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论文

2022-04-2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现状分析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概况自1997年开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进入了活跃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邻国,目标集中于石油、电信和交通等国家资源与基础设施行业。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论文 篇1:

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跨国并购是资本跨国流动即国际资产移动的一种方式,属于国际投资范畴。银行跨国并购绩效是银行跨国并购中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支柱所在和先决条件。对该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银行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军国际银行业,增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影响力,这也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

一、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1980年,中国银行业就开始了跨境并购尝试。当时,中实银行收购了香港嘉华银行61.38%的股份,开中国银行业境外并购的先河;1998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英国西敏银行所属的西敏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工商银行的首次境外收购。2006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交易事件可谓接连不断,并购交易的规模和并购的范围也持续增长和扩大,涉及到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南非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据Dealogic统计,截至2007年10月27日,中国银行业共宣布6笔海外并购项目,并购交易额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占中国海外并购总交易额的50.7%,并购频率之高和金额之大前所未有。

2007年8月,国际金融市场开始经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为剧烈的动荡。2008年,中国银行业利用国际银行业格局调整的契机,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大型商业银行共收购(或参股)了5家境外机构,涉及收购金额约合75.75亿美元。中国银行业正以积极姿态走向国际大舞台,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阶段分析

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3年至2005年,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平均每年进行一次跨国并购交易,但是,这些跨国并购交易都发生在中国大陆附近,主要是在香港地区;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至2008年,中国金融服务机构在这一时期共进行了11起跨国并购交易,其中6起发生在中国之外。

如果把这两个阶段联系起来看,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交易呈现出交易量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广,交易规模越来越大的特征。自1993年至2008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共发生了24起跨国并购交易,其中可以获得统计数据的22起跨国并购交易的额度就达到了178亿美元。在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发展的第一阶段,大多数跨国并购的交易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仅有2起并购交易的额度超过1亿美元;而在第二阶段中,有5起并购交易的单项额度均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最大的跨国并购交易发生在中国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之间,并购交易的额度达到了55亿美元。

中国银行业逐渐增多的跨国并购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趋势,而不是异常的经济、金融现象。中国银行业的市值在稳步上升。在2007年按市值计算的世界最大的30家银行中中国拥有5家,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除了美国,在30家中占有7家);另外,全球金融危机在各国银行业之间造成了悬殊的业绩差距,使得中国银行业能够在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脱颖而出。2007年,大多数处于金融危机中心地带的北美银行的平均股东总回报率(TSR)是-17%,同样暴露于金融危机中的西欧银行平均股东总回报率为-3%,作为对比,金砖四国的主要银行平均股东回报率为50%。中国银行业的强势赢利性增长赋予中国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以进行跨国并购交易。中国银行业利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自身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三、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检验

(一) 实证分析方法的选用与指标选取

本文实证分析运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较少几个不相关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选取的指标是中国工商银行的相关财务指标。因为中国工商银行在2006年底进行过跨国并购交易,满足成为目标银行的基本条件。本文设计的银行跨国并购绩效考察指标体系构成如下:

表1银行跨国并购绩效考察指标体系的构成

盈利性指标资产收益率 税后利润除以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均值 反映银行资产总体盈利水平

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除以所有者权益 反映银行资本投资效益

利润率 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合计 反映银行盈利性

资产使用率 营业收入除以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均值 反映银行资产创收能力

安全性指标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余额除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反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及经营稳健程度

拨备覆盖率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不良贷款余额 反映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负债比率 总负债除以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均值 反映银行偿债能力

权益比率 所有者权益除以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均值 与银行资本安全性正相关

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除以加权风险资产 与银行系统安全性正相关

流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资产余额除以流动性负债余额 反映银行短期偿债能力

贷存比率 贷款余额除以存款余额 与银行流动性负相关

成长性指标总资产增长率 当期总资产增加额除以期初总资产余额 反映银行总体成长能力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合计比率 非利息收入除以营业收入合计 反映银行非利息收入规模

营业收入增长率 当期营业收入增加额除以期初营业收入合计 反映银行收入创造能力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R].2009.8.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年度报告摘要[R].2009.4.

(二)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样本银行的跨国并购绩效考察,具体结果如下:

表2 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绩效因子分析法输出结果

整体13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中有3个特征值超过1,故此因子分析提取三个主要成分F1、F2 和F3;这三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了96.985%,表明原来13个指标反映的信息绝大部分可以由这三个公共因子反映;进而,提取三个公共因子的因子模型如下:

F123=αi1•F1+αi2•F2+αi3•F3+ei(i=1,2,3,…13)(式1)

其中,F123是三个公共因子的综合得分,即样本银行绩效的综合得分;F1、F2和F3的值分别为样本银行在各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αij(i=1,2,3…13;j=1,2,3)是各个公共因子的贡献率。另外,由各个公共因子的旋转成份矩阵可得:公共因子F1主要在资产收益率(x1)、利润率(x3)、拨备覆盖率(x5)、资产使用率(x9)、成本收入比率(x10)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x12)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而这些指标大多数集中于银行跨国并购绩效考察体系中的盈利性指标,反映银行主要的经营绩效,故可将公共因子F1确定为盈利性因子;公共因子F2主要在资本收益率(x2)、不良贷款率(x4)、负债比率(x6)、权益比率(x7)、贷存比率(x8)和总资产增长率(x11)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这些指标主要集中于银行跨国并购绩效考察体系中的安全性指标和流动性指标,故将公共因子F2确定为安全流动性因子;公共因子F3仅在营业收入增长率(x13)一个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此指标又属于成长性指标,故将公共因子F3确定为成长性因子。式2、式3、式4分别列出了提取的各个公共因子与原始数据间的线性关系:

F1=0.962x1+0.58x2+0.912x3-0.524x4+0.924x5-0.499x6+0.611x7-0.005x8+0.953x9-0.931x10+0.03x11+0.864x12+0.115x13(式2)

F2=-0.245x1+0.805x2-0.405x3+0.776x4+0.061x5+0.83x6-0.774x7+0.949x8-0.111x9-0.169x10-0.973x11-0.414x12-0.005x13(式3)

F3=0x1-0.069x2-0.022x3+0.14x4+0.263x5-0.183x6+0.052x7+0.276x8+0.199x9+0.26x10+0.222x11+0.232x12+0.993x13(式4)

以各公共因子的信息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出样本银行在考察期中各年份的因子综合得分,亦即样本银行跨国并购绩效表现的综合得分。具体公式如式5:

F123=57.962%F1+28.623%F2+10.401%F396.985%(式5)

经过计算后的最终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绩效各因子得分及系统绩效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并购阶段各因子得分

F1 F2 F3综合得分 绩效综合排名

并购前四年 -0.9327307 1.43434437 0.25248769 0.94857582 7

并购前三年 0.12093875 1.40174492 0.70348918 1.59304362 4

并购前二年 0.21435601 1.47954957 0.44440816 1.70131205 2

并购前一年 0.06099031 1.13745312 0.42937648 1.25531141 5

并购当年 0.29733877 0.99240314 0..41884305 1.24587359 6

并购后一年 0.78021469 1.05159014 0.8236012 1.63889358 3

并购后二年 1.10677688 1.12506545 0.66665143 1.89298746 1

先来看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情况,三个公共因子在并购后的两年内均结束了并购前的评分下滑趋势。其中,盈利性因子增长最为显著,明显高于并购前各年的评分水平,说明并购有利于样本银行盈利性的增强;安全流动性因子评分虽然低于并购前的各年评分水平,但逐渐有所抬升,说明该指标的情况正在好转;成长性因子在并购后的评分出现了起伏,但其绝对变动量仍是十分可观的。样本银行的各年绩效综合评分中并购后两年的评分均不低于并购前的绩效评分,即因子分析法显示银行的绩效有所上升,其整体绩效高于并购前的绩效。

四、中国银行业实施跨国并购的战略构建

(一)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战略基础

在银行规模上:调整银行内部体系结构,克服规模不经济的不利效应;在资产质量方面:注重资产质量,防范不良资产,对已经存在的不良资产给予严格控制、剥离,增强抗风险能力;在人力资源方面,积极储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组建国际化管理团队。这样中国银行业才能在跨国并购中做到轻装上阵,有勇有谋。

(二)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区位战略

并购地域首先应着眼于同中国具有密切经济贸易联系的、地缘较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的表现为南亚东南亚地区,在这里实施银行跨国并购可以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增强国际化经营的实力。中国银行业早期的跨国并购就是遵循着这一区位战略的,这一战略将继续为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当然,欧美地区银行业趋于饱和,跨国并购的风险、并购后整合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在这一地区实施银行跨国并购要审时度势,不宜操之过急,可先以参股形式加强与该地区国际性银行的合作。

(三)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目标战略

出于当前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对于目标国中拥有一定客户资源、发展潜力较大、增长势头强劲的中小银行进行全资或控股跨国并购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策略;对于国际性大银行的全资并购,目前中国银行业并不具有可行性,况且也没有实施的必要。完全可以通过以收购其部分股权的方式参与到这些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去,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业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认知程度,并且有助于中国银行业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四)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时机

中国银行业要将跨国并购时机选择在一个特殊阶段。区域性经济危机、国外银行经营困难和银行内部危机应是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较好时机。此外,还有因银行内部经营不善或因各种问题产生银行内部危机而导致的银行并购机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银行利用金融危机给韩国造成的影响,一举并购了韩国的韩美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日本经济动荡后,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银行并购狂潮,使日本市场上银行的数量锐减。因此,中国银行业实施跨国并购应该利用这些机会并很好的进行研究分析,锁定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银行进行跨国并购。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孙 超 杨建波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论文 篇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现状探讨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现状分析

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概况

自1997年开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进入了活跃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邻国,目标集中于石油、电信和交通等国家资源与基础设施行业。2001年起中国又一次掀起了并购浪潮,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海外并购额仅为2亿美元;到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到70亿美元;2005年已经跃升至100亿。从2006年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势头进一步显示出强劲的势头,2006年跨国并购超过210亿美金,2007年达到321亿美元;截止到2008年5月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涉及金额321亿美元,已经超过2007年全年的321亿美元。

回顾这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程,我们清晰地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程呈现的一些显著的变化:第一,跨国并购的规模逐渐扩大,跨国并购数目与日俱增。2005年中出现了中石油国际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那样的并购金额超过40亿美元的并购案例。第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标地区在扩大,从美国、加拿大、印度以及香港地区扩展到欧洲等地区。华立集团售后美国两家控制技术公司58%和33%的股份,收购飞利浦公司手机核心技术CDMA研发中心等并购事件。第三,跨国并购所集中的行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并购方向。2006年2/3以上的并购金额与能源有关,2007年的焦点则是金融和能矿。第四,跨国并购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倾向,虽然以大型的国有企业和超大型企业为主,例如中海油、中石化、TCL、京东方、中国工商银行等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从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为零,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占90.6%,第三产业的比重为9.4%。

采矿业是跨国并购在第二产业所涉及的重要领域,其中石油开采业的并购金额在采矿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中海油近几年来的几次大的收购行动基本上都是大手笔,2005年的一次交易竟达到4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第三产业跨国并购案例相对涉及比较少,所涉及的行业有电信、软件开发以及金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根据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6相关数据整理,在全球范围内2005年在第三产业的跨国并购金额占67.26%;第二产业占比达到31.45%;第一产业占到1.29%。这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产业结构基本上相同。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情况

通过上述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中国企业在第二产业中并购案件占跨国并购总数的绝大多数。本文在相关学者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寻求动因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企业中的技术获取型的并购案例进行了粗略的划分。其中企业以技术寻求为动因的跨国并购占第二产业并购案件总数的82.56%。其中以寻求与企业相关的上、下游技术的跨国并购占技术寻求跨国并购总数的28.67%,而以寻求与企业相关的新技术的跨国并购案件占62.08%。而以寻求与企业不相关的技术跨国并购占11.25%。通过粗略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以技术获取的跨国并购案件居多,同时又以寻求与企业相关的新技术为动因的跨国并购案件居多,其次是寻求与企业相关的上、下游技术的跨国并购。

另外,从对中国企业目前跨国并购的并购整合效果跟踪观察来看,不同行业的并购技术整合效果不同。大多数企业能在技术整合计划的时间期间完成企业对海外企业的先进技术的转移,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实现了对所获取的相关技术产品工程化和商业化的大规模定制能力。例如,杭州机床厂对德国abaz&b公司的并购整合,以及上海电气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的并购整合情况等等。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国企业在技术甄选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企业在技术甄选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主要把低成本并购作为迅速扩大国际化规模的目标,而忽略了企业自身优势的提升,从而陷入价格陷阱。TCL集团并购的德国施耐德电视机公司、汤姆逊和阿尔卡特都是这样在并购之后就面临着各种难题。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只是看到了并购的价格而忽略了并购的价值。中国企业在进行并购目标的选择方往往只是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使企业陷入长期的价格陷阱之中,从而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第二,中国企业没有相关的跨国并购技术风险保护意识,只寻求并购的成功,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例如,南汽集团之所以能够战胜竞争对手成功竞购罗孚汽车,关键在于南汽与罗孚签订了“无附加条件”的并购合约。南汽“无附加条件”的并购在技术上主要面临着复杂的产权关系和巨额的技术投入。如果南汽要利用并购来的生产线和工厂生产这些车型和发动因,就必须向上汽、宝马购买知识产权,否则就面临着直接重新开发新车的问题。同样,在中国电信企业中这类问题也是存在,例如华立集团并购飞利浦CDMA手机事业部的案例。

第三,中国企业对跨国并购技术寻求的动因认识不明确,致使并购企业对其获取的技术资源整合效率较低。同时还有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获取与企业业务不相关的技术,由于企业自身的整合实力和掌控整合过程的驾驭力水平较低,最终导致企业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这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做的比较好。例如,韩国三星采取的方式就是通过巨额资金投入购买不同技术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然后通过技术转移、技术重构转化呈给适合三星公司使用的研发方向,这样以最短的时间缩短与技术领先者的技术差距,然后快速实现商业化;美国思科公司通过并购从外部购买尖端的技术,而且企业并没有R&D环节。

2.中国企业在技术转移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跨国并购技术整合中技术转移是整个并购技术整合的基础环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技术转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的技术资源缺乏关联度,并购企业缺乏足够的能力对其目标企业的技术资源进行有效的驾驭。例如华立集团本是一家全球最大的电能表制造生产商,其并购飞利浦CDMA事业部正是其实施“以资本换技术”发展战略的集中表现。华立集团看到一些中国企业“以市场换取技术”战略实施的弊端,想借助韩国通信商业模式即并不制造手机,只为手机制造生产厂商提供专用的芯片和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开辟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DMA核心技术,从而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谋求新的发展。

第二,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技术人员在并购过程中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同时企业不具备充足的国际化人才,导致技术转移阶段困难重重,使得高价并购而来的技术资源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例如,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的过程中,“人”的问题是最为棘手。上汽接受双龙后几乎保留全部的原管理层,同时蒋志伟与苏镇琯一起被任命为代表理事,形成双总裁制度。但是经历了2005

年上半年的短暂辉煌后,年底双龙累计亏损达501亿韩元。此外,上汽在并购韩国双龙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韩国工会集体罢工的事件,韩国双龙的员工一方面通过罢工来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罢工的举措来释放他们对上汽会将生产技术转移到中国的担心。

第三,中国文化与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存在着的很大的差异,造成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吸收上存在着技术吸收不良的问题。例如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并购案例中,在整个并购整合的阶段TCL并没有注意到中方倾向于远离权利中心,而发达国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在并购整合的决策时往往倾向于最高领导层次的意向,中间领导层的管理人员只是简单起到传达信息,并没有将其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3.中国企业在技术重构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并购企业对自身组织结构缺乏全球化的驾驭能力,或者并购企业的供应链整体缺乏全球竞争力,从而导致并购企业在并购技术整合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目标企业的技术掌控能力降低。中国移动作为当时全球竞购国际移动运营商(Millicom)最有实力的竞购对象,最终做出退出竞购过程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中国移动准确地预测到了其在被并购技术整合过程中的组织构架和供应链上存在不足,这些缺陷将导致并购技术整合困难重重。

第二,并购企业其自身实际信息资源整合的操作流程过于清晰,从而难以适应动态化的信息整合要求。从目前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推进实践来看,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是由战略层、组织层、技术层逐层推进。这种信息整合模型所面临的缺乏柔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并购企业信息整合模式不能满足并购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三层战略推进的需求。(2)并购企业这种信息整合模式容易导致三个推进层次实施不均衡。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策略

1.寻求相关上、下游技术动因的技术整合策略通常并购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的并购行为属于纵向并购。上、下游技术的获取有利于企业产品生产的价值链的稳定,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制技术资源并更好地进行一体化的国际生产。由于并购所获的技术与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上、下游的位置,技术整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并购双方的技术拼接程度。因此,本文将对于此动因条件下的并购技术整合策略称之为技术拼接整合模式。

2.寻求相关新技术动因的技术整合策略

对于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所获取的新技术来看,其获得的新技术的“新”的程度也有差别。一种情况是一些中国企业纯粹地为了获取与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大的新技术,本文将这种情况的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实施的技术整合策略称之为技术植入式整合模式。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中国企业不仅为了获取与其自身技术差距不是很大的新技术,同时希望获得目标企业的其他技术资源,比如技术研发能力或者产品销售网络渠道以及企业的替他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本文将这种情况下的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采取的技术整合策略称之为技术融合式的整合模式。3.寻求非相关的技术动因的技术整合策略 企业寻求非相关技术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是企业寻求进入新的市场领域的选择。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寻求与企业非相关的技术,这种方式最容易使企业在短期内达到全方位迅速扩张的目的,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通过这种并购使得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无疑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快捷、最低成本的方式。因此,本文将对于此动因条件下的并购技术整合策略称之为技术谨慎整合策略。参考文献:[1] 廖云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 .企业管理出版社,PP9-10 .[2] 刘高勇,汪会玲.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8):150-152 .[3] 吴琪,白源.跨文化整合两大难题[J] .中国企业家 ,2006,增刊 :119-121 .[4] Amir-AslaniA, Negassi S. I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 solution to biotechnology’s lo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J] . Technovation ,2006,26(5-6):573-582 .[5] J.H. Dunning. The geographical sources of competitivenss of firms: some results of a new surve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1996 ,(3):1-30.

作者:王宗光 王 雷 王 欣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论文 篇3:

“后危机时代”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战略的分析与探讨

摘 要:“后危机时代”不仅是产业重组的时代,是资本运作的时代,而且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从中国的经济走势判断,无论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主导,新一轮的资产重组、企业购并潮将不断涌现。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无论在亚洲、非洲、美洲、还是澳洲都可以看到中资企业家海外扩张的身影。那么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在以兼并和重组为主要特征的“后危机”时代,面临着怎样的机遇?笔者认为,“走出去”是迟早的事情,晚走不如早走。原因很简单,企业的扩张客观上需要银行为之提供配套服务。本文在回顾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历程的基础上,结合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剖析“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战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战略;可行性

作者简介:者贵昌(1963—),男,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综观宏观经济走过的基本历程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复苏的“后危机” 时代。随着危机的缓和,经济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传播的时滞效应,最终要度过这次危机还需时日,世界经济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处于“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状态。

一、历史性扫描: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程

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成长经历表明,战略性的收购兼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费用成本,提高资产和资本的回报率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银行跨国并购概念是从企业并购概念中延伸而来的,一般是指涉及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银行间兼并和收购,跨国并购是银行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西方学者通常把企业兼并和收购简称为M&A(merger and acquisition),国内学者通常称为“并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改组上市,我国商业银行在综合实力、公司治理、资产质量、风险管控等各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衍生出大量的金融服务。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银行业正以积极姿态走向国际大舞台,为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况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实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9月,中国银行收购了澳门大丰银行50%的股权,是我国银行业的首次跨国收购案例。时至今日,境外市场并购业务逐步增加。

(二)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实践的基本特征

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呈现两个阶段性特征。

1.实践探索阶段(1993-2005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活动的摸索实践初期,国有商业银行业开始参与一些跨国并购活动,但是总体规模不大,并且跨国并购交易都集中在中国大陆附近,其中香港地区最为突出。

2.发展推进阶段(2006年-今)。这一阶段是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活动的发展推进时期,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改制和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跨国并购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带动下,其他中资银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其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逐步涉足跨国并购业务。如:招商银行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

二、分析与透视: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活动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海外并购迅速推进,交易规模及数量迅速上升,并购区域逐步扩大

我国银行的跨国并购与西方发达国家动辄几百亿资金规模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如:迄今为止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己创下国内银行跨国并购规模的历史记录,规模也仅为54.6亿美元。[1]但是我们和历史相比,已经获得了突破性发展。

1.交易数量增速较快。2006—2009年,海外并购总的交易宗数约相当于2006年前交易宗数总和的50%。[2]

2.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据有关统计显示,2007 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并购交易额同比增长129%,占我国海外并购总交易额50.7%,并购频率之高和金额之大前所未有。在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发展的第一阶段,大多数跨国并购的交易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仅有2起并购交易的额度超过1亿美元;而在第二阶段,有5起并购交易的单项额度均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最大的跨国并购交易发生在中国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之间,并购交易的额度达到了54.6亿美元。[3]

3.并购区域逐步扩大,从亚洲走向世界。2007年后境外并购活动在美洲、欧洲和非洲均有发生。2008年后,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并购的活动受到制约,但是从总体趋势判断,中资银行跨国并购业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并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从国际经验判断,在并购活动中,并购资金的支付能否顺利完成是并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妥善的支付安排,要实现收购目标是不可能的。我国近年来的跨国并购在支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并购支付方式发生历史性转变。并购资金由传统的现金支付转变为“现金+股权”支付并用。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华比富通银行时采用了“股权+现金”的支付方式,这是我国银行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通过股票配售方式筹资完成并购的成功案例。

2.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国银行对目标企业的并购既有直接并购,也有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对目标企业的间接并购。如中国工商银行对印尼哈里姆银行、诚兴银行、标准银行的并购就属于直接并购,而中银香港对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的并购则属于间接并购。

3.并购业务涉足新的领域。银行机构逐步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业务。譬如: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诚兴银行,招行并购永隆银行则是发生在银行同业之间的完全意义上的横向并购,是典型的以业务多元化为导向的控股权并购。工行、中行、建行通过混合并购在香港地区建立了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的旗舰。中国银行通过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拓宽了全球金融产品服务平台,走出了海外并购非金融业务的第一步。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看,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监管体系,因此业务主要是银行金融业务,中资银行通过海外并购,突破国内的业务分业经营的监管限制,为国内银行的业务创新开辟了新的渠道。

(三)并购主体发生历史性转变

从总体情况判断,我国银行业境外并购的主体基本上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还不具备境外并购的条件和实力。但是,目前的并购活动不再局限于国有控股银行,很多中小银行正在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并购活动。譬如:2008年,招商银行以46.4亿美元收购香港永隆银行53%的股权,成功完成了其首次跨国并购,是我国中小银行实现跨国并购的典型案例。

(四)并购活动打破了“弱肉强食”的传统规则

我国商业银行早期并购活动主要遵循“弱肉强食”的并购规则,如中国工商银行早期并购的友联银行,在被并购前,是香港地区最差银行之一,1999年有问题贷款占总贷款的31.5%,亏损额达5.45亿港元。[1]但是近年来“弱肉强食”的基本规则被打破,逐渐发展到“强强联合”,如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的南非标准银行,是南非乃至非洲最大的商业银行。这一并购案例成为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强强联合”的成功范例。

三、决策性参考:中资银行进一步推进跨国并购的可行性战略

跨国并购的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跨国并购可以使中资银行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增强资本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益;扩大产品和服务范围,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也可以完善其全球化业务布局,避开本国国内激烈的同业竞争;还可以通过配置过剩资金,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行动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现实,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使得中国的企业有能力进行海外并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年中国经济在全球最先实现了反弹,全年GDP增长率达到了8.7%。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反映在资金面上,截止2009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1.20万 亿元,同比增长27.67%。[2]

(二)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大举进军海外

1.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流动性紧缺,国际金融市场引资需求增大。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以及很多金融机构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大量不良资产,使银行资本金匮乏和流动性不足,有些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他们迫切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以渡过经营困境。同时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复苏需要大量流动性支持。但目前美国银行系统以及大部分欧洲银行系统并没有能力和意愿提供这种流动性。而新兴国家的银行系统以及储蓄资金规模过小,也无法提供世界需要的流动性。但是,中资银行通过上市融资和我国政府的注资,募集了大量资金,充裕的现金和外汇资产,并且中资银行在此次危机中不仅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在危机中提高了自己的资信度,中资银行能够以更低的利率筹资,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提供跨国并购所需的资金。

2.金融危机使中资银行并购的潜在对象剧增。历史上每次金融危机均会对金融机构进行重新洗牌。自2007年末以来,不断有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银行倒闭。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银行倒闭数2007年仅为3家;2008年曾至26家;2009年多达140余家。[1]目前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问题银行”清单上,仍有约500家银行。这些在困境中挣扎的银行成为并购的潜在交易对象。同时,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开始出售资产,剥离非核心业务。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已经在重组业务结构,处置非核心业务,使其全球业务运营更加集中化;花旗集团也因陷入财务危机而开始瘦身,旗下的经纪业务部门与摩根士丹利公司进行了合并,并计划进一步出售部分资产。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资本实力相对充足、资产质量相对安全、谋求拓展境外机构网络、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也孕育出了百年一遇的并购机遇。

3.金融危机使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减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曾经活跃在全球银行并购市场上的欧、美大型跨国银行后院起火,很多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收缩战线,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对于潜在的并购交易已经无暇顾及。这些国际性金融机构的退出,一方面降低了并购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相对提高了中资银行在并购交易中的议价能力和谈判地位。

4.金融危机使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交易成本下降。一般来说,银行并购需要支付一定的并购溢价才能获得并购对象管理层和原有股东的支持。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主要市场股票价格大幅跳水,全球银行业估值水平也随之大幅下降,有些股票甚至出现了严重低估的情况,同时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造成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同步升值趋势,这不仅使以美元、欧元标价的资产价格放低,也使中资银行在并购出价方面更为有利,而且跨国并购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则有助于降低中资银行的海外经营成本,提高其经营能力。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悲观情绪浓厚,投资者信心严重动摇,市场对于银行潜在资产损失的担忧导致大量银行股票在账面价值以下交易,并购对象的管理层和股东对于交易价格的期望也显著降低。这些说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资银行在海外并购时具有了优势,并购的交易成本将明显降低。

5.金融危机使东道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为中资银行进入提供了有利时机。金融关系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和金融主权,因此很多国家都对外资收购本国金融机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投资壁垒逐渐被消除,尤其是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到来,为银行跨国投资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使得银行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成为了可能。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东道国政府为稳定金融体系、化解金融风险,往往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进入。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后,政府取消了限制外资银行进入的管制措施,直接导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受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都调整了以前较为严格的外资银行进入的限制政策。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后也对外资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市场。因此,笔者认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很可能导致金融业新一轮准入限制的放松。

(三)海外并购成功的中资企业为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中国的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一个本质性飞跃。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获得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纷纷走出国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基于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等原因,“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无论在亚洲、非洲还是在美洲、澳洲都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家的身影。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超过5亿美元以上的仅3宗,交易总金额24亿美元,到2009年海外并购交易额超过5亿美元以上的达到15宗,交易总金额286亿美元,较2008年增加25%。[1]最新一期汤森路透亚太地区的并购季报显示,全球其他地区并购活动在2008年均出现回落,交易额为2.9万亿美元,下降了29.6%,而同期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劲势头,交易额为1596亿美元,较2007年跃升了44%。2009年这一趋势得以延续。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海外并购额达433.9亿美元,仅次于美、法,名列第三。仅2008和2009两年,中国海外并购额便超过本世纪前8年的总和200多亿美元。[2]普华永道预计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将出现40%的涨幅。能源及资源行业的并购将继续主导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大型民营企业谋求获取技术专利和进入国外市场,其他行业的并购交易预计也将迅猛增长。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点,并为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中资银行跨国并购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鼓励中资银行“走出去”的相关政策,中国商务部和银监会是中资银行进行跨国并购的有力支持者。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中国银监会对于中资银行海外业务设立了普遍可以接受的门槛,并表示只要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即可进行海外投资。

(五)多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银行的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银行业逐步完善的外部监管环境为商业银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从微观层面看,近年银行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相继上市,使中国银行业在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潜力、资本充足率、人才的积累、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中资银行的海外经营创造了自身条件,目前国内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走出国门的基本条件。有关数据显示:在2003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中资银行在前25强中了无踪影。[1]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排名中,有4家中资银行进入全球前25强,其中有3家排在前13位。按税前盈利计算,中国内地有5家银行进入前25家大银行之列。中国工商银行以212亿美元的利润成为世界最赚钱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17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银行以126.2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中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六)中资银行海外经营战略获得了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有效支持

中资银行与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深度合作,为中资银行下一步海外扩张奠定了基石。如:高盛集团作为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担任工行入股非洲标准银行的财务顾问,在并购对象选择及具体交易安排方面起了重要的协调作用。中国银行获得战略投资方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大力支持,顺利进入新加坡飞机租赁行业。由此说明,推行跨国经营战略,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外合作伙伴的密切配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007年当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寻求快速应对方法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到了“后危机”时代,如果仍停留在“应对”这个层面,我们将丧失机会。特别是对于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较大影响的中国的银行业与全球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其他银行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更应抓住这百年一遇的良好机遇。中资银行面对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和非金融类企业海外投资需要金融支持等多种因素,应在认真做好各项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积极筹备“走出去”的战略计划,稳步推进海外经营业务。这既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也能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海刚、李建军.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拓展的进程、问题与对策[J].银行家,2009,(03).

[2] 徐二明、王文彬.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金融,2009,(07).

[3] 孙超、杨建波.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实践的分析[J].金融经济,2009,(20).

作者:者贵昌 卢雪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外资银行监管制度完善论文下一篇:学生创造能力物理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