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与水体保护分析论文提纲

2022-09-11

论文题目: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我国不同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重点围绕“三河两江、五湖、四城”的水污染问题集成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构建“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依据治理对象特征,提出“一湖一策”、“一河一策”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现有的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层面,缺乏推广层面的指标。“十三五”在对示范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时发现: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由于污染源来源、社会和经济因素的不同,导致一套综合效益评分高的技术工具包示范在同一河流不同河段呈现截然不同的治理效果,亟需依据河流的差异化河段制定精确化的水污染治理方案。本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技术评价与示范管理办法[2009]58号》,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内容分析法,依据评价指标的频度分析结果,补充完善推广层的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情况、政策配套程度和技术创新性等要素,对指标量化,计算指标权重,初步构建“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推广指标体系”。在河流综合分类理论指导下,依据京津冀版块典型河流--洋河流域的污染源、社会、经济等特征划分流域河段类型,利用初步构建的“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推广指标体系”按照不同类型的河段技术需求在水污染治理“技术库”中筛选不同类型河段综合评分较高的技术,进行技术综合示范。利用《环境保护技术验证评价测试通用规范》针对性设计评价测试验证方案,基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对技术评价体系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实证,构建“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在前期《国家环境保护技术评价与示范管理办法[2009]58号》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内容比较法,依据评价指标的频度分析结果,初步构建“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推广指标体系”。(1)技术特性层面分为技术推广与转化类和技术性能类指标分别包含: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情况、技术辐射带动程度、政策配套程度、技术适用性、技术就绪度;技术创新性、技术的复杂程度、技术稳定性。环境效益层面分为二次污染类、污染物去除率类和污泥处理类指标分别包含:废气产量、噪声;TN、TP、COD、氨氮;污泥含水率、污泥处置方式、污泥资源回收率。经济效益层面分为技术成本类和资源利用程度类指标分别包含:维护成本、技术运行成本、技术建设成本;建设地面积、能源消耗量。社会效益层面分为社会安全类和社会价值类指标分别包含:对人健康的影响、周边居民可接受度;技术与产业关联度、就业效果、景观效果。(2)运用《环境技术评价实施细则》中的层次分析法和九标度法计算权重:技术推广与转化类指标技术适用性单排序权重最高为0.38,技术辐射带动程度最小为0.08;技术性能层面指标技术创新性和技术稳定性单排序权重都为0.4,技术的复杂程度权重为0.2;技术成本类指标技术运行成本单排序权重最高为0.59;资源利用程度类指标建设占地面积权重最高为0.67,二次污染类指标废气量和噪声单排序权重相同为0.5;污染物去除率类五个指标权重相同都为0.25;污泥处理类指标污泥资源回收率权重最高为0.49;社会安全类指标对人健康的影响权重最高为0.67;社会价值类指标技术与产业关联度最高为0.54。(3)根据《环境技术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将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五个级别,对应的评语依次为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2)以京津冀版块典型河流--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河流综合分类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不同河段污染源、社会和环境要素,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洋河流域划分为四个类型河段。(1)城市合流制溢流管制与河道黑臭水体修复区包含宣化区、桥东区、桥西区、崇礼县;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区包含下花园区、涿鹿县;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与河道生态修复区包含怀来县、怀安县、万全县;农田面源污染控制与水土保持区包含阳原县、蔚县。(2)综合考虑四种类型河段特征、国家和地方重点规划和水质治理目标差距度,明确不同河段的技术需求。(3)依据《张家口市水质达标方案》制定不同类型河段水污染治理总体路线图。(4)按照“水十条”要求,综合考虑治理需求和技术的匹配度,以“匹配度”和“技术成熟度”综合最优为原则,采用“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评价筛选确定:城市合流制溢流管制与河道黑臭水体修复区最优技术为城市污水厂湿污泥生物发酵制营养土;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与河道生态修复区最优技术为低温河道湿地空间梯级配置技术、观光乡村集水景观构建与固土控磷技术;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最有技术为基于无害化微生物发酵床的养殖废弃物全循环技术;农田面源污染控制与水土保持区最优技术为集约化村镇生活污水灌溉回用零排放技术、绿色农业精准节水控肥技术、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农田退水污染物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技术。(3)利用《环境保护技术验证评价测试通用规范》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针对性设计评价测试验证方案,示范评估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技术实施后洋河流域整体水质全年稳定在Ⅲ类及以上,主要污染指标TP、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氨氮去除率达到70%以上;社会调查反馈67.6%周边居民对技术的实施应用表示满意,76.2%表示技术实施应用给他们的生活及工作都带来了正面影响;技术示范实施应用后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51.06亿元,同比增长6.9%。综合来看,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评分结果较优,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文献计量法;九标度法;综合效益评价;河流综合分类理论;京津冀版块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河流水污染治理现状

1.2.2 河流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1.2.3 河流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初步构建

2.1 前言

2.2 不同类型水污染治理技术成果清单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3.2 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指标的筛选

2.3.3 指标分析

2.3.4 指标的分级标准

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4.1 层次分析法的方法步骤

2.4.2 权重计算

2.5 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综合评价方法

2.6 小结

第三章 京津冀典型河流--洋河流域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思路

3.1 前言

3.2 洋河流域河段类型划分

3.2.1 区域概况

3.2.2 河段类型划分

3.3 洋河流域差异化河段污染源识别

3.3.1 洋河流域污染源特征

3.3.2 各控制单元污染源特征

3.4 洋河流域技术需求

3.5 洋河差异化河段治理技术的评价与筛选

3.6 小结

第四章 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4.1 前言

4.2 示范工程实施与技术应用

4.2.1 集约化村镇生活污水灌溉回用零排放技术

4.2.2 农田退水污染物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技术

4.2.3 低温河道湿地空间梯级配置技术

4.2.4 绿色农业精准节水控肥技术

4.3 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的验证

4.3.1 环境效益

4.3.2 社会效益

4.3.3 经济效益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网页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校园物业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