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2022-09-13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争取用最少的教学时间投入达到最大的教学成效, 学生获取最大的知识成果。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够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呢?

1 课前做好三透, 为实施有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教材要吃透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将教材吃透是施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所在。只有自己真正的将教材理解透、掌握透才能够处理如何教、教什么。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材能够做到深入了解, 不但可以对文章能够有所领悟还能够对文章中的文字组合, 所内含的感情等有自己的理解和充足的把握, 并以此总结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观点, 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教师如果对课文没有由表及里的掌握, 是不可能达到有效教学的。

1.2 学生要分析透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 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生的个人感悟以及直接的生活经验与经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作为教师需要去积极掌握学生的动态, 试着去了解、理解他们, 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也能够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就算是同一个家庭的两个双胞胎的学生之间也同样避免不了。我们需要清楚学生之间的差异方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预设这样对教学的实际成效会有极大的提升。不少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我采用的是同一种教学方式但最终效果却大相径庭, 其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是依照自己的个人知识、对事物的感知所完全不同。所以, 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来适应我们, 我们应当主动的去适应学生。这个主动适应是建立在我们对学生的准确的分析充分表明了我们不但能把握学生的共性同样也能有效掌控学生的差异性。

1.3 预设要做透

预设是针对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预先的安排, 这种前瞻性的安排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前准备, 包括教师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 对专业知识的预先准备, 以及对课堂动态变量的预先思考。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教学目标的管理, 而我们进行教学预设则是课堂教学目标管理的方法。

2 在课堂中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准确的把握和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对自己和所教授的学生找准位置。

2.1 教师的自身定位

对课堂教学的成效是建立在对新课程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 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必定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 找寻工作的突破点, 有针对性的改进方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 角色改换。先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创造性被极大的束缚住, 经常是照本宣科。无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求学生整齐化、一体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遇见的问题, 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实行由“传授者”向“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2) 方式改换。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是口耳相受, 教师掌管着课堂上的一切活动, 学生多所教的内容仅仅只是被动接受。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根本的变化, 教学的方式已经变为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

(3) 对课堂的控制需要加强。教学有效性是建立在课堂秩序有保证的前提下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任务, 对课堂教学需要组织得当, 在45分钟内尽可能作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要达到这个要求,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速度和教学难度以及教学密度进行控制, 既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又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做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充分理解与吸收。

2.2 学生角色定位

(1) 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作为根本, 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学内容并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来掌握与了解,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并实践。教育工作者所起的作用是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需要做以下这些方面的努力: (1) 争当学生良师益友,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2) 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 采用有效激励方式, 激发学生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培养学生较端正的学习动机, 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事情。我们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让学生参与制订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方法, 质疑解惑, 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全过程。

(3) 学习策略: (1) 鼓励学生思考, 质疑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课堂中就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 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学会读思结合。可采用读一读, 问一问, 议一议的方法来进行。有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便有了学习的方向。 (2)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 通过合作的方式突破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评价中当小老师。 (3) 倡导学生探究学习, 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之间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通过互相学习、组内竞争、互改作业等方式, 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3 课后要做适量作业进行巩固, 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1) 课堂新课结束后及时进行课堂拓展, 主要跟本课相关的知识点相结合。这样拓展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2) 要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掌握透彻了, 对以后的学习更容易了。这也提高了以后的课堂有效性。

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更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 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 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 但只要能立足课堂, 立足学生, 不断学习、实践、反思, 必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摘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 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要求。为了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必须做好理解教材、分析学生和教学预设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找准教师和学生的准确定位。同时, 还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巩固学习成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桂建华.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初探[J].教育导刊, 2009 (4) :54~56.

[2] 马贵俊.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的作用与方法[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111~11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燃气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初探下一篇:江苏省艺术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