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文化管理论文

2022-04-2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社会背景文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推广,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在21世纪这个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精神财富严重滞后的时代,推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这样对人们思想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思想哲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论文 篇1:

文化治校:学校有效管理的必然选择

文化管理是新时期学校追求的新型的更高层次的管理形态,它是对传统的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的扬弃,是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

文化管理的内涵

文化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而言的现代管理形态。它是以文化为基础,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并利用文化要素和文化资源实施调控的学校管理活动。文化管理是管理者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以平等沟通、自主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为平台,以人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引领和管理为手段,以人文关怀等激励手段调动、激活行为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追求主动发展为控制方法,以通过内在激励,满足职工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为管理方式,以价值观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风气的熏陶特征为手段,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同伴互助,共同发展,价值提升的一种尊重人性,激发潜能的人本管理。

学校生命文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学校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等方面。学校围绕生命教育核心理念,着力构建“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发展”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

(一)倡导生命教育----塑造生命文化管理之魂

学校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实施生命文化管理,倡导“践行生命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核心理念,确立了“一切成就师生的生命发展”的学校使命;确立了“学生成长阳光,教师成名幸福,家长成就梦想,学校成功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把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作为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石,让学校教育回归到关注师生生命状态,丰富师生生命历程,激发师生生命潜力,促进师生生命成长,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原点上来。生命教育成为西永中学的办学特色的个性追求,也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二)建设人文生态校园——营造生命文化管理之“场”

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文化载体等,是学校文化价值的客观反映;静态的校园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无言的诗,学校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都反映学校生命教育的价值观。学校制定了体现生命教育的《西永中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营造“133310”生命教育“文化场”,打造西永中学生命教育特色品牌。方案内容包括:校外建一个生命教育文化圈,校内三条文化长廊,三个文化广场、三个文化中心、打造十项生命教育文化品牌。

(三)完善人本管理制度——夯实生命文化管理之基

在学校制度文化板块中,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文化管理特点,遵循追求价值整合的规律,遵循制度创新的原则。既充分发挥“科学管理”的“刚性”作用,又要发挥在文化管理中的“柔性”作用。

一是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学校制定了《西永中学学校管理章程》《西永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和《西永中学学生管理制度》《西永中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条例》等规章制度,并努力确保各项评价和考核机制得到落实。

二是推行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党务、校务公开制度,确保学校管理向着科学、民主、高效、和谐的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学校积极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为后备干部的选拔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建立激励考核制度。在实施绩效工资背景下,学校建立多元化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型班级、教师的评价标准。

实施生命文化管理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将生命教育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管理的引领作用,发挥教师学校文化管理的表率作用,发挥学生在文化管理的主体作用,将文化管理的重点体现在生命课堂文化的建设上。

(一)发挥校长在生命文化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校长的文化修养既体现了主流社会的文化素质,又是学校文化人的典型代表。作为西永中学的校长(包括副校长),我们通过生命教育的践行,让每一位西中学子在发展中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喜悦;让每一名教师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生活创造的幸福。在学校领导的岗位上,我们发挥校长在生命文化管理的引领作用。

一是在管理中发挥校长自身的影响力。在管理方略上,做到站位具有高瞻性,思路具有长远性,管理具有创造性。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以诚待人,真情沟通和热情关注,为每一位教师发展搭建平台,让教师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和事业的成就感。

二是在价值追求中发挥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实现1+N大于N的管理效能,创设学习研究氛围。

三是在机制中发挥激励的感召力。建立目标激励机制,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尊重信任、培养使用和爱护干部。四是在交往中发挥情感的亲和力。对下属及教师平易近人,态度诚恳,以心换心;充满信任,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自己处于校长的精心培养、热心关注之中。

(二)发挥教师在生命文化管理中的表率作用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追求的潜规则,教师要导航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需要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释放教师能量的潜规则。为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我们从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是激励教师成为有教育思想、有教育追求的文化人。对教师外在形象而言,学校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在内在形象修养上,鼓励教师拒绝平庸,做一个博学多能,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在交往文化上,鼓励教师走出自我封闭,文人相轻的误区,建立关爱和谐,协作共进的人际关系。

二是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学校引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充分尊重教师的目标定位,鼓励教师大胆规划,追求个性,帮助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来拓展自己的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

三是实施七大工程,营造关爱氛围。学校实施“温暖工程”、“形象工程”、“名师工程”“自主工程”、“阳光工程”、“读书工程”和“全员育人工程”等七大工程,将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的人本管理理念融入到教师的情感管理之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三)突出学生在生命文化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文化是指全体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根据生命教育要求,我们尝试将学生文化内容确定为: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潜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珍爱生命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把“科学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作为教育原则,围绕生命教育主线,认真做好五篇文章。

一是生命教育爱校篇。通过设计个性化的园地专栏,张贴激励性标语、名人名言、学生优秀的艺术作品,张贴教师寄语、班级之星,建立图书角等使学生在温馨、奋进的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努力打造生命阳光班级。

二是生命教育安全篇。加强安全文明教育,创建“平安校园“,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文明出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三是生命教育感恩篇。利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母亲节等节日,通过开展“尊师重教”系列活动,坚持做感恩手语操,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四是生命教育读书篇。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书柜的作用,扎实开展“以好书为友,以经典为伴”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读有益的书,通过读书使学生增长知识、获得智慧、懂得生命的价值。

五是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篇。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了解西永、热爱西永,从而建设西永,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四)发挥课堂在生命文化管理的阵地作用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我校生命化课堂管理将生命、生态、发展理论融入其中,确立了师生民主平等地位,保障了每个学生学习权、话语权、管理权、监督权和获得各种应有帮助的权利,实现了生命个体发展的行为规范。同时,树立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观念,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开拓了课堂潜力,增强了课堂效益。生命化课堂的管理灵活而富有张力,高效而充满魅力,体现出公平公正,在规范课堂的同时,又解放课堂,保证了课堂有序高效地运行。

一是建构生命课堂理念文化。学校以“关注生命,张扬个性,放飞理想”为课堂文化目标。提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课改理念。

二是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即树立“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目的观;“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的教学功能观;“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的学生观。

三是推进新课改。在特色课堂研究实验中,学校推行了小班化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等课堂改革。四是建设生命课堂班级文化。建立生命课堂文化,创建自主学习文化,建设民主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学校管理艺术的发展更离不开学校文化的丰沃土壤。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建立一种超越领导权威,超越制度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构建具有西永特色的文化管理新模式,是值得我们西永中学全体教师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作者:李光均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论文 篇2: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推进高校文化管理

【摘 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推广,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在21世纪这个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精神财富严重滞后的时代,推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这样对人们思想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思想哲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在推进高校文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对需找两者结合的最佳途径提供帮助。

【关键词】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 高校文化管理

高校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阵地,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能仅仅掌握技术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优良的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即所谓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文化的管理是推进学生德育的主要平台,良好的高校文化管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尚道德潜移默化的环境。但我国高校的文化管理普遍存在滞后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合理有效的措施。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出现,为推进高校文化管理提供了契机。

一、“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思想概述

道德是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种意识形态。道德会对人们改造世界的行为提供指导作用,良好的道德观能够促使人们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而错误的道德观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也就是说道德观是人们评价事物和自己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推动人生发展的内部推动力量。大学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也是道德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正确的道德导向指导自己做于社会、于人民、于国家有利的事情,这就是以德为行的主要含义。

以学为上是指大学生徜徉在高校丰富的知识海洋里,应当心怀远大志向,立志做与国家与人们有用的人,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美好时光,努力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二、高校文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高校文化管理应当在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指导下,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注重文化和教学的相互结合,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毕业生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校文化管理的推动和实践应当统筹兼顾,有重点的实施,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文化管理应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成为高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学生和教师是高校的主体,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管理应当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优秀毕业生为目标。把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文化的主体,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去优化组合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创造一个宽松的文化平台,提供给学生和教师,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关注个性文化发展

高校文化不应当全国千篇一律,文化和事物的发展一样,在普遍性中要注重个性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目标规划、环境和管理方式,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个性文化。这样才不会在浩瀚而无新意的文化建设中使得自身独特文化泯灭。

(三)注重环境、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

环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影响高校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文化环境从形成的原因和对高校文化管理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由于学校设施建筑和校园环境构成的高校物质文化,一类是由于高校人员活动和思想形成的高校人文文化。制度是为了保障高校文化建设能够有序、高效进行的规范。高校文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文化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上升到制度的高度才能使得建设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评,使得管理的绩效能够找到评价的标准。文化是高校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对象和核心。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从总体上真正的把握文化建设工作的内涵。

三、“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思想推进高校文化管理

具体来讲就是在高校文化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指导思想。用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意识来指导高校文化管理的行动,反作用于高校文化管理行动。

(一)“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促进人本思想的贯彻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思想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才能的发展作为思想运用的主旨。基于这种主旨高校应当重视学生主体价值的创造和全面的发展。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独特的精神文明家园,给学生以精神归属,重视学生个性价值发展,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双向发展和认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决策,以使得他们形成“以校为荣,以校为家”的思想意识。

(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维护个性发展

个性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点,抛开特性谈事物,将没有任何的意义,千篇一律的文化更不利于学校文化管理工作成绩的彰显。“以德为行”要求高校文化管理中既要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高尚道德运用融合到学校的文化中去,同时不能忽略本身的特点,发挥自己的特点建立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文化。“以学为上”就要把学以致用的思想理念植入到每个学生的观念中去,凝聚学校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哪一个阶段,但学习目标却不相同。高校文化管理应当在“以学为上”思想的指导下树立高尚且被学生普遍认同的学习目标。

(三)“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影响高校文化管理的因素很多,但总体来讲,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环境、制度和文化本身。“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环境因素,采用制度以规范,有效管理和组织学校文化发展。实现道德思想和学风建设相结合,相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赞晓. 对“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再认识[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刘淑丽,昌雄. 新时期做好高校文化管理的途径与措施[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作者:曹媛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论文 篇3: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管理与发展

摘要:现如今,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对于物质文化上面也相对较为充裕,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大众开始更加努力的去创造精神文化,这样一来让基层群众文化有了更好的发展。然而来自基层大众的生活现场分析当前形势,基层群众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文化建设忽视群众、不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等问题,当前新媒体,文化中心建设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建立和发展建设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本文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重点围绕新媒体建设、文化中心建设和公共文化机构建设,展开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管理;发展

在新时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也更加繁荣更稳定,国家开始重视大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于是现在又来了一个新词:基层群众文化。基层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基层学习、工作、娱乐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特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的。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而担负着地方群众责任的基层群众文学建设和管理人员必须正确运用现代技术和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基层文化管理的有效实施[1]。

一、新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改变

(一)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需求变多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需要在物质生活上面进行满足,并且大众在物质生活水平上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了大众的温饱问题,同时也让各种娱乐生活方式也多样化。另外,就是在精神文化方面,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都回去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对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心情得到放松,更加乐观积极。正是因为如此,也让大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基层群众文化,从而也更好的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基层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并且在方式上面也需要呈现出更加多样化[2]。

(二)新媒体的融入,让大众获取文化的方式变广

现如今最热门的一些短视频等平台都获得了很多大众的接受以及喜欢,下班之后浏览一些一短视频,也可以把自己日常的的工作以及学习等发在短视频平台上面,这样就会对大众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当前在短视频平台当中有很多音乐听起来会让人更加开心愉悦,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活力,所以很多人会把这些音乐作为广场舞的主旋律,从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表演性的广场舞是大众如何通过新媒体获得文化的。或者一些与文化有关的综艺节目,人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与文化相统一的传记,如剪纸文化、捏泥人文化等。新媒体的融入让大众获取文化的方式变的更多,同时也是对文化获取效率的提高。

(三)多种活动以及管理模式

当前大众作为一个群体,哪怕在同一个群体内,每个人之间都会拥有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如此,在基层文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所遇到的问题,探索文化管理的途径和策略。随着新媒体的引入,管理者可以尝试线上线下活动和管理模式。网络视频主要用来解释文化内涵,文化呈现的方式,比如剪纸文化可以邀请知名剪纸大师以直播的形式向人们传播,人们展示剪纸的方式就是通过视频来解释剪纸文化的发展历史。基层群众的文化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全民传递信息,比如什么时候举办文化展览,展示当地文化中心的行为准则。一线活动和管理主要依靠管理者组织人员开展文化活动。或者文化人才大赛等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活动,建立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整合也是能够通过线下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

二、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管理以及发展

(一)融入信息技术

随着如今新时代的新媒体普及,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去推进了数字文化中心的建设,让大众文化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文化资源应该实现互联互通和共享。信息文化建设和管理,可以让文化建设更加有效和系统,因为基层文化是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让群众知道更多优秀的文化,让群体中的人知道如何展示文化,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使管理更加高效有序[3]。

(二)提升总分馆体系建设

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文化中心的建设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還要重视主馆与分馆的协调发展。主要博物馆是当地的文化博物馆。分馆是不同社区的文化展示场所,主馆能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分馆能反映基层群众的文化特色。因为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有些社区的人特别喜欢广场舞,大众可以每天晚上7点以后,广场上的人就打开音响,跟着音响的节奏跳舞。一些社区特别喜欢相声或练太极,相声和太极拳是很特殊的文化体系的颜色,也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众学习和展示可以培养人们的文化传承和弘扬意识。这样,不同的社区就会有不同的基层文化特色,也就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文化队伍。在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基层群众的文化特点进行分馆装饰,如以广场舞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分馆,可以在分馆上张贴一些流光溢彩的简单谱线歌,可以贴上一些广场舞表演的图片,营造一种有效的文字氛围。对于主体博物馆的建设,管理人员可以在主体博物馆举办具有文化特色的展览。让不同社区的群众在正厅展示自己社区的草根大众文化,呈现给公众现在是一场更加精彩的文化盛宴[4]。

(三)晚上那文化馆服务效能评价体系

文化服务与评价是促进基层文化高效发展的途径之一。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管理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及时掌握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趋势,提供优质服务。首先,每个社区建设一个自己的基层文化微博,在微博中展示社区的文化活动。他们将展示文化比赛的记录和成绩,鼓励人们在微博上描述自己的故事,描述自己对文化的看法和对文化发展的建议。二是建立文化直播平台,由基层文化负责人在某知名直播平台上为社区创建官方直播账号,并让整个社区关注这个账号。管理人员会不时给我发一些关于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动态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同时,社区中的每个群体都有机会通过这个直播账号展示人才,把社区的草根文化特色展示在网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让更多的人对他们感兴趣。在评价上,无论是地方文化馆的管理,还是分馆的管理,都可以制作一个电子文件包,实时记录本社区或地方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动态工作,动态工作通过文件或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有记录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这样才能够让管理人员清楚了解到哪里出现的问题。

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共同构成了基层群众文化。新媒体、文化馆、公共文化机构等对大众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工具和场所具有积极作用,作为文化管理者,应积极探索与当地群众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建设和管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朱玉儿.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管理与发展[J].艺术品鉴,2021(18):100-101.

[2]安娜.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J].参花(下),2019(02):154.

[3]李金占.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59.

[4]徐清泉.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策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成果丛书, 201807.299.

作者:魏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热锅炉节能环保论文下一篇:电气专业教师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