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创新理念

2022-07-30

第一篇:社区党建创新理念

创新机关党建理念

“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征文作品:创新机关党建理念

“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征文作品:创新机关党建理念

我省目前正在开展的“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活动,为我们机关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新的引擎。

机关党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是我们党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机关党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机关党建理念,应做到“三要”——

一要突出重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党坚定不移的方针,而发展环境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主题,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和“三力”建设,精心设计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系列主题实践,努力营造开拓创新的思想境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作风环境。

二要抓住关键,强化机关行政效能。从优化服务质量、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约束和硬性措施,强调能力、效率、效果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软环境硬管理,让软环境出效益、出生产力、出竞争力,促进机关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达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强化机关行政效能,离不开高素质的队伍。要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常规性重要任务抓紧抓实。

三要凝聚人心,深化和谐机关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一是确保政令畅通。政通才能人和。保证政令畅通,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底线。为此,要强化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强化机关党建目标考核。二是树立团结友善。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可以说,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能不能团结起来,是它们能不能生存、发展、壮大的最基本条件。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领导班子内部,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同心同德地开展工作。三是维护公平正义,做好群众工作。公

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当前,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来源:文秘办公室 http://wmban.cn)求。要坚持做到“两个讲”:讲真、讲实。第一个“讲”: 就是讲真,即真心、真情、真格。第二个“讲”,就是讲实,干部干实事,群众得实惠。要创新载体,积极搭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平台;要着力保障民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四是严格强化管理。和谐的机关是行为规范的机关。机关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妥善处理好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职能看,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从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来看,必须遵循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要分工明确,协调到位,坚持原则,赏罚分明。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纪律约束人,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使机关党建与时俱进,充满生机与活力。

开展宗旨教育活动,要注意选准切入点。活动中,我们的党员同志是主体。要围绕这一主体,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一是尊重和发挥党员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不为名、不为利,比奉献、比政绩;勤奋敬业,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严谨细致,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创出一流政绩。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使党员能积极、主动参与党内活动,在党的事务与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要坚持把解决党员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作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切实从工作、生活上给予关心,反映其呼声和心愿,制订计划要认真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使各项活动,如“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四联四帮——党员干部大深入”等活动更加贴近其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有效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机关干部专心致志干事业,同心合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工作良好氛围的形成。

二是确保党员有效行使民主权利。要发展党内民主,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以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重点,积极从制度和机制的层面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要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良好的党内民主监督氛围,使广大党员在平等参与党内事务中强化民主意识、提升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决策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形成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氛围。要努力为党员提供展示舞台。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机制;加强党

内民主建设,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加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积极开展“公推直选”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党员全面发展的环境。

三是健全党内关爱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政治激励机制,及时有效地对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要积极营造能者上、庸者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为干事者打造大显身手的平台;建立健全党内长效帮扶机制,提倡机关式“民情日记”,诚心诚意关爱广大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尽力尽力为他们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关爱和温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为我们开展宗旨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学习,认真领会,积极实践,将践行宗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用创新理念引领街道地区党建

为把街道党建工作渗透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宁路街道党工委以“创新制度”为抓手,将地区党建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地区稳定、和谐建设和文明化长效管理的实践中。

一、坚持“三个到位”,增强做好地区党建工作责任感

1.思想认识到位。新形势下地区党建工作发生了质与量的突变,新变化必然给地区党建

工作提出新挑战,街道工委一班人站在党要管党,党要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好地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党建工作当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特事来抓。

2.领导责任到位。及时成立地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组织分工,形成街道工委书记主抓,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企业、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组织机制。建立街道领导干部联系社区、企业和委派科级中层干部为新型经济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定期到社区、企业帮助指导,排忧解难。成立“第三商圈”大市场党建联席会,定期分析研究地区大市场党建及新经济组织党建的特性和走向,为地区企业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3.舆论宣传到位。在街道工委、社区、辖区单位分别召开工委扩大会、支部扩大会、党员大会和“第三商圈”大市场党建联席会,广泛宣传党的宗旨,党建工作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辖区和谐稳定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通过《第三商圈快讯》、《党建简报》等媒介,大力宣传企业、社区党建成效,在建宁路地区形成企业党组织都关心党的建设,新经济组织都支持党的建设,社区党组织都加强党的建设浓厚氛围。

二、做到“三个狠抓”,夯实地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1.狠抓组织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对企业党组织的设制,采取大建党委(总支)、中建支部、小建小组的原则,即在金桥、玉桥等大型国有改制企业建立党委,在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企业建立支部,在正式党员3名以下的企业建立党小组或选派党建指导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设制,采取党委(总支)——支部——党小组的设制框架,原则上将党小组设在单元楼幢,便于协调组织。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措施,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对流出的党员年龄、专长、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造册,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跟踪服务到哪里”,增强地区党建凝聚力。

2.狠抓制度载体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党员议事规则、党员救助、发展党员等制度。帮助和支持社区党组织建立“四室三站一中心一廊一电话”,即:办公室、议事室、图书室、谈心室、爱心救助站、志愿者服务站、文体活动站及教育管理中心、宣传教育长廊和一部居民求助热线电话,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各类组织共驻共建、社区居委会自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督促和指导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党员议事室、图书室、谈心室、救助站、文体站等服务平台。

3.狠抓队伍建设。由街道组织员每月组织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听取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下步工作,研究、商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通过相互交流、集中学习,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能力。定期举办党务知识培训,分批选送党组织负责人到各级党校轮训,加强对党务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后备党务干部档案,落实培养责任人,采取跟班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素质。

三、实现“三个转变”,努力构造地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1.实现基层党建“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的转变。重点是建好“两会”:一是街道工委建好“街道地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对街道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建好“大市场党建联席会”,将党组织管理权限不在街道范围内的党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大市场党建联席会”,通过联席会这一平台,有效地整合资源,共建共驻,共同为“第三商圈”的经济社会发展献策献计。

2.实现地区党建工作内容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的转变。将党建与地区建设、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结合起来,对下岗党员实行“就地管理”、“双重管理”,定期给予帮扶教育,要求他们带头做好下岗职工思想工作、带头实现再就业、带头维护地区稳定,做到工作下岗思想不下岗。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写一份汇报,提一个建议,传递一个信息,引进一项技术,推荐一个项目,奉献一份爱心,带好一片群众。对离退休党员进行“离休不离志、退岗不褪色”教育,组织他们争做“六员”,党的政策宣传员、市民教育辅导员、民间纠纷调解员、居民群众联络员、社会治安管理员和环境卫生监督员等。对在职党员,进行“岗位创优”教育,培育爱岗敬业,多作贡献的企业文化,保障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促进地区党建

第三篇:十六大以来党建治国理念创新

科学发展观

精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背景: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强调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精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解读: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背景: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事关国计民生,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 社会主义荣辱观

精华: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解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背景: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个坚定不移

精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解读: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背景: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四个坚定不移”正是这一新境界的集中体现。

1 执政能力建设

精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解读: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背景:十六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强调了... 共享共建

精华: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解读: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其终极目的在于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而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和谐社会的现实体验与理性预期,又必将激发巨大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和谐社会的水平和境界获得螺旋式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建共享在和谐社会实践中的展开过程,不过是人民群众充分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通过自身本质力量实现这一根本利益的过程。

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3月7日发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

精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解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背景: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2月31日,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建设创新型国家

精华: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解读: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背景:2006年1月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召开,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

第四篇: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摘 要: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并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博弈关系,真正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件大事、要事和实事来抓。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来建设福建后花园的美丽尤溪。

关键词:尤溪县;基层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301-02

一、西城镇基本情况

尤溪县西城镇辖有22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有46个党支部,1 511名党员。近年来先后获得市级“先进文化乡镇”、“林业工作先进集体”、“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安全生产合格乡镇”等荣誉称号,2009年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

二、班子重视,紧抓党建谋发展

西城镇党委之所以取得经济建设、党组织建设双丰收的成效,归功于有一套好的班子,一份积极的心态,一种创新的意识和一系列完好的组织机制。一是配强配好党组织领导班子,选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党组织带头人,带领大家选择合适道路,坚实发展方向。镇党委以创先争优工作为总揽,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不断提升延伸“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贯彻落实“五民工作法”,积极开展“五进基层”活动,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认真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把西城镇建设成为“尤溪新城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创新意识,总结经验促发展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党建工作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内容、表现形式已显得滞后,党建工作的创新越来越紧迫和重要,在新的时期要保持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丰富党建内涵,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

(一)创新理念一:开放党建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支撑、促进经济发展的党建工作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建设开放式党建。首先,党建工作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当前,党建工作已不再是组织部门或者是组工干部的“家务事”,纪委、宣传、工会、妇联等一些党群部门抓党建的作用日益显现,“大党建”的意识已逐步形成。此外,社会各界关心党建、参与党建的人员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党建工作已不再是“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了。其次,党建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建工作不仅面对的是党组织、党员,而且已经逐步延伸到广大的人民群众。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充分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以群众公认选干部。由此可见,党建工作已逐渐成为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工作。再次,党建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党务公开越来越制度化、正常化。围绕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任用、干部管理等方面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公开。同时,各级党委积极针对辖区重大事项、重大建设项目定期、不定期向党员群众通报,不断完善党的监督管理机制。西城镇着力于打造亮点,突出党建特色工作。一是西城镇光林村管理使用村集体资金的有益探索,实现科学分配促发展,党建成果惠民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地处城郊的光林村,资源、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因征地补偿、经济发展的积累,村财收入突破了千万元。二是以驻厦党支部为抓手,推进流动党员管理。西城镇驻厦党支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持续探索流动党员的最佳管理方式,在支部建设、党员培养,计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阵地建设上做到“五个有”,即:有组织机构、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保障;在党支部建设上做到“四个一”,即:带好一支党员队伍、为在外务工人员树起一面旗帜,抓好一项重点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平台,培养一批积极分子、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一个项目信息、为家乡经济发展助力。

(二)创新理念二:人本党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党建工作说穿了就是与人打交道,无论是党员队伍、干部队伍,还是人才队伍建设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为此新时期党建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西城镇党委针对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的“五难”问题(即去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管理落实难、作用发挥难、服务进行难)和“三不到”问题(即会议通知不到,活动参加不到,组织关心不到),西城镇党委创新思维,组建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支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较为有效地破解了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难题。一是做好“三个统一”,即“统一登记 、统一党支部、统一管理”,建立一套“1+N”联结模式:从镇党委、党办、毕业生党支部选派6名党员担任中心联系人,联系若干名党员,严格履行好与正式党员的结对联系,及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帮带职责。二是建立“QQ群平台、短信息平台、预备党员考察平台”等三个平台,为流动高校毕业生党员提供培训、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等各类信息,提供县内外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信息,积极引导和鼓励流动高校毕业生党员返乡创业就业;宣传西城镇特色,让在外党员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逐渐成为西城的宣传大使。三是创新支部班子配备。考虑到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年龄层次、学历以及知识结构的特点,镇党委在党务干部的配备上,以配强党务干部,创新管理方式为着力点,选配了文化程度相近、共同话题丰富、充满活力的年轻化班子,由2012届选调生、副镇长欧棣(北大研究生、社会学专业) 担任回乡高校毕业生党支部书记,由2012届选聘生傅秀连(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学专业)担任支部组织委员,年轻化支部班子的配备,为解决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创新理念三:情趣党建

在信息社会浪潮的冲击下,读读报、开开会、上上课等传统、陈旧的党组织活动方式、教育手段越来越显得缺少吸引力和情趣性,这不仅削弱了教育的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了组织活动的作用,这就要求党组织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一是活动要多样。如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实践活动。利用党员春节、国庆等假期返乡之际,组织有一技之长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参加新农村建设和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高校毕业生党员自身的特点,鼓励他们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法律咨询、文艺表演、日常电脑维修、假期“一帮一”等活动方式为村民服务,展示高校毕业生党员先锋形象;充分发挥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特点,通过开展诸如“我为家乡发展出新招”、“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寄语十八大”等主题活动,鼓励他们成为推介家乡的宣传员、先进信息的传播者、自主创业的先行者,增强他们的在党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手段要丰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党组织传统活动方式要坚持,但要丰富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目前,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地农村、非公企业、机关、学校等都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网,配备了必要的电脑、电视机等设备,这也将成为党建工作实现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有效支撑,同时要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类平台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三是载体要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将文化的理念引入党的建设,不仅是对文化建设一种加强,同时也是丰富党建工作内涵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创新理念之四:活力党建

党建工作能否被重视、能否发展、能否被党员群众接受,关键是有没有强大的活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一是在经济发展中体现活力。党建工作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证明了党建工作的成效,也为党建工作的更好发展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党建工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党建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必然会显现出旺盛的活力。二是在锤炼队伍中体现活力。党建工作的活力来源于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员、干部、人才队伍。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锤炼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党员队伍,敢于创新、创优、创业的人才队伍。三是在基层实践中体现活力。党建工作根植于基层,基层是党建工作创新的沃土。要埋下头来、沉下身来、深入基层、勇于实践,不断形成和完善党建工作的新理念、新方式、新内容。

(五)理念之五:和谐党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战略决策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也都有重大战略决策,这既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努力奋斗的目标,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为我们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要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是个体和谐影响区域和谐。“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领导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既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基层的党员干部、非公业主,通过自身影响力、作用力的发挥,积极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通过党员干部个人作用的发挥影响区域和谐。二是组织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拥有8 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来说,党组织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组织和谐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等方面的和谐,重点是党组织班子之间的和谐。通过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组织班子和谐建设,做到对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定,保证各级党组织班子决策民主、团结协作、运转高效,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三是党内和谐带动党外和谐。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党的本质属性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实施党代表任期制,保障党员权利、规范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通过实行“公示制”和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等方式,不断健全干部任用扩大干部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党内和谐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篇:创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做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

张连海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来抓。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任务,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既是党建理论建设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中不断探求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初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开始仅仅20多年,民办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趋势,在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的指导下,近几年来朝阳区民办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3月统计:朝阳区民办学校共340所。其中:企业单位办学98所,事业单位办学122所,社会团体办学19所,民主党派办学5所、公民个人办学96所。朝阳区民办学校中专职和兼职在校教职工8671人,中共党员2844人占35.6%。按照中组部和教育部《关于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和市教工委的文件精神以及朝阳区教工委的要求,具备组建支部条件的学校有57个,已组建支部的学校57个,其中由企、事、团办单位建立的支部35个,教委组建的支部22个,基本实现了教工委提出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目标。朝阳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党总支成立于2003年11月,现所属党支部22个,党员212名。党的十六大以来,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思考和研究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当前民办学校中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传统的党建工作理念不易被接受,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党组织的建设滞后于民办学校的发展,使其在整个基层组织建设中处于薄弱状态;民办学校中党员数量少,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强,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党的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党员作用的发挥不理想,对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1.民办学校中党建工作的理念不易被接受

在民办学校发展初期党组织的建设没有同步跟上,当民办学校已经发展到较大规模我们开始着手党建工作时,传统的党的工作理念与一些学校举办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距离,有的民办学校举办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清,心态复杂,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学校发展;不少党员也从趋利动机出发,总认为自己是学校的“打工仔”,谈不上带头作用,挣钱拿工资就行了,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有的甚至不愿在学校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由于民办学校的规模大小不一,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没有或只有数量很少的党员,党建工作难度较大,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发挥作用不明显,这也是部分民办学校对党建工作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2.党的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党员作用的发挥不理想 在民办学校中,很多学校举办者不是党员,而学校中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受聘于学校的教职工,主要从事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党组织活动的时间、经费、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学校举办

者和党员对党组织在学校中的工作任务把握不准,党组织开展活动常有无所适从之感;一些民办学校中党员比例偏低,并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地点,党组织的活动难以召集和组织,导致相当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少、内容枯燥、效果差。此外,民办学校党组织缺乏有效的党员管理办法,加之党员流动性大,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等都是对民办学校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的原因。

3.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不清 要有效开展民办党建工作,就要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做深入的思考。例如,学校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该怎样体现?学校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主要在学校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在教职工群众中间?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由学校的自身需要决定还是由上级党组织决定?学校党组织功能是否包括监督保证功能、利益协调功能、团结教育功能、推动教育教学功能?等等。这些问题基本可以概括为党组织在民办学校中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式途径,这也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原则、思路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中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新的方式和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核心,从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其理念和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因此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党的建设和工作跟不上新的形势,适应不了新的变化,就不可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果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那实际上就是放弃党的领导;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传统方法和方式,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必须着力于党建工作理念与思路的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党员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环境,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思想组织保证。 1.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原则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中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出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在民办学校中开展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1)要遵循党章规定。通过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形式创新加强党组织建设,完成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要把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与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关心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引导、监督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

(3)要按照民办学校特点开展党的活动,通过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在民办学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

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任务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民办学校开展党建工作应该遵循的总体思路是:

(1)民办学校办到那里党的组织就建到那里。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条件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消除党组织设置的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

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2)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党建工作。把服务和推动民办教育发展作为民办教育党建工作的中心,建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使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不断贴近党的中心工作,贴近教育改革实践。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民办学校的党组织要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发挥领导者和凝聚者的作用,引导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的工作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团结和凝聚教职工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5)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要积极争取学校举办者的支持和帮助。民办学校运行机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决定了我们开展党建工作一定要得到董事会的认同和支持,才能使党建工作收到实效。

三、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 1.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理念创新

确立“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党组织建设理念。民办学校中党员流动性大,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建设滞后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一方面要在加强党建工作宣传教育的同时,成熟一个建立一个,还要使民办学校中已经建立了支部的学校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路不仅能够整体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使已经建立起来的支部得以巩固和提高。

确立“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工作理念。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民办学校的党组织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任务开展党建工作,要正确处理民办学校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市场规律、教育规律的关系营造学校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上,通过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促进和引导学校发展。 树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践者的理念。民办学校举办者对学校党建工作自觉、主动的支持是搞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条件。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也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践者与直接受益者,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建设、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不仅是学校党组织的工作也是学校举办者的必然选择。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首先要把学校的举办者凝聚到党组织身边来。

2.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创新 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必须以夯实学校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应以“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必须从民办学校多样性、复杂性的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突出难点、夯实基层。要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后的效果。在要求、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防止急于求成、有名无实。首先我们把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按照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四个层面分类推进,其次把单独组建支部有困难的学校联合起来组建联合党支部,同时将暂时无法进行组织关系转接的党员进行登记,组织起来参加所在学校党组织的活动。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要与学校的审批工作同步进行,避免产生随着民办学校大量涌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产生空白点的现象。每一个民办学校得到行政许可后就建立与党总支的联系,条件具备时就履行组织程序建立党组织。

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在抓好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着力于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创新。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创新是以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为目的。过去党组织的活动多以学习为主,虽然现在我们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手段和参观交流、多种评比

竞赛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但是还要根据民办学校的特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活动。一些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党员数量较少,我们就邀请和组织学校的教师、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共同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民办学校中正式党员少,但是具有党员身份的教职工并不少,我们也把这样的党员组织起来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依据民办学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内容,我们组织办学层次办学内容相近学校的党支部联合起来组织开展活动;我们要求党总支和党支部开展活动时都要邀请民办学校中不是中共党员的举办者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我们通过党组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的创新树立了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形象,民办学校的党员、学校的举办者、学校的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参加到活动中了。这不仅使学校党组织之间加强了沟通,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之间、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使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充满了活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3.民办学校党组织工作制度创新

制度建设是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的保障,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必须以建设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长效机制为根本。

首先是建立党组织参与决策与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党支部在学校中与董事会、校委会的关系和职能分工。针对民办学校的情况我们认为在董事会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条件下,学校党组织要与董事会和行政班子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取得董事会和行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行政管理机构行政负责人依法办学,党组织负责人应依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了解和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学校董事会和行政班子也要尊重党组织,重大问题要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学校的党组织应该参与学校行政工作会议,党支部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学校党组织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克服困难,多与学校董事会和学校行政负责人沟通,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虑工会在民办学校中的地位和职能,建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制度。以党建工作促进工会工作,以工会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做到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机构上对应设置,人员上相互兼职,工作上互为表里、相互支撑、同步进行、形成合力。通过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可以增强党的工作对民办学校的影响力。 其次是在民办学校中建立党务工作公开制度。通过学校党务工作专栏使党组织工作制度的落实得到党员和群众的监督,通过党务公开提高党组织的工作威信和水平。 建立党组织工作评价和表彰制度。通过党组织工作的互查和年终的汇报检查对各个支部的工作进行总体检查和评价与表彰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及影响力和号召力主要是通过发挥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因此加强对学校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民办学校中具有党员身份而组织关系不在学校的兼职教师比较多,如何加强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是民办学校党组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一方面根据党章的要求对党员进行常规管理教育和考核,另一方面建立了对非在册党员的管理制度(非在册党员是指具有党员身份而没有组织关系的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职工)要求非在册党员接受与正式党员同样的管理。 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使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与民办学校的发展同步,也只有创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作用。

放松了党性锻炼,或只偏重于提高文化业务素质,忽视思想理论政治素质的提高,或讲物质利益、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的多,讲奉献、讲大局、讲理想的少,甚至把个人利益放在党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食品企业经营管理下一篇:思念之殇伤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