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道德建构分析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个体道德建构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个体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难解的问题,这主要缘于个体道德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个体道德认知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被割裂,或将个体认知结构发展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置于静态发展状态。背景关联世界是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联系的中介,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它的提出对于道德问题的解决和道德质疑的回答有很大的价值。

个体道德建构分析论文 篇1:

个体道德境界及其层次性

摘要:个体道德境界表征了道德个体的道德觉悟程度、道德品质状况和情操水平,在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层次的道德境界,道德个体应该在社会提供的现有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道德境界;层次性;升华

个体道德境界以及如何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已经很少为世人谈及,因为当今时代要想取得个人事业的成功,表面上似乎与其道德境界的高低无关,道德境界标志着个体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不同的时代以及同一个时代不同的道德个体的修养是绝不相同的,不同的个体对其人生价值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别的,甚或是对立的。所以个体在其实践中对人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价值关系所持态度以及行为后果都是不同的,这便归属为道德境界之层次问题了。

一、道德境界是什么

“境界”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原指“疆界”“地域”,后引申为人民所处的不同境况,以及在某一领域中学识、技艺、智慧等所达到的程度。佛教把人们对佛经的理解、造诣的不同水平称之为不同的境界。此后,中国的一些思想家,便把人们对文学、艺术、理论和道德等方面的锤炼、涵养功夫的不同及其达到的不同水平,称之为不同的“境界”。

所谓道德境界是指生活于现实的人们在一定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在追求实现道德理想的过程中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水平。所谓道德境界是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觉悟程度,是人们的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即人们从一定的道德观念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自觉自愿培养和形成的思想情操。它象征着不同的时期人与对象的价值关系,也反映着人类对对象的改造程度。

二、道德境界的层次性

“道德境界”的层次性道德境界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还具有层次性,以此表示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同,道德境界的层次性是主体自身修养以及操守程度的真实反映。

从客观角度分析,个体对其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认知,对个人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解决态度,总是受其所处的阶级意识影响,受其所处社会价值取向制约。由此可见,不同阶级的个体的道德境界是不同的,表现为个体操守程度的层次性。

从主观角度分析,同样的道德形态下的道德个体也有层次上的不同,这与主体的素质修养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比如有些个体可以达到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的基本层次,但是达不到集体主义等更高的层次;有些个体因其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社会阅历的不同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层次,成为了社会道德的楷模。

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占据着主导地位,出现了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道德境界的楷模个体。而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封建社会的道德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我國实行改革开放后,吸收了西方先进的东西,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侵蚀着我国人民的道德生活。所以,个体的道德觉悟、道德修养、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便形成了自私自利、合理利己、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参差不齐的个体道德境界。个体的道德境界不是静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是由低向不断高地发展的,当然也有少数滑落的现象。

三、道德境界的升华

个体正确地认识道德境界的层次性对个体道德境界的追求及其升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道德境界作为个体对道德生活的一种觉识程度,当个体处于自然的本能的行为状态时,不可能产生道德境界,当行为受功利驱使的情况下也很难产生一定的道德境界。所以只有超越本能和自我,在理性的指导下,坚定道德信仰,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通过道德认知和自我修养,逐步达到个人和社会及其天地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首先,增强个体道德意识,强化道德对个体的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必须要克服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依赖性与被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增强主体意识。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志趣。在感性欲求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很少,但是若仅停留于感性追求领域,那么,人便失去其内在潜能和价值的实现。所以,人必须要精神挺立,成为精神主体,不能被工具化,不能成为金钱、欲望的奴隶。只有这样,人才能拥有其尊严、高尚的德性和幸福的生活。

人的精神世界不仅仅是一个包含着情感、德性等的感性世界,还是个充满着分析、批判精神的理性世界。所以一个有理性的人应从日常感性生活中不断超脱,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坚定道德信仰,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不断修养道德功夫,从而实现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

其次,在我国个体道德境界的升华的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道德必然性和必要性,所以需要经济正义,需要道德范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运行必然有着解决其道德问题的客观需要,更有着建构相应的伦理规则和道德秩序的需要。所以,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不断地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形成有利个体道德境界不断升华的最佳氛围,为个体道德境界的升华提供了客观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3.黄克剑、仲小霖,《东方美集》,群言出版社,1993

4.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建华,《道德秩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田秀云,《伦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回娜 王丽萍

个体道德建构分析论文 篇2:

背景关联世界视角下的个体道德认知问题探析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难解的问题,这主要缘于个体道德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个体道德认知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被割裂,或将个体认知结构发展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置于静态发展状态。背景关联世界是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联系的中介,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它的提出对于道德问题的解决和道德质疑的回答有很大的价值。

道德认知 背景关联世界 真实世界

一、问题的提出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状况与社会道德要求符合程度低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在社会转型、虚拟化生存、文化全球化等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的政策干预、舆论宣传及学校教育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状况不良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个体道德认知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道德认知偏离真实生活世界问题。学生的道德认知仍然停留在书本层面,学生能记住书本上的道德理论,但是这种基于识记要求的知识并没有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真实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学生将道德理论知识错误的认识为是考试内容,而不是真实生活中普遍适用的真理。随之而来的,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表现为嘴上夸夸其谈,观念并未认同;存在道德认知冲突,对书本上道德理论与生活世界的不一致性存在较大的质疑;遇事缺乏正确的做事原则和应有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认知缺乏恒长性的问题。这是个体道德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突出表现为个体在某一时间段能对一些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付诸行动,但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间隔之后,就可能改变了原有道德认知,并且不能继续保持先前已经产生的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断裂问题。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知行断裂问题,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严重断裂。知行断裂常常表现为有道德认识无道德行为;部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等。各年龄阶段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但在一些问题上有较大的共同性。

对于以上问题,为数不少的理论研究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理论阐释和归因,将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影响,即社会和家庭复杂环境的干扰。强调道德认知问题的存在源于我国所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个体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倾向,产生了一定的理想与信仰的迷失和茫然。另外提出家庭的不良影响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认为子女的问题恰恰是父母道德作风的不良示范引起。二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模式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师素质不高以及德育评价的去人性化等问题。三是道德主体的问题。这一原因的提出是将个体道德发展的不畅归结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的不完善,主观意志情感的不坚定等因素。

从理论上讲,以往研究的理论阐释对问题的症结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已有理论并没有有效缩短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状况与目标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思考分析的视角,挖掘问题存在的内在机制,以期寻找到解决问题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道德认知与背景关联世界

1.道德认知的内涵及产生机制

什么是道德认知?在给道德认知下定义之前,先弄清认知的涵义。认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认知与认识同义,它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认知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狭义的认知是指记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又叫再认,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仍能认识。道德认知的“认知”,取其广义的概念。

道德认知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知觉、体会、理解、把握。因此,道德认知的对象必定是社会道德现象及其本质。这正是我们讨论道德认知内容和形式的基本前提。

那么道德认知是如何发生的呢?从产生机制上讲,本文认为道德认知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主客体的相互构建的过程。也就是主体的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的相互构建而产生新的道德认知。换句话说,道德认知的产生既离不开主体的认知结构,也离不开真实世界,同时重要的因素是认知结构和真实世界两者之间是处于动态的关联关系,即背景关联世界。背景关联世界是影响道德认知产生、发展以及由认知转换为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2.背景关联世界

“背景关联世界”即Background Contexture World(简称“BCW”)。它包含着事物、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关联的同构、同态,网络的关联建构的概念。道德认知的背景关联世界则是指道德认知主体在实现道德认知必须依赖的特殊环境,这一环境是由道德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背景、关于事物与事件的信息输入及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动态联系构成的。这里使用“世界”这个词,表明这是一个与我们要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即“真实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将从真实世界的定义开始讨论背景关联世界及认知结构等。

(1)背景关联世界与真实世界

对于人类观察者而言,真实世界可视为一切可能世界的总体,可以是精神、非精神的世界;可感知的、不可感知的世界;可为系统的、结构的和自生的世界,与人可能发生关联和根本不可能发生关联的世界等等。而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认知过程而言,不仅受真实世界无穷大数量级的制约,也受到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测量工具的制约,我们的认知也有赖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即所谓背景前提。

因此,不存在一个可以理解整个真实世界的生物系统和人工的技术系统,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测量工具仅能对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做出反应。我们人类的感觉世界既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也只代表生物界的一部分。而认知是这样一种过程:已有的认知经验、已有的在当时条件下无可置疑的常识、信念和方法构成的背景知识,和在真实世界中关于事件与事物的信息输入的关联作用,共同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即我们将可能认识到什么。因此,人类的认知及认知过程被限定一个建构中的背景关联世界里。

(2)背景关联世界与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将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

背景关联世界与认知结构的区别在于,认知结构是认知主体的认识问题的知识结构,虽然可以通过同化、顺应等过程不断的扩大发展,但相对于瞬息万变的真实世界来说,认知结构的发展还是滞后和静态的,单纯从个体的认知结构出发考虑问题,就使道德认知的结果成为一种可能,从而忽视个体的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可能性。背景关联世界包含了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联系时产生的多种可能性。

(3)背景关联世界的特性

背景关联世界包含着事物、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关联的同构、同态,网络的关联建构等。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在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即包括事实及理论的背景知识,和获取的关于事物与事件的信息输入的关联作用下不断建构的背景关联世界中实现的。认知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建构了背景关联世界的结构,也构造了新的认知模式,背景关联世界对认知起着中介作用。背景关联世界有一些特性包括,关联产生具有不确定性,即何时产生关联,产生怎样的关联不确定;关联存在时间的不稳定性,受个体情感、意志因素的影响;关联对于原有认知结构能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

三、个体道德认知问题归因

道德认知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知,这与对一般事物的认知相比,道德认知的困难程度,认知的稳定性,知行断裂的状况都要严重的多。过去的归因分析只是比较笼统说明问题的原因,比如真实世界的改变、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对问题产生的内在机理论述很少,不利于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

1.关联构建被忽视

在个体道德认知形成过程中,个体背景关联世界的构建经常被忽视。如果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输入,不重视帮助个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结果个体的已有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关于个体生活原则的信息并没有同新信息建立有效的关联,新信息只停留在个体的短时记忆当中,不能被个体的认知结构所接受,也无法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构,个体难以在道德认知方面实现成长。

2.关联构建不真实

出现道德认知问题的原因之一,即是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形成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关联与实际不符。如果呈现给个体的都是社会美好的一面,回避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结果当个体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时,在虚假背景关联世界中形成的关联必然会消失,个体在道德认知就难以保持恒长性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3.关联构建不科学

要建构科学合理的关联性必须要充分了解个体的认知结构,加强相关情感意志的培育和适当有效的强化。在没有把握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关联极有可能是一种伪关联,会给人以假象,以为个体实现了良好的道德认知,而事实可能完全相反。另外,忽视了意志情感的培育和适当的强化,新信息与旧有信息的关联会不断弱化,尤其是个体每天面对着数量极大的负面信息,这些负面信息都在干扰着已构建好的背景关联世界,一旦关联瓦解,个体又缺乏较好的意志品质,那么个体就很可能改变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甚至走向相反的方向。

4.关联构建静态化

构建好的关联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态适应性,能够最大程度适应于各种环境条件及各种问题。但关联只是基于一种条件下适用,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个体的道德认知就很难维持,并保证道德行为的稳定性。

基于以上讨论,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工作中采用的德育方法。以往我们采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反思这些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建立的出发点是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而没有从道德认知发生的机制去构建方法体系。除了实际锻炼法以外,其它的方法都没有从建立个体的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的关联来着手,只是注重外在的刺激和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学生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建立必要的关联,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就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窦炎国.论道德认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赵愚.人类认知的背景关联世界[J].求是学刊,1992,(4).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轩颖 翟月

个体道德建构分析论文 篇3:

怎样实施道德信仰教育

道德信仰是主宰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超越有限对于最高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的追求,以这种道德精神与道德价值作为道德世界与道德生活最后支撑力量,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最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道德信仰教育呢?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塑造完美道德人格

根据导向性原则的要求,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道德信仰教育应为个体提供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目标,以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道德信仰教育中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应从精神方面满足个体的需求。通过理想的价值目标满足个体追求完美和自我人格完善的需要。德育过程不仅是培养个体完善品德的过程,而且也必须是不断满足、激发受教育者自我完善需要的过程。在德育目标中应该体现个体的这种进取与追求的要求。

其次,德育价值目标的确定还要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特别是个体的品德发展水平。德育目标应该具有导向性,要有超越现实生活的内容,旨在发展个体完善的道德人格。但是不能对品德发展水平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以高层次远距离的德育目标来要求,而是要有一个动态的要求,对于个体理想的发展目标与现实的教育引导要协调统一起来。可以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根据高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定不同的具有层次性的德育目标。

再次,德育价值目标的确定还要考虑个体的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积极自觉地接受外部的教育影响,而且主动的将道德观念内化为完善道德人格的过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仅仅表现在德育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在德育价值目标的设计中,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研究外部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观念在个体内化过程中是怎样经过认知、情感最终形成信念的。

最后,德育价值目标中应强调个体的情感因素。德育目的不仅是要使受教育者遵守道德规范,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因而在德育目标中应多考虑个体的情感,注重培养个体自省、自励的能力,注重自我修养。使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自我完善,有较高的自觉性,具有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等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正确的道德评价的选择能力。以意义体验为核心,激发丰富道德情感

个体的道德意义体验是个体对道德规范以及道德体系的内含价值的领悟,是个体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巨大推动力,使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主体的内在心理需求,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意义体验是培养道德情感的核心力量,应贯穿于道德情感培养的全部内容与过程中。

道德情感包含很丰富的内容,比如道德义务感、正义感、荣辱感和道德良心等。主体的道德义务感始于社会的外在规范,儿童的义务感是其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儿童从对外界约束的适应以及与他人的相处中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促进了其义务感的形成。道德教育在个体道德意识发展初期道德义务感的形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培养过程中应多设置道德情景交往互动,使个体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通过意义体验理解道德规范,感受到道德责任感,激发其道德义务感的形成。

正义感同样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因素。它能促使个体自我监督,对自我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是形成社会公平的权利义务的重要保障。正义感既是人们在接受某一价值原则及其所规定的道德观念时所具有的情感倾向,又是对道德行为是否与自身的正义原则相冲突的道德判断,且希望通过合乎正义的行为来体现自己对这一正义原则的尊重和强烈渴望。在个体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着重培养个体的理性,使其具备辨别行为正当与否的能力,而且需要通过设置特定的道德情景使个体增加意义体验,在道德实践中巩固与强化这些原则。

道德良心作为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体自律的突出表现。它是人内在的道德法则,能够促使人积极为善,对所做的事情积极反省。道德良心是道德信仰在个体心灵中的凝结。通过个体的意义体验与道德内化,社会的道德要求就不再是约束的力量而是个性内在的心理需求,反映的是主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良心的形成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这其中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这一系列的过程。因此,在道德信仰教育中最主要的是为道德主体提供价值理想目标,在这个总的目标的统摄与引导下,确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情感意志,使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进而形成道德信仰。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磨练坚韧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对个体的道德情感起着调节的作用,通过道德意志可以使道德主体克服外部环境与内心诱惑对道德行为的阻挠,充分表现道德主体坚定的信念。在道德意志的培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道德意志的形成是道德主体经过经验和习得,随着身心发展逐步成熟的过程。要促进道德意志的形成需首先提高道德主体观念。道德意志是主体自觉自愿的对道德观念的选择,只有相应的意识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道德意志的形成。而且必须注意道德意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道德主体的认知发展水平与道德发展水平确定其意志培养的特点。

其次,道德意志的培养须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体现道德意志的坚韧果断以及自我控制。对于道德意志的培养,必须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促进道德主体各方面意志品质的发展,使其积极提高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以促进道德人格的完善。

最后,道德意志的培养要在顺境与逆境中都得到磨练。顺境为个体提供好的环境,但是容易使人懒隋闲散,而且使个体人生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形成对环境的依赖,对道德人格发展不利;逆境虽然可以使人奋起拼搏,在生活中得到历练,但是容易使人消极悲观,对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发展同样不利。意志的培养需要在两种环境中进行磨练,使主体在顺境中也能积极向上,在逆境中亦不会悲观气馁。不论在何种环境中生存都能够践行道德,自觉地提高自我修养,追求人生意义的实现。

以价值标准为依据。

创设完善道德评价体系

道德评价是使道德意识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杠杆,是促进内在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实践的巨大力量。道德评价既包括对行为动机的评价,又包括对行为效果的评价。对于学校道德教育而言,道德评价可以为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导向作用。在道德信仰教育中道德评价系统的设定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道德信仰应为道德评价提供超越性的价值目标。对于道德行为的评价可以从价值合理性的角度也可以从目的合理性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在道德信仰教育中主要是从价值合理性的层而来衡量。道德评价标准的设定应具有一定的高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理想性,给人以激励和导向。这种道德评价标准的建构所具有的超越性使人们放

作者:郭红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语教学优势分析论文下一篇:工艺品展示艺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