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及许可后续监管工作探讨

2022-09-12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自我革命”, 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大力简政放权, 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以下简称生产许可) 作为国家长期以来审批管理重要工业产品生产经营的行政手段, 同样面临着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做出调整、改革的趋势。质检总局也多次对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 在保障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上, 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核心, 以激发市场活力、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为目标, 下放审批权限, 优化审批程序, 创新监管方式, 构建质量共治机制。

在新的改革形势下, 质检部门如何做好生产许可工作, 如何做好后续监管、如何管好、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是监管部门面临和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宽进严出除了加强监管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切实做到放、管结合。

1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及其意义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对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 通过企业实地核查和产品质量检验, 确认其符合法定条件, 向其颁发生产许可证证书, 允许其生产某种产品的一项行政许可制度。该制度自1984年实施以来,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在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2 在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下, 生产许可证制度亟需改革创新的原因

虽然生产许可证整个制度有必要继续保留, 但是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改革的要求要及时改、彻底改、真正改, 显得尤为必要、尤为迫切。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生产许可证制度有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一方面, 尽管社会各方面对生产许可证制度充分认可, 但“重审批、轻监管”的局面还存在。有的获证企业取证过程经历艰辛, 甚至遭遇吃拿卡要。另一方面基层质监局监督力量薄弱, 监管责任大, 消极懈怠情绪增加, 监管效果不理想使生产许可工作难度更大。

3 在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生产许可工作

3.1 严格生产许可, 加强证后监管, “放管治”相结合, 同时提高便民服务性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的同时加强质量监管, 把证后监管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 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 创新监管方式, 健全监管体系, 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3.1.1 严格审核人员纪律要求, 严把生产准入关, 提高便民服务性

在现场评审工作中, 要求审核人员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要求, 遵守审核程序, 按照细则要求认真审核, 认真审查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 从源头阻止企业使用落后工艺和设备。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的要求, 压缩审批发证时限, 优化许可审批流程, 优化服务。可以尝试免费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及细则的培训, 帮助企业熟悉生产许可审批流程。利用专业审查队伍的专业优势, 帮助企业查找质量问题, 对症下药, 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3.1.2 强化质量监督

一方面加大许可证企业证后的抽查力度, 抽查要有随机性和针对性, 对质量问题严重、整改不合格、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条件的, 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惩处, 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企业要坚持吊证和撤证, 原则严格落实市场退出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随机检查力度, 打击无证和假冒、伪造许可和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保护获证企业利益。

3.2 建立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联动机制

建议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在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核过程中, 审核组对该企业提出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该企业在各级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 切实建立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的联动机制。

3.3 建立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管的联动监督机制

建立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管的联动监督机制,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强消费引导, 通过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警示、曝光违法行为等方式, 引导群众监督。在加大监督检查的同时, 及时将监督结果通过报纸、网站等方式进行公示, 引起媒体和群众的热烈关注和参与, 对违法企业起到极大的警示作用, 监管成效得到逐步提高。

4 完善分类监管,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效能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不断完善, 工作成效明显, 但受监管人员数量等监管资源限制, 后续监管效果不理想。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施分类监管, 可以强化生产许可证企业后续监督, 督促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需要, 是推动生产许可证制度创新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在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监管产品的特性与安全风险程度对本地区的工业产品做好合理的分类, 最重要做好分类监管评定结果的运用工作, 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模式对不同类别的企业产品实施质量监管, 可以通过分类监管方式确定等级:优秀企业、边缘企业、顽固企业、工艺落后企业、非法企业。随着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针对这些不同的企业类型也要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方式:“扶持优秀企业, 拉动边缘企业, 打击顽固企业, 淘汰工艺落后企业, 关闭非法企业。”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效能。

生产许可证制度作为一项技术审查与政策约束相结合的准入制度有利于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对于质量监督部门而言, 这项制度对履行质量监管职能、维护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质量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许可制度改革不仅要审批项目的减少, 取消和下放权力, 还要创新和加强后续管理, 以更好释放改革红利, 更好的让企业和社会感受到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惠及改革的成效。进一步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推动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摘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以下简称生产许可) 作为国家长期以来审批管理重要工业产品生产经营的行政手段, 该制度实施以来, 在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因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生产许可证制度有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面临着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做出调整、改革的趋势。质检部门如何做好生产许可工作, 如何加强后续监管、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是目前面临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情况及提高生产许可后续监管效率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监管,改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下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投集团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