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6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差异。

第一篇: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PICC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PICC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5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临床满意率等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以临床护理途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PICC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PICC护理;并发症;满意率

PICC置管是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穿刺技术,该种技术可以降低患者静脉滴注时的反复穿刺率,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1]。但PICC置管若护理不当,则可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给予PICC置管患者优质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次调查中,我院以临床护理途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该种护理模式条理清晰、合理性高,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体情况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男患13例、女患12例,年龄为31~72岁,平均年龄为(51.2±2.4)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患15例、女患10例,年龄为33~76岁,平均年龄为(50.3±2.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建立相关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情况如下:(1)临床经验总结。我院对往期临床资料及医护人员经验进行总结可知,PICC置管患者易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导管堵塞、穿刺部位感染、导管脱出四类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此次护理中,需着重对该四类并发症进行相关的预防与护理。(2)预防措施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通过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手法及患者的自身原因进行观察了解,并总结出下述的预防方案。首先对于穿刺部位易出血的患者而言,该种症状的表现主要与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医护人员对穿刺血管的选择有关[2]。当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或医护人员选择的穿刺血管较细时,均易出现穿刺点出血症状,因此,对患者穿刺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可有效降低穿刺点出血情况。其次,穿刺后出现导管堵塞也是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该种并发症的发生与滴注的药物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针对这一并发症,临床上需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导管冲洗,尤其在进行药物滴注后 ,可进行及时的导管冲洗,以免药物产生结晶或沉淀,而导致血管堵塞。此外,PICC置管易出现的并发症还包括穿刺部位感染、导管脱落等。对于感染情况,首先需对患者穿刺前操作器械清洁程度、患者穿刺处的皮肤洁净度进行保障,需于穿刺前进行强力的消毒处理,同时,穿刺时因选择资历较深的医师进行,避免在穿刺时增加导管与血管壁发生摩擦的几率,进而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则需及时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炎症加重。对于导管脱落情况,该种情况的发生一般与患者自身有关,如患者活动度较大、强烈咳嗽等均可引起导管脱出,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在对患者进行置管时需对其导管的稳定程度进行保障,后期可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临床活动,尤其减少置管部位的活动力度,并由医护人员每日定时为患者的导管固定情况进行观察了解,以保证导管不会松动脱落。(3)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我院按上述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及时了解,以了解该护理模式的价值性。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的减轻趋势,但相比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此外,我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并由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分别为95%、8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PICC置管是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类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处理可有效降低患者静脉滴注时的反复穿刺率,以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但PICC 置管技术在带来较高临床价值的同时,其也可引发部分并发症,因此,若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则可使得PICC置管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3]。

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患者建立相关的临床护理路径,此次临床护理途径主要从患者并发症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而制定出相关的预防护理方式,进而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总而言之,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且该种护理模式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高莉,许云.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病人维护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20-21.

[2] 何巧英.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662-663.

[3] 徐胜军,曹玉萍,段爱旭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行PICC置管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12):1120-1121.

作者:刘力维 谭学会

第二篇: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6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及收缩压、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作为理想护理方案全面普及。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效果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罹患本病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出胸闷、心悸、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控制住病情发展,还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臨床方面对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和理念,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将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作为向导,为其提供的全面、系统的高质量护理服务。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并经动态心电图或常规心电图确诊。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6:29,患者年龄45-80(58.6±8.4)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2.6±0.8)年;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7:28,患者年龄46-82(59.7±8.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2.8±0.7)年。对比2组自然资料的差异,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患者临床症状为依据进行护理,主要为加强病情观察,进行饮食、用药指导等。实验组行优质护理:①基础性护理指导:营造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协助长期卧床者翻身拍背;需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可选择留置针头的方法,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引起血管损伤;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防止漏服或错服;②心理指导: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往往伴随明显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护患之间需要增加交流沟通次数,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及时帮助其答疑解惑,予以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抚慰,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使其重新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配合意识和治疗依从性;③宣教指导:综合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病情严重程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本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将发病原因、诱发因素、相关注意要点、治疗方案等进行重点讲解,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指导其主动纠正和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对不良因素要主动远离;④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叮嘱患者以高纤维、高蛋白、低脂、低盐的食物为主,增加饮水量和营养摄入,保持规律排便,制定针对性运动方案,合理控制锻炼强度和时间,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收缩压、心率、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和统计,组间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评析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所有观察指标均以( )表示并予以t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收缩压、心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其病情发生、发展与脂质代谢异常存在直接性关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其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危及其生命健康。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同时辅助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4]。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其不仅可使护理规格得到明显提高,还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通过为患者提供个人化的护理指导,给予其主动关心和照顾,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指导,做好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其培养和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达到提高其自护能力和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5]。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收缩压、心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到以下护理体会,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作为理想护理方案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 黄修年.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72例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1):3662+3659.

[2] 李静.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3):148-149.

[3] 梁青梅.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2):147+149.

[4] 周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281-282.

作者简介:王春玲,女,中专毕业,主管护师,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研究方向,糖尿病方面和心血管方面

作者:王春玲

第三篇: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模式教改班的临床护理教学改革

[摘 要] 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护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院校合作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护理教育新有益的探索。选取我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50名到医院进行理论阶段学习的教改班学生为研究组,以安徽省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学习同等层次的50名学生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探究护理专业新的教学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效果,为加强临床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提供新的教学方式。

[关 键 词] 教改班;临床护理;教学改革

随着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高职院校临床护理的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1]。学生对临床护理的学习变成对书本知识的死背硬记,临床护理失去了临床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临床护理教师由于长时间不接触临床,导致在授课时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拓展思路,与蚌埠市中医医院进行了院校合作,采取联合培养护理人才的模式,在蚌埠市中医医院设立护理专业教改班。教改班学生一年级在本校上课,第二年在蚌埠市中医医院上课。教改班由我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组成,本研究以该教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临床实践环境下,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教改班与在校同等层次的班级使用相同的教材、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试卷。教改班的任课教师均为蚌埠市各三甲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本人负责与医院对接教改班的相关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在校班的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指导下与医院科教科以及护理部共同制定了教改班的教学实施细则,包括见习方案和见习内容、理论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的方式等,熟悉教改班的教学过程,详细收集了教改班完整的教學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等方面与在校班进行了比较和研究[2]。

教改班的教师来自包括蚌埠市中医医院在内的蚌埠市主要三甲医院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共有45位老师,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58.7%,中级职称所占比例为41.3%。见习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各门课程以及基础护理学等课程的常见疾病的临床见习。选取临床护理课程中一些常见疾病以及实践技能作为见习的内容,选取每一个系统中的典型的疾病做病例分析[3]。在临床教师的带领下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教学查房,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这五个护理程序的步骤做好教学查房的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病例分析、教学查房等作业并统一纠正,形成共识[4]。

一、资料和方法

(一)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取1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50名教改班学生为研究组,在本校学习的50名同等层次的护理班同学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平均年龄为(19.3±1.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19.7±1.6)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5]。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在校接受传统的教育方式,按照教学计划,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课多以实训室模拟训练为主要的实训方式。教师根据参考资料编写病例,组织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小组讨论[6]。

研究组:在完成与在校班相同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突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根据见习方案完成临床见习的任务。临床见习是由任课老师和临床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任课老师首先在临床见习表上填写见习计划,临床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临床见习并填写指导学生进行见习的完成情况,学生填写见习的整个过程[7];老师选取临床上的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电子阅览室、临床科室查找相关资料,完成病例分析。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病例分析的汇报,其他同学对汇报结果进行讨论;每周按计划由临床带教老师组织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并认真完成教学查房的作业。

二、结果

(一)问卷调查和综合考核 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在学校相关部门与医院科教科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对教改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综合考核[8]。经过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病例分析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现有统计结果如表1。

(二)两组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比较 两组学生在对不同的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上,研究组的同学在提高学习临床知识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现有统计结果如表2。

三、讨论

(一)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模式教改班教学方面的优点

1.根据两组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比较以及对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比较结果显示,临床实践模式教改班的整体学习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教改班的临床护理教学突出了理论联系实践,学完理论之后,很快就可以进行临床见习,对该疾病有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疾病的身体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和护理知识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贴合临床实际。这对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真实地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的真实情况,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增加了学习临床护理知识的和积极性和使命感。

(二)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模式教改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改班的任课教师都是来自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优势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相关的解剖、生理以及病理等基础医学知识的关注程度不够[9],对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的讲解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由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主要的工作还是医院的临床工作,日常繁忙的临床工作已经使他们身心疲惫,而教学工作要求课前认真备课、课后批改学生的作业,医护人员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投入教学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模式教改班教学方面的建议

1.对教改班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各个过程的培训。培训包括:从课前的备课、上课时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听课的效果的反馈等。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学习和认定教改班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2.加强教改班任课教师和在校班任课教师的对接和交流,医院要成立相应课程的教研室,以便于教学以及教务工作的开展,规范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院校双方建立教研室、科教科或者护理部、院级三级督导听课制度,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督导。健全教改班评学评教机制,结合学生的评教结果,及时向相关老师进行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少丹.操作要点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8,25(30):164-165.

[2]刘博.高职三年制护理大专生实习反馈管理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8(64):240-241.

[3]朱明鑫.关于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36):88-89.

[4]姚艳梅.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2014,1(10):1856-1857.

[5]刘玉玲.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4,27(4):975-976.

[6]陈立江.浅析临床护理教学存在问题及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學法教学研究,2017(28):43.

[7]汤霞.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讨论[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16):193-194.

[8]傅娟.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护士,2019,26(25):148-149.

[9]胡颖.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48):181-182.

编辑 张 慧

作者简介:马四军,硕士,讲师,安徽省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

作者:马四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艺美术史论文范文下一篇:通信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