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95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2-10-23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一个心理学新思潮。“积极”不是快乐的同义词, 也不是幸福的等价物, 而是“选择、变化、超越、憧憬, 是让所有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和毅力的行动”。它颠覆心理问题、疾病导向的诊疗方法, 提倡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就业心理品质, 对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挖掘自身优势, 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自信,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95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本文从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即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对95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进行具体分析。

(1) 就业认知方面。就业认知是大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职业的认识和追求, 主要包含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三方面。正确的就业认知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准自身定位,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奠定基础。

(2) 就业情感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 95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与急躁、自卑与自负、依赖与盲从、攀比与嫉妒并存的不良心理状态。 (1) 焦虑与急躁⑼由于就业认知方面的欠缺, 使得大多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会存在焦虑和急躁心理, 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担心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 却又做不到静心认真剖析自我, 理清思路, 制定合理目标, 而是盲目地东奔西跑却处处碰壁。面对“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 大学生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2) 自卑与自负。当下, 人才竞争愈发激烈, 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自信, 认为自己没有优势和特长, 自惭形秽, 甚至在择业前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不愿甚至逃避参与就业竞争, 一旦应聘受挫, 则自卑心理更加强化, 最终“无业可就”。与之鲜明对比的, 是有些学生自视过高, 对工作岗位、薪资、工作环境、所处地理位置等十分挑剔, 表现出自负和急功近利的心理, 结果是“有业不就”, 错失良机。 (3) 依赖与盲从。部分95后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 缺乏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决策和判断能力。他们既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却又不愿意四处奔波, 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 期待通过老师的推荐, 家人的安排实现就业, 不愿参与自主就业竞争。还有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目标和主见, 盲目跟从他人选择到一线城市、热门高薪职业就业。个别学生迷恋公务员岗位, 在“公考”之路上一意孤行, 却越走越远, 错失获得更适合自己能力与发展的就业机会。 (4) 攀比和嫉妒。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突出, 血气方刚, 虚荣心强、嫉妒心重。攀比的心理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还没找准自身定位, 就业认知尚不清晰的情况下, 就盲目比薪资、比职务, 导致选择并不适合自身特质的职业。在这种不计客观现实的攀比心理作用下, 择业不理想的学生就难免产生嫉妒心理, 对他人因为某方面优秀的求职素质而获得的满意职位生出由羡慕到不甘和敌对的心态, 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3) 就业意志方面。主要体现在95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 想要实现高质量就业, 不但需要在大学期间做好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储备和提升, 更重要的是要勤于思考, 善于分析, 懂得创造和把握机会, 否则难免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受挫。而95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 一些学生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 得不到有效的应对建议时就轻言放弃。有些学生甚至在受挫后一蹶不振, 对自己的未来持消极和放任的态度, 丧失青春活力和进取心。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指导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研究人的主体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远比修复疾病更有建设性。从这个角度出发,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以心理问题导向为主的“亡羊补牢”式的就业心理教育方式都属于消极、被动的, 明显缺乏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因此只是“治标不治本”, 并不能通过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从而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主要表现在:

(1) 拓展了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传统教育模式侧重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和对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受众是普通人, 将关注范围扩大到全体学生, 而非患病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强化, 从而实现惠及大多数学生的和谐积极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2) 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人格力量和就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拥有良好的人格特质是大学生顺利度过就业期的重要保障。积极心理学将人格力量细分为包含好奇心、创造力、勇敢、勤奋、爱与被爱、团队精神、自我控制和调节、乐观和信仰等在内的24类。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和提升大学毕业生积极的人格力量, 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期望, 减少好高骛远和急功近利等不良心态, 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抗挫折能力, 从而实现就业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贯穿大学四年的系统工程。积极心理学的主旨是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这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良心理的抵抗力, 具有双重意义。因此,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潜移默化的融入大学教育体系, 润物无声的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最终实现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 取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 并通过实现顺利就业取得社会幸福感。

(1)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分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心理学教育。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协助学生潜能的开发,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首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乐于参与, 并能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课程形式上应注重体验式和参与式、自助式和互助式交叉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尊重与理解;教学理念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发展性、教育性和预防性, 关注提升学生幸福感和塑造健全人格, 实现从消极向积极的彻底转变。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应付压力、人际交往和提升沟通技巧等方面使学生积累积极情绪和正能量, 为就业心理素质的持续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在课堂外充分探索学生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实践能带给学生更深刻的认知体验, 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在课堂教学以外, 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类专业结合度高的实习实训平台, 让学生能够提前感受真实的社会并积累部分工作经验, 实现与就业的提前接轨, 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全面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 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帮助他们积聚信心、乐观、希望和韧性等珍贵的心理能量。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如专家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大赛, 专题讨论、辩论会、情节模拟、小游戏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体味如团队合作的精神、乐观向上的心态、持之以恒的信念等优秀的人格品格。也可通过成功人士讲座、创业经验分享等形式, 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 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自我调适, 树立就业自信, 以应对未来的就业需求。

(3) 以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为补充, 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实现就业心理素质的显著提升。积极的团体辅导可通过趣味性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引导学生助人和自助, 为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开展就业相关的团体辅导活动, 如设立“规划人生工作坊”, 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寻找人生目标和就业方向, 帮助学生识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挫折,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通过这种形式有效挖掘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在积极心理学的咨询与治疗中, 同样要求充分挖掘心理困扰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和内在潜力, 从正面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树立信心, 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下, 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下实践为辅, 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进行有益补充的教育体系, 可最大限度挖掘并培育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显著提升, 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顺利就业。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对95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 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途径, 帮助在校大学生最大程度开发内心的积极潜力, 以获得更满意的就业和更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就业,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尹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疏导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9 (37) :35-37.

[2] 孙文静, 罗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教育现代化, 2017, 1 (3) :119-121.

[3] 王美多.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试中的积极作用[J].理论观察, 2016 (10) :148-14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耕地占用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下一篇:煤矿企业设备采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