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网络调查管理论文

2022-04-2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因特网网络调查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必然得以优化和改进,我们才能集中更多精力致力于关键问题的研究。由于教育研究自身的特点,如学生组织性强,学校的分层结构,调查对象的单一性,丰富的校内资源等,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设计适合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技术路线。

因特网网络调查管理论文 篇1:

网络民主视角下的政治参与研究

摘 要:网络民主是非正式的政治参与。随着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的推进,两会开始运用网络与民众互动,“网上两会”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国独有的网络民主实践形式。网络民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民主,当前存在着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网上两会”不是投票选举、提案和民主决策,民众通过网络监督政府行为,试图对政府决策形成一种导向。网络民主不能独立成为一种民主模式,仅是对现行民主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网上两会”;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直接民主;虚拟主体

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中,无论民主政治采取何种形式,关键都在于政治参与[1]。十余年来,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推动了“网上两会”的产生。从2002年开始,两会开始运用网络媒体与大众互动。2009年开始,“网上两会”真正以常规模式在人民网开展。“网上两会”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网络民主的形式。本文整合2009年~2013年人民网公布的“网上两会”相关数据,研究网络民主的运行机制,关注民意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网络民主的理论难题,探讨网络民主实践中民众政治参与的限度。

一、网络民主的理论基础与理论难题

“网络民主”(Cyber Democracy/ Digital Democracy/ Electronic Democracy)是公民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加强和巩固民主的过程①。20世纪90年代,网络民主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且自发端起就一直关注代议制民主中的问题②。当前,网络民主成为推动政治民主的一种趋势,但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网络民主”这一套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

长久以来,中国关于全民政治意识的调查是一个禁区。随着“网上两会”调查的普及,参与人数扩大,话题逐渐开放,这是网络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当主流言论讨论“网上两会”推进民主进程的重大意义时,我们必须厘清一个理论前提:这是不是一种新的民主模式?通过网络媒体推动政治民主的空间有多大?

(一)网络民主是一种形式上的“直接民主”

有西方学者研究认为网络民主是直接民主的可能路径[2](p.112)。网络民主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从代议制民主向直接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动向,既保留了近代民主精神,又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度[3](p.34)。网络民主必须以代议制民主作为主体制度运行框架,同时对代议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网络民主强调更广泛、更广义的直接参与和“直接民主”,以达到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平衡。通常情况下,民意表达、采集与整合以及民主协商的功能本应由人大、政协这些代议机构来履行,网民通过“网上两会”参政议政、提出批评建议也是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宪法对选举中的直接民主有详细规定。我国宪法第二条确认,“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除通过人大行使权力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参与政治事务正是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与形式”;宪法第四十一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依法享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这些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是直接民主的重要体现。这体现出现代社会直接民主的态势:不仅要体现在国家基层权力组织的选举中,更应当通过广泛的社会自治、政治参与来实现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和其他社会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二)网络民主是非正式的政治参与

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是一般性宪法权利,公民有权直接或通过他们的代表参加或影响公共行政、立法、管理等事务。网络政治参与是相对于传统政治参与而言的,传统政治参与主要包括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接触等。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参与是公民个人旨在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4](p.188),网络民主是非正式的政治参与③,网络政治参与是社会意义上的而不是制度层面上的。网民通过网络讨论公共事务,形成公众舆论和压力来影响决策,但始终不是政治决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过程。

中国的网络民主就是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是一种平台、一种形式,并不是一种新的民主模式。网络民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代议制民主向直接民主的一种趋势,是对现有民主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网络民主背景下“网上两会”的兴起

网络作为一种“自媒体”和“超媒体”,激活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2008年,任天阳在《论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可能性》一文中总结了网络民主在中国网站的九种实践形式④,其中提到的两会问总理、代表委员在线访谈等形式都是“网上两会”的雏形。“网上两会”主要是新闻媒体中的用语。2009年“网上两会”开始以一种常态化的形式运作并产生影响,并且每年两会期间都会公布通过网络调查得出的相关数据,至今已实施五年。“网上两会”是通过固定的两会官方网络平台,大众直接表达政治态度、发表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直接沟通大众的各种方式的总称。传统报刊、电视媒体对两会的报道是关于会议一对多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而网络媒体则推动了一种多对多、集散式的民众对两会的直接反应。“网上两会”首先包含了网络媒体对会议的全程报道,这与传统的电视传媒、纸媒报道两会的方式基本相同,但“网上两会”突破了行政地域、行政级别的限制,网民通过两会官方网络平台,在已设定好的程序规则中自发形成各种意见,对政府形成一种民意导向,这种力量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四)网络民主的理论难题:虚拟主体与公民主体的悖论

表达自由作为一种政治权利,与“人之为人”的身份紧密相连。人大、政协的参与者以公民身份为基础,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这是一个客观的、真实存在的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责任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具有政治意识,可以参与选举,参与国家事务。因此,这个“人”是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

通过网络行使表达权是以“虚拟身份”进行的。虚拟的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一种便捷接触信息、自由发表言说的路径,不分地位、身份、阶层[5]。“虚拟主体”、“虚拟人格”最初是民商事交易中的一种民事主体概念,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认定网络虚拟主体为法律主体。“网上两会”中网民投票和发表意见,都是以“虚拟主体”(即一个IP或一个网名所代表的一个主体)的身份进行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网上两会”中进行投票、建言的“虚拟主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民主体,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参与主体的性质,决定了网络民主在程序上与直接民主不同。

此外,参与主体的虚拟性是否意味着责任主体虚位?中国网络社会具有特殊性,即上网实名制。虚拟主体的责任问题,可以通过将虚拟主体与现实中的表达人相对应,中国的上网实名制使得这成为一种可能。网友表达出来的内容是通过现实中人的思想完成表达过程的,而不是由“虚拟人格”直接产生的。在这种程序设置中,一个人可能发出多个评论或反复进行投票,也可能存在多人使用同一个IP发表评论或投票,而网络实名制使得每个评论、留言都可以追踪到现实中的发表人。基于对他人权利和名誉、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的保护,这种表达也会受到必要的限制。如果有违反国家安全或公共利益的言论,版主可以删除甚至可通过追踪使实际发表人承担责任。这种限制可以避免非理性的网络暴力,但同时为表达自由、网民政治参与设置了诸多限制。

尽管网络民主中参与者主体人格缺失,但其言论的网络准入几乎无阻碍。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可能容易引起非理性的参与[6],非理性、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是现代社会多数学者所警惕的。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虽然公众政治参与的诉求在网络议政的过程中不断释放,但现实往往不能使之得到相同程度的制度化满足,这是现代政治社会中代议民主面临的困境。公众参与诉求与现实政治冲突,使得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张力。社会组织的自由博弈、独立媒体的自由报道等客观存在,可以承接和缓解这一对张力。因此,网络政治参与并不是必须以削减言论自由为代价。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基于程序设计的分析

政治参与有效性是指公民旨在试图影响政府决策,对政治系统产生实质影响,包括政府回应、行动和决策等[7](p.5)。政治信息传播者在向受众输送政治信息的同时,也在接收受众的反馈。当前学术界研究“网络民主”有个疑问一直没有明晰的答案: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前景究竟会怎么样。网络民主有可能推动民主选举与民主表决吗?西方学者曾总结过网络民主的功能,包括网络投票、网络选举、网络政治广告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等⑤。当前中国网络民主的实现方式主要以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博客(个人空间)为载体,涉及诸如民生求助、司法举报、投诉维权、建言献策、政府管理等问题。这些多是对网络政治参与形式上的改进,似乎少有触及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问题。“网上两会”何以行使民主权利?如何保障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这就需要考察这种网络民主程序的运行模式。

(一)网络调查投票:所谓的“投票”不是民主选举、民主表决

西方政治学者对网络民主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全民投票,认为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减少选举资金的投入[8]。2002年,两会开始采用网络作为新媒体与大众互动,人民网启动了两会的网上调查,之后《人民日报》公布“老百姓十大关注”⑥,称“本报与人民网开展网上调查,数千名网友选出了他们最为关注的10个问题”⑦。现在看来,当时的“数千名网友”似乎并不能代表某种力量和趋势。直到2009年,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发起题为“2009年两会调查:最受网友关注的20大话题”的网络调查,调查分为20大类,每一大类下设4至11“分调查”选项,这一年首次公布网民投票数⑧。2013年,待投票的选项整合为17类。从此,每年两会之前开始这种两会网络调查并公布相关数据。

中国民众通常理解以投票形式行使的政治权利是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人大选举的方式又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我国宪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直接民主主要用于县级以下政权组织的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1979年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把直接选举由基层扩大到县一级,这奠定了我国选举制度中直接民主的格局:在县级和县级以下政权组织中,以及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中实行直接民主选举。直接选举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民主的全部内涵,选举仅仅是民主所必须达到的底线[9](p.102)。

两会的代表委员可以通过投票表决相关事宜,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预算决算案等。“网上两会”也开始运用投票的形式吸引公众参与,但网络调查中的投票事项与代表委员参与的投票决策事项是不同的。

当下网络民主有可能推动民主选举与民主表决吗?这种以投票形式进行的网络调查并不是以投票方式进行的民主选举,并且考察这种网络投票机制的程序设置,对选项点击投票之后便可直接提交,不需要身份验证,最后将票数最多的前十类问题作为“社会十大热点问题”进行公布。因此,这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主选举、民主投票。网民通过“网上两会”调查进行的投票,是全然不同于代表委员在两会中以投票形式行使的民主表决的过程,而是进行一种非正式的民众政治参与活动。2008年美国选举被称为从“广播总统”、“电视总统”到“互联网总统”,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但网络的作用始终在于沟通民众,并不是通过网络进行选举,不能等同于选举和表决中的民主过程。

(二)网络意见征集:与决策机制无直接关联

与投票形式相比,这种意见征集形式的话题更加开放。2002年新华网开办“两会建言”栏目,这开启了网上参政议政的先例。2006年两会前夕,CCTV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这是以电视媒体联合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等网络平台推广的网民意见征集活动。在当年两会期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环节,对部分网友的建议做出回应。2007年CCTV成立“网民大会堂”,其中设置“网民议会”板块网友留言。2011人民网强国社区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2009年3月,中新社、人民网第一次提出了“E两会”的概念,分为“网友建议专区”、“代表回复专区”、“报告评议专区”三个板块,作为沟通网民与代表委员的官方平台⑨。

当前中国互联网论坛对于网民通过发帖、讨论等形式进行网络议政没有讨论内容的限制和严格的审查批准程序,政府以及网络主管部门往往通过事后的网络监管进行干预和管理。网站本身也可以进行网络管理,通过置顶等方式将论题集中在某些范围。考察网络意见征集的程序设置:人民网的“网友提案专区”中,网民需要留下“姓名”和留言内容(不需填写真实姓名),以此产生的意见加上IP、ID即刻显示出来,且最近的网友建议都会滚动显示;新华网“我有问题问总理”的活动也是类似的网民意见征集活动,同样以网名和留言内容提交并即时显示。当前网络民主的形式有官员开微博、政府网络公示等活动,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层面。民众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决策之间并没有一个直接、有效的联通和反应机制。

(三)“E提案”:作为人大、政协提案的参考

“网上两会”中的“E提案”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2010年,“E两会”公布了多项“E提案”。2011年全国政协会议提案征集函中增加了由人民网产生的《“E提案”选编》,这是全国政协提案委首次面向网络征集提案与建议。2012年,全国政协提案委编撰的《全国政协提案线索》收录了“E政广场”134篇网友建议⑩。媒体报道“E提案”常常将其功能与提案等同,但笔者认为“E提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案,它仅是人大、政协议案和提案的参考。

从“E提案”的产生过程看,网民在网络论坛上发起的帖子,包括对政治、经济、民生、教育等问题的意见。通过“E政广场”的“建言纸”提建议,须留下建议主题、建议类别、政治面貌、建议内容,经过网络编辑的归类和递交,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形成“E提案”。网络编辑归类之后,将“E提案”编号,然后在网页上发布(参见图1)。同时,由部分负责人或专家学者对“E提案”进行回复,没有规定相关部门必须进行一对一的回复。

图1 “E提案”流程

网络用户的特性使得网络民主与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在制度设计、参与群体、民意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尽管“网上两会”一部分可以从民主和政治参与的制度中去理解,但当前网络民主实践面临着理论难题,并且就网络民主的有效性而言,其力量是不足以推动民主选举的。至于“网上两会”如何从程序上、机制上发展创新,应是下一步讨论的问题。

三、网络民主视角下的民意结果:民主法制建设与民生发展

正是不同的制度设计和运行规则、不同的参与群体,使得通过网络民主与直接民主的民意结果不一致。前几年就有人意识到,通过两种不同平台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其中还有人质疑“E提案”与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是否应当一致。比如,有人总结“E提案”往往与社会热点吻合。同时,也有评论质疑两会调查的效用问题,委员代表们最终提案、议案的指向与民意调查的热点问题有相当大的差异○11。由于之前讨论的程序设计不同,这样就可能产生如下问题:一个本来属于区域性的问题,因为该地区网民参与“网上两会”的积极性比较高,表达的结果可能使其成为全国反映的热点问题;一个社会争议问题,本来不是经济、政治、民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因为具有争议性和猎奇性而成为热点问题。比如,2011年人民网“网民议事厅”公布的十大最热门的话题中,“同志”婚姻合法化(司法改革决议类)以1323427票位列第一。

从投票的民意结果来看,民主政治建设、民生发展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参见表1)。

在每一年20大类的投票调查选项中,都有4至5项有关“民主法制”的内容,只是侧重点稍有不同。2013年,投票选项整合为17大类。每一年网络调查后,都会通过各大纸媒以及电视媒体公布出“十大热点问题”,而排在十位以后的内容则少有提及。2009年、2010年的二十个预设选项中没有纯“民主”问题,2011年是民主监督(第九位)、民主法制建设,2012年是基层民主、社会管理,几乎都在“十大热点关注”之外。2013年“法治中国”关注的热度提升,“法治中国”涵盖了民主、法制等多层面,从分调查的选项和网民关注的热点来看,依法治国的阻碍、官员与法律权威的关系等问题凸显出来○12。可见,“法治中国”的提出,根植于社会大众中更宏观、更深远的期待。

近年来,每一年的民意结果都指向了切实的民生问题。在每年人民网强国社区“E政广场”时政、民生、经济、科教、地方、综合六大类的建议中,网友提出的时政类建议和民生类建议所占比例最大○13。同时,在“代表委员提案议案专区”中,以代表委员身份参与“网上两会”所提出的建议集中在民生类。2011年、2012年、2013年,“社会保障”居第一位。五年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针对官员政绩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5%的网民选择了“民生改善”○14。

从当前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看,一些理论上的难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性的程序设计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灰色地带”应当置于怎样的位置?大多数的网民更加关注公共领域,一旦涉及专业领域的问题应该由谁“表达”?而这些专业领域的表达如何形成一种力量?这些不仅是“网上两会”面临的难题,也是两会一直以来面对的难题。

四、结 语

网民通过网络讨论公共事务,在争取、维护和实现民主权利过程中形成公众舆论和压力来影响决策。从网络民主的程序设计与有效性来看,网络民主并不能构成一种新的民主模式,不能支撑起一个整体合理的民主模式。网络是一种工具和手段,网络民主实质上是对现代国家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和完善。中国的网络民主就是一种政治参与,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的一种民主形式,是人们在争取、维护、实现民主权利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和运用的渠道。“网上两会”正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产物,它的普及就是运用了网络在推动表达自由中的作用。

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层面看,政府应积极把这种民主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内的民主模式中,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和现有的政治制度建立起理论上的衔接和制度上的有效性运行模式。至于“网上两会”如何从程序上、机制上发展创新,是下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注释:

①这是最常引用的马克·波斯特在《网络民主——因特网和公共领域》一书中对网络民主的定义。

②有人总结了西方代议制民主中的问题。比如,代议民主过多依赖于选举过程的民主性,而缺乏其他民主性机制;代议民主中决定权力与民众分离;传统大众媒介过度市场化和自由化,而异化为民主危机。参见郭小安:《网络民主——媒介与民主关系的新形式》,《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采用此观点的论文主要有: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刘小冰、邱萍:《网络民主中的政府治理及其法律调控》,《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④网络民主在中国网站的实践主要包括:1.两会问总理;2.代表委员开博客;3.代表委员官员在线访谈;4.官员与网民在线聊天;5.官员与网民见面会;6.官员通过网络问计、拜年;7.官员述职网络视频直播;8.政府重大项目、政策、法规出台通过网络公示,听取社会意见;9.重大公共事件,网民强势参与,表达诉求,形成网络舆论。参见任天阳:《论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可能性》,《南方传媒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5页。

⑤此为美国学者拉维在《网络民主——网络的权利》一书中的观点。转引自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⑥根据2002年两会的网络调查结果,“老百姓十大关注”包括:1.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2.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3.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4.推进依法行政和保障司法公正;5.积极扩大就业渠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7.推进农村及城镇医疗体制改革;8.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9.强化安全生产,防止重大特大事故发生;10.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来源: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7501/7502/20020304/678431.html,20120208。

⑦详见《两会:老百姓十大关注》,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304。

⑧2009年两会网络调查分类的20项包括:(1)医疗改革;(2)安全生产;(3)灾后重建;(4)社会保险;(5)文化创新;(6)食品、药品安全;(7)教育公平;(8)就业问题;(9)股市稳定;(10)应对金融危机;(11)环保问题;(12)住房问题;(13)三农问题;(14)地方政府机构改革;(15)社会稳定;(16)司法公正;(17)反腐倡廉;(18)收入分配;(19)城乡统筹;(20)依法行政。数据来源:http://npc.people.com.cn/GB/8885695.html,20120210。

⑨有网络编辑对网民的建议进行分类、编号,并联系、沟通这三大板块。当年“E两会”提案3564件,版主提交59件,代表委员回复20件。数据来源: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81152/8998959.html,20120210。

⑩参见人民网强国论坛:《E政广场134篇网友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线索》,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174198/17057627.html,20120210。

○11以2009年为例,政协提案中超过50%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内容,其中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整经济结构的提案将近2000件。除此之外,便是各地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诉求。而500多份人大的议案,则多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诸如邮政法、统计法、国家赔偿法等,专业性相当强,且多局限于立法、修法层面,与当下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无涉。委员代表们最终提案与议案的指向与民意调查的热点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参见田磊:《“两会”之上,何处安放民意?》,《南风窗》2010年第6期。

○122013年“法治中国”的分调查问题包括:1.您认为实现依法治国的最大阻碍是?2.您认为为什么会有部分官员试图凌驾于法律之上?3.您怎样看待群众维权意识高涨的现象?4.您怎样看待舆论涉及司法公正的报道?数据来源: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3diaocha/.20130310。

○13截止2012年3月29日,人民网强国社区“E政广场”六大类的建议中,时政(11876条)、民生(3987条)、经济(1567条)、科教(1441条)、综合(1276条)。

○14针对目前官员政绩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3%的网民认为“缺少公众及媒体的监督参与”,认为“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的占23%;在最关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85%选择了“民生改善”。参见“两会调查”系列报道之九:《85%网民最关注政绩考核中‘民生改善’选项》http://npc.people.com.cn/n/2013/0227/c1457620615291.html.20130301。

参考文献:

[1]曹泳鑫,曹峰旗.西方网络民主思潮:产生动因及其现实性质疑[J].政治学研究,2008,(2).

[2][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再造新文明[M].白裕承.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4][美]格林斯坦.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储复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徐珣.网络民主公共协商与制度创新[J].浙江社会科学,2011,(4).

[6]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7][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J].政治学研究,2003,(3).

[9]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何威.“互联网总统”的迷思——2008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1).

[责任编辑:刘琼莲]

作者:严冬

因特网网络调查管理论文 篇2: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调查和统计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必然得以优化和改进,我们才能集中更多精力致力于关键问题的研究。由于教育研究自身的特点,如学生组织性强,学校的分层结构,调查对象的单一性,丰富的校内资源等,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设计适合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教育调查和统计,技术路线

教育问题的研究少不了客观调查和科学统计的方法。将调查和统计无缝链接是保证其得以顺利进行及其结果客观科学的关键所在。在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用于教育调查和统计是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调查和统计方法,既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调查和统计方法,也有别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其它领域的调查和统计方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调查和统计方法既带有教育技术的烙印,同时也因教育问题自身的规定性而具有其独特性。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调查和统计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统计方法也应随之得以优化和改进(或称之为“革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这门成熟、严谨的学科上,它就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而且仍不失其原有的严谨性。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工具从大量的体力劳动中(比如分发问卷、录入数据等)解放出来,节约更多的资源,科学地接近事实。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可以根据设计好的问卷,利用数据库技术(如Access,VFP,Oracle等),建立完备的数据收集“仓库”。然后利用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如ASP,JSP,PHP等),设计出收集信息的“数据自动接收器”,即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并安装在服务器上,继而按抽样方案,通过Internet “高速公路”快速地将数据收集到“仓库”中。再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等)将“仓库”中的数据快速组织、整理并进行分析(分析过程避免了大量面向公式、耗时的人工计算)。最后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写出报告并打印输出。整个过程简化成图1所示。

在问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上,调查和统计本是一个系统的连贯的步骤。但为了便于作更明了地阐述,本文还是将所涉及的过程抽象为两步:一是针对所量化的教育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即教育调查,二是针对教育调查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即教育统计。本文主要着重于信息技术对教育调查和统计的实现上,并不太多涉及教育调查和统计的相关理论。另外本文所涉及方法主要适用于信息技术环境较好的地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调查

教育调查是指在没有预定因子、不施行控制的条件下,对现成的教育方面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1]。

教育问题量化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系统(如Access、Oracle等)创建库和表,然后根据设计好的纸上问卷,利用Web服务器网页技术(ASP、JSP等)编写电子问卷并安装到指定的服务器上,即可在B/S模式下进行问卷调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调查普遍被称为网络调查。与传统问卷调查相比,网络调查明显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组织简单,费用低廉[2]。无须印发问卷,无须派出大量调查人员,可以实现无纸化调查;第二,效率高。无须录入人员重新录入和手动计算,数据直接从服务器上下载,可以不受空间、时间和天气的限制;第三,客观性高[2]。首先数据是直接由被调查对象直接录入到数据库中的,中间省略了传统由统计人员重新录入整理的工序,从而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另外,被调查人是在完全独立思考环境下接受调查(一人一机),不会受到调查人员及其他外在因素的误导和干预。第四,广泛性。可以利用校园网和因特网实现广泛的跨地区的多层次随机调查,这是传统问卷调查很难实现的。广泛性也可增强其客观性。

当然,网络调查也有着自身缺点:一是调查结果真实性较差[3]。比如,缺乏交流与沟通造成调查对象随意填写或误解原意;缺少必要的宣传造成调查对象不愿填写真实身份(不利于跟踪调查);二是调查样本代表性差[2],不利于分层抽样。调查者往往集中在有条件上网的人群,特别是男性、教育水平较高、有相关技术、较年轻和收入较高的人群。网络操作水平较差的人群很难接受和参预网络调查;三是安全性问题[2];四是无限制样本问题[2](即同一个人可以重复填写问卷)。

这些缺陷在教育问题调查时是否依然存在?如存在,是否可以利用教育本身特点予以减少,甚至消除呢?也就是说,在强调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教育问题本身的特点,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技术环境下针对教育调查的一些特点吧。

1、对象明确

教育调查的对象不象其它网络调查那样复杂。其对象主要是学生(当然有时也涉及教师);调查地点主要在学校(有时也包含其它教育机构)。这样我们可以在考虑样本代表性时节省更多的时间。

2、层次性好

学校本身具有自然的层次结构,因此我们在分层抽样调查时可按学生所在年级或学校类型等结构进行抽样设计并调查,以减少覆盖误差。

3、组织性好,可跟踪性强

学生按班或专业编排,有详细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学号),在抽样时可直接对档案数据库进行操作。在要求调查质量较高时,我们可以对所有接受调查的对象(学生或教育机构)均给定唯一的代码和密码,并将抽样对象的信息(如学号)提前录入。只有通过身份论证的对象才能接受相关调查。这种调查方式也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还有利于长期跟踪调查和深入调查。

4、有专门教育管理部门的配合

在开展调查时,我们可以联系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在相关部门的宣传(比如组织有奖活调查)和动员下,提高调查的效率和数据的客观性。同时可以与教育部门一起协商,开展形成性评价。从而最大程度上增强了调查的严谨性,有效地保证了教育调查的合理性、规范性。

5、良好的硬件环境

在信息技术环境较好的区域,大学、中学甚至小学都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和网络机房,很容易实现网络调查。对于中小型的教育调查,没必要通过专门的主页网站,一是考虑费用问题,二是稳定性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或机房的局域网,通过管理员对IIS简单设置即可实现。每次分批调查结束后,我们就将数据备份并关闭系统。这样也避免了由于采用WEB和Email方式收集数据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安全性差、代表性少、覆盖率低等。

6、调查对象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水平较高

CNNIC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显示,18-24岁的年轻人占中国网民的37.7%,18岁以下的占15.8%。可以说网络知识已在中学和大学得到普及。网络的渗透率[3]较均衡,因而网络操作和基本网络知识已不对调查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与普通网络调查相比,教育调查可以较容易实现有组织地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而非基于Internet的网络调查)。并且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提高调查的可靠性。这样我们可以把重点集中在更细致的工作上,如宣传和交流沟通。

另外,对于无限制样本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克服。比如,在数据库的表中设置一个IP字段,并通过程序实现在指定时间内(30钟还是1个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程序进行调整)不允许出现同一个IP地址记录。在ASP中,我们可以通过Request.Servervariables(“RemoteAddr”)[3]测试出IP地址并记录到表中,并测试时间的函数记录每个IP登录时间这样便可避免重复利用一台机子重复投票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重复样本。另外对于有些调查选项,在传统调查中,被调查者常常漏选或范围超出实际范围(比如一天上网25小时等),我们不应在数据收集完毕后将之作为缺失数据或奇异数据进行处理。在ASP程序设计时,我们可通过JavaScript在客户端进行判断,以保证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

在多个学校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考虑到程序移植后的路径问题,在用ASP设计时最好利用Server对象的Mappath方法,将虚拟路径转变为实际的物理路径。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统计

教育统计就是研究教育统计数据的科学[4],即对教育调查获取的大量原始数据加以处理、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序上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并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1]。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各级学校都采用现行教育统计学作为教育现象的量化工具。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之一就是快速运算。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统计自然不能脱离计算机软件的参预。

在软件的选择上,有的习惯用Excel,有的自己编写小型分析系统。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是用SPSS和SAS,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

我们将服务器上的数据下载至本地硬盘上。对于有些版本的统计软件,我们对存放数据的表还需要通过格式转换,比如转换成Excel的数据格式后再导入到统计软件中。另外,在分析之前,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缺失值和异常数据处理、数据转换处理、数据抽样和选取变量)。

教育统计的常见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十类[4]。即(1)一般性统计;(2)两个总体之间特征数据的差异显著性;(3)多个总体之间特征数据的差异性;(4)一个或多个因素对结果影响的显著性;(5)相关性或相关程序研究;(6)变量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7)某变量是否服从特定分布;(8)研究对象的分类(聚类);(9)如何将多个指标描述的对象简化成少量指标描述;(10)如何将多个用不同量纲指标描述的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排序。其中每一类教育问题可根据数据类型和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来选择解决问题的统计方法。

下面通过SPSS13.0对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研究为例对常用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1、计算网瘾值

“网瘾”量化标准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著名网络问题研究专家、心理学家金波利·杨(Kimberly·Young) 的“20项目检测标准”[5]。ASP程序将调查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因此预处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Transform/ compute对每项调查得分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每个人的网瘾值。

2、总体分析

通过对所有的有效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可得出学生网瘾均值为43.6564,均值要大于第二级最低40分的网瘾值。而频数分析(Frequency),可知57.1%的学生属于第二级(轻度网瘾),2.6%的学生属于第三级(深度网瘾)。

3、性别与网瘾的差异性

先比较不同性别学生的网瘾平均值,然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来分析性别所造成网瘾差异性的显著性。

4、年级与网瘾的差异性

对所调查的三个年级的网瘾值分析时,采用分组描述可知,大一的网瘾值平均为42.5588,大二为44.9470,大三为45.7170,数值逐年递增。至于“年级”因素是否与“网瘾”有显著影响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5、网瘾与网游时间、上网时间、上机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对这些数据采用相关分析(Correlations),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

表中相关系数旁边均有两个*, 即表示显著水平a为0.01时可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以上因素对网瘾均有正向影响(虽然线性关系不明显),其中,每日玩网游的时间与网瘾值的线性关系最强(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为0.327)。以上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国家制定的首个《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首选用技术手段直接通过控制网游时间来达到控制网瘾是有根据的。

四、总结

综上并结合教育调查和统计理论,不难得出信息环境下教育调查与统计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当然对于一些特殊调查,如学生就业反馈信息等,也可以采用Email(便于反馈和跟踪)和Internet Web调查方式收集数据。显然,以上方法并不适合信息技术环境较差的环境。

为了保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调查和统计的实现,我们在强调技术的同时必须注意“问卷设计-调查-统计”三者间的一致性、协调性和连贯性。有研究者在研究大学生网络生存状况时,曾由于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走了不少弯路。他们在对多项选择问题的设计时,没有考虑统计策略就简单地设计成“多选项二分法”(Multiple Dichotomies Method)[6]的式样。

例:1、您常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功能有哪些(多选题)?

1)娱乐 2)下载资料 3)Email 4)聊天 … …

按这种设计在统计时只能采用多选项分析中的二分法分解问题,对各变量做频数分析。虽能很方便分析出每项功能的使用情况,却不便体现调查对象使用每项功能的优先顺序。而该项目统计分析的最初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选择互联网服务的优先级,这样就出现与统计环节脱节的问题。

如果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统计的要求,我们就会按“多选项分类法”(Multiple Category Method)方式[6]进行问卷设计。问题分解如下:

1、您常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功能中哪个被认为是第一重要的(单选题)?

1)娱乐 2)下载资料 3)Email 4)聊天 … …

2、您常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功能中哪个被认为是第二重要的(单选题)?

1)娱乐 2)下载资料 3)Email 4)聊天 … …

3、您常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功能中哪个被认为是第三重要的(单选题)?

1)娱乐 2)下载资料 3)Email 4)聊天 … …

“从信息丢失方面考虑,第二种分解方式没有造成信息丢失”[4]。这对研究的准确性和经后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一个项目性的教育研究课题,成员组成中最好有熟悉调查和统计技术的人员,以确保技术路线的一致性,确保调查和统计无缝链接。

——————————

参考文献

[1]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0

[2] 郭强.网络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2-3

[3] 蔡翠平,尚俊杰.ASP网络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24

[4] 裘雨明.网络调查的缺陷及其改进[J].经济师,2004:5-109

[5] Kimberly·Young.网络心魔[M].上海:上海译文社,2004

[6]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08

On Methods of Educational Survey and Statistic under the IT Environment

Deng Rui1、2Zhou Xingsheng1

1、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2、 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Changsha, 4102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邓 锐 周兴生

因特网网络调查管理论文 篇3:

加强高校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对策研究

【摘要】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扩大,高校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确立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原则,丰富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体系,使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文化 管理工作

以高新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要保证高校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无疑是一剂良方。李岚清同志在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会上指出:“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便利、快捷信息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因而,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战略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把互联网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作为开展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纳入现有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体系,并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更多地、更强有力的传播我们党和政府的声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绩:

第一,增强了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广大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不断提高对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网络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可以改变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其有效利用率。

第二,探索了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工作机制。按照有关要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初步构筑起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网上平台;制定了有关信息服务、网站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思想文化信息,特别是对电子服务的管理和监控。教育大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抵制网络不道德、不文明现象。一是要教育大学生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在对待网络信息上也要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赏力和政治纪律性;二是教育大学生将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技术规范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加以学习和掌握,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网络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建立了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主体网站。在互联网上开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网站和主页,可以随时在网上阅读和下载马列著作、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了解国内外大事、热点问题和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同时,通过积极建立网络文化管理主体网站,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服务渠道,初步形成了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体系。继续加强和完善了校园网络及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建设。由学校组织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门力量,加强对继承和发扬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符合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软件的开发、制作和交流,逐步建立和完善起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信息资源库。

第四,加强了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加强对专、兼职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互联网知识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技能,并将是否熟悉和使用互联网技术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技能培训,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高校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值得重视的问题,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对青少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还尚未引起决策者足够重视,缺乏充分的硬件设施支持和系统的网络道德理论体系。在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硬件配备、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网站建设以及网络管理与监控等方面投入较少、发展缓慢,已经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之一。

第二,当前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网站发展不平衡。以高等院校为例:在网站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上,理工类高校优于其它高校;在网络文化管理教育的内容上,文科类高校的教育内容最为丰富多彩;在影响力和渗透力上,名牌高校校园网最为突出;在经费和人员投入上,重点高校优于普通院校。各高校虽然都有了校园网,但在校园网上大多只重视学院概况、教学科研、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介绍,忽视了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因此也就谈不上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第三,当前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仍显单一、呆板。现有的网络文化管理教育网站的信息量还太少,速度不快,吸引力不强,使用不够便捷,影响力还不大。实际上,除了我们的BBS栏目稍显热闹外,真正赢得点击的版块并未实现信息发布者的初衷,简单的灌输方式亟待向信息引导和信息分析方式转变。

第四,综合治理的系统性较差。自2000年底国家推出“网络文明工程”后,教育部等多个部委相继制定有关文件并召开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各地纷纷加强网络管理。由于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工作面大、线长、点散,网络综合治理因人员、设备、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制约而存在极大的难度。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协调,管理与沟通相对薄弱。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不够。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传阅、下载,各种鱼龙混杂的观念、言论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甚大。

三、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对策

面对互联网给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和青少年教育带来的挑战,根据当前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现状,过去较为简单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更新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观念,确立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原则,丰富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体系,使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以适应网络条件下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新形势的需要。

1.更新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观念

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对这一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而以通信和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从信息通信的角度看,全球化就是信息克服空间障碍的全世界的自由传递。因此,当前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网络信息时代,要克服传统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弊端,必须更新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其一,树立不断学习观念,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要有效地开展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使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时代保持同步。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会青少年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而且要对时事、政策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对各种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有科学的识辨能力,教会青少年用科学的方法论去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地评价和捕捉各种信息。其次,增强敏锐的信息意识,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鲜的、萌芽状态的问题,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将其概括和加工,形成有规律性的认识二。再次,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使自己有能力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并能够及时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对青少年存在的思想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从而提高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实效。

其二,树立平等待人观念,加强调思想交流

网络环境强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要求我们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对象。网络文化管理教育要屏蔽动机,包装教育行为,以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平等友好的待人态度,接近受众的语言风格,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标。

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文化管理教育,要更加强调思想交流。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使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上网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垄断的消失使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向的由教育者到受教育者,同样也存在由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过程。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其三,树立以情动人观念,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理养成

同传统网络文化管理教育的过程不同,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正确信息的传授,而是在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区分正确和错误、是非和曲直。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文化管理教育,也要讲求以情动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任何认识和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支配下完成的。所以说,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即是一种宣传教育,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它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进行理性灌输,而且需要情感培育和心理养成。

2.确立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直接以马列主义启迪人、武装人,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那种把网络建设当成纯业务工作,主张网络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观点是错误的。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上世界,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弘扬主旋律,占领阵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网络文化管理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又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形成一种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网络氛围,增强广大青少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动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第二,网上监控与培养自律相结合,堵、防、疏多管齐下

在网络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自由地发表意见和看法,并通过网络迅速与他人交换和分享信息。由于信息交流的频繁和快捷,使得大量的参差不齐的内容出现在网络之中,并在相当大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年轻人思维活跃,目光敏锐,感情丰富,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容易被一些光怪陆离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和迷惑,并相互传递,竞相效仿。在网络中他们不仅仅是受体,更是参与者,所以想用以往“围、追、堵、截”的方法是根本无法实现对一些不良现象的有效控制。而且,目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打破了国家对原有的传统媒介完全控制的局面,国家对网络的管理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控。为有效进行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运用技术手段,譬如建立“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阻止“危害数据”的进入,从源头上“堵”,为大青少年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并建立法规和制定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法规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要通过疏导性的网络文化管理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大青少年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网民”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

一方面,网络宣传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使读者感到可信、可亲、可用;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显得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我们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深度的分析文章、对读者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贴子作为网站内容的主体。

3.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体系

第一,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党委(党组)一把手要负起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领导成员也要明确任务,负起责任。高校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加强队伍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包括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专职干部,无论是指导思想的探索、制定、贯彻还是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改进,都离不开一支既具有过硬的思想觉悟,又具备相当的网络管理才能和信息时代思维方式的工作队伍。他们一方面与青少年进行网上交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为青少年解决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将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真正成为学校和青少年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支队伍的挑选和培训要严格把关,因为他们有时是代表学校在网上发表见解,需要对时事、政策和校园动态有很强的把握能力;有时又以普通青少年的身份上网,不能老气横秋,以批评说教的口吻出现,要熟练掌握网络的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第二,拓展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活动体系

活动设计要围绕党的中心,适合青少年特点,为广大青少年所关心和接受;活动内容由中国近代史、时事焦点、日常思想工作等部分组成;活动方法上要宏观指导与微观点拨相结合。一是在网络中设置专门的青年园地,向广大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他们真正爱好和关心的事物,给他们正确的舆论引导;二是开设网上团校、党校,用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此来武装青年们的头脑,擦亮他们明辨是非的眼睛;三是在网络中设立专门的留言版和聊天室,让青少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定期地组织网上的热门话题讨论和网络调查,让他们在网络上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空间,创造并发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气氛;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科技活动,如在青少年中开展网络知识、网络创意、页面设计、个人网站及网络软件设计等网络素质与网络技能的科技竞赛活动,着眼于提高青少年运用网络的综合能力。

第三,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

建全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要结合青少年实际情况,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建立网络有害信息防火墙,并制定一系列计算机网络管理条例,如校园网管理制度、检查制度、筛选制度、值班制度、汇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广大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要进行清理,要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青少年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祛邪扶正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1.

[2]谢海光.互联网与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务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网络文化管理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4]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大学)

作者:周丽莉 孔 华 史 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校企合作之职业技能论文下一篇:基于景观发展的茶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