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美术教育新探小议

2022-09-11

一、基础美术教学之我见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动画专业为例, 影视动画的学生在招生进校前就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第一年的专业课都是美术基础普修, 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就是速写教学。速写作为美术基础的一环, 是素描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般被认为是画家对于周遭事物的即兴写生。就课堂写生而言, 人物模特不可避免地会在绘画过程中改变原有的动态姿势, 而作画者要做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把握大动态, 然后在自己的艺术理解之上进行创作。由于速写工具材料无限定, 表现自由、简捷、具创造性, 因而画面往往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可以说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和生活经验的真诚感受和形象的记录, 也是艺术家直觉印象的艺术表达方式。教师通过对艺术技巧的传授, 夯实学生的基础, 从而达到“扎稳马步”的目的。在视觉艺术多元互补和设计各专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速写的功能和表现语言已大大拓宽, 各种自然视觉形态的发现和记录, 是各种视觉形式的创意和简洁表现, 无论是具象或抽象、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 “速写”都能体现出艺术家对于造型的发掘与收集、表现与创造, 渗透着艺术家的功力与“灵气”。

纵观古代中国思想教育史, 有孔孟的“乐教”、孔子的“六艺”作为主要的艺术教育思想理论;而在20世纪前期的西方教育史上, 出现了主张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教育的创造主义艺术教育思潮, 它提倡检的教师在学生的感知与体验阶段, 帮助引发其内在的自我表现的动因, 强调过程的影响力大于成果。以笔者之见, 这些艺术教育思想理论都可以与综合艺术教育牌单课程挂钩, 现代艺术教育更倾向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塞尚在多次慕画其故乡的圣维克多山的时候, 就有意识地减弱了透视法则, 而是通过光和空气色彩的微妙变化来体现其空间变化, 打破了人们对大自然仅仅是简单蔡刻的艺术习惯。这些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 对与笔者深有启发。

二、基础美术教育之实施

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石, 遵循艺术起源理论中的模仿学说, 首先就是模伤,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 模仿艺术家的作品, 挖掘艺术自身的内酒和形式的特征, 将艺术与现实在作品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四年多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始终在探索最佳的“模仿”传授方式:其一, 动画专业请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 给予年轻教师充分学习的空间。在此期间, 笔者深觉青年教师应向老教师取经, 把课堂作为实践教学的第一线。其二, 对于学生, 则积极有效地采取“教师示范”的方式言传身教指导学生绘画技巧。速写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一定数量的积累, 但在教师合理示范的基础上能更快地让学生吸取养分, 少走弯路, 提高学习效率。

在艺术教育传播的过程当中,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媒介就是艺术材料。我们知道, 宇宙间存在的任何一种物质都可以成为艺术材料, 只要它具备物质性和符合美感要求的特点, 就能够在人类发现每一种物质的各种表现可能的过程中, 显示出其特有的性质, 传播各种艺术信息。笔者所在的动画专业其基础美术教学的形式可以说是更为丰富多样, 引导学生多方面吸取艺术养分, 提升艺术修养, 其中电影就是一门取之不尽的“艺术材料”, 它就是一种复杂的动画艺术, 而动画艺术, 就是“动”和“画”的艺术创作过程, 也是最基础的美术教育的一种形式。

对于教师而言, 最重要的是和学生产生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做他自己, 以达到知识传递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艺术课堂更应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 其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将教学目标分成一个个不同阶段的“任务”, 使学生通过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之后来完成最终的教学目的, 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能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素描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分别对几何体、挂像、半身像最后到全身像的过程描绘, 每一个阶段相互承上启下, 相互交融渗透。除了继承性的特点, 还需要在“任务”中添加一些生活情境的元素, 使其能够吸引学生, 引起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被给予刺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艺术课堂上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从而得到创新, 而对于学生来说, 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样, 教师有时候不按规矩“出牌”, 也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艺术认知有着规律性的同时, 还应看到充满着人的主体意识介入的主观能动性, 传授技术与诱发创造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凡是形式上对受教者的“规范”都要慎之又慎, 无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规范”往往是一种限制。这也许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学生更多自己选择的权利, 给学生一个自由想像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自己去找答案的问题。可以说, 今天的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 或许明天才有可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今天的美术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生存的温床, 并助其蓬勃发展, 也存在着可能的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就笔者而言, 在求学时导师时常提醒笔者“千万别像我画的!”确实, 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对世界认识的再创作, 绘画除了技巧以外, 不应该被传授更多的东西, 而应该更多地是被“感受”。因此, 扼杀学生天赋的事情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我们不应该把美术和美术教学搞得万古不变或故作玄虚, 使得受学者“厌学”、让人“搞不懂”, 人为地制造探索、观赏、解读上的障碍和困难。正确的美术教学是和美术作品一样的, 其本质是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贴近人的。

三、结语

教学过程是一种艰涩的经历, 但其最后的成果是甜蜜的回味。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 而学生通过不断地向教师提供新鲜的经验, 提供能够从本能中吸取能量的象征, 反过来也扩大和拓展了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这正是中国传统教学相长理论的概念。成功有效的教育在于师生和谐的关系和教师须有保护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品质。

摘要:“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在宗教中解放美育”的口号之前, 美育作为一个概念, 首次被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所使用。美育, 也可以说是美术教育或者审美教育, 一般理解就是教会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联想。艺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最核心的途径, 只有在完成艺术教育任务的基础上, 才能够实现其审美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美术教育,基础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监理信息系统探讨下一篇:浅析BIM在室内装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