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绿色发展

2022-08-08

第一篇:新形势下绿色发展

新形势下绿色造船技术发展现状

唐松奇,倪佳其,边磊,王化明

(浙江海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对绿色造船技术的分析,总结了现在中国造船业存在的问题,以节能环保创新为主题,提供在船舶设计要点、材料和创新设备选用上应该采取的措施,为国内船企实施绿色造船技术提供策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节能减排。

关键词:绿色造船 节能环保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een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in New Situation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the green shipbuilding technology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of China now. It providesthe measures on the ship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innovative equipmentwith the innovation of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theme, and offersavailable strategy for domestic ship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green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further promo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Key word: green shipbuilding energy sav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前言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商业贸易交流非常密切,航运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全球造船业也获得了巨大的机遇。作为一种集劳动、资金、技术于一体的密集型制造产业,造船业所需工作时间长,对资源以及劳动力要求较高,同时技术水平和产业关联度高。中国的传统船舶制造工业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了很多不足和缺陷,比如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存在选用或使用材料不当,导致了大量本可避免的资源浪费,在成本和工作时长增加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污染。所以推广绿色造船技术是必须的,绿色造船也是造船业改革的方向。

绿色造船作为一个新兴理念,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它指的是在设计、制造、运营船舶的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的材料和制造设备,同时融入了环保理念。将船舶制造的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和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充分的考虑,然后使用优秀的工艺技术,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缩减到最小的程度,并且将船舶产品使用功能进一步完善以达到技术性能的要求。

绿色造船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造船业突破目前瓶颈的一条必经之路。船企必须注重长远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制造道路上,不能以对牺牲环境为前提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要加速从高消耗、低效益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新型绿色节能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船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先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船舶制造产业,淘汰工作效率低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设施,在生产过程中使资源循环化、制造节能化,提高生态化水平。

2、我国造船业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的船企的生产设备还是比较落后,仍处在转型过程中。造船业在造船技术、材料利用及管理模式上有一定的缺陷,且短时间难以突破。与国际先进船厂相比,国内船舶工业创新能力低,一些创新性船型的设计依赖国外,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严重。

(1)资源利用率低

船企主要使用普通钢板,钢板成本占采购成本的25%左右,总的利用率在85%左右,有的甚至低于85%,钢材需要大量切割,焊接长度长,这种固定模式造成生产效率低。具体表现为精度不高,钢材加工余量比较大,并且需要重复操作多从而导致废料增多。国内大部分制造的船型的主尺度较小,板材利用率低。大部分分段制作都是采用人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速度由焊工的体力和技术决定,造成分段焊接进度不一致,为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国外注重新设备地研发,比如分段自动焊机器人,依靠计算机程序解决。此外,船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缺少节能设备,对余料的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这跟国外的船舶制造业有较大的差距。

(2)环境污染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制造噪声污染、排放废水、废料污染等。国内船企在船舶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方式的问题,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包括废钢材、各类粉尘等。同时,废水种类也较多,主要含油废水、含铬废水等,其中所含的一些化学成分很难分离,这就导致综合处理困难,因此随意排放便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造船业废气污染严重,主要是粉尘污染,主要由船体电焊、锻造和喷漆过程中产生,与国内传统制造模式有很大关系。噪声污染也是造船厂不可避免的,在钢板、型钢加工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而发出强噪声,还有风铲、风砂轮等高噪声的风动工具。

3、绿色船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目前,中国造船业仍处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起始阶段,面对绿色船舶发展浪潮,国内船舶企业需要遵循绿色船舶的概念内涵,多向国外优秀造船大国学习借鉴船舶绿色制造技术,调整船型结构,优化船舶内部构造。船企普遍认识到发展绿色船舶的重要性,在船舶产品设计中加入环保、节能和预防污染因素,以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为目标,追求可持续发展。

(1)节能装置

节能装置的应用在世界船舶制造业越来越流行,有效减少能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在船舶上安装水动力节能装置,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可以充分利用安装反应舵这一装置,其相当于放置在螺旋桨尾流中的固定式导叶,它能通过增加尾流中的轴向诱导速度从而来增加推力,继而提高浆的推进效率。反应舵的制造成本低,在普通舵上改变剖面形式,能够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为了提升节能效果,可以安装船舶补偿导管节能装置,由导边圆钢、导管外板、环形肋板、导管内板、纵向肋板和随边圆钢所组成,一般在浆轴线上方的船体两侧安装该装置。它的操作难度比较低且成本低,但节能效果十分显著。与此同时该装置会使船舶振动减小,这进一步使船舶的舒适性有所提高。

整流隔板,其一般装在桨前、船体艉部的中纵剖面上,与螺旋桨进行搭配使用,使桨的进流平稳。它同时能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并且可以提高一定的速度。

(2)节能环保材料

在焊接材料上,首选低碳环保无毒焊条,减少有毒烟尘的产生。在船体绝缘材料上减少使用不可再生利用价值、不可降解的矿砂和玻璃棉,而选择高效环保复合绝缘材料。

在船上应用耐腐蚀钢板和钢管,增强船体结构,延长构件使用寿命,延缓了海水对船体钢板的锈蚀。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替代船体内部钢材,有效减少空船质量。选择碳纤维增强

塑料和铝代替钢板也是不错的选择,均可减轻重量。

船舶各个部分都处于不同的腐蚀环境,所以在船舶涂装中挑选耐腐蚀、附着性强的绿色环保涂料。目前在船厂应用的新型涂料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机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毒性低,使用后会在船体表面产生光滑的油层,使船舶的防污性能增强,同时进一步有效减少海洋生物黏附;水性涂料,亲水性强,有很强的附着力,减少海水对船舶的冲击,对船体表面适应性好;用通用底漆配套优化涂层,与各个部位的面漆相兼溶,使涂层适用于各种腐蚀的环境。

(3)使用清洁能源

清洁新能源利用率越来越高,拥有排放少、污染低的优点,在船舶设计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加快了绿色船舶的进程。

风能、太阳能等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将其引用到船舶上,结合利用太阳能优化船舶动力平台,并结合风帆,采用自动控制方位的方法,达到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的最大化,产生更多的电能提供船上部分生活用电。同时也可以在船舶上安装风力发电机,利用风力发电提供电动机运轮产生的动力,推动船舶行驶,减少燃油的使用。

重燃油仍为大部分船舶所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气代替重燃油,燃烧更加充分,消除大部分颗粒物的排放,并减少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液化天然气更具价格优势。

在船舶上采用燃料电池辅助,燃料电池有效得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使船舶平稳航行,完全满足船舶对动力的需求。用天然气、甲醇和乙醇作为燃料,排放的硫化物和氮化物很少,达到零污染,同时可以降低船舶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4)提高材料利用率

对船企而言,为了不断降低船舶的制造成本,必须提高材料利用率,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利益,提高了在船企中的竞争能力

推行精度造船技术,适当减少余量加放范围,并尽量采取无余量制作,用工艺手段进行控制,可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保证产品的质量。在钢板切割方面,优化切割工艺,提高切割精确度,减少切割过程中的浪费和材料变形,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对余料进行充分利用。以船型为单位进行钢材余料统计,将余料信息进行登记,并按照类型有效分类,制作余料明细表,建立余料库,在调用余料时可以很方便的在余料库查找。对钢材切割版图重新建模,使原切割版图加工后的钢材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样极大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

(5)安装减排设备

《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于2015年发布,该文件中的“限硫令”正式实施,船舶制造商和运营商采用一切必要手段降低硫氧化物排放量,各类减排设备炙手可热。

在船舶上安装废气循环系统,可将部分发动机废气送回进气管,使废气在发动机气缸中充分燃烧,废气的加入使混合气中氧气的含量比重降低,使氮化物NO、NO2更难生成,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行过程中对空气产生的污染。

安装废热回收系统。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温度高,在船舶运行时,用废气回收系统将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的热量收集起来,用于船舶内部的供暖,并利用热能来加热生活用水。

废气洗涤器使用率高,比如含硫化物洗涤器,有效降低船舶动力装置排放废气中燃油硫含量,可船舶上推广使用。其将排放的废气通入收集的海水中,利用海水对船舶废气进行洗涤,吸收废气中的颗粒物和硫化物,并收集通过废气的海水,在回到岸上后进行二次处理后排放,最大化减少硫氧化物。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船舶制造技术在船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在制造的船舶采用了更多的绿色节能环保装置,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国内各个船舶企业相互竞争的形势下,船企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在设计过程中贯穿绿色节能思想,优化船型设计和动力节能设计;在制造、管理过程中,及时淘汰耗能高效率低的旧设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加强对余料废料的利用,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等,并做到设计过程与工艺流程相匹配,减少设计出错,才能实现绿色造船的良性发展,在船舶行业竞争中博得头筹。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船企要将奋斗目标定为造船强国,提升造船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逐步减小与国外造船企业的差距;在技术应用方面,以绿色造船技术为核心,贯穿绿色造船理念,不断进行技术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将先进的造船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设计建造出科技含量更高、有效利用材料和资源、废气排放更低、污染更少的优质船舶,迈出造船强国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 段雄. 绿色制造技术的概念、内涵及其哲学意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19(1):47-50. [2] 刘瑞素, 郭兰申, 王阳等. 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是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J]. 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1, (4):8-9. [3] 赵正平. 船舶绿色制造技术初探[J]. 造船技术, 2003, (5):5-8. [4] 徐学光. 船舶生产流程再造与绿色制造[J]. 上海造船, 2006, (1):46-48. [5] 俞士将. 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J]. 船舶, 2010, (4):1-5. [6]洪和平. 绿色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 广东造船, 2007,3:1-2. [7] 吴俊红.提高钢板利用率的研究[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10,1:2-3. [8] 蔡志军,蒋志勇.关于推进中国绿色造船模式的思考[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11:2-3.

第二篇:关于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建议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当前,在市、县开展以 “+++如何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中的一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着眼全县大局,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讨论群众健康需求的新动向,找出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推进我县健康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沿海强县”,为“+++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我们以深入贯彻中央“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精神为目标,多措并举,扎实苦干,努力打造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健康意识和预防保健意识更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求更高,更加强调个人就医感受,更注重全面、连续的健康照顾,对服务的高效、低价、便捷更加敏感等。针对这些群众的新需求、新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上,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大解放,思维方式大突破,着力提高“六种能力”,破除“六种观念”,努力实现“六个目标”,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一、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破除一个“狭”字,努力实现健康事业的普惠性

建设沿海强县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目标,需要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需要各行各业全面参与。为实现这一全局性的目标,医疗卫生行业要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支持和人力保障。健康是篇大文章,它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人。同时,健康也是一个大范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现代人的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健康事业不单单是医疗卫生系统一家的事,它涵盖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市场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甚至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我们既要打破“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又要破除狭隘的行业和部门利益观,着眼于大格局,服务于大发展。工作中,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同时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联动,扎实推进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构建一个完善的大健康格局。要充分发挥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治疗、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工作的作用,使之贯穿于健康事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段,促进居民身心的全面健康。

二、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破除一个“僵”字,努力实现发展模式的灵活性

改革创新是动力、是活力,没有新的医疗服务体制机制,就不可能推动健康事业更大发展。在实施新医改政策的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相对不足的医疗资源问题,医疗机构承担公益职能支出而政策性资金补偿相对有限问题,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多样性和医疗机构提供的相对单一的问题。面对这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取得别人没取得过的成绩,就必须付出别人不曾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绝不能止步不前、思想僵化,不能习惯于固有的思维定势。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积极找原因,想办法,不说“不行”,只研究“怎么才能行”。医疗机构担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的主渠道作用,因此要率先改革,强健“筋骨”,加快推进医疗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医院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县医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

方面的骨干作用。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勇于摆脱旧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牢固树立“积极探索、勇于变革、敢想敢干、敢于突破”的思想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只要能够满足群众需求,能够符合新医改政策精神,能够顺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要大力倡导,大胆实践,积极创新,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三、提高求真务实的能力,破除一个“浮”字,努力实现健康服务的实效性

医学是科学,必须严谨,任何脱离实际、作风漂浮、浅尝辄止的思想认识和做法,不但有损于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尊严,侵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会贻害+++的改革发展大业。目前存在一种“健康就是不得病”、“解决健康问题是医院的事”的错误倾向。其实,健康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医疗环节,更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养,让广大人民群众少得病、晚得病。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其成效往往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不论是医学服务、医学科研,还是医学科普、医学保健,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浮躁,都必须遵循医学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的去做。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思想,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心甘情愿做个“栽树人”。要学习大钊同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功夫”的务实精神,在推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中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踏踏实实钻研技术、治病救人。要坚持杜绝“表面文章”和“形象工程”,扑下身子、认真钻研、埋头苦干,切实把心思用在健康服务上,把精力集中到防病治病上。要克服“重医疗、轻预防”的思想,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投入更大的精力,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普宣传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实现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要坚持多下基层,多上一线,多接“地气”,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从而逐步实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向社区医学的转化。

四、提高学习进取的能力,破除一个“满”字,努力实现医疗队伍的先进性

医生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是能否看好病的关键因素,决定最终疗效的,往往不是药物,不是设备,而是医生。这说明了医生职业的特殊重要性。随着我国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医学科技日新月异,这些都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疗队伍要跟上时代步代,保持其先进性,就必须坚决摒弃“自满松懈” 和“吃老本”的思想,自觉强化“本领恐慌”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服务技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抓时间、挤时间学习。要以大钊同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进取精神为指导,勇于思考、善于研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医学科学知识,自觉应用于临床。要深入学习人文、社会、心理、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确保医疗服务更精细、更深入、更多样,更能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求。要坚决克服消极懈怠和“等”、“靠”思想,医院医生不再单纯等病人,医疗行业不再单纯等政策,而要深入基层,贴近患者,积极思考,提供主动性健康服务。要树立“停步就是退步、慢进就是落后”的观念,以时不我待、“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和韧劲,不断研究健康服务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明确新思路,制定新举措,从而闯出一条新路,开辟一个新开地。

五、提高内涵建设的能力,破除一个“疲”字,努力实现患者至上的人本性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行业,长期高压力、高风险、超负荷的工作,使医务人员身心疲惫,容易形成流水线式的诊疗服务模式,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见病不见人”的现象。而这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促进医患和谐、达到社会满意,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克服

疲沓麻木的思想,从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上,都时刻把“病人”而非“病情”放在首位,见“病”更要见“人”,医“病”更要医“人”,努力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需求。对于医院来讲,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规范化服务、医院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切实增强服务患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对于医务人员,要坚决恪守职业道德,当患者以生命健康相托、以信任之心相与时,不仅要以医术相助,更要以仁爱之情相应,以关心体贴的态度为患者服务。此外,在政策层面上,要进一步研究医院发展和医务人员面临的现状,完善医院公益性支出补偿机制,理顺分配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创造有利于医务人员发展的环境和有利条件,从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使其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的体现。

六、提高开放协作的能力,破除一个“怕”字,努力实现服务网络的系统性

目前我们的健康促进和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人民群众的要求、距沿海强县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多种“生活方式病”的发病率普遍较高,而其知晓率和综合干预率还相对较低,群众健康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医学前沿科技需进一步引进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沿海开放意识,坚决摒弃固步自封、沾沾自喜的倾向,以更加开放的眼界、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放的举措,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要主动“走出去”、找差距,而不能有任何“怕”的思想,怕比较、怕出丑、怕不适应、怕遇到麻烦、怕有损局部利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要加强与各县区的横向比较和上级医疗机构的纵向协作,在比较中找出不足、借鉴经验,在交流协作中引进新的健康管理理念、新的医学科学技术、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新的医院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际做到融汇贯通。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县内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政策,在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向基层的同时,鼓励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要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基层卫生院、构建全县的急诊急救网络、建立县乡医疗资源共享和医学影像远程诊疗体系等工作,做到互通有无、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努力编织一张系统完善的健康服务网络,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总之,提高这“六种能力”,破除这“六种观念”,是新形势下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是推动我县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调动全行业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加超前的意识,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为建设沿海强县提供强大的健康支持。

第三篇: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关于湖南省溆浦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思考

“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1]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扩大劳动再就业和活跃地方特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溆浦县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强县、富县的主体战略,该县依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优势、扩大规模;确保质量、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使全县民营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 发展企业百家争鸣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地盘活资源、资产、人才,巧借外力求发展。去年来,该县通过采取“以诚引商,以情感商,上门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先后有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孝忠轧钢拉丝厂、福菊硅业化工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落户溆浦,总投资达2.6亿元。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7500余户,上规模民营企业达131家,

从业人员2.6万余人,目前全县民营经济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北低庄、南龙潭、西江口、东桥江的农村集镇经济发展链,行业遍及运输、房地产、加工、冶金、运输、水利、化工、养殖、仓储批发、服务等20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多行业、宽领域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二 发展产业百舸争流

县内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已分别达到2300万元,5250万元,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民营企业,已由2001年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税收过1000万元的1家,产值达100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的4家,产值过500万元,税收过50万元的26家,涌现出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怀化文理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培康硅业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知名民营企业。

三 调优产业结构合理

该县在经济发展层次上不仅经营规模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经营的产业产品也不断调整优化,整个县域经济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不少民营企业还通过自主开发,与科研院所合作,与优势企业联合等到形势,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市场竟争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如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在200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科技型扶持项目,怀化文理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被列为2005年怀化市重点扶持项目,该厂生产的皂素产品远销于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产品供不应

求。近年来,通过积极参与国企改革,该县民营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今年1--9月,全县民营经济总量达48569万元,民营经济上交税金375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66.3%,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新亮点,同时,民营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去年,全县共安置下岗职工2410人,其中民营企业就安置了1350人,约占再就业人数的56%,此外,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县城和农村集镇经商,从业,落户,目前该县城市化水平已提高到28%,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溆浦县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主要是围绕“转变观念、多予少取”做文章。首先在转变观念上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5批共160多名县、乡(镇)干部赴广东、珠海、温州、天津等地考察参观,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在全县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全县人民统一了对发展民营企业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制订并出台了《溆浦县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的决定》、《溆浦县关于加快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和《溆浦县关于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利的若干规定》并专设了优化经济环境的县长热线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发展上坚持不限制发展结构,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开业条件等原则,放宽企业登记、注册资金和经营方式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并在用地,办证,税费,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扶持,另外对发展民营经济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领导联系制,

实行“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对办民营企业等事项,实行“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审批,”,并要求一次性办结所有相关手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能,对一些投资较大的民营企业,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出面,组织协调,另一方面切实维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今年,在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的基础上,又推行了 “统收分拔”的政策,实行“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拔”的方法,对民营企业出现的经济纠纷,做到有案必查,查因必有果,严肃处理损害私营业主的违法犯罪行为。去年,该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近7000万元,重点扶持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怀化文理生物化工有限工司、培康硅业化工有限公司等20余家骨干民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实施技术革新项目,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虽然该县民营经济获得了暂时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是少数部门、单位和个别的领导个人对党中央关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2]的指示精神还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还不顺畅,针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经济要发展政策应先行,要着力清理废除和改革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规定,制订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和举措,实行公正公平、公开效能的办事原则,本着“彻底放、放彻底”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符合环保要求的都应允许民资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是国有、集体资产退出的领域,都让民资进入;同时,在民营企业的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劳动用工,产品评质定级的问题上,在引进高科技管理技术人才,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及其办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和子女入学等应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此外,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采取合理兼并、吞并等手段壮大企业本身的经营规模。

2.完善管理健全服务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内、外管理存在的散、乱和无序现象,必须进一步理顺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要规范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引导管理,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服务部门的权限及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一方面负责民营经济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的宣传落实,引导民营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规范民营企业经济行为。另一方面负责监督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促使民营经济快步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要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尽快将正在实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

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涵盖到民营企业,并督促民营企业更多的积累社会保险基金。

3.优化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经济环境治理整顿,强化经济环境责任追究,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办事少收费,多亮绿灯少亮红灯。一要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投资引导带动社会和个人的投资入股,建立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投入机制,扶持其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认真探索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三是逐步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四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创新企业信贷方式,适当放宽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条件,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努力为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民营业主感受到投资放心,环境安心,收益欢心,并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展到一个更宽领域、更大空间和更高层次,实现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第四篇: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目前,“老有所养”不仅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了挑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政府养老、社会化养老的形成、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探索全国联网、区域布局、城市设点的连锁经营,实现“一处置业、全国居住”的社会化养老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2-0116-03

??

收稿日期:2008-02-19??

作者简介:

谢代银(1963- ),男,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四川省遂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7%,是判断一个国家人口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测算,200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5亿人,其比例达到了11.08%。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亿,其比例将上升到17%。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由于老龄化社会的悄然而至,人口区域结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不可逆变化,老龄化社会对我们的影响不仅在经济层面,还将在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挑战,有的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拥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敬老之路,不仅是新形势下理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实践工作者需要积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面对和无法逾越的历史课题。

一、问题: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

我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度。上千年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是家庭养老这一模式能够沿袭至今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条件。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一旦离开土地便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这种“反哺式养老”模式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观念不断得以强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一)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结婚,一个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一对夫妇必须照顾四位以上的老人,这些年轻夫妻们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挂念家人,尤其是一些在异地工作的年青人,更是一心挂几处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空巢老人”家庭的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二)政府支出力不从心。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首位,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仅依靠政府兴办公益性的养老院、干休所、敬老院等福利机构,已经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遂宁市现有382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0.6万人。目前,政府投资兴建的福利院共有108个,仅能供养5043人。如果依照国际惯例,尚需增加20257张床位才能满足目前遂宁市老年人的需要,要达到和实现这一标准,全市还需投入40.5亿元的建设费用,这对目前遂宁市的财力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三)老人需求多种多样。最近,遂宁市对城乡老年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老年人对70岁以后的生活都有后顾之忧,43%的老年人愿意集中生活,享受社会保障,21%的老年人愿意拿出自己的部分养老金,参与相对稳定的旅游式定居生活。目前,许多“空巢老人”深感孤独,担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后无人看管,也有的“空巢老人”体谅子女,生了病仍然坚持硬撑,怕让子女分心,结果事与愿违。一些父母状告子女的案件更令人深思,这些父母状告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不是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而是要求子女必须定时来看望自己。由此说明,“空巢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怀,而且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人怕孤独,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更需要家庭、子女和社会的关怀。

二、现实:多种养老模式将并存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政府养老为辅、社会化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据统计,我国养老福利机构现有床位170万张,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仅占0.8%。如按国际最低标准计算,我国现有老人中的5%需要机构养老,至少要700万张床位才能基本满足。目前,政府机构养老还主要针对的是复退优抚、残疾和享受低保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老人。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全国已建成的各种社会福利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条件差、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这种现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老人颐养天年的客观要求。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早在2000年国家就制定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但由于投资养老事业所需资金量较大,一般来讲地方政府对这种没有税收的公益性项目缺乏积极性,国家所制定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导致了投资这项事业的回报周期较长,且业主们难以获得社会资本的平均利润,从而形成了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事业的热情低于其它行业的客观现实。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更多走向富裕、实现小康的老人,迫切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众多家庭儿女无法满足、目前政府难以实现的服务内容,社会化养老将以“上为党政分忧,下替儿女行孝”的崭新姿态,逐渐走入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并逐渐弱化我们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支持和鼓励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家庭、政府、社会养老协同发展格局,将是新形势下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创新:社会化养老的新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1.5亿老年人且每年以3.2%的上升趋势,无疑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成分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顺应时代的养老敬老新模式,是目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加以回答的问题。

对此,本文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化养老的基本思路是:全国布网、区域布局、城市布点。 ??

这一养老新模式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全国统一搭建平台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并按照“产权式公寓、连锁式经营、酒店式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市场理念进行管理,实现养老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众多老人提供更多层次、更好内容的社会福利。

所谓全国布网、区域布局、城市布点的思路,是改变目前就老年公寓(机构)谈养老、谈建设的做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来谋划和思考社会资源的配置,这样既可以解决很多单一养老机构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提高资源使用和投资回报率来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并为广大老年人享受标准化的养老服务提供了可能。

同时,通过全国布网、区域布局、城市布点的办法,并通过“产权式公寓、连锁式经营、酒店式管理、标准化服务”的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与学习、医疗、保健、旅游融为一体。这样的环境,对没有房产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他终身的居住地;对生病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医疗保健院;对一个有广泛爱好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他最为理想的学校;而对于更多健康的老人来说,产权式公寓、连锁式经营、酒店式管理与标准化服务的养老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一处买房、全国居住”实现资产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还可以通过酒店式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从纷繁复杂的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接受更加专业的生活护理和个性化服务,并通过全国性统一的网络平台,把全国众多的景区作为自己旅游的目的地,从而实现自己人生幸福指数的最大化。

四、建议:推动社会化养老政策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又是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级政府不仅应把养老事业的发展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而且还应该通过规划、土地、资金以及舆论等具体的措施来支持这项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讲:

1.通过编制规划引导发展。规划是行动的先导。因此,科学编制未来十年、二十年老年事业的发展规划,不仅是各级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时代需要,而且也是我们搞好老年事业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把老龄化问题的科学研究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制定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已经显得刻不容缓。对于众多地方政府来说,把本地区老年事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也是克服未来老年事业在发展上无序、成效上无为、布局上无章的重要方略。

2.通过落实政策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在开发建设环节,更离不开政府在土地、税收、水、电、气及其配套设备等方面给予优惠。一些国家政府在老年事业的发展上其支持是全方位的,如在贷款方面大行方便,或者免收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等,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化养老按照“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机制运行,走产业化道路。目前,我国投资业主很少有人愿意涉及这一领域,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各级政府在推进社会化养老,特别是兴办各类社会化养老机构,除在批地、引资、拆迁、税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或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外,还应通过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的办法降低投资成本,推进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3.通过强化管理规范发展。目前,我国不仅社会化养老工作进展缓慢,而且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也显得较为迟缓,行业管理滞后、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的现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老年事业的发展。因此,要促进我国社会化养老工作健康发展,我们认为:一是必须实行准入制度。当前,我国应尽快出台和完善老年服务的相关法规,以规范化的市场行为和严格准入标准来促进老年事业的有序发展。二是必须加强教育培训。随着我国养老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化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计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对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是推动社会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三是必须加大行业自律力度。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养老机构和老人的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建立和养老社会化服务队伍的逐步壮大,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养老中介组织及行业协会的建立,以实现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组织化。

4.通过舆论宣传加快发展。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机构养老被视为鳏寡孤独的代名词,到敬老院、福利院中去生活被视为一种耻辱。这种观念显然是一种传统落后的观念,因为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根植于农耕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区域结构、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与众多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极不相称。因此,利用各种传媒引导和宣传,社会化养老对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构建和谐生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对加快我国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应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化养老新模式的逐步建立,更多的“空巢老人”将从孤独中解脱出来愉快地安度晚年,众多子女们将更加安心于工作,政府也能够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更加需要关爱的人群中去,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证。

责任编辑:金华宝

第五篇: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

在企业中发展高质量的党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实要求,也是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凝聚力量的有效方法。多年来,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钻井生产经营和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在确保公司各项任务的完成的同时,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党的队伍,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也出现了潜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不足的现象。公司从1994年开始,没有再进行过大批量的招工,只有少量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内退职工增多,在岗职工总量逐年减少。

2、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重视程度不够。公司采用分公司自检自查、公司党委组织科抽查的方式,对基层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注重督促指导党员发展情况。每年末公司开展的领导干部管理提升讲座,专门把党组织建设作为专题进行讲座。但是少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依然存在一味强调生产经营,忽视了如何坚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忽视了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于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着模糊认识,心中无数,削弱了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影响了职工参加党组织的积极性。

3、依然存在对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清楚,工作方法单一,发展党员无计划、无目标的现象。截止2007年末公司专职党支部书

记,已经基本实现了持证上岗,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依然存在对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模糊、意识浮浅的现象,未能主动去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或引导的方法单一;在政治上对职工群众关心不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少,不注意培养积极分子,不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拖泥带水,程序混乱,影响了发展工作的开展。

4、有待于加强教育强化入党意识,端正入党动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需求的提高,使职工群众对利益的追求增加,部分职工在政治上进取心减弱,入党意识不强,缺乏更高的追求;另外少数入党积极分子存在入党动机不纯的情况,嘴上说的是伟大理想,心里想的是钻政治的空子,为自己岗位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加强教育强化入党意识、端正入党动机成为当前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将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公司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视。

二是认真贯彻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和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推行执行党员发展公示制,认真试行发展党员表决制,提高了发展党员质量。

三是把好发展党员“三道关口”,即:采取了基层党支部上报,各子公司党组织把关,公司党委组织科审核,公司党委常委会进行讨论决定的方式。严格控制发展党员的程序,促进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性。

四是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作为职工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选

派了专门的教师,认真制定学习内容,严格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素质,三年来公司共组织300人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五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培养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党的光辉历史、建设成果的学习教育和党员先进事迹宣传;引导优秀的青年群众,尤其是新招收员工(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把公司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通过沟通、谈话、教育,端正入党人员的动机,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做好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几点想法

1、保证质量、注重发展党员程序。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坚持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注重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环节:抓政治思想教育,丰富教育宣传内容,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影响,加强员工人党意识,端正入党动机。吸收环节:把好入口关,对入党积极分子深入了解,严格政审,有计划、有重点培养,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素质。审核环节:抓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党支部、党委的审核,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不盲目扩大党员队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发展的党员标准统

一、程序规范、手续齐全。

2、创新方法、讲求发展党员的实效

认真研究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改革的精神进行探

索,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体现时代要求。

营造环境

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营造、推动有利于争取、吸引、扩大和培养党的积极分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和主动性,形成党组织吸引、凝聚、号召群众的环境和氛围,让职工群众在这个良好的态势和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提出入党申请,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发展进步。

优选目标

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做好党的发展工作要优选培养对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那些有可能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群众,如新员工、工作骨干、业务能手和各类后备人才等。也可以在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对企业内部较为稳定、业务能力强、各方面表现积极的劳务用工,采用与所属地区党组织联系,引导教育、协作培养的方式吸收到积极分子队伍中,有利于这部分员工成长和进步,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生产。优选培养苗子不仅促进积极分子队伍的成长,也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

逐步引导

做好扩大党的积极分子工作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对象的认识、发展情况、思维变化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选择不同的切入点,通过搭建沟通桥梁,引起思想共鸣,促其思想的变化和进步。对于企业而言更不能以简单的说教作为引导的主要方法,要通过思想的交流引导职工努力追求“利益之上”的理想。通过多次语言交流、行为观察,发现切入点,进行帮助教育。

树立形象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一些职工群众之所以没有提出申请入党,除了缺乏引导、意识淡薄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

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影响了党员队伍形象,也影响了职工群众入党积极性。基层党支部要在发展新党员的同时,应该把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抓实抓好,使党员不仅讲党性、讲政治、讲品行,还要在业务素质上强于群众,在顾全大局上先于群众,在履行岗位职责上优于群众,在完成任务上好于群众。对于流动党员则要更加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思想变化情况,业务进步情况,生活学习情况,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帮助其进步,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3、坚持原则、转变观念

(1)坚持“四不”发展的原则,即:思想动机不端正不发展,培养教育不成熟不发展,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不不突出不发展,入党程序不规范不发展。转变“先发展后成长、以业务进步代替政治思想进步”的观念。随着企业经营意识不断增强,生产经营结果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始终改变不了党员在企业中的突出作用,且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中党员依然发挥着核心作用,发展党员工作依然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才会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企业中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才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把抓企业中党员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既不能急于求成突击发展,也不能空喊口号疏于实务,要严格按照程序,真抓实干。

(2)打破发展党员身份界线。在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流动人才、劳务工不断增加,虽然他们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不便管理,但是要认识他们对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重视这部分群众的成长。

应该打破身份界线,采取其他形式教育培养。如: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其在各方面成长,对于要求入党人员要积极进行谈话交流,与所属地方政府的党组织或劳务管理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通过了解现场表现,帮助教育培养,出据鉴定的方式协助进行发展党员工作。对于外地流入党员要严格按照流动党员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激励他们,在政治上促进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聚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生暑假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