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翻译学习论文

2022-04-2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汉语言翻译学习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的过程,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的表达出英语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对英语专业术语的概念的翻译,集中的体现出英语文化的精华所在。为了有效的促进英汉翻译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在综合考虑到文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化因素,对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进行探究。

英汉语言翻译学习论文 篇1:

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及其隐喻教学分析

摘 要:在人们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隐喻是随处可见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与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手段密切相关,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英汉隐喻翻译时需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情况。基于此,本文以英汉隐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英汉隐喻翻译的原则阐述隐喻的文化差异,通过翻译策略研究提升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

关键词:英汉隐喻;文化差异;隐喻教学

人们在沟通与交流时会不自觉地使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沟通的观点,该方法的应用使语言灵活性有所提升,语言更加生动,人们听到后能够对不熟悉的事物有所了解。中西方在文化、地理、历史、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双方的隐喻差异明显,英汉隐喻教学时需要站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对原有的文本充分使用,防止交流双方因此而产生文化误解,也为后续的翻译工作提供帮助。

一、英汉隐喻翻译的基本原则

第一,符合英汉文化背景的原则。隐喻的产生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其中包含了地域的文化内涵。由于各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也会导致隐喻翻译存在明显的差别,语言受语言体系的影响,我国的汉语和西方的英语之间差异性更加明显。将英语隐喻翻译为汉语时,人们需要综合分析文化差异性,在熟悉源语言文化的同时了解目的语言背后的文化,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比如“Love me,love my dog”这句话应翻译为“爱屋及乌”,而不是直译成“爱我,爱我的狗”。

第二,符合英汉语言表达习惯的原则。虽然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各自又有着一定的规律性,英汉隐喻翻译时必须尊重这种规律性。翻译时需考虑语言语法结构和语句表达习惯,英语语言重视形合,汉语语言重视意合,翻译时必须体现出各自的表达习惯。比如“As wise as an owl”,翻译时要考虑语言在表达时的规律特点,将其翻译为“聪明得像猴子”。

第三,遵循对接完整的原则,保持英汉意义的完整性。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内容丰富,在语言上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对两种语言进行转化时,不能只从文化差异角度出发,还要做好语义的对接,保证语言使用的实用性,且语义对等才是英汉隐喻翻译的重要原则。由于文化性质的存在,隐喻翻译时应当兼顾句式的形式美,并保证语句的通顺,交流起来不会引发歧义,还要保证意义完整[1]。

二、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分析

(一)文化习俗差异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习俗,在使用隐喻时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国历史中,红色被各朝代所崇尚,人们认为红色代表幸福、祥和与欢乐,在词汇中也有红色的影子,比如“满堂红”和“走红”。但英语中,“red”并不具备汉语“红”所代表的隐喻含义,相反,西方文化中“red”代表的是战争、流血与愤怒等,比如“see red”即火冒三丈、“get into the red”即负债。龙在我国属于一种图腾形象,也是吉祥与权威的象征,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汉语中也有着“龙盘虎踞”“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等词汇,而英语中“dragon”并没有此含义,反而代表的是一种邪恶的形象[2]。

(二)文化心理差异

英汉隐喻中包含的文化心理差异明显,有时人们在交流时会存在文化冲突。比如“dog eats dog”和“狗咬狗”,两种翻译的感情色彩完全不同,我国翻译中这一词汇带有幸灾乐祸甚至是拍手称快的涵义,指的是坏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当西方人遇到这一情况时却有着不同的反映,西方人将狗当作家人朋友,面对这一词汇时也会流露出不要伤害同类或不要同类相残的情绪。西方文化中,“dog eats dog”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代表同行业无情竞争或体育赛事竞争。

(三)视点差异

面对着同一种感情时态,不同民族捕捉到的感情线索视点是无法完全相同的。比如汉语中的“捧腹大笑”与英语中的“He laughed himself into convulsions”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前者指腹部,后者指全身。汉语中会使用肝和鼻来表达哀愁与愤怒的情绪,比如“肝胆俱裂”和“鼻子发酸”等。英语会利用耳朵和脸颊表示愤怒,比如“sour one’s cheeks”。

(四)联想差异

英汉隐喻意义的产生来源于喻体的某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喻体容易被说话的双方熟悉,听话者脑中会产生鲜明意象。意象与意象引起的联想就是隐喻理解的组成部分,意象带有民族性特点。比如医务部门需要存放血液和输血时需要的设备器材,汉语中人们称之为“血库”,英语中称为“blood bank”即“血液银行”。

(五)自然环境差异

英汉隐喻的构成受制于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作为内陆国以农业生产为主,隐喻中经常将陆地上的人与事物作为喻体。英国是一个岛国,以渔业和海运行业为主,语言表达时人们往往联系与海有关的事物。比如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显示出最坚强的人时,汉语会说“疾风知劲草”,而英语会说“A good sailor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water fair”。

三、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隐喻教学分析

(一)科学掌握翻译策略

1.直译

英汉翻译或英汉隐喻教学时,教师常常引导学生采用直译的翻译方式。從认知的语言学与文化差异视角下了解英汉隐喻翻译策略,人类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但差异之间也会拥有共性,人们在感知上会更好地理解彼此。在英汉隐喻直译翻译时,语法与内涵应保持一致,翻译时保留原文含义,并让学习者对其中内容有足够的理解。以“Low wages are the country’s trump card at this stage of its economis developement”为例,trump card代表的是可以通吃其他花色牌的王牌,如果将这句话翻译为汉语,可翻译为“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这样的翻译方式更加通俗易懂,以便学习者了解英汉隐喻内容[3]。

2.套译

套译时需要以英汉隐喻为理论基础,各民族人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思维方式也会具有隐喻的特点。翻译时应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文神韵融会贯通,将自身认知思维切换到对方语言中,根据实际含义寻找与源用语言类似的词语,通过语言的切换和词汇的调换保证原文含义。深层次表达时,英汉隐喻翻译必须保证语言结构的平行性,翻译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扭曲语义的情况,比如“True enough,but teething pains are natural”,这句话表达的内涵是“问题不严重,但是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一个汉语学习者来说,会将阵痛一词进行套译,使整句话被翻译为“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但是能够得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以此强化对句子的理解。

3.意译

有些时候,隐喻翻译过程中无法找到能够直接与原句中相对应的句子,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人们不能不换一种方式处理问题,这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使用意译的手法。在英汉隐喻翻译时,学生需要考虑源语言与目的语言的文化特色,采用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文章翻译。比如“Like a duck to water”,这句话兼顾意译与直译,意译时不能拘泥于英汉隐喻翻译形式,应重视语言结构的调整,意译以向读者传达原文思想为主要目的,翻译者可按照实际语境来处理文字[4]。

(二)培养学生隐喻能力

1.认识隐喻的普遍性与隐含喻体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英语和汉语分别描述一些抽象概念,比如“愤怒”,有的学生用汉语表述为“气炸肺”“怒发冲冠”“火冒三丈”等,用英语表达为“Breathe fire”“add fuel to the fire”等。一系列的概念隐喻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描述中加上教师的启发,从而认知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找出其中喻体,进而了解到隐喻并不会局限于诗歌的修饰作用中,它也会用于人们的日常用语,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2.提升隐喻理解能力

人类的语言水平包含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英汉隐喻语言的理解必须在语境知觉条件下展开,隐喻属于非常規语言,从字面上难以掌握,学生必须应用“非本义与语境模式”来分析问题,进而逐渐推导出句子的含义。英语国家有着各自的民族与文化历史背景,很多隐喻语言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连,教师在英汉隐喻教学时应尊重其文化差异性,尽可能地为学生讲解文化历史知识,提升学生文化能力与隐喻能力[5]。

3.认知隐喻的跨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概念系统。比如英语中含有大量“ship”隐喻,它能够反映出英国地理与历史背景。在中国“化蝶”有着美丽的传说,人们将“蝴蝶”看成是美丽的事物象征,而英语文化中蝴蝶代表着轻浮的形象。汉语文化中,猫头鹰代表凶兆,而英语中猫头鹰是智慧和认真的象征。对于历史文化差异的存在,学生需正确对待英汉隐喻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正确认知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教师在英汉隐喻教学时需要提升翻译者的文化底蕴,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推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向学生传授不同的英汉隐喻翻译技巧,通过科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爱华.中西方差异视角下英汉隐喻翻译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9(20):64-65.

[2]乔娇.英汉熟语的概念隐喻视角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启示[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44-45.

[3]陈雪,李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谚语的隐喻翻译及策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234-237.

[4]顾薇.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隐喻翻译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8(17):114-115.

[5]王庆,陈卉.英语专业学生英汉隐喻翻译能力培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8,39(3):105-114.

(责任编辑:李凌峰)

作者:覃润娟 沈晓平

英汉语言翻译学习论文 篇2:

浅析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摘 要: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的过程,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的表达出英语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对英语专业术语的概念的翻译,集中的体现出英语文化的精华所在。为了有效的促进英汉翻译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在综合考虑到文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化因素,对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文化因素;英汉翻译;影响、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需要翻译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汉语与英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今公认的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如果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外语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得当。

一、进行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分析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我国对英汉翻译的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面对海量的英文文献,英汉翻译工作者如果不能够运用好足够多的英语词汇,就难以适应英汉翻译工作的需要。目前,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进行英汉翻译词汇的单一套用,忽略了对英文文化背景的分析,这就导致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产生英汉翻译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进行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分析。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翻译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都比较复杂,一般都会拥有相应的特殊含义,这就导致英汉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词义不同的感觉。针对专业的情况,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杜绝阐述一个单词的表面含义,忽略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含义的情况,充分满足英汉翻译工作的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分析,提升英汉翻译的准确度。

二、英汉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要重视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背景的有机结合。但是,目前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相关文化背景的分析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实质上并没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这就导致英汉翻译过程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英汉翻译对跨文化重视不够

目前,英汉翻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基础英语的翻译;第二个方面是对专业英语的翻译。作为英汉翻译工作人员,掌握足够的英语词汇是很必要的,在将来的工作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之中,由于英汉翻译只是重视要求了解到词汇的主要含义含义,并没有要求英汉翻译去分析词汇背后的深层次涵义,这就很容易导致英汉翻译出现词义混淆的情况。

(二)英汉翻译人员教学培养方法单一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英汉翻译教学过程之中,由于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学生英汉翻译学习的重视度明显不足,这就导致英汉翻译跨文化学习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项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英语教师所进行的跨文化英汉翻译培养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符合实际的英汉翻译需要。除此之外,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是自己在黑板上进行书写,其教学效果也很一般,难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英汉翻译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之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英汉词汇的教授和考察一般都局限在黑板书写和对学生词汇默写考察之中。并没有让学生去了解单词背后蕴含的含义,通过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三、利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提升英汉翻译水平策略探析

由于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英汉翻译框架和模式构建来进行教学参考,英汉翻译可以采取灵活的文化背景分析方法,帮助英汉翻译工作者提升跨文化学习能力,进而有效的从文化角度促进英汉翻译效率的提升。

(一)正确处理文化因素和英汉翻译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之中,英汉翻译工作者应当重视语言知识分析与语言文化背景的有机统一。一个民族的语言形成的基础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让英汉翻译工作者真正的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者的跨文化英语翻译能力。但是,目前的英汉翻译工作者并没得到有针对性的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传输,这就导致英汉翻译工作者并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英汉翻译工作者的进修过程之中,英汉翻译工作者应当学习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在进行慢性疾病相关的英汉翻译的时候,不能单纯的进行chronic这个单词的表面含义的了解,而是结合该单词出现的基本背景,充分的了解到英汉翻译的背后内涵。在西方神话故事中,宇宙之王Zeus的父亲曾经是神灵的最高统治者,他为了保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断吞噬自己的孩子,最终,Zeus推翻了他的统治。基于Zeus的父亲吞噬自己子女的行为就像时间慢慢吞噬人类的生命一样无情,这就产生了词根“chron-”,然后再给这个词跟加上后缀“-ic”,就得到了慢性的词语“chronic”。如果英汉翻译工作者将西方文化背景和词汇翻译结合起来进行英汉翻译过程,将很好的提升英汉翻译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采用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方法进行英汉翻译

为了解决英汉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受到汉语式思维的干扰作用,这就需要英汉翻译工作者重视对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学习,英汉翻译工作者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实现对英语运用的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在英汉翻译工作者的进修过程之中,采用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方法,改变英汉翻译工作者的思维观念,增强英汉翻译工作者翻译英语的能力。

例如,英汉翻译工作者进行脑回声学方面的英汉翻译学习过程中,应该去结合其西方的文化背景来进行英汉翻译知识的获取。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下,Echo不仅仅具有着回声的英文含义,同时还是神话故事之中的回升女神。因为Echo平时说话很罗嗦,触怒了众神之王Zeus的老婆Hera,Hera限制Echo只能够去说别人向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终于有一天,Echo遇见了他喜欢的男神Narcissus,但是,Narcissus却并不喜欢Echo,Narcissus残酷的对Echo说:“别做梦我为你着迷”。悲伤的Echo只能无助的不停重复:“我为你着迷”,一直到Echo凄凉的死去,只留下了Echo“我为你着迷”的回声,这也是Echo回声女神之名的由来,Echo的名字也被赋予了回声的含义。在目前的英文医学词汇里面,Echo也延伸成了超声检测相关的仪器的词根“echo-”,脑回声学的英文词汇就是echoencephalology。如果在英汉翻译学习过程中,穿插了这样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讲述,英汉翻译工作者的翻译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三)从多渠道进行英汉翻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英汉翻译工作者不仅仅要完成英语词汇的查阅,与此同时,完善自身的英语背景知识储备也是英汉翻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英汉翻译工作者正确的引导自己学会跨文化的解决英汉翻译过程之中的问题。比如英汉翻译工作者可以在参加西方名著讨论会、订阅美国的杂质进行阅读,让英汉翻译工作者从多个渠道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提升英汉翻译工作者的跨文化英语翻译能力。除此之外,在英汉翻译工作者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尽可能的让英汉翻译进修标准化处理,在实际中锻炼英汉翻译工作者的跨文化英汉翻译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翻译的跨文化因素是影响英汉翻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对英汉翻译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英汉翻译工作者应进一步重视对跨文化因素对于英汉翻译的影响,帮助英汉翻译工作者在日后的英汉翻译工作中可以通过自己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解决实际英汉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琳琳.教学科研中传统服饰文化外译的创新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2]王晓燕.跨文化交际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3]韦铁清.在语言训练中了解文化差异[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6).

[4]张丽丽,王颖.论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07).

[5]牛蕊.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1(06).

[6]宋葵.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06).

作者:刘雨

英汉语言翻译学习论文 篇3:

英汉习语翻译技巧

摘要: 习语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 代代相传。由于习语乡土气息浓厚,含义隽永, 所以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报纸杂志及一些文学作品当中。为了消除中英文化不同所带来习语理解的偏差,本文从习语的定义和学习英汉习语翻译的意义出发, 提供一些英汉习语翻译的技巧。

关键词: 习语 对比 因素 技巧

Key words: idiom contrast factors skills

一、习语的定义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习语下了如下定义:①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individual words; ②the kind of language and grammar used by particular people at a particular time or place. 作为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对习语也有自己的定义: An idiom is a phrase whose meaning can not be determined by the literal definition of the phrase itself, but refers instead to a figurative meaning that is known only through common use. 林承章教授对习语的独到见解是: English idiom is a fixed group of words or a single word, or even a sentence,with a special meaning that can not be guessed from its structure(林承章,1997:122). 上述三个定义虽然表述不同,但都抓住习语的本质特征,那就是:习语融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基于这种文化,研究者不能逐字逐句地去理解习语,而是字斟句酌,从语体上去把握。

二、学习英汉习语翻译的意义

英汉习语翻译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一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读或者写下习语,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自信地说英汉习语翻译时不会犯错,在没有英汉习语翻译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下面是英汉习语翻译初学者常犯的一些错误情况:

A: 翻译英语习语到汉语时没意识到有习语

eg: Her little brother was down in the mouth.

原意: 她的小弟弟垂头丧气。

误译: 她的小弟弟嘴歪眼斜。

B: 从个人经验出发进行英汉习语翻译

eg:Xiao Li eggs Xiao Wang on to gamble.

原意: 小李怂恿小王赌博。

误译: 小李与小王赌鸡蛋。

C: 逐字逐句进行英汉习语翻译

eg: In the tide of 2008 economic crisis, you cannot get a job without experience,but you cannot obtain experience getting a job ——it is a Catch-22 situation.

原意: 在2008经济危机的浪潮下, 你没有经验,就找不到工作,而有工作,就不可能获得经验,那真是个没法解决的难题。

误译: 在2008经济危机的浪潮下,你没有经验,就找不到工作,而没有工作,就不可能获得经验,这真是个抓不住22的情况。

上述错误源于译者对英汉习语的翻译的相关知识没有全面的了解。第一个例子中误译的原因是译者没有从整体上对习语进行把握;第二个误译的原因是译者只知道egg有名词的意思,不知道egg还有动词的意思;第三个误译的原因是译者缺乏Catch-22 来源的相关知识。 学习英汉习语翻译的意义在于掌握一定的英汉习语翻译技巧,尽量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三、英汉习语翻译的技巧

(一)直接翻译

所谓直接翻译是指英语习语中的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逐字逐句翻译到汉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结构、风格和韵味。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

eg1: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A: 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打败了.

B: 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全副武装, 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打败了.

eg2: Say one word more,and I will bury a white bladem in you and pull it red.

A: 再说别的,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B: 再说别的,我宰了你。(吴艳玉,2006:85)

上述第一个例子中,英语习语armed to the teeth用的非常形象生动,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张牙舞爪的图景,汉译中的全副武装不及 武装到牙齿能够再现原文图景。 同样,第二个例子中,译例A用的比较传神。

(二) 转换翻译

转换翻译可以说是直接翻译的补充。有些情况下,直接翻译是行不通的,这需要译者进行辨别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头脑中加工再现,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eg: “It’s easy to pass laws thant are tough on sex offenders.It makes big political points.”he says,“But we are really starting to see some Draconian measures being taken” .

他说:“通过一些对性侵犯比较强硬的法令是容易的,在政治上也很必要。但我们真正看到的却是一些过分眼里的法规正在被加以实施。”(李运兴,2007:62)

这个例子中,Draco是古典的立法者,他编制的雅典第一步成文法以严酷著称。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直接翻译的办法,则读者将不知所云。李运兴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搞清楚了这个习语的来源,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更好地被读者接受。

(三)架构翻译

在没有探讨这个翻译技巧之前,笔者首先从冯庆华先生所编写的《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抽取相关例子以供研究之用。

Turn a deaf ear to充耳不闻

Be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出人头地

Pick a hole in sb’coat 吹毛求疵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

Look for a needle in a bundle of hay大海捞针

Talk black into white 颠倒黑白

读者在读完上述例子后,会惊喜地发现: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某个单词、词组或成语意义上的对等表达。我们所讲的架构翻译是指目标语言中的框架在不违背原语言意义的情况下可以和原语言的结构达到和谐搭配。上述例子便是很好例证。

(四)扩词翻译

扩词翻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翻译现象。所谓扩词翻译是指在原语言的基础上扩充必要的单词、分句甚至背景知识,使得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且看下面的例子:

Those were the words that were to make the world blossom for me, like Aaron’ s rod with flowers.

后来就是这些词把一个美好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圣经》上所说的“亚伦的杖开了花”一样”(冯庆华,2001:59)

很明显,冯庆华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了定语,从而提供了背景知识,方便了读者理解。

四、结束语

习语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英汉习语翻译的要义在于可以帮助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人更好地了解,更好地交际沟通。由于影响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因错综复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译者要有敢于开拓,善于发现的精神。我们相信,只要译者诚恳地去学习,认真地去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那么,更多的英汉习语翻译技巧便会跃然纸上。

参考文献:

[1]Sally Wehmeier,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Dictionary.Beijing[G]: Commercial Press, 2004

[2]陈德章.英汉翻译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尹欣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证券业务陈述责任论文下一篇:电子邮件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