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矿山地质环境论文

2022-05-0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气田矿山地质环境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转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气田矿山地质环境论文 篇1:

地热能开发支出会计核算浅祈

摘要:地热能可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发电、生活热水、制冷、烘干、养殖业、旅游、医疗、洗浴等诸多领域。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地热普查,我国是地热储量丰富的国家,使得地热能成为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未来能源。中国对地热产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地热产业已经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期。如何合法合规的进行地热能开发支出会计核算,助力地热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目前需要研究的财务前沿课题。

关键词:地热能:投入:开发支出:成本:核算

一、地热能源简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报告中提出了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地热能可被广泛用于供暖、发电、生活热水、制冷、烘干、养殖业、旅游、医疗、洗浴等诸多领域。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地热普查,我国是地热储量丰富的国家,使得地热能成为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未来能源。目前,地热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足0.5%,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我国对地热产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地热产业已经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期。

二、地热能开采阶段核算模式

根据《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升采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发改环资[2017] 2278号)规定:“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开采利用,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居民供热等领域燃煤减量替代,提高区域供热(冷)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地热能作为煤炭的替代品,也符合从自然界直接开采燃料的定义,可以认定为一种新型的采掘业。

根据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规定:“石油天然气以外的采掘业企业的勘探和评价活动参照油气准则执行,其他活动应该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处理。”因此,地热能开发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进行开采活动支出核算。

地热能开发可划分为热源取得、热源勘探、热源开发和热力生产等四个主要环节,按照四个主要环节进行支m分类。

(一)热源权益取得支出

包括热源转让价款、一次性支付的热源使用费、土地或海域使用权支出、中介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热源权益的其他申请取得支出。热源权益取得支出应该予以资本化,计入地热项目开发成本。

借:在建工程一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二)热源勘探支出

包括为了识别可以进行勘查的区域和对特定区域探明或进一步探明地热能储量而发生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探井和勘探型详探井、评价井和资料井以及维持未开发储量而发生的支出。热源勘探支出义包括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两个部分。

钻井勘探支出主要包括钻探区域深井、勘探型详探井、评价井和资料井等活动发生的支H{。钻井勘探支出采用结果法判断其核算模式。在钻井过程中,先暂时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在建工程”,待完井后,如探明存在经济可采储量,按照开发井或生产井的模式,转入热源开发建设阶段,继续进行资本化:如探明无经济可采储量,则认定为废井,原暂时计入资本化的金额应转出,计人当期损益;如在完井后一年内,仍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经济可采储量,应在满一年时,将原暂时计入资本化的金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钻井勘探支出发生时:

借:在建工程一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完井后,探明经济可采储量:

借:在建工程—A项目。

贷:在建工程一待摊支出。

完井后,探明无经济可采储量:

借:管理费用一前期开发支出。

贷:在建工程一待摊支出。

非钻井勘探支出包括进行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活动发生的支出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一前期开发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三)热源开发建设支出

是为了获得已探明的热能储量和建造或更新用于采集、处理和现场储存油气的设施而发生的支出。建设支出包括开发井的建设成本和热源利用设备的采购及建设支出。发生开发建设支出时,计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A项目

应交税费一应抵扣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等

(四)热力生产成本

在地热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热气田中的热能提升到地面,并对其进行收集、拉运、现场处理加]:(转化)、输送至用户处所发生的生产支出。这里所指的“生产支H{”仅限于在井上作业和井的维修中所发生的人工费用、修理和维护费用、消耗的材料和供应品、相关税费等相关成本,不包括取得、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全部成本。热力生产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热源所在地法律法规的要求、与热源所在地利益相关方达成协议,地热企业承担的热井废弃处置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取得资产时将该义务的现值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油气资产的账面价值。弃置义务以热源为基础进行预计,通常涉及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拆移、填埋、清理、恢复生态环境等。

三、支出核算的重点难点

(一)钻井勘探支和非钻井勘探支出

由于钻井勘探支出采用成果法进行资本化处理,而非钻井勘探支出采用费用化处理,如何界定两种费用的范围是财务人员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地方,需要地热企业根据行业经验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进行合理判断及划分。

(二)弃置费计提

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主要是通过会汁准则第4号、第13号、第27号及其应用指南、准则讲解进行规范,并通过第6号解释公告进一步规范。根据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 63号)规定:“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从合规性的角度出发,地热企业应提前规划弃置费计提方式及比例,既保证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及时履行,又兼顾经营绩效的实现。

四、建议与意见

地热能开采活动支出的核算,应该参考执行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并无模棱两可或规定空白。但仍可以合理安排项目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

1.合理区分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减少非钻井支出的发生或采用承包模式进行地热项目探勘,主要承担勘探支出。同时,通过错峰开发,集群式、渐进式开发,对多项目收入成本进行分摊规划,实现前期费用性收支平衡,体现合理资本投资回报。

2.拓展地热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地热能开发融资难问题。加快构建地热开发运营新模式,探索投资基金入股、管理机构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资产证券化(ABS)等多层次融资体系。

3.尽快探索建议地热能开发项目经济性评价体系。细化地热能开发项目经济性评价的编制规范,争取早日纳入围家主管部门的规范目录中。经济性评价应全面考量项目需承担的开发支出义务,合理測算义务发生的最佳估计数,科学计算投资回报率。 4.做好经营风险控制,综合协调匹配投融资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实现地热项目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关锌.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4.2.

[2]徐东,王东旭,王素霞,朱林。地热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探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7,25(12):90-94.

[3]申恒明.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9(14):20-21.

作者:江晋慧

气田矿山地质环境论文 篇2:

黄河生态文化传播推动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转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对指导黄河流域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河文化;生态文明;能源流域;可持续;水资源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等9省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重要“能源流域”和经济地带。其中,被黄河环抱的鄂尔多斯盆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第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和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将黄河生态文化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引导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走科学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对油气行业的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生态保护处于“被动”状态

黄河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来到郑州邙山,察看黄河防汛形势,反复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显示了毛泽东同志明确的黄河生态保护意识。但是,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百废待兴,人民生活生产物资匮乏,农业生产水平低,人们对黄河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当年的首要任务是战胜粮荒、让人民填饱肚子,黄河中下游地区又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区,为了扩大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利用超出了黄河的承受能力。

黄河中上游的煤炭及石油开发,同样处于较低的水平,因受当年的技术水平及思想观念的限制,祖国又急需能源支撑经济发展,大干快上,产量创新高是工作的重心。石油开发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性措施,石油钻井队伍搬到哪里,就在原地挖个池子用来盛放钻井液,施工结束后,就地填埋,区域生态遭到破坏,废弃物产生了二次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对土壤、地下水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出现“开发一片,污染一片、破坏一片”的局面,留下环保隐患。由于人们长期以来一味向黄河索取生活、生产资料及化石能源,黄河生态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二)“科学发展观”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促使我国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因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问题也暴露得非常突出,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发生爆炸事件,该事件导致45吨毒气外泄,近两万人死亡。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关注与恐慌,联合国多次召开会议,将碳排放、大气污染作为头等大事提出。在国内,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够协调,部分企业缺少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愿意在环境保护设备方面增加投资和加强管理,出现经常性偷偷排污现象,以牺牲和破坏环境谋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针对越来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党和国家顺应历史潮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坚决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森林法》《草原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推向法制建设轨道,使黄河生态保护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就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指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和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国生态保护向着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国际化迈进。

这期间,我国对重大环保事件加大打击整治力度,依法合规和环境保护意识在能源企业不断增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运用,油气开发作业中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给盛放钻井液的池子铺垫防渗布,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钻井过程中,对地表500米深下入表层套管,彻底與地层水隔离开来,避免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三)“五位一体”生态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奋斗目标,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并于2018年3月11日将生态文明写入我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纲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总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年3月到河南兰考县调研,专程前往焦裕禄当年防治风沙取得成功的东坝头乡考察。2019年先后到甘肃、河南专门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等相关工作。黄河生态保护进入了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为黄河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指明了方向。

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不断完善的《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对能源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中国石化作为央企,肩负保护环境的重任。为了进一步加强绿色环保,成立了碧水蓝天计划。2013年至2015年,中国石化投入228.7亿元,实施了包含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的“碧水蓝天”计划,这是中国石化史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

环保不达标绝不能生产,中国石化员工的环保理念发生了质的跨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的设备,运用架设的网电,使用电动机取代传统的柴油发动机;运用天然气发动机替代燃油发动机,起到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在油气井钻井施工过程中,运用“钻井液不落地”技术,让钻井液循环利用,钻井岩屑全部外运再利用,施工结束后还要种上植被,恢复地形原貌。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煤炭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仅鄂尔多斯煤炭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就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鄂尔多斯盆地内石油资源量为85.88亿吨,已探明储量达15亿吨。目前,盆地年产油气当量超过7000多万吨油当量,远远超过大庆油田,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油气老大”。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何做到既保护生态環境,又实现高质量发展,盆地内能源行业持续进行不断探索,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责任和计划等,保护草原地质环境,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使被损坏的和拟损坏的土地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状态。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煤炭行业边开采边复垦

2016年,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划定的162个国家煤矿矿区中,有58个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黄土高原,这一区域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内蒙古头道水文站的年输沙量多年均值达到1亿吨,而潼关水文站的年均值高达9.8亿吨,黄河流域的煤矿环境治理直接影响黄河生态。

鄂尔多斯准格尔能源集团联合科研院所展开课题攻关,采取边开采、边复垦的模式,就是把开采区域的岩石、黄土,转移到已经完成开采的区域,像农民犁地一样一层层翻过去,修复过程中尊重原始地质结构,最大限度减少挖煤的破坏。同时他们还通过对多年开采后留下的露天煤矿进行了复垦,截至2018年,共完成复垦总面积达2740公顷,种植各类乔灌木6500多万株,地表植被17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矿区复垦率达到100%。

经过多年生态建设,露天矿区生态景观焕然一新,原来沟壑纵横的地貌不见了,大部分地貌看上去和草原没啥区别。通过不断探索生态改善方法,也让煤矿企业找到了“采—复—牧—园”多元协同发展的方向,对开采后的矿区进行修复后,发展了现代农牧业,饲养了1700多头牛。2017年,准格尔能源集团申报了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牧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二)天然气开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有着“满盆气、半盆油”说法,盆地北部丰产天然气,国内第一大气田苏里格气田,以及中国石化的大牛地、东胜气田,均处在黄河流域的环抱之中。其中,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毛乌素沙漠腹地,气田的开发,极易造成植被破坏、沙丘流动,给生态环境带来损失。

毛乌素沙漠距离北京较近,沙漠植被极为稀少,这里常常受到沙尘暴侵袭,直接将沙尘席卷至北京,给大气环境带来严重污染。2003年,大牛地气田正式进入规模开发后,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坚持环保优先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力争做到“开发一片,恢复一片”,确保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

气田钻井作业中,每年要产生几十万吨的钻井岩屑,这一直是气田开发行业最为难办的问题,2017年,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与当地政府联合,用钻井岩屑烧制城市用的环保透水砖,为气田钻井岩屑找到了最好去处,实现了企业与地方双赢。气田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地层水,通过生物净化,用于钻井、压裂等施工作业,做到了循环再利用,降低了气田开发成本,每年可节省水资源50万立方米。

每年4月份,中国石化采气员工还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为大面积沙漠种上绿色植被,并承包700多亩的树林。在中国石化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沙漠中的植被逐年增多,种植的沙柳、樟子松等植物覆盖了沙漠。植被的增多,每年的降雨量也逐年增加,雨量增多,又帮助了植被的生长,野生动物也在增多,珍稀动物遗鸥、沙鸡经常在沙漠积水池面戏水,野兔、狐狸常常横穿气田马路。

2017年,中国石化大牛地气田累计产气300亿立方米,同年跨入国内十大气田之列。毛乌素沙漠变成了绿洲,实现了大气田开发与植被生长和谐共生。

三、弘扬黄河文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黄河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10%左右,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支持黄河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内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助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然气开发助力当地精准脱贫

气田开发惠及当地民生是中国石化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秉承这一宗旨,首先让当地享受到气田开发成果,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同时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贡献,在全国年产超过30亿立方米的十大气田中,黄河流域鄂尔多斯盆地内有4个。2015年进入规模开发的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东胜气田,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2018年底至今,日产气400万立方米,基本全部在杭锦旗消化,除满足了4个液化天然气(LNG)加工生产企业外,还向当地制砖厂和玻纤厂稳定供气,并保障当地10000多户高度分散的农牧民生活用气,极大提高了农牧民生活品质。这些企业每年向当地政府上缴税款1亿余元。企业的用工基本都是当地人,有力创造了就业机会。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以及系统内施工单位,每年共计上缴给当地税收近1亿元,气田开发队伍入住当地后,给当地的酒店、餐饮及相关服务业注入极大活力。2019年,杭锦旗天然气产业给地方带来的财政收入占该旗总收入的10%以上。2012年之前,杭锦旗是国家级贫困县及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县。东胜气田的开发,为地方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8月,杭锦旗全面退出了贫困县行列。

(二)为黄河流域经济带输入清洁能源

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开发的大牛地气田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2005年实现了向北京供气,为绿色奥运做出了贡献。2007年5月,大牛地气田成功向郑州供气,日供气量逐年增加到70万立方米,截至2020年3月初,累计向河南郑州供气14亿立方米。满足了民用及加气站消费,支持了郑州“煤改气”工程,为改善河南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

2010年,中国石化建成了榆林至山东济南的输气管道,源源不断向黄河流域沿岸输入清洁能源,截至2019年底,累计输入气量300多亿立方米。满足了鲁、豫、蒙等大华北地区上亿户居民的生活用气,成为中国石化重要的资源战略阵地之一,为能源清洁使用,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大牛地至东胜气田建成联通两大气田的输气管道,实现了两气田的互通互输,并通过地方企业建成的输气管道,向宁夏银川一大型发电企业供气,改变了长期使用煤炭发电的历史,对保护大气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11月15日,中国石化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一期工程正式投用,日输气能力可达1000万立方米。鄂安沧输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大型能源项目,全长2293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最大日输气量9000多万立方米。这条管道西起陕西神木,东至河北沧州,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主供资源为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常规天然气、陕晋两省煤层气等。项目建设对沿途所经省市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是落实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治理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相关政策的重大举措。

(作者为《中国石化报》驻华北石油局记者站副站长)

编校:王 谦

作者:马献珍

气田矿山地质环境论文 篇3:

分析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风险及对策建议

【摘  要】矿山开采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作之一,在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还需要加强建设绿色矿山,注意保护矿山的环境,保证环境合规性,才能更好的保证未来和谐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风险,然后对解决风险的对策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环境合规性;风险与对策

引言

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提出了“绿色矿山”概念,对传统意义中的高耗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矿山开发模式提出了质疑。在绿色矿山理念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更高,所以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综合利用、规范管理、依法办矿等原则,并且做好技术指导,更好的保证绿色矿山环境的合规性,减少绿色矿山的风险,安全、环保采矿。

1.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中存在的风险

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注重矿山环境的合规性十分重要,以下针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其一,制度落实不到位。在绿色矿山环境建设当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建设合规性环境,而常见的环境建设制度主要为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两种,但是在当前的绿色矿山建设当中,这两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多绿色矿山建设项目没有正确履行環境评价程序,一些矿业公司更是忽视了环境评价许可程序的重要性,在排土场范围、增加生产设备、规模变化等情况的时候,都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执行,导致出现环境合规性风险。此外,绿色矿山项目建设竣工后,没有及时进行环保验收,导致在矿山经常出现矿山建设完工但是环保设施尚未建设完成的情况,甚至在环保设施没有建设完成之前,部分矿山已经投入使用,与环保三同时制度严重不符,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推行。其次,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过程中,相关企业和部门没有及时更新或者办理水土保持许可证,这就导致当矿山开采利用时出现生产活动变化而导致需要修改水土保持方案的时候,很难及时上报和落实,违背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同样的,在竣工验收过程中,也忽视了水土保持的验收,导致水土保持工作出现问题。其二,土地复垦工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不足。矿山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土地和地质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更新或者办理土地复垦许可证,并且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恢复。但是当前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忽视了土地复垦工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导致土地复垦工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落实不足,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更新,影响环境合规性。

2.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中解决风险的对策

了解了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风险之后,相关部分还需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下针对具体的风险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其一,办理相关许可证,做好环境合规性许可管理。在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风险当中,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属于主要风险之一,所以想要更好的保证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还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更新和办理相关许可证,并且做好环境合规性许可管理。首先,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并且结合矿山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落实环保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也能更好的保证矿山经营与绿色矿山建设更加合乎规范,提高环境的合规性。其次,企业还需设定专门负责办理和更新各类许可证的岗位,派专人负责这件事,结合国家相关制度,及时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时更新和申领相关许可证,落实两个三同时制度。最后,建立完善监察制度。一般包括外审制度和定期内审制度,结合市场情况与企业内部情况,加强企业的自我审查,保证企业各类环境许可证、文件等合乎规范。其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日常运营环境管理。在建设绿色矿山的时候,企业还需要更加重视日常的运营环境管理,在矿山日常运作的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且结合矿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环境保护制度,从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厂界噪声排放、危险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档案,做好监督和管理。同时,分析当地的环保因素识别档案,包括现场运营管理合规性、危废贮存措施、环保监测频次等,然后建立更新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更好的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此外,还需要加强环保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工作人员环保意识到位,专业性扎实,从而更好的完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三,注重资源合理利用的合规性与生态保护的合规性。在绿色矿山建设环境合规性中,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是两个重要环境,企业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与生态红线范围做好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保证绿色矿山建设合规合法。同时矿山在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废石、尾矿库的再次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与合规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矿山建设中,注重环境合规性非常重要,因此矿业企业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绿色矿山建设的环境合规性存在的风险,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然后通过办理相关许可证,做好环境合规性许可管理;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日常运营环境管理;注重资源合理利用的合规性与生态保护的合规性等方式,做好环境管理,保证环境合规性。

参考文献

[1]李烨楠, 罗小兰, 焦艳军. 气田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与对策[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9, 029(002):12-14.

[2]曾宪芳, 吴应雄. 新常态下我国绿色矿山建设面临问题与解决[J]. 房地产导刊, 2018, 026(012):205.

[3]任新刚. 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8, 011(002):285.

作者简介:夏永阁(1977.10--),男,河北遵化人,大学本科,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地下矿山井巷工程、采矿工程,地下矿山测量制图。

作者:夏永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依托式外语教学论文下一篇:射伞机构工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