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小镇建筑空间论文提纲

2022-08-26

论文题目: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与评价

摘要: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是小镇居民和外来游客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小镇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场所,对其空间活力问题展开研究,既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在发展阶段中面临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缺乏吸引力的现实问题,也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的实施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方向。然而,梳理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偏向于小镇总体规划、建筑布局和产业发展,而对公共空间等人居环境的研究较少,同时,目前对公共空间的活力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对城镇和乡村研究很少,这将不利于推进新时期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杭州的特色小镇均领先国内其他地区,因此,本文以杭州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憩行为观察法(SOPARC)观察小镇公共空间使用者的活动特征,运用统计分析与Arc GIS核密度估算法从人群、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分析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活力特征,由外及内提出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要素,根据影响要素展开问卷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Amo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开展了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的研究。根据活力影响机制筛选出特色小镇公共空间评价指标,构建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评价体系,运用评价体系对杭州梦栖小镇进行了实证和反向检验,并提出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优化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有:1)以杭州的梦想小镇、艺尚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龙坞茶镇为研究对象,从人群、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特征,确定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13项影响要素。2)将13项影响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和命名后,确定了四大类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四大因素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值分别为:文化与景观(1.230)>自然环境(1.221)>产业空间功能(1.044)>设施服务(0.825)。3)按照类别间的层次关系建立了包含三个层次(影响因子一活力要素一评价指标)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层次的指标权重,将其与指标体系相结合建立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显示:文化与景观活力指标对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影响力最高,自然环境活力次之。研究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的分析结果。根据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划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并制定了五个等级的判定标准。4)运用特色小镇公共空间评价体系,对杭州梦栖小镇的五处公共空间活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梦栖小镇两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为优,两处公共空间为良,一处为中,通过反向检验确定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及五级制评分标准具有很强的可靠性。5)根据影响机制与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原则、策略和设计指引。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对于小镇活力提升至关重要。小镇公共空间应该充分重视小镇的文化导入,加强景观环境的建设,保护和延续小镇的自然山水肌理,用小镇的产业发展带动公共空间周边商业活动的开展,以此促进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本研究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评价体系和优化提升策略能为评价公共空间活力和设计高活力度小镇公共空间提供指导。

关键词:特色小镇;公共空间;影响机制;活力评价体系;优化提升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1.1.2 当前特色小镇普遍活力不足,处于纠偏调控阶段

1.1.3 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对于小镇活力发展至关重要

1.1.4 风景园林视角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研究不足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1.2.1 特色小镇

1.2.2 公共空间

1.2.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

1.2.4 活力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1.3.2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研究

1.3.3 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3.4 城市活力评价及公共空间评价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3.5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2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相关研究基础

2.1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类型与特点

2.1.1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类型

2.1.2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特点

2.2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构成

2.2.1 外在表征

2.2.2 内在机制

2.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方法与过程

2.3.1 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2.3.2 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过程

2.4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与过程

2.4.1 公共空间活力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2.4.2 公共空间活力的综合性评价过程

2.5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相关理论支撑

2.5.1 城市触媒理论

2.5.2 Team10有关活力的设计理论

2.5.3 扬·盖尔的公共交往理论

2.5.4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调研及特征分析

3.1 研究样本选择

3.1.1 研究地点的选择

3.1.2 研究空间的选择

3.2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3.2.1 调研方法与数据获取

3.2.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分析

3.3.1 人群维度活力特征分析

3.3.2 时间维度活力特征分析

3.3.3 空间维度活力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研究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分析

4.2.1 问卷调查

4.2.2 样本分析

4.2.3 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4.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子分析

4.3.1 因子分析过程

4.3.2 因子分析检验

4.3.3 因子提取

4.3.4 因子旋转

4.3.5 因子命名

4.4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模型建立

4.4.1 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4.4.2 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

4.4.3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4.4.4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4.4.5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与评价

4.4.6 结构方程模型阐释

4.5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

4.5.1 文化与景观影响因素的分析

4.5.2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4.5.3 产业空间功能影响因素的分析

4.5.4 设施服务影响因素的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

5.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5.1.1 科学性原则

5.1.2 实践性原则

5.1.3 全面性原则

5.1.4 易操作性原则

5.1.5 可比性原则

5.2 评价指标筛选

5.2.1 文化与景观评价指标

5.2.2 自然环境评价指标

5.2.3 产业空间功能评价指标

5.2.4 设施服务评价指标

5.3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1 焦点访谈分析

5.3.2 评价指标

5.4 指标权重确定

5.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5.4.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4.3 权重计算结果

5.4.4 评价体系解析

5.5 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的分级量化标准

5.5.1 五级制评价指标划分

5.5.2 活力度评价等级制定

5.6 本章小结

6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实证研究

6.1 研究地基本情况

6.1.1 实证研究地的选取

6.1.2 研究地总体概况

6.1.3 自然环境情况

6.1.4 交通情况

6.1.5 产业空间功能

6.1.6 小镇特色文化

6.1.7 小镇公共空间

6.2 评价数据获取方法

6.2.1 评价数据采集

6.2.2 评价指标赋分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评价检验

6.3.3 评价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优化提升策略

7.1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指导思想

7.2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原则

7.2.1 文化与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7.2.2 自然环境与人居空间融合的原则

7.2.3 设施与服务协同的原则

7.3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7.3.1 文化与景观提升策略

7.3.2 自然环境提升策略

7.3.3 产业空间功能提升策略

7.3.4 设施服务提升策略

7.4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1 公园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2 广场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3 街巷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4 中介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使用者活动调查

附录B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C 结构方程模型相关结果

附录D 梦栖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部分)得分调查问卷

附录E 图表清单

附录G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哲学史论文提纲下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