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篇中话语的关联性研究——小说《达罗维夫人》中作者与读者的隐性交际

2022-09-12

文学话语中这种多层面的交流会从作者的语言选择中体现出来。利奇指出:第三人称叙述常常以陈述句的形式进行客观描述, 会让读者感觉隐含的作者和叙事者融合在一起, 好像感觉不到作者的介入。但利奇认为作者不可能完全隐身, 因为作者呈现的信息必然隐含着说话人的存在, 尽管他可以通过对语言特征的选择让作品看起来很客观, 不隐含作者的态度。很多评论家也都认为小说中的任何细节都是重要的, 有意义的。本文主要从小说《达罗维夫人》中作者、叙事者、人物之间的距离探讨小说所反映的多层次的意义及其给读者的引导作用。

在小说《达罗维夫人》中, 作者采用的是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和有选择的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身份交替进行描述, 不停转换视角,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 伍尔夫的小说并没有像其他作家的作品那样艰涩难懂, 虽然脱离了传统小说对情节的重视, 又没有走向纯粹意识流的另一极端, 完全隐身, 只凸现人物的对话。

一、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的相互距离

(一) 作者作为全能叙述者的存在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时空位置或客观事件的描写, 体现她作为全能叙述者的客观存在, 对小说的发展进行调控。请看下例:1) a…before Big Ben strikes.There!Out it boomed.First a warning, musical;then the hour, irrevocable.The leaden circles dissolved in the air.Such fools we are, she thought, crossing Victoria Street.b…perfect idiocy she knew (and now the policeman held up his hand) for no one was ever for a second taken in.在上例a中, 克拉丽莎的回忆和在路上的行程融合在一起, 体现作者从人物的内心活动抽身出来客观描述克拉丽莎在路上的行程, 给读者以暗示。在人物的思绪中间, 作者经常使用插入语的形式交待人物的行程或外指动作, 在上例b中作者在描述克拉丽莎的回忆中穿插马路上警察的动作, 暗指此时行人可以行走, 于是回忆暂时中断。如, 2) her only gift was knowing people almost by instinct, she thought, walking on.If you put her in a room with some one, up went her back like a cat’s;or she purred….这里, 从一开始的自由间接引语所体现的人物克拉丽莎的思想转为作者的意见, 作者在使用第二人称you, 好像在跟读者对话, 对人物发表评论。也有很多时候, 作者会对外在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评论, 请看下例:3) The motor car with its blinds drawn and air of inscrutable reserve proceeded towards Piccadilly, still gazed at…London is a grass-grown path and all those hurrying along the pavement this Wednesday morning are but bones with a few wedding rings mixed up in their dust and the gold stoppings of innumerable decayed teeth.在例3) 中, 作者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这些普通人距离英国的君主只有一步之遥...当伦敦成了长满青草的小径, 所有这些行人都成了白骨, 那时好奇的文物学家才探究出桥车里的伟人是谁。长句、复杂句的运用和人物意识中的短句形成对比, 体现了作者对普通人盲目崇拜当权伟人的讽刺态度。

(二) 作者作为有选择的叙述者的存在

尽管作者以各种方式凸现自己的存在, 当作者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时, 经常与叙述者融合在一起。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作者如何以叙事者的身份进行叙事, 了解作者如何设置叙事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当作者以某一个人物为叙事焦点时, 常常以该人物的语气对所描述的事情进行确认, 从而将叙事的语言和回忆的内容分开, 给读者以导向。请看下例:

4) “musing among the vegetables?”–was that it?–“I prefer men to cauliflowers”–was that it?在上例中, 作者以克拉丽莎为叙述中心, 以插入语的方式对回忆中彼得话语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读者感觉到好像是克拉丽莎在自言自语, 又好像是作者在跟读者对话, 告诉读者人物的意识流动去向。从这里我们知道, 叙述者常常通过一个人物的视线对外部世界进行描绘, 但往往以各种方式告诉读者所描述的视角是谁的,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三) 作者作为叙述者与人物的融合

但有的时候作者也会完全隐身, 模拟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或加以评论, 读者似乎很难辨认。刘世生曾经对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的作品《都柏林人》的人际功能进行研究, 人际功能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反映作者/叙事者对人物的态度或评论, 不涉及人物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这里的人际功能其实属于我们所说的作者所选择的存在或介入方式的一种, 对人或物发表评论是作者存在的一种体现, 但作者可以采取显性 (如上文例3、例4) 或隐性的方式。请看下例:5) “the war?”the patient asked.The European War–that little shindy of schoolboys with gunpowder?Had he served with distinction?He really forgot.In the war itself he had failed.

在例7中作者透过塞普提莫斯的视角暗含对战争的讽刺态度, 就像一场小学生用火药搞出来的一出可笑的闹剧, 这场战争摧垮了很多像塞这样的人, 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否表现得很英勇。但也有些特殊情况, 作者的视角与叙述者的视角同时并存, 这时候, 读者会同时感受到作者与叙事者的存在。作者对人物塞普提莫斯动作行为的描述——缓慢地、懒洋洋地、神秘地微笑和人物自身所看到的非正常世界——穿着灰色衣服的死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 一方面给读者以引导, 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特殊的效果。

二、作者对人物之间的距离调控

人物对话是作者与读者话语交流的一部分, 而叙述者对人物对话的转述反映作者的态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伍尔芙使用了很多自由间接引语来表现人物的对话和思维活动, 自由间接引语所特有的模糊性帮助小说家顺畅地从集体视点转移到对单个人的描写。自由间接引语是作者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后, 受人物思想和感情的支配, 从叙述者的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主要特点为:没有引述从句, 但人称及动词的时态与间接引语一致, 在某些方面近似于直接引语, 在另一些方面又近似于间接引语。

作者在作品中会对不同的人物选择与其角色相一致的言语表达方式。在该小说中, 自由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的对比凸现人物的形象。在几次描述塞普提莫斯夫妇之间的对话时, 作者雷齐娅的话语使用直接引语, 而塞普提莫斯多使用自由间接引语, 似乎雷齐娅的询问没有应答, 因为塞所感知的都是非正常的世界, 都是正常人不能理解的, 所以两人之间没有正常的对话。请看下例:

“what are you saying?”said Rezia suddenly, sitting down by him.

Interrupted again!She was always interrupting.

Away from people–they must get away from people, he said…

两人互不理解, 塞普提莫斯感觉自己的意识总是被打断, 总想逃离。作者将塞普提莫斯的自由间接引语隐身为叙述与妻子雷齐娅的直接引语形成明显的对比。而当两人可以正常交流时 (只有一次) , 作者全部使用直接引语。同样在基尔曼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对话也体现出类似的情形, 咄咄逼人的基尔曼全部使用直接引语, 与之对话的伊丽莎白使用自由间接引语。这样一来, 读者似乎感到听不到伊丽莎白的声音, 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让读者感觉好像喘不过气来。

三、结语

本文依据利奇和肖特对小说话语多个层面的交流理论, 分析了意识流作品《达罗维夫人》中作者如何介入小说的发展, 使读者明白了小说的作者通过人物及其所在的外在环境的描述进行人物意识流的转换, 调节小说的发展方向;同时, 从人物的思想和回忆中抽身出来对人或物的评论等体现作者的存在和介入。但有的时候小说作者也会完全隐身, 与叙事者融为一体, 模拟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或予以隐性的评论, 有时也会通过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反映人物形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本篇的意义在于使陷于意识流海洋中的读者以各种引导和暗示, 从而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关链接】

《达罗维夫人》 (Mrs.Dalloway) 是由弗吉尼亚·伍尔芙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可能来源于作者的一位朋友奥托琳·莫瑞尔 (Ottoline Morrell) 女士。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在一战后英国一天的生活细节。该小说作为伍尔芙的代表作之一, 被时代杂志评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一个晴朗的夏日早晨, 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走在伦敦的街道, 为自己晚上的派对采买物品。美好的天气使她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青春, 以及她年轻时的狂热追随者彼得.沃尔士。她思忖自己当初嫁了可靠的达洛维, 而不是捉摸不定的沃尔士, 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沃尔士当天从印度返回伦敦来看望她, 更让她突然思绪不宁。

同时, 在伦敦的另一角是一战退伍军人塞普蒂默斯.史密斯和他的妻子露西娅。史密斯患有无名的狂想症, 经常幻见在一战中牺牲的好友伊凡。当权威医师决定对他实行强制隔离治疗时, 他跳楼自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西方社会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的时代, 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传统的价值观开始动摇, 宗教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生疏。个人感到孤立无援, 似乎生活在虚无缥缈的空气中。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 金钱至上主义越来越严重, 贪得无厌的物质追求取代了高尚的精神生活, 人生活在这种心灵的"荒原"里必定感到痛苦、焦虑和绝望。大战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使人们对一向信仰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产生了怀疑和反叛情绪, 并大大加强了工业化所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虽然英国取得了胜利, 但经济实力却被大大地削弱了, 并且丧失了其"世界银行家"的地位。战争还葬送了英国整整一代年轻人的美好前程。《达洛维夫人》发表于1925年, 虽然"一战"已经结束, 但整个英国社会都笼罩在战争留下的阴影中。

达洛维夫人当晚的派对很成功, 名流济济。一些难得一见的旧友, 那些和她一起经历了成长及年轻的旧友, 也到场了, 可她却抽不出身来和他们细聊。隔了那么些年, 大半辈子, 也想不出该说什么好。她在派对上闻知史密斯的自杀事件, 心里暗自佩服这种解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住自己内心纯粹的快乐吧......

主人公达洛维夫人是一位光彩耀人的上流社会中年贵妇。在她一如既往地为丈夫筹备晚宴的一天里, 自印度归来的她的昔日情人彼得·沃尔什, 她少女时代仰慕的好友萨利·塞顿, 得了炮弹震呆症的战争幸存者赛普蒂默斯·史密斯, 以及伦敦社交圈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相继穿梭在她的思绪里, 引发了她对过往青春岁月的无限怀恋和老年将至的种种恐慌。她突然感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正在"每天的腐败、谎言、闲聊中逐渐失去"。她已成长为一位左右逢源、光彩耀人的政治宴会女主人, 却为此牺牲了体验生活本质意义的真实权利。曾经达洛维夫人也是一位如花的少女, 对未来有着许多美好的追求, 而现在自己只不过是伦敦上流社会的一个装饰品罢了。在这些矛盾的对峙中, 达洛维夫人渴望自由的心与传统的束缚、环境的要求时刻进行着斗争。是坚持抗争还是妥协屈从?在生存与情感的十字路口, 达洛维夫人痛苦、彷徨, 当然, 最终还是选择妥协。可以说从少女克拉丽莎到达洛维夫人几十年的生活, 就是挣扎与妥协交织进行的人生奏鸣曲。

摘要:本文通过对意识流作品《达罗维夫人》中作者介入方式的分析, 给读者以各种引导和暗示, 传递特殊的效果, 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作者对人物及其所在的外在环境的描述进行人物意识流的转换;或者通过对人物或事件发表评论等方式体现其存在和介入。其次, 作者与叙事者融为一体, 模拟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或予以隐性的评论。另外, 作者通过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的选择对人物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控, 反映人物形象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作者,介入和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冉永平主编.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58-72.

[2] Leech, G. N.&M. Short, 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1981.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 申丹导读.Style in Fiction, Leech, G.N.&M. Short. London:Longman.198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 胡旭辉, 陈新仁.批评语篇分析的关联视角[J].外语学刊, 2014 (1) :35-41.

[5] 宋成方, 刘世生.功能文体学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外语, 2015 (2) :278-28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不同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自行排尿的影响下一篇:无脊髓压迫症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