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实习论文

2022-05-16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电专业实习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状况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应现代型社会的新模式改革建议及方案,对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具参考意义。关键词:中职机电类专业实习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等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其中实习教学、工程型的实践活动是其主要途径之一。

第一篇:机电专业实习论文

浅析学校机电专业实习教学管理现状

摘 要:在职业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机电专业向来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而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着力实践教学管理,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重点,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从机电专业的实习教学管理入手,浅谈当下机电实习教学的现状,以期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机电专业 实习教学 管理现状

目前,各大职业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对专业性人才发展的需求,在教学阶段加强了对实习教学的管理,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看做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讲,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结合,是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关键一环。下面,我们从学校机电专业实习教学管理的现状入手,浅析管理重点与管理方式。

一、机电专业的实习教学计划

要做好专业实习教学管理,首先要针对专业内的不同专业方向,提出不同的基础实习课程和实际日程。具体来讲: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维修方向的学生,实习重点在机械方面,要让学生多多参与机械的操控,特别是钳工与普通车工训练;数控机床技术应用方向的学生,实习重点在对于数控机床的编程部分,并能够独立操作,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床编程与操作技能;自动机械的运行与维修方向的学生,实习重点在电力层面,需要在电工与可编程控制器方面下工夫,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理论与操作要点。

另外,还要注重对于实习教材、实习指导书的编写。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实习阶段,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教材编写。规范实习教学过程管理,管理过程中要侧重于实习的生产性,将其与理论教学相区分。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实习成绩的考核方面,要严格遵循实习教学的目标,使之与社会上真正需要的职业技能相契合,以职业技能水平为考核重点。

二、机电专业的实习教师队伍

要达到机电专业的实习目标,实习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当下的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实习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提升实习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为重点。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脱节,导致实习教学组织能力欠缺的现象。机电专业教师有其特殊之处,需要学校拥有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实习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参与实习教学的教师必须掌握所教授专业的中级以上的操作水平。近年来,我国确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目标,对机电专业的实习教师更是提出了必须达到高级技工操作水平的要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各个职业院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并组织多方面的交流学习,特别是向那些机电专业的老资格职工学习。

三、机电专业的实习基地

当前各职业院校都十分注重实习设施、设备的建设。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有效的实习场所,真正提高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需要加强对硬件环境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校内的实习基地是学生走出校园之前的练习场所。要按照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立起一个与教学目标相符合,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实习基地。具体来讲,需要拥有足够的专业化设备,不仅是从数量上,更要从质量上加以保证。在建立完善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学校需要随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用人的要求相适应,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相适应,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建立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校内的实习基地虽然与理论结合最为密切,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最为便捷的场所,但是仅仅依靠校内的基地,是不足以满足实习教学的需求的,需要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现代企业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就业需求。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重要部分,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让学生真正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学以致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这种良性合作,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很好的人才培养基地,让其能够根据自身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人才;对学校来讲,更是可以征求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建议,以便对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与调整,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当前各大职业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对专业性人才发展的需求,都在教学阶段加强了对实习教学的管理,把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看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机电专业来讲,如何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结合程度,如何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更是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上笔者主要从机电专业实习教学管理的现状入手,浅谈了一些管理重点与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刚.职高机电专业实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2(76).

[2]王丽.如何搞好机电专业的实习教学[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5).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高艳新

第二篇: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探索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状况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应现代型社会的新模式改革建议及方案,对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具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职 机电类专业 实习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等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其中实习教学、工程型的实践活动是其主要途径之一。实习教学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发展,获得专业性的实践生产能力及管理组织技能的目的,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中职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设计过于简化,生产实习的实践形式过于笼统的现象。所以为了适应当今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须进行有效的实习教学改革。

一、中职机电类生产实习现状及问题

1.实习教学薄弱

有关调查显示,由于中职机电类专业理论功课的学习主要安排于相应的实习教学之后,所以会导致部分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实习教学的要点的了解及忽略实习活动的重要性。此外,部分中职机电类的实习教学存在不重视学生感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况,学生们所使用的实习指导书也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及规范性,在实习细节与要求等方面的知识整理及编制不够细致,导致部分中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习的内涵不够明确,从而造成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实习条件欠缺

实习条件的欠缺是目前实习活动中的现状之一。由于我国缺少较为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学校教育经费的负担,导致学校难以自行建立实习活动的教育基地,所以学校无法具备自己开展实习教学的条件。同时,由于校外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及与影响,导致接收学生进行实习会对自身利益具一定的额外负担,所以创建校外的实习活动基地也相对困难。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实习条件的欠缺,从一定程度上加剧实习指导老师的负担,对学生的实习活动更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3.实习管理僵化

实习管理模式的僵化以及经费的短缺成为目前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实习活动中瓶颈。传统的生产实习管理模式对学生的管理及组织的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埋下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对实习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所分配的教学经费不足以完整地根据实习教学需求来安排相应的实习活动,实习接收单位也因此拒绝实习生,从而造成中职机电类学生毕业实习只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进行严谨的实习模式。此种管理模式的欠缺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师生实习的积极性以及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

二、生产实习改革建议

1.巩固实习教学

针对现代的创新型教育,需要建立有效灵活的生产实习教学的新模式,其主要课题是如何将传统的校园集中式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式转变的研究。双向互动式的实习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中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开放的教学观点,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生产实习创新性的新模式。根据目前形势下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的特点,其实习模式需要涵盖相应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研究性等特点,充分体现制作与设计、电子与机械的相互融合,将传统而单一的认知型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为综合的多层次实习教学模式。

2.改善实习条件

改善实习条件的关键即建立优良的实习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应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组织学校师生与企业领导职工进行交流能有效地融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的稳定,不仅有助于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也为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创造了有利的实习条件。

3.加强实习管理

加强实习管理制度,提高中职学校对机电类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视程度能有助于学校合理地分配教学经费以及安排学生相应的实习活动。通过聘请兼职的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厂家实习以及技术指导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实习环境,通过签定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的管理制度协议,能有效地确保中职机电类学生实习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传统实习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以理论性的学习为中心,但是难以保证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提升与强化,所以需要将实习作为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要求中职类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实习教育能够进行与时俱进的模式改革,通过在实习的教学方法、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实习的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改善来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水平,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相对较为全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艳红.地方高校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

[2]汪晓凌,黄卫庭.机电类生产实习浅谈[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孙彤 赵大利

第三篇: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摘要:针对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基本情况、校内生产实习的教学体系以及管理考核等的具体做法。通过基地建设,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证明,基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实习基地;教学体系;考核

生产实习是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机电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获取对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的感性认识,提高认识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而传统的生产实习是在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进行,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企业性质的改变,加上实习经费不足,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严重缺乏,出现实习内容安排不合理、考核形式单一、管理不规范、学生积极性不高、生产实习形式化等问题。[1,2]由于学生不能亲自上岗操作,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更谈不上操作技能的提高,导致生产实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机电类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以机电综合型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为实习核心,对实习内容、实施方法、管理考核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探索,为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

一、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在建立稳固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辟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机电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有助于缓解实习经费投入的压力,减轻师生外出的压力,可以将有限的经费和时间用于实处,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训环境,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规范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知识运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便于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更容易落实实习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指导老师也更易于把握实习计划,并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对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进行有效、针对性的调整。与校外实习基地相比,更能突出实习效果。

二、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基地建设是基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适应培养现代创新性人才要求的校内生产实习基地,营造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实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置身于真实的工程训练环境中,在实践中增长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机电类学科及专业特点,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和机电工程学院广西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各专业实验室,创建了一个集设计、测量、编程、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等为一体的机电类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生产实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场所,其建设的基本情况如下:

1.硬件建设上实现训练装备现代化

在完善传统机械制造设备的同时,加大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建设力度,购置先进加工制造设备和相应的CAD/CAM软件,建立无线局域制造网络,搭建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平台,把现代化先进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与生产管理搬入课堂,学生在校内得到企业“真实工程环境”下的“准”工程训练。

2.实习内容上实现内容科学化

以机电类综合项目为核心,以“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为主线,建立“工程认知-工艺实践-综合创新”三种层次、多个模块、递进式工程实践内容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3.实践模式上实现从单一工种训练到多工种、光机电综合训练的转变

突出“以工艺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按照“零件工艺设计与加工制造一条龙”的思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通过自主设计、编制工艺、加工制作,真正把“想”(设计工艺)和“做”(加工)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

指导教师由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组成。理论指导教师是各专业的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生产实习课题的选择和专业技术问题的解答;实践教师由训练中心、实验中心和各个专业实验室的老师组成,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三、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实习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内容体系是各个实习环节通过合理配置而呈现的具体实习内容,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的目的和预期的实习效果,学院从内容和管理考核两个方面来构建。

1.构建实习教学内容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主要教学内容以机电产品设计和加工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设计开发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产品,体现设计与制造、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特点,实现从单一认知实习到综合训练的全方位、多模块的教学内容体系。

(1)背景知识模块。查阅中外文学术资料,了解相关机电类产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研究现状,从而保证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2)设计和优化模块。机电产品设计主要程序有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综合评估→总体设计→零件。基于背景知识的了解,利用各类平面设计软件、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标准及材料标准等对机电产品进行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方案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确定总体设计和零件设计。

(3)工艺和制造模块。该模块包括产品具体加工工艺、制造和产品精度检测等。基于基地现有的加工设备,编制加工工艺规程和数控加工程序,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和质量检测,并进行装配调试。

(4)试验研究模块。利用设计加工的产品在实验室进行相关技术的试验,对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数据处理和总结。

(5)管理考核模块。该模块包括生产安全管理、组织过程管理、产品管理、考核评价等,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考核标准进行。

以上各模块的内容相互联系,互为基础,以分组、分模块、分阶段、开放式、合作式的灵活方式实施。学生通过参与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试验等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产品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强化学生的理论设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3]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真实地体会到机电产品生产的过程特点和实践体验,熟悉具体零件制造、检验的常规方法,掌握如车、铣、刨、磨等常规加工零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零件制造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的合理安排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同时提升安全和管理意识、敬业精神,为今后从事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习的管理考核

(1)规范实习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管理是提高生产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校内生产实习是由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管理,主要有实习基地的管理、组织运行管理、制度管理等。[4]

一是学院管理。学院负责宏观监控,制订实习目标、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内容、过程管理以及文件管理等规章制度,保证实习有章可循。

二是教师指导管理。指导教师编写实习指导书,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和管理,分阶段、定期听取学生汇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践、学习等,并按期填写进度计划表。

三是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做好生产实习记录,服从学院和老师的安排,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学习过程。

四是教学质量管理。建立了由实习动员、定期汇报、实习抽查、实验验收、产品验收、专题报告(科技论文)、总结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构成的一套基地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确保实习效果和质量。

(2)教学效果考核。采用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考核方式,建立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标准。学生组长协助指导教师负责小组成员的出勤、团结协作、参与实践等方面的考核;指导老师结合资料的完整性、答辩情况和考试等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最后按照考勤等(10%)、实习过程等资料(40%)、专题报告(40%)、实习答辩(10%)进行综合评价,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积极性,突出实习效果。

四、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置身真实的工程训练环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发设计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内容,开发了更多的实训项目,编写相应的指导书,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分组、分工合作,并参与实习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共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篇,获全国机器人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以及全国3D设计竞赛等省部级奖项共40多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通过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先后承担了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相关专业的实训任务、各类大赛训练和培训等。让学生亲自置身产品生产实际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结果表明,校内实习基地的创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学院乃至全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每年直接受益学生达到600多人。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容,为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训练平台。

参考文献:

[1]杨连发,周娅,廖维奇,等.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0-92.

[2]卢琳,李晖.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实践探索[J].科学与管理,

2013,(1):63-66.

[3]牟海维,吕秀丽,王永涛等.电子类大学生校内实习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9-11.

[4]王春潮,王平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137-139.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何玉林?杨连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优质论文下一篇:机械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