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居民消费分析

2022-09-15

第一篇:河南省居民消费分析

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报告名称】: 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关 键 字】: 农村,居民,消费

【报告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8.47元,比上年增加344.27元,增长11.3%。食品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0%,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河南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方式从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转变。农民除了吃、穿、住等基本的消费,则把更多的钱投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享受型消费,消费需求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一、食品消费合理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20.36元,比上年增加54.55元,增长4.7%。在食品消费中,人均用于主食消费支出356.56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蔬菜及制品消费支出人均121.33元,增长10.4%,肉、禽、蛋、奶和水产品支出人均233.60元,增长1.4%;烟、酒117.91元,增长14.4%,茶叶、饮料支出人均16.71元,增长32.9%。从具体消费的数量上看,人均消费粮食194.44公斤,比上年下降20.8%;人均消费肉禽类9.84公斤,增长17.5%,奶和奶制品2.15公斤,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蛋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分别为10.57公斤和1.5公斤,分别增长1.6%公斤和3.1%。农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赖以生存的主食消费不断下降,而多营养的副食消费则全面上升,饮食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在外饮食184.68元,比上年增长1.0%,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已占到整个食品消费支出的5.5%。

二、衣着消费成衣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25.64元,比上年增加15.89元,增长7.6%。在消费支出大幅增加的同时,消费更加趋向于成衣化,全年购买服装、鞋的支出增幅较大,人均分别为157.95元、52.22元,增长6.6%、11.7%,此项支出已占到整个衣着消费支出的93.1%。

三、居住条件舒适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5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84平方米,增长5.8%。在住房面积增加的情况下,房屋室内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2009年河南省百户农户中,26.5%用上了自来水,27.1%使用清洁能源燃料,13.6%已装上了空调,另外用于购买家具、机电设备、室内装饰品均呈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河南省农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

人均875.83元,比上年增长22.9%,购置家庭生活设备及用品的支出人均203.81元,比上年增长20.2%。

四、交通通迅现代化

受农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和通讯工具价格继续下跌的双重影响,农民交通通讯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末河南省农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52台,增加3台,消耗燃料支出人均18元,增长18.4%;年末农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26部,比上年末增加12部,增幅高达11.4%。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310.11元,比上年增长

6.6%。其支出额已成为农民生活消费中仅次于居住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五、大件耐用消费品普及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完成了从实用型向享受型的转变。2009年末大件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家电等在农村逐渐增加。2009年末,河南省农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35台、15台、4台和104台,分别增长28.2%、33.5%、15.2%和4.5%。家用电脑、私人轿车也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农民家庭,2009年末的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到4台和2辆。农民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增加,给家庭带来了浓厚的现代化生活气息。

六、消费领域多元化

随着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聚集,一些家政服务、房产中介居民服务等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2009年农民用于家政服务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03.4%。文化娱乐、身体保健、美容美发等一些城市化服务性消费呈较快增长势头。农村消费要求进一步趋旺,消费领域呈现多元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据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五等分分组,2009年20%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5.80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67.2%。其中食品支出人均979.07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80.2%;衣着支出164.12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72.7%;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30.40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55.7%。年人均消费的肉、水产品、蛋分别为8.38公斤、1.23公斤、6.27公斤,分别为河南省水平的85.2%、82.0%、59.3%。这部分农户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为43.0%,比河南省农户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所拥有的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大件耐用消费品也明显低于河南省农户平均水平。

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生活消费,可以清楚的看出,河南省农民总体生活水平向好,但低收入的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目前这部分农民为数不少,其生活水平每提高一步都相对艰难。因此,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在不断提高总体水平的同时,特别要着力解决在整体中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快步向小康迈进。

第二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消费升级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住宅、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优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消费支出城乡居民

正文:

一.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 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 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到199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50.1%,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从67.7%下降到

58.6%,从贫困提高到温饱水平。从1995年到199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0.1%下降到42.1%,进入到小康阶段,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从58.6%下降到52.6%。从1999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42.1%下降到37%,进入到富裕阶段,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从52.6%下降到43%。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表明我国居民花在食品支出方面的钱占总消费的比重下降,消费总支出中更多的支出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

2. 实物性消费支出中,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上升,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

明显下降。耐用消费品方面,我国居民对于房屋及汽车的消费支出大为增加,尤其是住房支出。自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很快。据统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6.6%提高到10.2%,住房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由5.43%提高到7.71%。农村居民住房支出占总支出比重高于城镇,自1993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3.9%至16.4%的高水平上,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位居第二。非耐用方面,2001年,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为63.3%,比1990年降低了18.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53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明显。

3. 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上升,消费总支出中更多的支出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城乡居民为满足生存需要在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额虽在不断增加,但支出比例不断下降,相反,为满足居民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2001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为26.2%,11年间年均上升1.5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居民全部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441元,比上年增长9.7%,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24.8%提高到28.1%,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性支出、交通通讯支出份额上升较快。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5年十多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年均增长15.5%,高于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此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由1993年的9.2%大幅提高到2005年的13.8%,平均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各类消费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已位居第二位。从农村居民看,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也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达14.5%,比同期人均纯收入增幅高3.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7.6%提高到2005年的11.6%,年均提高0.33个百分点,居食品、居住之后的第三位。另外,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十分迅速,比重不断加大,在2001年到2005年之间,就由8.61%上升到12.55%。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导致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1993年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56.89元增加到600.9元,增长了9.6倍。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由2.7%上升到7.6%,年均提高0.4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27.17元增加到168.1元,增长了5.2倍,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3.5%提高到6.6%,年均增加0.25个百分点。

二.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食品消费比重依然偏大,恩格尔系数仍然偏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更有进入富裕水平的趋势。可是,虽然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我国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早在1993年,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11.4%,法国为18.3%,荷兰为14.6%,加拿大为15.7%。因此,我国居民在食品上的消费比重仍有下降空间。

2.教育、医疗、住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导致居民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受到一定抑制。我国教育的支出比重过高,在发达国家教育的支出比重都很低。其中法国最低,只占0.63%,最高的美国为2.41%。这些国家公共财政对教育的大量支出代替了居民在教育上的支出,使居民不必花太多的钱在教育上。在医疗保健方面,由于医疗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医疗收费过高以及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居民的医疗保障支出不断增长。住房方面,由于预期房地产价格将会继续大幅上升,许多家庭抑制其他消费,以积攒首付款和支付月供款。过高的首付款和月供支出明显挤出了工薪阶层的消费需求,绝大多数购房者纷纷削减了其他消费。因此,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挤占我国城乡居民其他消费的重要原因。教育、医疗和住房这“三座大山”,抑制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对整体消费需求以及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逐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严重偏低,恩格尔系数相对偏高,消费结构调整较慢。从消费水平看,自1978年以来,农民消费各年的增加额均低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民消费支出之比1985年为1.71:1,1990年为2.03:1。1995年为2.32:1,2000年为2.79:1,到2004年扩大为3.7:

1。城乡居民消费的绝对额差距由1985年的164.13元扩大到2004年的2166.30元。从消费结构看,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在1985年时为4.5个百分点,在1990年时为4.6个百分点,在1995年时为8.5个百分点,在2000年时为9.7个百分点,到2004年为9.5个百分点。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都在呈扩大趋势发展。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严重偏低。2004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385.8元的水平,较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52.1元低2166.30元。农民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39.01%。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2004年农民生活每100元消费支出中,有47.2元用于食品消费,只有52.8元用于衣着、

居住、购买家庭生活设备与用具、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生活。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7.2%。较城市居民的37.7%高9.5个百分点。这表明农民消费结构还不合理、调整较慢,食品以外的消费不足。从消费水平看,农民消费增长缓慢的根源在于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造成的。

三.完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些建议

1.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户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一方面,加快产业调整,广开就业渠道,努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进而促进消费。另一方面,采用包括提高职工工资、增加下岗工人补贴和离退休金在内的各种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其购买力,刺激社会总需求。同时,国家还需采取措施改善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尽可能地缩小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保证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不再降低。就我国而言,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同时其消费总量亦处于社会总体消费的基础性地位。

2.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继续发挥财政在教育投资中主渠道的作用,壮大财政实力是增加教育投资的根本保证。另外,政府还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包括住房、医疗、失业、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逐渐树立消费信心。特别在住房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强化房地产价格管理,遏制房地产价格过高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要让广大消费者买得起房,放心大胆其他消费。

3.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要为农村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和厂商要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乡村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以及信息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围绕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目标,积极办理农业生产与经营所需的消费贷款,积极支持农民购买冰箱、彩电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力支持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试办助学贷款,积极发放农村建(购)房贷款,以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针对农村消费信贷风险较大的状况,金融机构可以在贷款农户中建立信用机制,对于较大额度的

消费贷款,需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参考文献:

1.刘青芝《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现存问题与优化对策》

2.唐玲,《我国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八期

3.余明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百度文库,《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5.《我国教育住房医疗“三高”使居民不敢消费》腾讯新闻

http://news.qq.com/a/20061113/000823_1.htm

第三篇:2014年1-6月湖南省攸县居民消费价格CPI情况

2014年1-6月湖南省攸县居民消费价格CPI情况 上半年,受鲜菜价格明显回落、肉禽价格继续走低等因素影响,1-6月份,我县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累计上涨呈持平态势,环比涨幅比上年同期收窄0.1个百分点;同比累计上涨0.3%,同比涨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6个百分点。

一、市场价格变动基本情况

从上半年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看,同比呈“五升两降一平”态势,具体是:食品类价格上涨2.2%、烟酒类价格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跌0.2%、居住类价格下跌

2.7%;衣着类价格持平。

二、市场价格变动特点及原因

(一)食品类价格降多涨少

1、鲜菜价格季节性回落。1-6月份,我县鲜菜价格环比累计上涨1.8%,同比累计下降0.8%。二季度正是蔬菜生长旺盛期,加上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大,蔬菜供给有保障,应季蔬菜价格呈现下行趋势,继5月份环比下降后6月份再降

7.8%,而反季蔬菜市场价格仍是高位运行。在监测的21种蔬菜中,6月份有10种价格下降,4种价格上涨,7种价格持平,其中茄子、青椒、空心菜、苦瓜和丝瓜价格降幅已超过30%,其下降幅度分别为41.3%、30.1%、53.5%、39.1%和66.7%;反季蔬菜主要是芹菜、黄瓜、藕和芋头,其涨幅分别为9.6%、12.8%、6.0%和14.3%。

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逐步走低。上半年,我县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累计下降0.7%,同比累计下降0.3%。1-6月份其分月环比价格变动幅度分别为:3.4%、

5.3%、-6.4%、-1.2%、-6.2%和1.0%,价格变动比较大的主要是猪肉、牛肉、活鸡和活鸭等。导致价格下调的原因主要是天气转热,肉类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其中:猪肉下降7.7%、牛肉下降5.0%,受H7N9禽流感疫情持续影响,活鸡、活鸭价格进一步下降,其中:活鸡下降5.9%,活鸭下降12.9%。随着禽流感疫情的消退,6月份活鸡、活鸭价格逐渐回暖,恢复正常市场价格。

3、干鲜瓜果价格出现回落。1-6月份,干鲜瓜果价格环比累计下降0.3%,同比累计增长3.9%。受西瓜大量上市,鲜瓜果价格逐月走低,1-6月份干鲜瓜果

价格环比增长趋势分别2.4%、9.0%、-2.3%、-4.1%、2.3%和-8.9%,6月份我县鲜瓜果平均价格与上月相比下降21.8%。据对我县主要农贸市场的调查显示,6月份所采集的鲜瓜果品种中,与5月份价格相比有2个下降,其中西瓜平均价格

3.9元/千克、桃子8.3元/千克,与5月份相比分别下降35%和17%。

4.蛋类价格降幅明显。1-6月份,鲜蛋价格环比累计下降1.7%,同比累计增长

7.6%。蛋类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鸡蛋销售进入冰冻期,1-6月鲜蛋价格虽然波动不大,但销售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在疫情比较严重的3月、4月影响更为明显,其环比价格分别下降6.5%和6.9%。

5、粮食价格步入下行通道。1-6月份,我县粮食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累计增长3.7%。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县早籼米、晚籼米市场平均零售价逐步下滑,分别从年初的1.92元/斤、2.00元/斤降至1.87元/斤、1.93元/斤。粮食价格走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进口米及2013年2月份媒体对“镉”事件的影响,稻谷主产省湖南首当其冲,我县同样深受其害,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粮食销售渠道受阻,省外销售量大幅减少。

6、食用油价格以跌为主。1-6月份,我县油脂价格环比累计下降0.8%,同比累计增长2.6%。受国际国内油料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巨头相继在全国范围降价,带动本月油脂类价格明显下降2.2%。其中:金龙鱼调和油均价为69.9元/5升,环比下跌2.78%;金龙鱼大豆油均价为57.16元/5升,环比下跌4.57%。

7、水产品价格涨幅居前。受肉禽比价效应及禽流感影响,水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并维持高位运行。1-6月份,水产品价格环比累计增长1.3%,同比累计增长18.6%。其中:淡水鱼价格环比累计上涨1.6%,同比累计上涨22.2%。

8、淀粉及制品价格有所上涨。1-6月份,我县淀粉及制品价格环比累计上涨

1.4%,同比累计增长5.6%。特别是2月份春节期间涨幅比较大,环比涨幅达到11.6%,如玉米粉从每千克7.8元涨至8.4元,上涨7.7%,淀粉从每千克7.8元涨至8.4元,上涨7.7%,细红薯粉从每千克10.5元涨至11.0元,上涨4.8%。

(二)工业品价格有所下调

1、黄金首饰价格持续下跌。受国际金价持续下跌影响,我县黄金手饰价格从2月份开始持续下跌。1-6月份,黄金饰品价格环比累计下降2.9%,同比累计

下降1.9%;铂金饰品环比累计下降1.8%,同比累计下降1.4%。

2、燃料价格政策性下调。今年,受国家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影响,目前我县93#汽油、97#汽油和0#柴油价格平均每公升分别为7.23元、7.69元和7.12元,与一季度比较,其均价分别下跌4.37%、4.35%和4.43%;6月份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14.5公斤)含送气费110元/瓶,环比下降8.5%;12公分蜂窝煤0.75元/个,环比持平。

3、居住价格小幅下滑。1-6月份,我县居住类价格环比累计呈持平态势,同比累计下跌2.7%。6月份其建材类价格呈全线跳水局面。其中:圆钢市场零售均价为4050元/吨、螺纹钢3850元/吨、红砖价格306.67元/千块、水泥价格260元/吨,环比分别下降3.77%、4.08%、2.08%、6.02%。

(三)主要农资商品价格稳中有降

今年1-6月农资价格环比累计上涨0.4%,同比累计下降1.0%。从6月价格来看,农资市场有以下四大特点:

1、化肥价格稳中有跌。从监测品种来看,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市场价格有所变动,6月份,尿素价格为2.2元/公斤,环比下跌

2.53%;三元复合肥价格为3.07元/公斤,环比下跌1.25%;其他品种价格平稳。

2、饲料价格有所增长,环比增长0.8%,其中豆粕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影响,环比上涨了2.8%;

3、产品畜涨速快,环比增长2.2%,涨幅较大的主要是仔猪和蛋雏鸡,其价格分别从5月份的420元/头和2.40元/只,增长到460元/头和2.67元/只,涨幅分别为9.5%和11.3%;

4、农药市场价格整体较为平稳,只有乐果价格在6月份有所上调,上调幅度为5.6%。

三、市场价格走势判断

2013由于受食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影响,预测下半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将保持前阶段走势,稳定增幅在0.5左右。

第四篇:县扩大居民消费难点及对策分析

扩大消费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战略任务。今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首次将“扩大内需”单独成章,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县近几年始终坚持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为保持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消费水平一直呈现高位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累计增速达20.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4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单月增速、累计增速在全市9区县中创3个第一。高速增长的现状毋庸置疑,但仍存在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城乡消费不平衡、生存性消费占主导、边际消费倾向不高等诸多问题,县扩大消费依然任重道远。

一、扩大消费的难点分析

1、短时间内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难点之一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极其敏感的因素,增加居民收入

是扩大消费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或财产来获取收入,满足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居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的重中之重。gdp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往往容易忽视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gdp的增长不一定带来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因此,县要扩大消费,就要解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这个最大难题,只有收入增加,居民才有消费的动力。

2、如何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是难点之二

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大环境下,居民面临着养老、失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的生活保障问题,再加上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许多居民都愿意把钱存起来,在消费行为上很保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全县总储蓄额达255亿元,约占gdp的59.5%,到,全县总储蓄额达366亿元,增长了43.5%,其中居民储蓄达159.2亿元,增长23.4%。从数字上可以反映出全县消费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如此高储蓄率对扩大消费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障碍。

3、如何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难点之三

县从92年建城至今,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南北区域差异较大等不协调因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25元,收入差距依然很大。收入差距的存在,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今年上半年,全县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0.5亿元,而农村仅为6亿元。如何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成为了扩大消费的一大难题。

二、扩大消费的对策分析

1、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增长。

加快融城对接步伐,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三个共同”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是做好金井、开慧、榔梨的试点工作,将榔梨镇打造成三湘首善镇,将金井镇打造成省会北部卫星镇、现代农业核心区、城乡统筹样板镇,将开慧乡及板仓小镇打造成为湘北的“经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二是搞好城乡商业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恒广欢乐世界、新长海等城市综合体和快乐购、特易购等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以开慧镇、福临镇、路口镇、江背镇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商业综合体建设。

2、以完善社会保障为关键,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它能够有效消除居民因对新体制的不了解、不适应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使居民在适应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对未来消费水平和总体生活状况形成新的理性预期。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引导和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一定期限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继续推进“创业富民”活动,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培训服务工作。二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重点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参保覆盖面;抓好农村合作医疗县级配套补助提标工作,并逐步与城镇居民医保互通对接。

3、以健全消费体系为手段,提高整体消费层次。

一是培养新兴消费业态。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引进各种新兴业态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城区星沙为中心,以暮云、榔梨、黄兴、黄花、安沙等周边乡镇为补充,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其转型升级;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二是打造消费热点。以汽车产业为依托,推动汽车研发、销售、检测、租赁、休闲、会展等服务业的发展,打造汽车服务产业千亿集群。积极培育旅游、通信、商贸等传统消费热点和文化、健身、信息等新兴消费热点,以空港、高铁、地铁等快速交通资源为依托,着力构建区域性消费中心。举办“星沙商圈”消费节,打造县城市消费名片。

第五篇: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题告开报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1 居民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消费在规模、水平和结构上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样说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a.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b. 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c.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1.2 研究的目的

消费支出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的,而收入则是消费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相对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国民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消费结构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不仅是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消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存在一定的差异,消费行为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同。居民消费是构成社会商品总需求的主体部分,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又是整个居民总消费中的最重要部分,若想增加消费,保持国民经济稳定、持久的增长,就必须对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和整体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特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2.1影响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2.1.1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决定了其消费支出,收入是消费的根本基础,也是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以提高,则其消费支出亦将相对地得以提高,进而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

2.1.2流动性约束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仍处于初期,其各方面均未健全,某些领域仍未有社会保障机制。此情况之下,居民对收入风险意识尤其是持久收入,逐渐得到加强。人们凭借以往经验难以确定其当前收入是持

久性的抑或是暂时性的,使得大部分人将当前收入当成是暂时性收入,故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下降。同时,人们对其未来收入预期降低,导致持久收入下降。最终使得储蓄增长,可用资产减少。

2.1.3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居民教育支出的费用逐渐增大。教育改革一个直接的结果是促进了我国居民教育支出迅速增加。以及我国房价出现飞速上涨的现象,使得了居民购房压力日益增长。

2.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以其他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化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评价和政策建议。

3 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3.1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理论研究法,同时伴有文献研究,调查法,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所学的相应专业课本。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逐步完成毕业论文。

3. 2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可能性措施:

3.2.1 加强收入结构性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毋庸置疑,收入为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

3.2.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改善城镇居民的消费. 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充分地利用好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群的再就业;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合理地确定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扩大受保人群的覆盖面,改善城镇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致贫现象;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3.2.3大力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国家应该切实地调控好房地产市场,充分利用物业税等的政策手段,促使房价快速地回落到合理区间,避免房价回落缓慢对城镇居民消费心理负面抑制,扩大对自住房的需求,充分发挥好房地产业在拉动内需的积极作用。

3.2.4 相应规范我国现有的社会分配制度,以实现城镇居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我国

近些年来,在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某些不合法因素的出现直接造成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拉大。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将收入分配的距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4 预期成果

通过搜集数据和分析出来的结果大体上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及软件的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士试用期工作总结下一篇:猴年四字祝福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