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师语言艺术

2022-09-29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 言传是第一位的, 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 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 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语文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将语文知识和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应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呢?

一、课堂导入要力求新异

作为一堂课的导入语, 一定要力求“新”和“异”。这种“新”和“异”, 是指形式和语言标新立异。对于学生来说, 对老师和课堂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正如你着装漂亮, 必定会吸引路人的注意。同样, 作为教师, 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课前的导入语新颖、奇特、高妙, 那么必定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 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初中学生, 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 知识面不断拓宽, 那些乏味的陈述, 已经不再受欢迎, 学生需要的是新颖奇特和标新立异, 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我在一次有关想象和联想的作文教学中,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 问学生们看到它能想到什么。结果是千奇百怪, 五花八门。我再顺势问下去:“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物, 你们想到的东西却各不相同呢?这就是人的想象和联想。”这样的导入, 不仅切合了我这堂课的主题, 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想象的力量。

由此可见, 导入语的“异”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 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语言力求生动、形象, 融幽默、风趣于一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平淡的语言, 平直的语调, 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所谓生动的形象, 就是在语文教学中, 要用新颖、贴切的比喻, 诙谐幽默的夸张, 具体生动的描绘, 激情四溢的情感去吸引学生。贴切的比喻, 既能帮助学生准确、轻松的理解讲课的内容, 又易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有教师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时, 采用这样的一段开场白:“我们一提到春啊, 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 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 绘声绘色, 有景有情, 可谓生动形象, 精彩极了。同时, 在授课中, 适当穿插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轶事、笑话、幽默, 恰入其分的引用名言、警句、诗词、谚语, 这样的教学语言, 往往能够提振学生的精神, 活跃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的紧张与疲劳,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入色彩斑斓的知识殿堂。

三、教学语言力求抑扬顿挫, 富于音乐的节奏美

教师的语言必须抑扬顿挫。所谓抑扬顿挫, 就是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错落, 语速适中, 快慢得体, 语感优美, 富有节奏。那种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 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兴味索然, 寡淡如水, 甚至会昏昏欲睡, 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尤其是在朗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时, 更讲究语言的节奏美, 要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字正腔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读出感情, 读出境界, 读出境外之境, 味外之音。例如《安塞腰鼓》这篇散文诗, 作者以大量的排比和比喻, 极力赞美了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 教师在教读时, 就应根据感情的需要, 抓住重点字、词、句, 利用语调的高低、缓急、轻重、长短的变化, 把握好节奏, 读出雄浑、高亢、激昂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激情飞扬, 学生很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 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同样的内容, 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 使之激情四射, 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实践证明, 抑扬顿挫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在人的脑皮层留下较深的印痕, 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更重要的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 “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 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 讲人如见其人, 讲事如临其境, 讲物栩栩如生, 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 兴趣盎然,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教学语言力求饱含情感, 激发共鸣

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俗话说,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教师应通过语言感染学生, 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心田。例如:在教学《老王》时, 我先让学生环视周围的社会底层人的艰辛, 再顺势导入:“同学们, 我们身边有个别人, 生活显得困窘而艰难。那么, 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一席话, 拔动了学生的心弦, 打开了他们感情的闸门, 激发了情感的共鸣。

五、教学语言力求启发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是指教学用语对学生起到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使用启发性的语言, 注意含蓄, 耐人寻味, 循循善诱, 切忌“直、白、露”, 要给学生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启发性的语言,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启动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现代社会中, 有些人认为陶渊明消极避世, 有些人表示理解。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问题一出, 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有些观点, 很有见地。可见, 启发性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应对幼儿的情绪问题——兼论幼儿心理教育方下一篇:汽轮发电机故障分析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