洁生产,加大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水稻生产优质、高产、无污染。

参考文献:

[1]鲍康阜.推行规模化种植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J].安徽农学通报,2013,(9):91-92.

[2]寸待菊,赵仙菊,孙兴侃,等.浅谈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推广与应用[J].云南农业,2014,(1)2:15-16.

[3]罗兴红.浅析实施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的现状与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8(08):35-36.

[4]徐荣仔,张露,黄玉红,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效果[J].科学种养.2014,(5):179-180.

[5]胡佳贵.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对天敌的保护与影响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4):89,98.广8优金占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示范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詹妙丹 许玉凤 邓晓芳

摘要:广8优金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感温型中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长粒多、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从新品种的选育、试种与示范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总结出一些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推广应用,深受群众好评。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广8优金占:示范:栽培技术

韶关市是农业大市,以水稻生产为主.水稻常年种植面积达到12万h?O.其中杂交水稻占60%,是广东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重要基地之一,为广东省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发展,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广8优金占,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广8优金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感温型中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在广东省晚造区试中平均全生育期114~115天,适宜我省各地早造、晚造和粤北中造种植,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4031)。

2015年分别在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东南村、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进行晚造试种试验,每村生产试验5亩。广8优金占表现出品种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长粒多、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尤其是抗稻瘟病能力强,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适宜在韶关大面积推广应用。

l 广8优金占选育过程

广8优金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感温型中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稻2014031)。20

12、2013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77.26公斤和468.76公斤,比对照种深优97125分别增产9.33%和9.18%,2012年增产达显著水

平,2013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晚造参加广东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60公斤,比对照种深优97125增产6.26%。日产量4.11―4.15公斤。试验结果均表现突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韶关展示示范

2.1 示范品种。广8优金占。

2.2 试验田选择。试验田选择地势平坦、水利设施完善、肥力中上、地力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排灌方便、无畜禽干扰、交通便利的田块,地点是始兴县城南镇东南村、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

2.3 试验设计。每村生产试验5亩,试验田四周不设保护行,株行距均为16.7cm x20.Ocm。

2.4 栽培管理。按高产目标管理,播种时间、移栽插秧、田间肥水管理、喷杀农药等同一项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试验田树立展示牌。

2.5 试验品种展示实施过程。7月5日播种,7月22日移植,种植规格16.7cmx20.Ocm,每667?O插2万株,秧苗采用秧盘育秧,二叶一心追施断奶肥53%复合肥秧苗肥7.5kg;7月10日喷农药防稻飞虱及除草剂;、7月18日追施送嫁肥53%复合肥秧苗肥lOkg、46%尿素2.5kg;7月21日追施53%复合肥12.5 kg大田底肥:7月22日移栽插秧,移栽后大田喷药4次,主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虫害,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发生;7月25日每667m2追施复合肥、尿素各10kg回青肥并加除草剂和杀螺药:7月30日分蘖肥每667?O追施53%复合肥16.65kg、氯化钾2.5kg、12%过磷酸钙5kg。

3 试验结果

3.1 生育期。广8优金占在韶关晚造区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15天。始兴县城南镇东南村和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同时试种,均在7月5日播种,7月22日移植,10月28日成熟,全生育期115天。

3.2 形态特征。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穗长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2015年在始兴县城南镇东南村和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种植表现:棵高104.5―105.4cm,亩有效穗17.6―18.O?f,穗长23.0―23.lcm.每穗总粒数152―153粒,结实率80.90/0―82.O%,千粒重22.9―23.7g。

3.3 产量表现。始兴县城南镇东南村晚造栽培示范,示范面积5亩,平均每亩产量达515.50kg。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栽培试范,示范面积5亩,平均每亩产量达505.80kg。

3.4 米质。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整精米率53.7%―59.6%,垩白粒率3%~13%,垩白度0.8%―3.4%,直链淀粉15.1%―17.0%.胶稠度52―78mm.长宽比3.5―3.7,食味品质85分,达到优质米标准。

3.5 抗性。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3.5%―93.6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7.5%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8―2.O级、穗瘟3.O―3.5级;感白叶枯病(Ⅳ型菌3―7级,V型7级)。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广8优金占在韶关市种植,晚造应选在7月5―10日播种,播种前应在温和的阳光下晒种2h左右:晒种后用强氯精400倍药液浸种6h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水洗干净再浸种8―lOh.浸种过程要换水2~3次;最后把种子起水进行催芽。秧田应施足有机肥,全层施并沤田20 d左右培肥地力,一般秧田每667?O施用45%复合肥17.5―20kg或者每667?O施用过磷酸钙22.5―25kg作基肥。秧田播种量为7―8kg/667?O,播种后应埋芽或用火烧土盖种。当二叶一心时,每667?O可施腐熟人粪尿加少量磷钾肥或施45%复合肥10~12kg作断奶肥:当四叶一心时,每667?O可施45%复合肥10―15kg作促蘖肥。

4.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规格。移栽前,对实行机械化耕作的地块,采用两犁两耙,应当整碎整平田块,达到平、净、烂的整田质量标准。当秧龄在18―20d最适宜插秧。每667?O插植1.6万―1.8万株,插植规格为26.7cmx16.7cm,带2个分蘖以下的秧苗,每株插2本苗,带3个分蘖以上的秧苗,每株插一本苗,做到浅插匀插,确保插植规格和苗数达到要求。

4.3 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效。水稻的需肥量为每100 kg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5kg,五氧化二磷1.0~1.5kg,氧化钾2.5―3.Okg,当土壤养分中等的情况下,水稻最佳施用肥料中氮、磷、钾配比应为1:0.27:0.8。当目标667m2产量达500―550 kg时,中等地力情况下,每667?O施用农家肥1500―2000 kg,每667?O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18 kg。施肥方法:氮肥施用基肥占30%,前期肥占50%.穗肥占20%;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分别在前期肥和穗肥各占1/2施用。推荐使用50%水稻配方肥料(氮磷钾配比为24:7:19),具体施肥方法为:基肥占18kg,前期肥占lOkg,穗肥占18kg。水稻配方肥应在水稻插秧前结合犁耙田时均匀撒施,施肥后要求再耙一次田,施肥前必须调节好田间水层。

4.4 水分管理。要想水稻获得高产,做好水分管理是关键。前期,应以浅水插秧,移植后以薄水促进分蘖:中期(插植后约25d),当苗数达到够苗的80%时,应采取多露轻晒的原则露晒田,促进根系深扎,防止倒伏,幼穗分化初期回浅水,施穗肥后保持湿润:后期,切忌过早断水,防止谷粒充实不饱满而影响产量,应当在抽穗扬花时灌回浅水,以后保持湿润,收获前1周灌跑马水。

4.5 病虫草害防治。水稻田间病虫草害防治应根据市病虫预测预报,通过田间调查,来确定水稻生长各时期的药物防治。在秧田播种时使用毒死蜱颗粒剂撒施防治稻瘿蚊、三化螟和稻?~蝉等秧田害虫;在移植前3d,施好“送嫁药”,可用吡虫啉、毒死蜱、春雷霉素等喷施,确保无病虫壮秧进入本田:当插秧后5―8d应结合追肥除杂草,可选用苯?苄、丁?苄、二氯?苄等药剂进行除草;对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施用杀虫双、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等药进行防治:对稻飞虱应掌握在虫口密度1000头/百丛时选用吡蚜酮、异丙威、噻嗪酮、敌敌畏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治穗颈瘟应掌握破口期施药,可选用稻瘟灵、三环唑、春雷霉素等药剂。

第四篇:.绿色食品乌龙茶规模生产加工配套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研究开发目标:

引种乌龙茶新品种,调整基地茶树品种结构,开展茶园覆盖遮荫技术试验示范与配套加工工艺研究,实施茶园病虫害区域多元化综合防治技术及茶叶初制与精制加工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主要技术内容:

(1)茶树新品种引进繁育研究

安溪县乌龙茶品种结构不尽合理,造成采制季节过于集中,部分茶农粗炒温制影响茶叶品质。通过引种示范,可尽快筛选出适宜安溪县推广种植的优异品种,避免盲目引种,进而扩大福建省茶树良种的选择范围,使新建或改植换种的茶园良种化,更新茶园品种结构优化,加快福建省茶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实现新的跨越,寻求新的增长点,确实提高茶叶效益。

(2)提高乌龙茶品质的覆盖遮荫技术的试验与示范

夏暑乌龙茶由于强光高温气候难以制出好茶,而在茶园中采用覆盖遮荫技术是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3)老茶园生态环境、茶树树体和茶园土壤改造技术规范的实施

(4)茶园病虫害区域多元化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

对茶园区域茶树主要病虫害与天敌的发生和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同时,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采取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天敌保护利用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以及通过植物、矿物源农药的筛选与应用,防治病虫害。

(5)乌龙茶初制新工艺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6)乌龙茶精制微机投料与拼配自动化生产线中试

通过设计安装提升投料机、自动化称重机、多次限量拼配机和微机调控识别系统的建立,解决包珑茶精制投料摭配、人工操作存在的量少、碎末多、不均匀、不卫生的问题,提高茶叶品质,确保茶叶卫生和质量稳定。

筛选出适合云南种植的澳洲坚果良种3~4个,并开展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完成30-35个品种的环境适应性早期评价,推荐3-4个生产性种植的澳洲坚果良种,品质与单株产量和澳大利亚的相当(果仁脂肪含量≥72%,果仁率≥31%,单株鲜壳果产量达10公斤);建立一套完整的澳洲坚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示范面积1500亩,亩产鲜壳果300公斤以上(树龄10年左右)。

第五篇: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

绿色关税制度

【案例1】美国对中国铅笔企业反倾销以及中国企业抗辩,这些年来可以算作"一年一度"的例行节目。1993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盒装铅笔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上海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铅笔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频频抗辩成功,2005年甚至争取到0.15%的"零关税",2006年涉案的另6家公司在终裁中也拿到了12.37%至26.62%不等的单独税率,而其他所有铅笔企业都面临114.90%的高额关税壁垒。受第一铅笔2005年"零关税"的激励,中国企业积极应诉。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铅笔生产和出口国,每年铅笔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成左右,出口量则相当于国外总产量的1.5倍以上。庞大的产销数量使得企业市场拓展的余地相当有限,因此维护现有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铅笔企业表示,由于美国每年的反倾销关税不尽相同,上上下下波动很大,使得他们的出口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而且美国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实在很不公平。

【案例2】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美国对原油和某些进口石油化工制品课征的进口附加税的税率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5美分/桶。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国内生产商可逐步达到有关标准,而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生效起立即达到,否则禁止进口。

【案例3】美国“碳关税”

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境调节关税”的法案(即“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中国认为,“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次,从美国外部分析,“碳关税”主要针对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例,2007年美国进口的“高碳”商品中,11%来自中国。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在产业结构方面相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劣势。美国出台这一政策隐含着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目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美国在经历了200多年发展之后,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上游位置,已经淘汰了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但却把一部分这样的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消耗了自身资源、污染了自身环境后,将产品出口到美国,供美国人民消费。在这一体系下,美国出台“碳关税”不仅让发展中国家承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反而要为此买单,使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产品成本抬高。

绿色技术标准

【案例1】最近,在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主要国家之间,又展开了设置汽车贸易壁垒的较量,这标志着世界汽车三大市场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升级。

由于日本轿车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长期受到欢迎,日本轿车在美欧市场的份额是美欧轿车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几倍。欧盟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来限制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其新的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到2008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5年下降25%,这无疑是冲着日本和韩国企业而来的。对此,韩国的汽车企业认为"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而反对;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与欧洲企业共同努力",但不明确表示届时保证达标。欧盟准备在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排放标准之前,先拿日本和韩国企业开刀,即首先强制要求日韩企业先达标,否则不能向欧洲市场出口。

据分析,由于在欧洲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轿车以高级休闲车和大型轿车为主,其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欧洲当地生产的车要高出近10%。若要达标,日本车就要平均减少31%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在1999年3月19日,日本政府与欧盟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谈判破裂后,日本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于1999年4月1日起实施"歧视性"的《节能修正法》新法案。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不同质量和用途的汽车,必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以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具体规定如下:两人(按110 kg计)乘坐时总质量在1t以下的汽油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的相当车型节能17.7%;同期1t~1.249t的轿车,要节能25.7%;1.250t~1.499t的轿车要实现30%以上的节能;1.500t~1.749t以上的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分别实现节能24%和9.7%。由于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轿车在日本市场有近90%属于1.250t以上的范围,即几乎所有的美欧轿车都要在日本市场上受到更加严格的节能要求;而日本车在国内市场由于主要是轻型和微型车,因此受此修正法案的影响就没有外国企业那样大。

美国政府2000年3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日本单方面提高汽车节能标准是直接阻碍国外汽车进口的不正当行为。要求世贸组织正式调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下一篇:六十大寿庆祝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