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2022-07-18

第一篇: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7〕56号)、《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8﹞36号)、《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聊办发【2018】43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我县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茌平枣乡特色和生态优势,聚焦聚力“五大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功能布局优化、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建设产出高效、产品 1 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绿色生态农业,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2. 目标任务。突出农业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到2020年,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5万吨,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企业数量、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到2030年,农产品供给更加优质安全,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护和节约利用农业资源,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到2020年,严守96.9181万亩耕地红线,全市耕地质量平均比2015年提高0.06个等级,到2030年,全市耕地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提高水利用系数,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0年,力争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以上、4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63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以上,力争实现全市废弃农膜基本回收。到203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

保护和修复田园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 2 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46%,湿地面积达到2万亩,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到2030年,田园、森林、湿地、水域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

二、优化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布局

3. 落实农业功能区和生产力布局制度。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分别划定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63万亩、60万亩,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2.1万亩。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博平镇、冯屯镇、乐平镇、杜郎口镇为粮食核心区域,打造优质专用粮食高产创建基地,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引导粮食生产走“规模化+专用化+优质化”的路子,依托三月柳、鲁星食品等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建设规模化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做大做强高效特色产业,探索培育“名优特稀新”经济作物,围绕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杂粮、中药材等,打造一批品种丰富、集群发展、绿色高效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畜牧局、水产局)

4.适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搞好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到2020年,全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0亩以上。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向环境容量大的适宜养殖区域转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推广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模 3 式,推进农林复合经营。到2020年,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2万亩以上,林下经济规模发展到1.5万亩以上。大力培育农业“新六产”,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拓展农业生态功能,依托自然人文资源,挖掘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传统农耕文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培育、支持圆铃大枣生态农业园区、浩佳森林海花园等特色体验型项目,发展文化传承、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等体验型业态。突出抓好农业“新六产”的“四型业态”,深入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梯次利用,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支持齐鲁味精、圣康食品等具有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2个。培育“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畜牧局、水产局)

5. 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深入推进贾寨镇一二三产融合特色小镇建设,集成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一批以规模化养殖为基础,以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为发展方向,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园。大力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广渔业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强化水产养殖污染防控。(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财政局、科技局、畜牧 4 局、农机局、水产局)

6.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强化耕地、水域岸线、湿地等用途管控,严禁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县为单位,针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分类推进重点地区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环保局、林业局)

7. 健全农业绿色扶贫机制。统筹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科学选择精准扶贫产业,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让贫困群众从农业绿色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牵头单位:农业局、扶贫办)

三、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8.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纳入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创建,全面推进建设占用和工矿企业生产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推广秸秆还田、土壤改良修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坚持种地 5 养地协调发展,推广粮油轮作等栽培模式,积极争取国家轮作休耕试点。探索耕地质量管理保障机制,完善管控措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牵头单位:国土局、农业局,责任单位:环保局)

9. 健全农业节水制度。实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加快完善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耐旱品种和节水保墒技术,探索田间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模式。到2020年,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0万亩。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到2030年,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牵头单位:水利局、农业局)

10. 强化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和普查,科学推进农业野生植物和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做好阳谷县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强濒危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保存和人工繁育。加大畜禽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完善外来物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机制,积极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黄顶菊普查和防治工作,开展综合防治示范技术试点。(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部门:林业局、畜牧局、水产局)

四、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

6 11. 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管,严格工业和城镇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制度,依法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和城镇污染物进入农田、养殖水域等农业区域。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条款,加大对破坏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对典型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按照国家技术指南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开展污染耕地分类治理。(牵头单位:环保局、国土局,责任单位:农业局)

12. 积极开展农业“四减四增”行动。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到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深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快农药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进程,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天敌控害等绿色防控技术。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财政局)

13、加强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加强农药管理,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聊城市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管理规定》,探索建立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机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严格农药、化肥、种子等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成立1家以农药为主的农业投入品集中配送中心,推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分散经营、 7 统一标识、全程追溯的管理模式。强化农业投入品或生产经营主体登记备案管理,实施农药、兽药标签二维码标识制度,落实农药、兽药、添加剂使用台账记录制度及使用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度,支持低消耗、低残留、低污染农业投入品生产。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质监局、畜牧局、水产局)

14.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严格依法落实秸秆禁烧制度,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重点,建立秸秆禁烧目标责任制,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精细化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基料化、秸秆生产有机肥等技术,建立农用为主、多元利用格局。加强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建设,以肥料化和能源化为主要利用方向,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养殖业户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制度和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施动物疫病净化计划,大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通过全市建设的4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基本满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要求。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严格执行新的国家地膜标准,依法强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以县为单位开展地膜回收和残留治理试点,加大全生物可控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力度。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理方式,依法落实使用者妥善收集、生产者和经营者回收责任,由具有危险物经营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 8 积极保障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用地。(牵头单位:农业局、环保局,责任单位:国土局、农机局、畜牧局)

五、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养护和修复

15. 养护构建田园生态系统。开展田园生态系统建设试点,建设完善生物缓冲带、防护林网、灌溉渠系、植物篱等田间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地方独特品种,保持农业物种的多样性。推广环境友好型生态种养技术,保护病虫害天敌,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促进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物”循环。保护和改善田园生态景观,优化乡村种植、养殖、居住等功能布局,拓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功能,培植田园综合体。(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茌平县旅游发展中心、林业局、畜牧局)

16. 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科学确定放流品种与数量,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严厉打击使用“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维护渔业生态资源。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动河湖管理保护专业化、社会化,打造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的河湖生态新格局。在河道沿岸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优先种植苜蓿、牡丹、构树等需肥需药量低、经济效益突出的作物。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2018-202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平方公里。(牵头单位:水利局,责任单位:农业局、水产局、林业局)

9 17. 加强林业和湿地建设。积极培育林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林业产业负面清单制度,严格限制高污染、高环境风险项目准入。加强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和维护,突出村镇绿化工程建设,推进高标准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2018-2020年,全县新建、改建农田林网化面积4万亩。(牵头单位:林业局)

六、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18. 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和人才建设。做大做强县级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县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区的布局和建设,规范县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加强与省农科院、山东省农业大学、聊城大学、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对接,积极引进千人计划、泰山学者、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聘请有实践经验、能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的技术专家,组建种植、畜牧、水产、林业等行业专家顾问团。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高效利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新品种选育、环境友好型种养、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以及农产品绿色加工储藏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积极推动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绿色发展管理服务和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 10 的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落实生态管护员制度,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财政局、人社局、科技局、林业局)

19. 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继续打造“圆铃大枣”、“十孔莲藕”“茌梨”等农产品品牌,推进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管理工作,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公用区域品牌2个,企业产品品牌10个,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个数达到120个,认证面积与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占比达到60%,启动农业质量提升年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和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作物品种实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双证制”管理,建设聊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暨产销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健康肉供应链建设行动,夯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质监局、林业局、畜牧局、水产局)

20. 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监测体系。加强耕地、渔业水域、生物资源、产地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及农业污染状况监测和预警能力。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推进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全覆盖布设、运行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发布监测报告。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提升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监测能力。按照国家统 11 一安排,开展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对重要农业资源实行台账式管理。(牵头单位:农业局,责任单位:环保局、国土局、质监局)

七、保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内容。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农业部门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扶贫、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水利、旅游、环保、质量技术监督、林业、农机、畜牧兽医、水产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建立起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2.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整合涉农资金要向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加大对耕地质量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绿色生态类公益项目的后期管护。建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建立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贷、保险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持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修复、废弃物处理利用、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

23.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国民教育、新闻宣传、科学普及、思想文化等多种渠道和各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政策、路径和成果,及时总结推广生 12 产领域、消费领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和技术模式,积极倡导农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4.强化考核奖惩。完善全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制定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县政府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对各乡镇、街道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开展联合督查,每年开展一次自查和评估,终期要对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评估,并以适当形式公布。评估结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涉农财政资金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整体效能。对在农业绿色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落实工作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此前发布的有关文件规定,凡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见执行。

第二篇:加快林业发展创建绿色家园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林业发展创建绿色家园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辖五区一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即68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7。近几年来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富裕,加快了林业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全市林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0年增长299.4。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我市山区面积24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5,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种粮产量低、效益差,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建材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消化污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市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五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近几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枣庄市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枣庄市40万亩经济林和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把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局(站)长确定为林业建设的“五职责任人”,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春季、雨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市人大每年都视察并审议一次林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造林48.6万亩,比2000——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增加72.9。

二、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突破口,带动镇村绿化快速发展

我市共有64个乡镇(街道)、2095个行政村,镇村占地70余万亩,植树绿化的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农村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2004年搞好46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2005年创建了106个,今年又确定了104个,推动广大农村向着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扎实迈步。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明确标准,坚持把造林绿化列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30多项创建指标量化考核总分105分中,绿化占20分。各级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老百姓在受益中”为目标,大力组织创建村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52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标准,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60万株,绿化率均达到35以上。创建村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带动了全市镇村绿化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农田林网42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810公里,村镇植树2400万株。

二是因地制宜,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各区(市)、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庭院内、村

第三篇:加快绿色建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众所周知,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三分之一,与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并称社会三大能耗。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建筑,每年消耗水泥20亿吨、钢材6亿吨,伴随着建筑总量和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因而给国内环境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重中之中的工作任务。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等的实现要求我们,决不能再延续以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必须走绿色、生态、宜居之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

作为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健康建材的统称,“绿色建材”一词恰当地表达了这类新型建筑材料的“健康、环保、安全”品质,绿色建材也是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要素——建筑材料也在发展变化。绿色建材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现代绿色建材首先要具有时代性才能符合现代建筑的要求;其次要节能环保,符合生态化特点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绿色建材特点生态

建筑是时代的橱窗,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要素——建筑材料,也就按着时代的脉搏而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几千年来,建筑材料产品有了长足的进展,从最早的土坯发展到现在门类繁多,充满技术含量。各个历史时代都有代表各个时代风貌的建筑,也有与之相匹配的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物的风格、功能以及人们对它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绿色建材也会相应的出现。

绿色建材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绿色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绿色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国绿色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国内所需的绿色建材已能自给。我国已形成了绿色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一、具有时代价值

一位日本学者在讲学时曾经说过,最好的建筑材料是土坯,他是在分析了各种现有建筑材料功能的优缺点之后,不无感慨地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的。土坯是人类从筑巢而居时就开始利用普通的黏土做建筑材料,兼有保温、吸湿、透气等特性,更适合人体要求,人住在土坯房屋里比住在混凝土房屋里或者砖房里舒适得多,所以这位日本学者的话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虽然土坯具有这样的优点,可还是遭到了人们的抛弃。因为现代建筑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居住的功能了,现代建筑是人类技术进步的集合体。除了保温、吸湿、透气这些功能要求之外,还有高强、轻质、防水、防火、防腐、采光、吸音、装饰性以及利于快速装配化施工等等其他重要要求向建筑材料提出来。因此,现代绿色建材首先就必须具备时代价值,必须适合现代建筑的要求以及现代人类的审美。现代建筑材料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复合后可以达到比土坯更好的性能,更加适用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玻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就因为其适合时代的要求而普遍存在了。纵观历史,建筑物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在不断改变着的过去。

二、绿色、环保

优良舒适的居住环境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之一,丰富多彩的建材产品不仅使我们广厦万间的追求成为现实,更为人们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如何减轻建筑材料的环境负荷,实现建筑材料的生态化,成为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对人体及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材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产原料尽可能少利用天然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材料。(2)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3)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不得添加使用甲醛、卤化物、芳香烃等,不使用含汞及其化合物、镍、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在日益发达的物质社会里,绿色建材的生态化考虑显得尤其重要。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建筑材料从原料采掘到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在我国,每生产1t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要向大气中排放130kg粉尘,建筑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水污染、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矿渣岩石的放射性污染、化学建材的化学污染、建筑物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等多种环境问题。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当然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许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例如抗菌建材、空气净化建材等。建筑材料也是消纳废弃物的大户,大部分固体废弃物都可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中。例如粉煤灰、矿渣可作为水泥和混凝土的掺和料,煤矸石已普遍用于制作烧结砖,甚至于一些有毒可燃废弃物及垃圾可作为燃料用于煅烧。随利用建筑材料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当前,在新型墙体材料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建筑材料的同时,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也日益成为现代建筑墙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开发与应用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的出现,更是成为现代化建筑中墙体填充材料的新宠儿。 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绿色环保轻质建筑材料,其产品种类有屋面板、隔墙板、外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更具备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环保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质轻易装、施工便捷、坚固承载、降低建筑成本和施工成本,隔墙一体化和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等优点。其优良的综合技术性能、科学可靠的安装节点构造、工业化的板材安装施工、良好的后处理配套材料和施工技术、可供建筑设计进行不同选择的方案及完全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更能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多功能的需求。

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墙体填充模式,引领现代建筑墙体填充的新技术、新工艺,必将为国家“绿色建筑行动”和我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伟大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绿色建筑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先导,绿色新型建材又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推广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的必由之路。

针对上述绿色建材自身的特点及其重大的意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绿色建材的推广:

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绿色建材知识的教育,并通过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应用,帮助企业树立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环保理念。

二、加强行业领导,建立完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实现建筑及相关行业和建材行业的联动发展。绿色建材是跨越建材、建工、化工、冶金、轻工、农林、煤炭等部门的行业,为了加强管理,做好协调工作,实现建材产品的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施工安装标准与建筑设计标准的对接。首先,优先面向绿色建筑所需的、量大面广的建材,加快研究制订以建材设计为龙头,从材料、产品设计、认证、制造到施工安装的标准化体系和认证办法。而在标准化方面,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逐步编制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绿色建材发展,支撑绿色建筑建设。第三,注重生产和使用环节联动,加快修订不利于绿色产品推广的既有标准和规范,以先进标准规范激励绿色建材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进一步加大对旧设备、旧技术的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那些高能耗、小规模、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加大对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合,使现代的绿色建材产品在技术上研发和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四、加强法制建设和认证管理,建立绿色建材市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配套法规。对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要由国家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统一“绿色”标志证书后,方可在市场上流通。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借助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是实现绿色目标的重要保证。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在城市建设中,大力推广新型绿色墙体材料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等若干文件的出台,提出以创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和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全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跨越,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范畴,有力保障了在城市建设中符合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建设目标,建设符合现代人居生态城市,促进池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排放能源的利用不符合全球发展的长期战略,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结合国情,认真研究、分析、吸收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及早探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即,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节能减排的规划及制度,将能源的消耗,环境损耗计入生产成本,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并将节能减排的绩效纳入政府的考核体系,建立和实行绿色GDP指标体系,确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完善节能减排的标准,完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一些发达国家重视通过制度和法制建设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包括加强立法、组建专门委员会、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促进政策的整合和实行等多种手段,根据具体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政策和政策组合并注重用经济的手段和市场的作用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应建立规范的碳交易市场,统一碳排放标准。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也没有统一的碳排放标准,这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另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产业结构的特点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但由于没有碳交易市场和标准体系,导致碳排放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存在分歧和差异较大,不能真实反应碳排放的实际情况,使其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中限于被动地位。因此,中国应该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合理规范的碳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统一碳排放标准,并有针对性地实行各种控制碳排放的政策,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即,由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转向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和低排放的现代服务业。

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需要积极合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水资源丰富,合理开发水资源是有效减排的重要方向,另外还应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20%—40%,从政策上看,要对新建项目和产品严格审查,严格执行并提高能效标准;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利用低碳能源。同时,应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碳排放、碳处理、生物固碳等技术交流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加强消化吸收和利用创新,共同构筑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技术合作平台,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新能源的全面利用。

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走科技兴国战略,发展低碳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的创造者,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将是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长远保障,中国只有从根本上推动整个地区的科教事业的提升,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低碳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恶化促使人们反思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增长周期角度看,存在着由创新产业所主导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只有依靠创新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发展新的增长点,才能走出一条不破坏环境而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道路。目前,在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的新产品、新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正处在替代化石能源的初步阶段,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迅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些领域的低碳产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应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力度,培养公民的低碳意识和低碳思维。围绕打造绿色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目标,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经济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从而促进绿色低碳社会建设。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引导广大居民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单位创建活动,研究制定绿色低碳创建标准和相关指标,组织开展创建绿色低碳社区(村)、绿色低碳学校、绿色低碳医院、绿色低碳饭店等创建活动。

绿色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还意味着要引导公众改变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的绿色低碳生活意识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探寻和应用绿色低碳生活技巧,推广和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引导人们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参与者。要引导人们改变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消费嗜好,减少面子消费、奢侈消费;要全面鼓励人们坚持以绿色低碳饮食为主导的饮食结构,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尽量绿色出行;要鼓励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做到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篇:加快绿色繁荣进程 发展山区生态经济

张树林

2010年第6期 ——生态建设

英山作为一个贫困山区县,生态是规模最大、特色最优、潜力最强的资源。加快绿色繁荣进程,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既是英山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英山扬长避短、谋求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

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结构多元的生态农业

英山山水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山。为此,我们积极克服狭隘的资源观念和传统的农业观念的制约,坚持把山水当做耕地来种,把“绿色”当做资产来经营,着力在开发利用绿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上下功夫。

一是调整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按照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的原理,走出“别人种什么就学什么”,“短期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被动性和适应性调整老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茶、桑、栗、药等四大产业,着力构建支撑农民增收的绿色支柱产业。全县绿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60.8万亩,农村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园、户均2亩经济林、农民年均绿色产业收入过3000元”的目标。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6%来自绿色产业。为构建“一县一特”的特色经济,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茶叶大县”目标,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思路,狠抓茶叶产业化经营,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茶园面积达19.2万亩,年产干茶2.65万吨,茶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8.6%。英山已成为“中国茶叶之乡”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同时,依托丰富的草饲料和洁净的水源,大力发展畜牧、家禽、水产等产业,不断优化绿色农业内部结构,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结构多元、规模发展”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推广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标准化施肥、标准化使用农药和有机茶清洁化生产、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绿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技术进村入户、下田入地;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严格控制违禁农药、饲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生产环节,确保农副产品的品质;着力打造“英山云雾”有机茶、“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天堂山野菜”、“梦丝家真丝制品”等绿色农产品品牌,依靠品牌提升农副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涵养水源,建设绿色屏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综合整治山水资源,推进农业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互协调发展,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4%,水土保持率达到87%。

以“少污染、低消耗、高效益”为取向,大力发展科技环保的生态工业

英山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腿短”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市场主体不多不强、工业企业“两头(原料、市场)在外”、产业链条短、传统机械工业比重大、工业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为此,我们坚持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重点,始终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大力发展“少污染、低耗能、高效益”的绿色环保工业。 一是突出特色兴工。立足茶、桑、栗、药等特色产业和丰富的竹木等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和近农工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丝绸纺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系列化开发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植了绿屏茶业、绿羽茶业、梦丝家丝绸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资源型、加工型企业。

二是强化招商兴工。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项目。树立理性招商的理念,在招商项目的选择上坚持做到“四个不引”,即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严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属于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的项目以及影响公共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项目等一律不引进,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几年来,怡莲阳光丝绸纺织、金新龙药业、北京同仁堂药业、天福茶业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的科技型、环保型项目先后落户英山。

三是实施品牌兴工。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申请国家质量认证,建立全员、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着力打造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名牌,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县已成功创建1个“中国名牌产品”(即“梦丝家”牌蚕丝被),5个“湖北名牌产品”(即“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耀明牌”玻纤布、“诚信阳光”丝棉被、“雍华”丝棉被、“固力发”五金工具),拥有省级以上品牌绝对数量居黄冈市各县市之首。

四是狠抓改革兴工。坚持以“三改一培育”为重点,在推进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的同时,引进节能型、环保型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工业,使企业实现降耗目标,达到环保标准。先后关停改造了造纸厂、石材加工厂等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的企业。

以“保护与开发并重”为主线,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生态旅游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植被丰富、山川秀美,生态优越、空气清新,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名山(大别山主峰)、名泉(地热温泉)、名人(毕升)、名产(茶叶、丝绸、板栗、山野菜),还曾是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城乡联动”的原则,大办旅游、办大旅游,不断加快壮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重新修编全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规划和景区详规,推进旅游资源有序开发,有效遏制了“滥开乱炸、乱建乱搭、乱砍滥伐”等破坏旅游资源、损害景区形象的行为。

二是开展旅游“三创”活动。积极开展创“湖北旅游强县”、创4A级旅游景区、创旅游名镇名村活动。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桃花冲风景区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目前正在加紧进行4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望今年通过国家评审验收;乌云山村、吴家山村已成为全省旅游名村,其中乌云山村被评为“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全县农家乐、渔家乐达216家。

三是着力推进旅游招商开发。依托山水资源,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开发旅游项目。目前,投资过2亿元、按5A级标准设计的温泉度假村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资过亿元的天福茶叶项目和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别山主峰索道项目即将动工建设。

四是大力宣传推介旅游项目。围绕提升旅游品位,先后推出了“双休假日游、冬令夏令游、休闲避暑游、民俗风情游、洞穴漂流游、农业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基本形成了“登主峰、游河谷、漂涧溪、浴温泉、品香茗、听民歌”的旅游格局。■ (作者系英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监理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居家养老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