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入清华北大

2022-07-27

第一篇:如何考入清华北大

揭秘:衡水中学如何做到一年104人考入清华北大

2013年10月10日 11:51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雷磊

衡水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生合影。在有的中学校长们看来,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甚至省外优秀生源,“站起衡中一个,倒下一片”。 (衡水中学网站图/图)

衡水中学很多学生即使跑操手中都拿着一本书,稍有间隙即争分夺秒学习。 (网络资料图/图)

一位2011年毕业于衡水中学的女生保存了从高一到高三所做过的卷子,摞起来有2.41米,她最终考入了香港大学。 (网络资料图/图)

原标题: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 超级高考工厂

衡中校门街道边,今年考入北大清华的104名学生头像一字排开。街道不够长,考入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77名学生没能露脸。 衡水的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但衡中撑起了“教育名城”的所有名声。放假时校门口停驻近4000辆小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17万,如今参观须交600元会务费。

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河北高考渐成独唱。2013年高考衡中独占清华北大招生人数的80%、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 “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全衡水所涉及部门、单位都必须密切配合。衡中背后,是衡水全市乃至河北全省的教育资源集中。

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流水线从每天清晨5:30开始运作,到每晚上22:10关机停工,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拿着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你看不到哪怕一分钟,是留给学生们自由支配的。

现代企业的流水线终于被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当中。教师们仿佛是往电路板上焊接元件的女工——喜欢招聘女老师是衡水中学的一个传统,因为“好管理”——她们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娴熟地把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焊接到这些十六七岁孩子的大脑里。这个工厂的产品,便是每年6月份的高考升学率。

整个河北省的初中,都是衡水中学的原材料供应商。尽管恶评不断,当地政府也多次出台政策限制跨区域掠夺优秀生源,但衡水中学仍能轻松从全省甚至从北京遴选优秀生源。

在这所超级中学的“英才街”上,2013年104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头像贴画从街口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校门口。

300米的小街显然不够长,考入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77名学生甚至都没能一一露脸。

在这300米的小街上,可以看到教育的理念和荣耀被层层削减后剩下的东西:考试,考更好高校以及最好的高校。

英才街热闹的背后,2013年河北省高考几乎是衡水中学的独奏表演,不仅囊括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理600分以上的考生也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考入清华北大的104人使得衡水中学独占两校河北招生人数的80%,并成为河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两校录取学生过百的中学。

这已经是衡水中学连续第14年在河北省高考中夺魁,在全国15000余所中学里再添传奇。而在民间,衡水中学被追捧为“超级中学”之上“神一样的学校”。

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 衡水中学则是一个例外。和大城市超级中学若干分庭抗礼不同,衡水中学在整个河北没有对手,且像一个反向“黑洞”般将石家庄乃至北京的优秀学生尽收门下。衡水这个经济省内倒数、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也因这所学校而成为盛名远播的“教育名城”。

一直以来,围绕衡水中学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作为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一次难得的“逆袭”,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在国内迅速传播并被争相仿效,一边被捧作济世良药,一边又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 如今,出身小城的衡水中学已经站到了当地“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并继续扮演着掠夺者的角色,令那些同样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衡水中学带来的争论还远未休止。正如《人民日报》在2013年7月一篇文章的标题——衡水中学:没对手有隐忧。

朝圣者,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

位于北京以南270多公里的河北衡水有着便捷的交通,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资源缺乏,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衡水中学几乎撑起了这座小城所有的名声,学校位于市区西南一片低矮的居民区,来往大货车卷起的尘土时常将街道陷入一片灰蒙。

衡水周期性的繁荣,则出现于每个月学校放假的日子。外地家长们赶来衡水看望念书的孩子,挂着各地牌照的小汽车会将街道塞满,整个城市都会陷入拥堵之中。

衡水中学是拥堵的中心,其门口有时会停驻近4000辆小汽车,绵延数公里。天长日久,“衡中堵车”已经成了市民长期反映的民生难题。衡水交警部门还为此专门制定《关于衡中放假期间联勤工作方案》,派出30名工作人员以保障衡水中学附近通畅。

“能考个好大学,见不到孩子也值得。”家长们对拥堵也很能忍耐,他们每个月只能见一次孩子,陪孩子吃顿饭。他们觉得孩子能到衡水中学念书,就是送进了“大学的保险箱里”。这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虽然是以研讨会的名义来到衡水的,但老师们的参观并不免费,为此他们需要缴纳600元的“会务费”。

“这是我去过的地方里门票最贵的。”一位参观过衡水中学的老师打趣说。他早就听闻衡水中学的名号,学校派他和同事来这里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这里的经验来提升升学率。

当老师们走进衡水中学所在的英才路时,一眼难以看到尽头的头像贴画会令他们感到震撼。边走边看,这些图腾般的图画会让他们心情变得虔诚。等到衡水中学门口,数字化介绍高考成就的巨大展板会再度强化他们的惊异。

脖子上挂着吊牌,他们像学生一般排队,在衡水中学工作人员的带引下进入校园参观。激情课间操震天的口号,无人抬头的自习课,午饭时间学生的奔跑,都会给这些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然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封闭管理”、“量化教学”这些词语。当然,不少人还会反思自身,写下长篇大论的参观感受。

云南等地的中学更为直接,老师带着学生坐了36小时的大巴来到衡水中学参观,为的就是在这些学生心中“埋下信念的种子”。 除了造成拥堵之外,这些外来者仍不无可爱之处,他们会住满市区数量庞大的酒店,购物消费。曾经,一个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在衡水中学举行,校长张文茂一再要求减少参会人数,原因是“衡水市区的宾馆住不下”。2011年衡水中学承办会议,尽管包下衡水所有的宾馆,还是有不少与会者只能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去住宿。 十余年来,到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就有17万人。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笑称,衡水中学为衡水的宾馆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这些取经者学到了什么“真经”呢?换句话说,衡水经验,是否可以在全国复制?

陕西老师刘波9月初参观了衡水中学,他对学生疯狂的学习态度感触颇深,回校之后他发现自己所在的学校环境根本没法那样要求学生,憋到最后,他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结果换来一片哀嚎。

衡水中学成名了,山东的老师曾慕名来学习过。但来过以后,之后就不再来了,因为山东禁止中学补课。“衡水模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学生时间控制之上的。”曾在衡水中学任教10年的李娟说,禁止补课打断了生产线的连续工作。 强人校长的“药方”

“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过。但李金池却凭借这个虚拟的幌子,完成原始积累。

时间倒前20年,衡水中学还只是衡水市(县级市)下辖的一所中学,招生范围仅限于全市。衡水中学退休教师戴藏云还记得,当时衡水中学房屋破旧,还有被洪水淹过的痕迹。1992年,李金池开始担任校长,这成为衡水中学的转折点。

“学校管理十分混乱,教学也是一团糟。”李金池回忆说,当年衡水中学召开班主任会,副校长讲话,台下有人喊了声“别听他瞎掰扯,散了吧”,众人一哄而散,留下几个领导在台上面面相觑。1992年,在衡水地区十一个县的教学评比中,衡水中学排名靠后。

“当时组织部物色校长时找了不少人,但大家都不愿理这个烂摊子。”接到任命后,李金池回到家一宿未眠。 戴藏云与李金池是河北师范学院77级的同学,毕业后又一起被分配到衡水中学。“他本来是一名历史教师,有些家国情怀。”戴藏云说,李金池还善于管理。

面对衡中的沉疴,李金池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整顿校风校纪。当年,衡水中学围墙低矮,学生纪律涣散经常逃课,而一些社会青年也可以翻墙入校滋事行窃,甚至骚扰女生。“我当时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带领学校中层蹲点抓流氓,经常抓到一两点。”李金池说,为了震慑流氓,常常抓住后是先打一顿,然后再扭送派出所。

1993年,衡水中学关闭校门,实行全寄宿、准封闭管理,要求所有学生一律住校。“扎紧篱笆,管理就方便了。”

但与落后的硬件水平相比,校园管理还不算多大的难题。当时衡水地区尚未建市,仍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市区仅有三万人口。盐碱地里广种薄收,经济发展的落后也牵制了教育。戴藏云还记得,那时很多中学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教学和住宿都在平房里。

李金池穷得连一块砖都买不起,当时衡水中学一年的办公经费仅有一二十万元,仅够发教职工的工资。1993年,李金池听到一个消息——教育部正在酝酿建设1000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他认为机会来了。

他先在学校的大会小会上频频提及这个未经证实的事情,并勉励师生为之奋斗。当年教师节,衡水市委书记与市长都来到衡水中学考察。李金池重点汇报了衡中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的目标,他对领导说:“衡水地区必须要争取一所,衡水中学要担起这个责任。” 时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北的黄冈模式正风靡中国,凭着“奥赛、高考和教辅”三大法宝,黄冈中学缔造了基础教育的第一代“神话”,宣称“把中国考起来”。红火之时,黄冈中学不仅上央视上教材,大卖教辅试卷,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仅十余年后,学校每年效益就过千万,还到外地开分校。基础教育为贫困地区带来的名声与经济反哺,刺激了地方教育政绩观的兴起。

“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个饼画得很有诱惑力。戴藏云回忆当年一次全市干部会,市领导特别提及衡水中学,希望能把学校办好。经过李金池向市领导的多次请缨,衡水决定花力气办好衡水中学,校园硬件建设被提上日程。

“当时市里投资1200万,分三年支付。”李金池说,每年400万在当时的衡水已经非常可观,占去衡水地区每年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第二年,衡水市财政困难,只拿出了200万元。为了保证工期,李金池开始东拼西凑,连一些低分生缴纳的“借读费”也拿了出来。资金到位之后,很快新的教学楼、图书馆都建立起来了。这些建筑衡水中学一直使用到现在。

事实上,“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过。但李金池却凭借这个虚拟的幌子,完成原始积累。1995年,衡水中学成为衡水地区升学率排位的第一名。1996年,衡水撤地设市,衡水中学被划为市教委直管中学。借助扶摇直上的办学成绩,李金池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提升衡水中学行政级别,以比肩其他地市的知名中学。1997年,衡水中学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那就是善借外力。”20年后,李金池这样总结衡水中学的崛起。

河北衡水中学门前英才路两旁的围墙上贴满了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学生照片,长达百米,蔚为壮观。 (CFP/图)

衡水中学提倡“激情教育”,时常举行各类“誓师大会”或“冲刺大会”,学生代表与班级集体均发言表态、并相互比拼激励。 (衡水中学网站图/图) (何籽制图)

一切公司化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交往频繁,会酌情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衡水中学开始腾飞的1994年,800公里外的湖北黄冈中学恰逢90周年校庆,黄冈市城区许多单位放假一天,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为其题词,七十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蜂拥而至。

这样的殊荣,对衡水教育界构成了不小的冲击。置身于发达的京津唐工业区之外,经济指数全省倒数的衡水也在努力寻找出路,李金池和衡水中学也不例外。

对衡水中学而言,学习大城市高薪聘请名师自然是不可行的,衡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李金池后来回顾的治校措施,更多是从衡水中学内部发掘潜力。“竞争是衡水中学发展起来的关键。”无论李金池还是衡水中学的老师们,都会这样总结。

“衡水中学管理的特点就是没有死角。”戴藏云说。所谓“没有死角”,就是实行全寄宿、封闭管理,在校内,学校全面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休息。而林林总总的校规细致到“能否带橘子进教室和穿短裤睡觉”。

流传于网络的一张课表,记录了衡水中学校园生活的紧凑,学生从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一直到晚间9点50分,排得满满的。就算是晚间放学之后,学生也必须十分钟内跑回宿舍并上床休息。如果学生违反,将面临惩罚。

衡水中学的一天,是从操场上震天的口号声中开始的。每个班级音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这个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数。就算是站在操场上,每个学生手中也都拿着书本在朗诵,争分夺秒。就算是吃饭,学生们也是争先恐后跑去食堂,一度学校规定不许跑,甚至派人检查,仍然管不住。

“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经典的“衡中三问”,是衡水中学学生头顶的“道德律令”。而激励人心的口号则见于每个班级和学校的各个角落,就连上楼的阶梯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公式。积极、竞争,已经深入校园里的每个角落。 “衡水中学的管理说到底就是封闭管理和量化考核,这是一个钢镚的两个侧面。”李金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封闭管理是第一步,可以为学校营造一个单纯的环境。而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量化考核则是不可或缺的。而有去过衡中的参观者认为,绩效量化其实就是借助现代公司手段管理校园,无止境地追求效率和数值考量。

从量化班级入手,班级的学习成绩、纪律、宿舍卫生状况,都会影响考核成绩。而考核的成绩直接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绩效评定发生联系。“比如坐班,量化会具体到每个小时。”李娟曾在衡水中学任教10年,她说执行量化考核的是学校课少的音体美副科的老师和教务干事,他们统计成表并公布出来。

“学校利用了老师们的自尊心。”李娟说,量化考核鞭策结果是,老师只能拼命工作。

对于量化考核、坐班等措施,教师中不少人反对。“当时一些教师抵触,在背后骂我。”李金池回忆说。戴藏云觉得李金池有自己的政治智慧,他常常将一个制度先在学校中层干部会上透风,但并不急于实行,等到教师们下面骂完了,情绪平静后,他才突然宣布实施,反对的声音就小了。

除开硬的一面,李金池还有软的方法。推行班级量化考核,反对最厉害的是班主任,因为考核结果最终会落到他们头上,李金池一度将班主任的津贴从8元提高到40元。学校经济宽裕之后,他给教师们盖了住房,他和其他学校领导都靠后,好房子让一线的教学骨干先选。

统一的管理逐渐有了成果,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从几人到了十几人。2000年高考,衡水中学力压石家庄二中这些传统名校,成为河北省的高考冠军。

“你们中要出更多的吴仪,要出更多的鲁迅。”戴藏云曾多次看到,李金池的一句话就能让台下的学生嗷嗷叫。李金池成为这个学校的标志。他每天早上会带领师生跑操,和5000名学生一起高喊口号。按照他信仰的“工作安排紧凑了就是激情”,衡水中学的时间表里每件事都被精确到了分钟。

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频繁交往等“非正常接触”,会酌情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2002年9月,中国教育报头版连续四天以《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为题报道了衡水中学办学经验,衡水中学声名鹊起,被称为“教育神话”。李金池还记得,当时学校里找他的电话都被打爆了。2004年,李金池从校长位置上调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长,那时他在衡水已经家喻户晓。

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

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的“掐尖”,使得大部分县市中学的处境越来越恶化,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站起一个,倒下一片”。“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一份投诉材料这样写。

李金池离开衡水中学之后,他原来的下属张文茂接任衡水中学校长一职。这时候的衡水中学俨然是河北省内首屈一指的名校。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曾认为,地方政府是“超级中学”现象的始作俑者,许多地方领导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

而对于衡水当地而言,衡水中学无疑是手中筹码,如果运用得当,这将是小城最耀眼的“名牌”。

在河北,超级中学的苗头则出现在2003年。这一年石家庄二中成立分校,在河北教育界引发震动。当时许多教育专家已经预测到这将带来的“黑洞效应”和对教育公平的破坏。此后,河北省内的知名中学仍纷纷设立分校扩大招生。

当时,高考已经成为超级中学的秀场。人大附中、西工大附中、南开中学都已经形成气候。这些中学多分布在首都和省会,当时优质的师资和生源向大城市流动是趋势。相比而言,衡水中学面临一场逆流而上的战斗。

2006年9月,衡水中学将一所民办中学收入旗下,改名为滏阳中学,专门招收复读生。凭借衡水中学的名气,第一年就有近千人入学就读。利用生源的“马太效应”,衡水中学开始在河北省各个地市吸收生源。

“实际上,衡水中学能考上十几个清华北大,已经到了极限。”河北教育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衡水中学原来的招生范围仅限全市,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市区桃城区(原来衡水县级市)。衡水中学已经将这些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挖掘了。

衡水中学要继续迈进,就必须打破“不得超范围招生”的藩篱,广纳全省的优秀生源而教之。李金池说,在他任校长最后的两年里,已经有外地的学生慕名来衡水中学。衡水中学的加入,使得河北超级中学的争夺倍加激烈,主要体现是优质生源的争夺,免收学费甚至是给钱给物这样的招生“谍战”在各处上演。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顶级的“尖子生”则流入了衡水中学这样的一流中学。2010年中考,邢台市区前100名学生留在邢台的只有30多名,接近70人流向石家庄二中和衡水中学。

“县里招生环境越来越恶劣,很难招到和留住优秀学生,高考升学率滑坡严重。”河北赞皇县中学校长侯树军曾对媒体说,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的“掐尖”,使得大部分县市中学的处境越来越恶化,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站起一个,倒下一片”。

2011年,赞皇县中考前200名,最后留赞皇中学的仅60人。赞皇中学一度出台政策,将出十万元奖励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但一直没有机会兑现。而某名校招生老师在赞皇还被打了。而河北当地媒体,不时接到关于衡中等名校违规招生的举报和投诉,“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一份投诉材料这样写。 2011年7月15日,河北教育厅基教处曾通报衡水市第二中学、临城中学、石家庄二中分校等三所学校违规招生,但并无详细处理说明。

衡水中学成为乱局中的赢家。从十几人到近百人,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两校的人数占掉了全省大部分,超越石家庄二中等传统名校,独霸河北。虽然河北省教育厅一再禁止超范围招生,最终都不了了之。

“在我们的班上,当时就有超过20个同学是外地人。”衡水中学2007届学生张雨说,甚至不少北京、山东等地的学生也在衡水中学学习。

虽然,本地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冲击,衡水中学服务本地的作用下降了。但衡水当地政府却跟衡水中学进入了“蜜月期”。每年高考成绩出榜之后,衡水中学的网站会挂满衡水各个领导的贺词。

2009年,衡水市原市委书记陈贵在考察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时也表达强力的支持:“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他要求衡水中学扩建所涉及的部门、单位都要密切配合。

除开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衡水中学还有另外一张可供资助的“关系网”。据熟知衡水中学招生的人士说,衡水中学一座难求,外地学生要进去必须有高官的“条子”。能拿到“条子”的学生,不是子女也会沾亲带故。这些关系会帮助衡水中学免去不少麻烦。 “从现在学生家长的通讯录就可以看出,不少家长都非等闲之辈。”曾做过衡水中学班主任的王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和丈夫在高速路上因严重违章被扣车,她忽然想到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是交警部门的领导,就拨通电话求助,很快她和丈夫就直接开车走人。

“我一个普通老师都可以这样,学校能动员的资源就更厉害了。”王莉说。

走中间路线了,李金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当年搞的是题海战术,拼学生、拼老师,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我现在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

58岁的李金池现在是石家庄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2010年,他从衡水教育局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再度回到熟悉的教育实践领域,任精英中学的校长。

“他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在这里,学校很快有了起色。”退休后曾在精英中学兼职的戴藏云说,李金池到达精英中学后,他的“名人效应”使得这所民办中学当年招生就满额,优质的生源开始往这里流动。2013年高考,精英中学的一本、二本上线率就达到了石家庄全市第一,人们惊呼“衡水中学奇迹再现”。

“我现在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李金池说,到精英中学之后他对教育又有新的思考。但他的方式仍然没有变化,精英中学封校后实现了封闭管理,李金池仍旧在这里提倡他在衡水中学运用过的“激情教育”。

近年来,关于衡水中学教育模式的讨论从未停息。李金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当年搞的是题海战术,拼学生、拼老师,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有些老师甚至体罚学生,采用棍棒教育,学生累得发昏,老师累得吐血。他说,从1997年后他也开始探索课堂改革,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吊诡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学都开始以衡水中学为师。对于河北那些利益受损学校而言,要生存下来就只能学习衡水中学。然而,衡水中学的“马太效应”已成,要撼动几乎不可能。

李娟介绍说,如今衡水二中、衡水十三中都是学习衡水中学的治校模式,甚至在某些做法上青出于蓝。衡水二中提倡“低进优出”,招收衡水中学余下生源中的优秀者,目前每年也都有5人左右考上清华北大,实力远超其他地市的名校。

“比如衡水中学的每日教研——把老师聚齐开会交流经验的做法,就是学习二中的。”李娟笑说,衡水的中学间展开了发扬“衡中模式”的比拼。

“衡水中学的本质是一种过度教育。”一位衡水中学的离休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张雨还能记起她2007年在衡水中学复读的日子,发呆、吃零食、撕纸都会被记录,损失班级量化考核的成绩。一天晚间,她尿急去上厕所,就被工作人员记录下来,第二天通报批评就上了黑板报,班级量化考核被扣掉一分。

如今,无数渴求升学成就的学校将衡水中学的经验奉为圭臬。这让李娟感到忧心,教师的状态最终会影响到学生,考核的压力也会间接转移到他们身上。 “谁的青春可以被量化呢。”李娟说。

第二篇:他们为什么考入清华北大?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很多学生面对考入清华北大的学习尖子生的高考分数感到目瞪口呆,不可思议,那样高的分数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如果有人告诉他们你也能做到,他们一定认为是在开玩笑。

正如许多同学感到的那样,按照你目前的做法,确实考不上清华北大。但是你考不上的原因并不是你所认为的诸如: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天才,他们智商过人;(大量的智商测验早已发现,智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不大,广大同学中智商比他们高的大有人在。)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高;(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同学没有都考上呢?大城市的教育水平难道赶不上有些偏远的小县城吗?)他们的家长素质很高;(有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的家长只有小学文化。)……其实,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大量观察与研究发现,他们在以下三个方面与普通学生存在巨大差异:

一我要学。

正如很多同学所感到的那样,学习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下,绝大部分的同学学得很苦,很累,很多同学对此感到特别烦躁。这里就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学习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值得我们为之付出那么多吗?”显然,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正如一位考入北大的学生所说“以我而言,学法律是我早有的梦想,上北大是我多年的夙愿,为了这些,艰辛和汗水,我愿意”。考入清华北大是他们中很多人从小就有的梦想,他们的梦想就象航标灯,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动力。他们十分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在学习上出类拔萃。他们早已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他们也和所有学生一样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们知道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因此,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追求,兴趣和责任,而不是一种负担,包袱和苦差事。高考之路对他们而言也就成了一条最令人神往的求知之路。而大批的普通学生根本没有一个让他们为之热血沸腾,值得认真追求的理想,就象一艘没有目标的轮船,无论它的装备有多么先进,又能走多远呢?

二我能学。

光是想学还不够,清华北大谁不想考呢?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与所有学生一样,在学习中遇到了大量的困难与挫折。面对重重困难,屡战屡败时,能否仍旧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行,这是他们与普通学生的最本质差别。

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自信,他们认为目标虽然很高,但经过努力,自己有能力考上。而大批的普通学生觉得自己不可能学得那么好,把前几名看得太高,高不可攀,对优异成绩不敢奢望。他们尽管也很“努力”,却不敢相信自己的成绩会发生很大的飞跃,从而习惯于做一个“普通生”了。

其实,很多事情在没有做之前,我们既能够找到可能成功的很多理由,也能够找到可能失败的很多理由。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不论你认为自己行或者不行,你都是对的”。而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认为他们自己能行。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可能成功的理由,正是在这种不断地

自我激励和刻苦努力中,他们极大地发挥了自己学习上的潜能。他们的自信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正如一位考入清华的学生所说“当我一步步地赶上并超过了那些原以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学生时,回头再看,觉得他们和我一样的普通”。而大多数普通学生在面对学习的挑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能失败的理由,一个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对学习全力以赴吗?这种思想上的束缚,使得他们在没有尝试自己的极限,没有奉献自己的全部的情况下就停止了,其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三我会学。

如果前两条为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提供了成绩优异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真正使他们从大量学生中脱颖而出的是他们高效的学习方法。其实,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里提醒同学们的是,他们在学习中也不是一开始就找到了高效的学习方法,而是在大量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发展完善出来的。如一名考入北大的学生在中学时,发现自己背单词的效率不高,他先后实验了七八种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方法。这其中最关键之处在于,他们有不断调整完善自己学习方法的意识,这是他们与普通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最大差异之处。他们能及时注意到学习中出现的不良信号,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听讲吃力时,感到该预习了;学习任务重,时间不够用,就开始做计划;发现自己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就开始研究题型,以不变应万变;对课本研究不透,思路混乱,就开始总结归纳知识点;……而一般学生往往忽视学习中出现的各种警报性的信号。成绩不及格,学习效率不高,自己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尽管事实一再提醒你,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很多学生却仍然在学习方法上没有丝毫改变,还一直在“努力”地重复着自己的错误,导致自己陷入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越学越烦,苦不堪言。

这里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好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都要靠你自己想出来,你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问老师,观察询问学习好的同学,看学习方法书籍等。)

看了以上三条之后,同学们也许会感到你与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之间并没有不可改变的差距。理想是自己树立的,能不能学好是自己感觉到的,学习方法是自己摸索或学来的。他们能做到这些,你当然也可以做到。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同学们,现在就站起来,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吧。

其实,上清北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才是重要的。

第三篇:衡水中学1年104人考入清华北大 学生带书跑操

2013-10-10 18:28:40 来源: 齐鲁网(济南) 有31536人参与

分享到

      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衡水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生合影。在有的中学校长们看来,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甚至省外优秀生源,“站起衡中一个,倒下一片”。 (衡水中学网站图/图)

衡水中学很多学生即使跑操手中都拿着一本书,稍有间隙即争分夺秒学习。 (网络资料图/图)

一位2011年毕业于衡水中学的女生保存了从高一到高三所做过的卷子,摞起来有2.41米,她最终考入了香港大学。 (网络资料图/图)

衡中校门街道边,今年考入北大清华的104名学生头像一字排开。街道不够长,考入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77名学生没能露脸。 衡水的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但衡中撑起了“教育名城”的所有名声。放假时校门口停驻近4000辆小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17万,如今参观须交600元会务费。

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河北高考渐成独唱。2013年高考衡中独占清华北大招生人数的80%、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

“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全衡水所涉及部门、单位都必须密切配合。衡中背后,是衡水全市乃至河北全省的教育资源集中。

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流水线从每天清晨5:30开始运作,到每晚上22:10关机停工,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拿着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你看不到哪怕一分钟,是留给学生们自由支配的。

现代企业的流水线终于被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当中。教师们仿佛是往电路板上焊接元件的女工——喜欢招聘女老师是衡水中学的一个传统,因为“好管理”——她们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娴熟地把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焊接到这些十六七岁孩子的大脑里。这个工厂的产品,便是每年6月份的高考升学率。

整个河北省的初中,都是衡水中学的原材料供应商。尽管恶评不断,当地政府也多次出台政策限制跨区域掠夺优秀生源,但衡水中学仍能轻松从全省甚至从北京遴选优秀生源。

在这所超级中学的“英才街”上,2013年104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头像贴画从街口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校门口。

300米的小街显然不够长,考入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77名学生甚至都没能一一露脸。

在这300米的小街上,可以看到教育的理念和荣耀被层层削减后剩下的东西:考试,考更好高校以及最好的高校。

英才街热闹的背后,2013年河北省高考几乎是衡水中学的独奏表演,不仅囊括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理600分以上的考生也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考入清华北大的104人使得衡水中学独占两校河北招生人数的80%,并成为河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两校录取学生过百的中学。

这已经是衡水中学连续第14年在河北省高考中夺魁,在全国15000余所中学里再添传奇。而在民间,衡水中学被追捧为“超级中学”之上“神一样的学校”。

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

衡水中学则是一个例外。和大城市超级中学若干分庭抗礼不同,衡水中学在整个河北没有对手,且像一个反向“黑洞”般将石家庄乃至北京的优秀学生尽收门下。衡水这个经济省内倒数、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也因这所学校而成为盛名远播的“教育名城”。

一直以来,围绕衡水中学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作为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一次难得的“逆袭”,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在国内迅速传播并被争相仿效,一边被捧作济世良药,一边又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

如今,出身小城的衡水中学已经站到了当地“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并继续扮演着掠夺者的角色,令那些同样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衡水中学带来的争论还远未休止。正如《人民日报》在2013年7月一篇文章的标题——衡水中学:没对手有隐忧

第四篇:2015年高考,日照一中8名学子齐刷刷考入北大清华

2015年高考,日照一中8名学子齐刷刷考入北大清华!!!快看看他们有啥“绝招”!!!

近日,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志愿院校录取情况公布,日照一中刘洁、孙培艺、李琪、林阳、王诗媛、王培丞、胡杨、田珂馨8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录取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他们在高中学习生活中有啥绝招呢?快来看看吧——

流水山高心自知

日照一中2015 届毕业生 清华大学 刘洁 时光弹指,刹那芳华。

依稀记得是军训拉开了高中序幕,高一高二,时光在同学们乐天的笑声中流淌,恬静安然。每个科目都是一片天,语文深入骨髓的歌泣,数学引人入胜的完美逻辑,英语幽默诙谐的说笑,理化生求是的严谨,它们构成精神殿堂的红砖绿瓦,赏心悦目。同学的开朗无忧,大休回家那一下午的放松,大学城的各色美食,交织成那段美好的时光。上课保持高度注意力,做好笔记,整理错题,静静的走好每一步。也许是这种良好的心态,使我在学校能更高效地排除干扰,专注于自己的事。行为心声,便是写照。

高三是波折的一年,竞争的压力是无形的。在低谷时期,我甚至回避竞争,不愿为考试付出精力。这种不佳的心态难以摆脱,带来的是一度的彷徨,一模成绩也如所料的差。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不断调整心态,心境也逐渐安稳。二模成绩回转,我尽力弥补曾经落下的计划,也更加懂得舍弃。精心的铺排,换回了高考更好的状态,尽管有不尽人意的失误,但我也满足。

谈及经验,我习惯早读早来几分钟,在路上计划一天目标,然后坐下安心完成计划。课间我常用来继续学习,完善课上笔记,或完成课下作业。我常能提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给自己安排更多完善的计划,或是回顾课本加强记忆,或是加做辅导资料上的题目,这样让自己更有信心和优势感。数学我一直有很认真地整理错题本,遇到好玩的定理和习题,也会记录下来。化学生物有笔记本,完整记录课上老师补充的内容,还有习题中可能会遇到和用到的背景知识。英语要保持语感,输入地道的课文,并有意识的运用。在心态上,保持适度紧张而积极从容是很好的,要自信,更要自强。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山高心自知。自知三年往事不如烟,自知路漫漫而修远,求索之时,不曾有悔。

毕业感言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北京大学 孙培艺

还记得最初踏入一中时的忐忑心情,面对数以百计的精英的紧张和卑怯,面对即将到来的紧张生活的憧憬与害怕。感谢我亲爱的母校,在一中,让我重拾了自信。让我不再是那个自卑怯懦的小女孩, 教会我要自信,自立,自强。学校提供过大大小小的机会,给每一位同学以公平公正的机会,给了每个人实现梦想的平台。尤为感激,是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帮助。无以为报,惟愿母校桃李芬芳,永远辉煌。三年前,我们以您为自豪,未来,我们一定会成为您的骄傲!

三毛说:知己,一生能有一两个就已经很好了。朋友之乐,贵在那一份踏实和简单。在我青春年华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一两个知心友人,实乃人生幸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感人肺腑的话语,只需要一双不离不弃的手,便已足够。还要感谢我的老师们,亦师亦友,耐心的讲解每一道题目,对我们充满关爱。像朋友一样,和我们共赏雾霭流岚虹霓,共担寒潮风雷霹雳;感谢家人无言的爱,在我们的背后默默付出而不计回报。悄悄关心,为我们提供倚靠的肩膀。作为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请原谅我长久以来的“冷漠”,我要向你们说一句:我爱你们。

犹记得在最后的关头奋战的情景。曾无数次的站在窗口向外眺望,想象着那不知踪迹的未来。每次遇到挫折,我都告诉自己,不能哭泣,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比困难更加强大才行啊。我渐渐喜欢上在高楼向上眺望的刺激,喜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挣扎。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吧。永远有困难,却要永远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因此,我要感谢我自己。

怀想起那过去的时光,有过欣悦与无奈,有过后悔与笑声。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怀着对过去的流年回忆,关注当下的一点一滴,向着完美的自己进发!

高三的回忆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清华大学 李琪 走过喜忧参半的高中三年时光,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独属自己的回忆。在这里,我想以我高三的生活经历为例,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高三。

升入高三后,我被分入一个各路大神云集的班级,而后相处的一年中,我才慢慢体会到高一高二流传在级部里有关大神们的传奇故事是多么的不真实。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屡夺第一的学霸洁神也有贪玩的一面,原来高智商的田神是如此萌萌哒,原来以物竞著称的卓神会这么招黑„„原来,学霸们相聚的课间不是只有各自为战的学习的身影,会有激烈的争论,会有调侃的欢声笑语„„然而,当我拿着题目站在某人的书桌前时,又感动地发现她认真思索的样子是那么美好安详。

回忆高三的老师,无论是温柔的生物老师、温文尔雅的化学老师,还是易激动的数学老师、爱着急的语文老师,亦或是严苛的英语老师、严肃的物理老师,他们不同的性格下包含的都是人性中闪闪发光的可贵品质,即善良。正是为人师者的善良让他们能够在我们月考后的短暂放松期间批卷到深夜,让他们在星期天却坐在办公室工作,让他们陪伴我们走过高三的风风雨雨„„

或许高三的一年,会改变的东西太多,但我始终相信,父母那永远支持我的身影不变,我渐渐地能体会到这种支持的重量。高考前夜我失眠直到深夜,问及父亲时间时,从父亲的反复强调中,我却听出了他所说的1 点只不过是一种安慰的谎言。但彼时的我却从谎言中体会到一种安心的力量,回忆着高三无悔的努力和父母坚定的支持,我最终陷入了睡眠。

高三的学习就是在这些我相信和相信我的人们的陪伴下徐徐展开着,或许在这个进程中,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如此的不易,但只有经历了,才会成长,才会拥有面对大学生活的强大的内心和力量。

学弟学妹们,愿你也拥有自己的、有价值的高中生活,为我们的母校一中开辟崭新的时代。

高中学习浅谈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北京大学 林阳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高中学习心得或是教训,希望能帮助走在追梦路上的大家走得更远。

语文:对于语文,说实在话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语文最拉分的地方是选择和作文。我建议选择题不好的同学坚持每天一套选择题,作文不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优秀作文里的精美语段,也可以学习优秀的作文模板。语文学习需要积累,需要耐心。

数学:相信很多同学都有“数学考试做不完”的感受,这很正常,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平心静气更好得分。在平时可以针对自己不熟练的题进行特训,注意总结答题技巧。尤其是压轴大题,熟记答题套路(其实只有几种)。在考试时如果时间真的不够用,要抱着“得一分是一分”的心态,抢步骤分,有时你步骤多写一步,得分就会上升,不要拘泥于结果。

英语:我的英语法宝就是语感。语感的培养要靠大量的英语输入,例如背诵课文、阅读英文书籍杂志等。朗读比默读的效果要好。可以找一些简单的英文书(最好是自己读过中文版的)来读,我当时看的是《哈利波特》英文版,没有的话平时做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空闲时间的话可以看英文片,反复看,关注英语用法。

理综:理综题量大,难度高,很多人一开始都不适应。做好理综需要打好一轮的基础,让知识点烂熟于心,才能做到思维的又快又准。二轮时除了学校统一的套题练习外,可以自己定向刷题:分学科刷、分题型(选择、实验、解答)刷,分知识点刷、限时训练„„如何做好理综?“唯手熟尔。”

顺带说一下如何刷题。刷题不是题海战术,在于精不在于多,在于是否有针对性。有知识点的漏洞(可以通过错题整理发现),刷该知识点的题并整理思路;整体把握不好,刷套题做限时训练提高时间分配能力。每次刷题结束后都要总结,盲目而无反思的刷题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希望大家都能做智慧的刷题者。

最后提一句,在学习之外,如果学有余力,鼓励大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社团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竞赛。这些不仅可以提高大家的能力,而且对于大家的自主招生是有明显好处的。

这是一生的远行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清华大学 王诗媛

从踏进高中校门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很清楚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是为了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一直为了目标而奋斗着。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目标也是会变的,但是因为有努力的方向,我从没有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无论是在高一时希望增强实力,能说服父母同意我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还是高二时为了我的人生理想和兴趣,通过学习奥赛来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以及后来单纯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努力洗掉自己的固执和偏见,从内心真正接受高考,努力向高分靠拢的整个高三,我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奋斗。目标,就是我动力不竭的源泉,也让我在学习中快乐并享受着。

在高二下学期,我逐渐意识到大学对自己今后人生的重要性。一个好大学所能带来的,也许是上一所不理想大学后数年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是弥补不了的。我决定为了能考上北清而奋力一搏,为了我今后的人生,为了进一步实现我的理想。因此高三时我心里背负了很多,但绝不是压抑,而是要用我这一年的付出,去换来我人生更高的起点。记得高三时轮流执勤,有一次轮到我,在黑板上的每日一言我引用了学长一篇作文的开头:这是一生的远行。有不少同学以为我是在应付差事,但其实不是的,这句话道出了我内心的声音,我在高三走的每一步,都是把它当成人生路上的一步去走的。这是一生的远行,永不疲惫,永不放弃。

高考,这是一生的远行。

早起一个小时的世界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清华大学 王培丞

没错, 世界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 个小时,但有那样一种办法,可以让你的一天增加一个小时。

相比于晚睡,早起对健康的影响是极低的。从7.5小时向6.5小时睡眠的调整有一段时间的“阵痛”,而这时只需要一点最基本的毅力,挺过去。当生物钟适应了新的节奏,那就恭喜你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早起一个小时的世界是悠闲的,穿衣、早餐什么的都可以从容不迫,而这无疑是给这一天写下了一个漂亮的开头。由于这一小时像是捡到的,我们也可以没有负担地拿它来娱乐———高中的生活不应该仅仅是获取美好未来的手段,我们应该试着享受它本身。

早起一个小时的世界是美的。霜、露这些现象只能在清晨看到。东校那条南北向的主干道,每天我都要走几次,天短的早晨,向东瞥一眼,你可以看见从橙红到暗蓝渐变色的天空,那两排笔直的杉树又给它添了几分味道。

早起一个小时的世界是高效的。如果你出于对自己的负责,拿这一个小时来学习,那这意味着什么呢?很明显。同时,这段时间是自由支配的,而我们都知道自由的环境既高效又能激发创造力。当你看到“学神”们看上去没有很拼命,却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时,不妨想一想,在天赋之外,他们是不是早起了几十分钟呢? 三年间,几乎每天我都第一个到教室,打开门窗之后在这“一个人的教室”里,有时发呆有时读书,都是一种很舒畅的感觉。

让梦想照进现实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北京大学 胡杨

当我拖曳着书箱离开一中,夕阳拉长了光阴的影子,千万帧记忆掠过。我想起清晨第一缕晨曦洒在单词书页上,想起樱花随风落在天蓝色课桌,想起粉笔在黑板上不知疲倦地跳动„„三年,我们伏首于案头又或奔跑于操场,运动会上我们从甲组到乙组再到丙组,时间总是匆匆,恰如毕业照迅速的咔嚓中想要微笑却慌张的嘴角。离别的时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感谢老师无私关爱,感谢父母宽容体贴,感谢同学一路相伴,感谢一中给予我成长的净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首普希金的小诗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高中时我常有意无意拿它来鼓励自己,现在也想把它送给还在奋斗的学弟学妹们。你可以反省自己,却不要怀疑自己;你可以调整目标,却不要放弃梦想。每个人都有解不开的难题,也都有考试失利的时候,但那都将会过去。高中的每一步都要你拼尽全力,却不一定每一步都会显出进步,更多的时候,回报比我们预想的要来得晚,然而这一秒在坚持,下一秒就有希望。

记得保持积极的心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要怕嘲笑,也不要怕努力没有回报。保持一份简单与安宁,用辛勤的汗水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不知不觉中,那些压力山大的困难都会被你慢慢克服,甚至成为你亲切的怀恋。这是一种自我的修炼,也是伴随一生的功课。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我们可以走出不平凡的路!

就要告别朝夕相处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母校,就要离开这片曾经留下无数汗水与梦想的土地,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更长旅程的开始。想要说声“加油!”:我们毕业生要加油,去鼓起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学弟学妹更要加油,珍惜你们手中的青春年华,全力奔跑一回,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蔚蓝的日子

日照一中2015届毕业生 北京大学 田珂馨

生活并不会完全如你所愿的,但是如果不努力就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我要告诉你高中三年绝不是简单的学习而已。高中的时光是可以很美的。该玩的时候就专心玩,该学的时候也请专心学习。把你最大的努力拼上,把你细小的时间用好。总之,别辜负了内心的期望。

要珍惜你周围的人——你的朋友、你的家人。高中的朋友是最有可能陪你一辈子的人。高三的时候全班一起去海边老师带队感觉开心到飞起,蔚蓝天空、海洋和小伙伴们将陪伴我们长大成熟。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直到你发光的那一天。

高中加油。大学加油。这辈子加油。希望每个人都有深深扎根后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我不会总结什么学习经验,也不会告诉你们什么大道理。但是我真心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保持灵魂的笔直,问心无愧地走下去。

第五篇:考入清华学生的学习感悟

大家上午好!

夏日炎炎,又是一个万物蓬勃滋长,并渐渐走向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我也很荣幸能在这里从一个高考过来人的角度与各位家长和同学一起分享我的学习经验,还有一些私房的应考心得。

由于我是一个电影迷,所以想以几部电影名称的形式串联起我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有人说,那些年我们一起学习的岁月是一段尽情追逐梦想的《花样年华》;也有人说,高三学生是饱受煎熬的《黑暗骑士》。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充满了无尽潜能的过程。我亲眼见证过从一开始保持领先到最后的学霸,也看到身边不少同学最后一年幡然醒悟奋起直追的成功逆袭。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失落和惊喜,把那么多之前以为不可能的东西都变成了可能,然后,就开始想象着更多的可能。

第一个板块叫《生死时速》。可能有人会说了,怎么一上来就这么紧张啊。可是时速是什么?是达到的路程与花费的时间的比率。而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就是高中经济学中对“效率”的定义。所以,我最开始要讲的,是效率问题。首先必须重视的是课堂效率。我始终坚信,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我们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所讲的内容,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及时把握重难点,适当地作一些必要的笔记。我初中的地理老师就曾对我说过:“上课的时候只要看一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节省因上课走神而日后再补的大把时间。而且,往往上课时知识的第一印象是最让人深刻的。就像和一个人相识,很多人不记得第二面、第三面,但是第一面的印象往往是格外清晰而且难以磨灭的。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练习效率。课堂之后就到了练习的环节,这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练习应更加注重质量,有针对性的完成,而不是大量无谓的重复。我的练习量并没有很多同学那么大,而是抱着非常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心想做一道题就要有一道题的收获,在练习中积攒熟练程度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意识的提高速度,比如数学中可采取特殊值法、排除法等,练习效率提高后遇到熟悉的题型也能迅速找到方法。我打的草稿也比较注重条理,以帮助保持清晰的思路,这样检查的时候也会比较节省时间。有效率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巩固课堂内容,而且能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摆脱“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怪圈,让知识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如果再分的细一点,效率还包括假期效率。我喜欢在每天的学习开始之前一项项地列出自己今天的计划,每做完一项就用彩色笔打一个勾,并在旁边写上自己总结的新的方法或是学到的新词汇,然后在睡前写下自己今天的收获和一些有趣的事情、当天的心情,翻看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样,不但能保证假期充分的休息,又能保持有节奏而愉快的学习状态。

第二个板块叫《夺宝奇兵》。此奇兵非彼骑兵,策马驰骋的骑士可能只在冷兵器时代才有用武之地,然而身怀独到方法的奇兵却能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出奇制胜。所以我要谈的是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数字“1”,而付出的努力则是数字“0”, 只有在“1”后面加上一个又一个的“0”,所得到的数值才能十倍十倍的扩大,而如果拿掉了学习方法这个“1”,积累再多的努力都是零,是一个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也要正确的看待学习方法。他人的学习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你启发,可以以他的探索给你激励。启发和激励,这才是聆听他人的学习方法时需要把握的,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他人,甚至复制一种模式。我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积累。要从练习中积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从生活中积累。初三参加市三科联赛,英语阅读的关键词是课内没学过的生词,而我恰好在英文歌曲里了解过这个单词,理解文章比别人就省下不少力气。高三的自主招生,语文阅读是“论虚荣的滑稽因素”,很长也很偏重逻辑分析的一篇文章。而我高二时参加清华暑期学校考试阅读也是很难懂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从那之后自己积累揣摩这种思辨性论述文的阅读方法,在自主招生时也就能很冷静的条分缕析,语文也得到了湖北省第一的成绩,为我赢得了20分的专业加分,帮助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积累不一定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求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有意识的把所看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想不深刻都难啊。

2、综合平衡的策略。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往往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么多年,我观察到身边成绩稳定处在较高层次的同学,有的会有几科明显拉开优势,但没有一个有一个致命拉分的短板。偏科向来是不可取的,薄弱科目也绝非没有办法优化,只要提高重视,遵循正确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付出努力,就一定能突破自己的薄弱学科,把短板拉长,把木桶做结实。

3、正确对待错题。我们常说,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学习更是如此,错题绝对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笔资源。初一刚开始时我学数学非常不适应,成绩也并不乐观,爸爸推荐我用错题本的方式,我才觉得真正入了数学学习的门。从此之后,出现错题我并不恐慌,而是觉得这样高考就不会再错了。面对错题和一些经典的题目,马上用红笔醒目的标出来,写上自己错的原因和从中归纳的方法,有时也会写上“以后不许再错了”这样激励自己的话。也有同学在错题本上改错后会找几道同类型的题目抄在下面自己重新做一遍,这样,以错题为窗口,你就透彻的掌握了一个知识点。

4、知识结构。我们政治老师说,读书要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刚拿到一本书,在你心中只是薄薄一层封面,对内容一无所知,首先要静下心来品读,加上老师的笔记和自己的理解,这样书就变得很厚,你获取了很多知识。可是,背着厚厚的书是无法轻松走天下的。那么就有必要把书由厚读薄,这时你需要知识结构的帮助。把比饺子馅还碎的知识归纳到一个较大的知识点,再把相近的知识点归纳到一个更大的板块里。既可以自己动手归纳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参照教辅上所列出来的。最常见的知识结构,其实就是书本上的目录,有经验的老师也常让我们记下课本目录,答题时就比较全面,也不会乱了。这样,纷繁复杂的知识就像收网一样由面到线,由线到点,我们也能坐收渔人之利了。接下来分科讲一些私房的小贴士,英语阅读语感最重要,每天两篇阅读,抱着考试时那种力争做对的心态来完成,阅读时划出生词,揣测词义,标出自然段(可以帮助你大概明了文章的结构层次,回答第几自然段怎样怎样的问题时也就不会慌了),读后再查出生词。我们语文老师说的真好,好的语文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悟出来的。读书,读范文,都是促进自己感悟出作文写法的好方法。历史要一切从材料出发,要点全面。地理学习的关键在于看图,从图中记忆知识点,养成地理思维,我常常是抱着地图睡着的。

接下来的板块是《美丽心灵》,很温暖的一部经典电影。有句话说得好,美丽心灵不在于华丽,而在于它的坚固。心态,向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软实力,在考场发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好的心态会完美展现和延伸你的实力,帮助你发挥出一个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相反,不佳的心态则可能隐藏你的实力。心态包括“心”和“态”两个字。所谓“态”,我最喜欢的是八个字:“细致扎实,沉稳大气”。一是态度的细致扎实。无论在人们心中被渲染的多么神圣,高考始终是一场大众化的考试,黄高的孩子要考,一中的小伙伴要考,三中的童鞋也要考,乡镇学校的娃娃更要考。所以必须细致扎实地打好基础,到边到角地落实知识点。简单题不忽视,不被浅水淹死,才能把能拿的分都拿到:薄弱环节不逃避,遇到不懂的东西,就算零碎细微,也要有努力超越自我、做到最好的态度。我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也不能说自己是最努力的一个,无心赶超所有的人事事领先,我只能告诉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我的梦想就能实现。是啊,很多时候要做的,只不过是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二是状态的沉稳大气,不为一时一城一池的得失所左右,就算会有短暂的波动,只要看到自己状态是向上的,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朝着自己坚持的方向努力,就能不断积攒越来越充沛的状态。面对学习任务,也许有一点点焦虑,但更有着期待、信心和跃跃欲试,就这样一直保持到高考的时候。而所谓“心”,是心理的坚韧和逐渐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真的会遇到许多的东西,有喜有忧,有起有落。比如我那些“忧”的时刻,曾在进校连续两年半都是文科年级第一的情况下,去年12月的八校联考一口气跌出了年级前十。我们地理老师当时安慰一片迷茫的我们说,他们老师总结这么多年的经验发现,学校里男生开始哭、女生开始打架这种怪异的现象,都是在八校联考结束之后立刻涌现的。这虽是笑谈,但也可见每个人都面临着多少心理上的挑战。也有“喜”的惊人的时候,像是一模时我语文英语同时拿下148,整个学校都沸腾了。然而,八校联考痛哭过长夜后我还是得痛定思痛一步步地爬起来,一模风光散场后我也必须让自己心一点点地沉下去面对新的考验。鱼已入水,与压相伴,便只有越压越强。中考前,我在课桌上写了一句苏轼的“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发生的事情,我希望我能冷静下来泰然处之而不是盲目慌乱浪费时间;外界的争议和变化,我希望自己不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是坚持自我有所反思。就这样,不争辩、不恼怒、不怀疑,不患得失,守得云开见月明。也许我们所学的具体的知识以后不会那么直接地遇到,但过程中我们所砥砺的适应能力、独立思考的品质、矢志不渝的耐心与恒心才是我们真正所要达到的心灵的大学,而不只是一个虚妄的牌子。高考结束后,一个同学说,发下草稿纸之后,他自己写上了“我梦想了,我努力了,我不后悔”这句话。听罢热泪盈眶,我是怎样敬佩和热爱这种心灵的美丽坚强呢。

第四个板块叫《盗梦空间》,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莱昂纳多近年的佳作。“梦”是我们的睡眠,也可以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当然这个盗梦空间后面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学习一定要让我们熬夜到两点,放弃所有的休息和放松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良好的作息是高效率的保证,到了高三我也是十一点半上床看看地图就睡觉了,中午也一定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我从没深夜写作业到两点,但我也从没上课闭过眼睛打盹儿。许多同学都问我白天为什么看起来总是精神抖擞,我笑笑,其实我有时也无法避免会感到疲倦,但在大家都看起来都昏昏沉沉时,我能做到看起来精力充沛,也许已经是一种胜利吧。因为我也有过惨痛的教训,高一有一次熬到一点半,起身睡觉时眼前都一黑,第二天早上起床一杯咖啡下去,咖啡劲大,早上倒也没觉得太疲惫,可是午觉就睡不着了,然后就是漆黑一片什么都听不进去的下午,和什么都没写回家就倒着的晚上。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才是打好学习这场持久战的策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不妨也保持一些调剂身心的小乐趣,比如打球、音乐、动漫等等。我高三二十分钟的晚自习下课并不是都在像很多人那样不停学习,而是常常下楼和朋友围着学校广场跑两圈,看看星星唱唱歌。在青春中坚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美丽的事情,不但能为学习提供鲜活的动力,也能让我们拥有一个丰富的内心。

最后一个板块是《中国合伙人》,今年票房口碑都很棒的一部片子,甚至有人说让人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接受《鄂东晚报》采访时我曾经引用过一句非洲谚语,说的是要想走得更快,请独行;要想走得更远,请结伴而行。学习并不是追求短暂进步然后迷失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更远、走得更宽广的过程,它永无止境。那么,你找到你的中国合伙人了吗?他们可以是你的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他们会满怀耐心努力找到你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在你迷茫纠结的时候,只要你愿意真诚沟通,他们就会运用这么多年的经验鼓励你、指引你;在新时代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可以积极反馈你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甚至提出自己的质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比如我们班同学,常常会跟老师提出这个知识点有难度,是不是可以再讲一节这样子。他们可以是你的亲人,你最靠得住的人,永远不会背叛你的人,一直默默支持你守护你的人。我一直感激我的亲人对我无私的付出,虽然有时会有争吵,但我想过几天我到北京之后,一定会想念那些唠叨吧。难忘爸妈在我低谷时耐心忍受我的烦躁焦灼,进考场前给我的结实的拥抱。还有初三时姥姥在北京旅游,打电话给我说终于看到了我的学校,漂亮极了,当时我先是一愣,然后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可以是你的朋友,和你同在学习的压力下,能设身处地,于是能感同身受,一起奋斗,真诚给你关心和力量。讨论问题时头脑风暴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或者低落时一张小卡片上的安慰,甚至发下成绩后的暗暗较劲,都是青春中分外美丽的印记。他们还可以是你的对手,激发你的潜能,提醒你的懈怠,你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或许并不具备的优点,和对手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有人说,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人忍心责怪。可是,你们又怎么会是蝴蝶呢,你们该是凤凰,浴火后新生,飞向更美的地方。最后,愿学习这场旅程会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结局那样,少年派和那只孟加拉虎在海上相伴两百多天后,经历了许多磨合、许多蜕变,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海岸。少年和虎并排着,一个走向丰美的绿洲,一个走进故乡的丛林。希望高考走进你们最灿烂的笑容、最珍贵的回忆:而你们,走向理想的大学,崭新的人生。

谢谢大家,更祝福大家!

吴 凡

2013.08.11

(注:吴凡同学2013年考入清华大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习兴趣下一篇:如何回看央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