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2-09-10

第一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文

文章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可以实现

新华视点11月3日发布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

全面脱贫打硬仗:实现脱贫目标要啃“硬骨头”

根据现行国家扶贫标准,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有7017万人,其中6个省份贫困人口超500万人。这是2014年国家统计局所给出的统计监测公报数。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针对扶贫,公报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意味着,从2014年统计以来到2020年的六年时间,每年要减贫1170万,任务非常繁重艰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介绍,从2011年到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今年有望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王钰鑫表示,“十三五”期间,在保证发展的同时,重点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既要解决区域不平衡,也要解决城乡不平衡。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和边疆地区贫困问题,最大的困难是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脱贫目标要啃“硬骨头”

经济发展是实现脱贫目标的根本,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王钰鑫表示,新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是建立在多年的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已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的基础之上,剩下来大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以广西为例,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012万人减至2014年底的53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9%下降到12.6%。然而,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普遍,是全国贫困人口规模超过500万的六个省区之一。

这就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减贫难度边际不断递增,要想完成扶贫攻坚的任务需要付出越来越大的努力。

王钰鑫表示,目前来看,先要做到精准扶贫,摸清扶贫对象、致贫原因、脱贫路径,然后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其次是产业扶贫,解决贫困户“造血机制”、实现可持续性脱贫的治本之策。

何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精准识别;二是精准帮扶;三是精准管理。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旦进入贫困县序列,会得到国家资金、政策帮扶上的多种优惠和帮扶措施。按照一般计算,国家的专项扶贫资金每个县大概在3000万~5000万之间。由于缺乏退出机制,“有进无退”或“进得多出得少”的贫困县饱受争议。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到,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由于贫困县的经济落后,适用于其他地方的GDP考核,就需要进行创新。《意见》也对此给出具体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GDP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

艰难的扶贫工作

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是2011年确定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折算后约等于每天1美元。经过这次大幅调整,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被视为“与国际接轨”,更接近世界银行制定的1.25美元贫困线。

世界银行在10月4日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

那么,继续执行本国标准的中国是否会低估贫困人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0月12日举行扶贫工作进展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世界银行制定的贫困标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主要是用于国别比较,并不是作为各国扶贫工作的依据。

按照中国现行扶贫标准衡量,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7.2%。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从2013年底开始,全国各地再次动员,以实施精准扶贫为核心,全面开展贫困识别。经过多举措,2013年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减少1232万人,连续两年都完成了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摘要

●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第二篇:2015《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解读

习近平下达消灭贫困决战令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被定为“最艰巨的任务”。11月23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的首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又重点研究部署扶贫攻 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明确指出,要“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消灭贫困的决战命令,这场拔穷根的大决战如何打?请随小编一起领会习近平的战略战术。

作战指挥部:党委政府

一个坚强睿智的指挥中心是决战胜利根本保证。11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 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靠党委主导、政府主抓、部门主推、干部主攻,以各级党委政委为战斗核心,形成引领群众脱贫 的中坚力量。习近平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 和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

做好扶贫工作,非朝夕之功。在各地考察、调研时,习近平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前沿指挥和战斗堡垒作用,并作出具体作战部署。

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委政府在扶贫减贫中的核心作用。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 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 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深入甘肃现在依然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定西、临夏等地调研,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广大干部“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 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各级党委政府也是脱贫攻坚战的第一责任人。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到农村地区去,多到贫困地区去,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 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 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支撑,凝聚脱贫 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作战原则: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指出了脱贫攻坚战的作战原则,他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共同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贫困地区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全世界的目光在看着我们。脱贫攻坚战是硬仗、是决战,来不得半点虚假。习近平指出:“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真 贫、真扶贫”。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到湖南湘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讲话时强调:“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好那些高骛远的目标我 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好那些高骛远的目标。”他还强调:“一个是发展生产,实事求是的讲,能抓什么,实实在在的抓起来,一个是发展生 产要实事求是,一个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像这种贫困村应该给他得到什么保障,给他切切实实保障起来,第三个就是为了下一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情。我想,我们 现在到2020年以前把这些事做实就行了”。

在战场上,一切脱离实际的想法和做法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扶贫攻坚务必因地制宜。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宜 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 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扶贫攻坚还要因人而异,把准不同扶贫对象的“脉”,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把各方面扶 贫力量和资源整合好,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集中力量办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习近平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 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 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我国国情复杂,脱贫决战也要一城一地一战术。这场脱贫攻坚战需要打五年多时间,各地需掌握和灵活运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作战原则,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以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脱贫攻击战。

作战方略:精准扶贫

“精准”是“粗放”的对称。精准扶贫,是指谁贫困就扶持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略。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 骨头”、“大难题”、“深水区”。11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脱贫攻坚战作战方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习近平指出: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扶贫的措施和办法要精准。习近平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习近平强调:“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 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从而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对照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评等“五个精 准”的要求,深入调查摸底,了解民之所盼。深入细致地了解民心、民意、民情,摸清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使国家综合扶贫的各类资金、政策,用准用 足,用在贫困群众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作战战术:扶志扶智扶贫

习近平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指出了脱贫攻坚战的作战手段,他提出扶志、扶智与扶贫的“三扶观”。他说,“扶贫先要扶志”、“弱鸟可望先飞, 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他还同时指出教育扶贫(即扶智)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一些贫困落后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形成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所以脱贫攻坚战要以教育为手段,大力扶持教育发展。让数千万人口脱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贫困人口一直是习近平的牵挂。 2013年9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就曾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 性。他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还多次强调:“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 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需要教育的介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 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 力。他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作战要求:消灭贫困 实现全面小康

拔掉穷根、消灭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脱贫攻坚战要求,这要求没有弹性,必须百分之百地如期完成。

2012年12月,习近平到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 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1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

五、六年了,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今年2月,习 近平在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 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 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 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决战令已经下达,大决战已经打响,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集中优势兵力,拔掉穷根,消灭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第三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015年11月29日)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一、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三、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四)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5000万人左右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抓紧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重点县退出,由县提出申请,市(地)初审,省级审定,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重点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抓紧制定攻坚期后国家帮扶政策。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评价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贫困地区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探索水电利益共享机制,将从发电中提取的资金优先用于水库移民和库区后续发展。引导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分别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主要用于吸引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

(六)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进一步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县乡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好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鼓励地方对跨省务工的农村贫困人口给予交通补助。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对在城镇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输入地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帮扶责任,并优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七)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紧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安置搬迁群众,帮助其尽快实现转移就业,享有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助标准。积极整合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林业生态等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安置区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修复。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贴息贷款支持。支持搬迁安置点发展物业经济,增加搬迁户财产性收入。探索利用农民进城落户后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空置房屋和土地安置易地搬迁农户。

(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九)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有专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

(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建立全国三级医院(含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医院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积极促进远程医疗诊治和保健咨询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为贫困地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人才招聘引进办法。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十一)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低保标准较低的地区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尽快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在贫困地区落实力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抓紧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有条件、有需求地区可以实施“以粮济贫”。

(十二)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要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十三)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儿童福利院、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社区儿童之家等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家庭、学校、基层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等困境儿童的福利保障体系。健全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帮扶干预机制,帮助特殊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

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

(十四)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推动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贫困地区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高国道省道技术标准,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大幅度增加中央投资投入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继续实施车购税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专项转移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加快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设任务,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和危桥改造,推动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公路。加强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项目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对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给予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制定贫困村通动力电规划,提升贫困地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增加贫困地区发电指标。提高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留存电量比例。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支持光伏发电设施接入电网运行,发展光伏农业。

(十五)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2] (十六)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农房抗震改造,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提高补助标准,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加大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力度。加大贫困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大贫困地区以工代赈投入力度,支持农村山水田林路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财政支持的微小型建设项目,涉及贫困村的,允许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村级组织自建自管。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十七)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出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加快实施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扩大革命老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综合扶贫工程,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的特殊政策措施。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体系,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积极发展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职业教育,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训。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大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边民补贴机制,充分考虑边境地区特殊需要,集中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边境贸易和特色经济,使边民能够安心生产生活、安心守边固边。完善片区联系协调机制,加快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加大中央投入力度,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推进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

五、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十八)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对扶贫的支持力度。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村。各部门安排的各项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地脱贫攻坚需要,积极调整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从2016年起通过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投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多规划衔接、多部门协调长效机制,整合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围绕本县突出问题,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补助比重。在扶贫开发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从严惩处。推进扶贫开发领域反腐倡廉建设,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贫困地区要建立扶贫公告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十九)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用于支持扶贫开发。设立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运用适当的政策安排,动用财政贴息资金及部分金融机构的富余资金,对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按照微利或保本的原则发放长期贷款,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延伸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允许采用过桥贷款方式,撬动信贷资金投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由财政按基础利率贴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康复扶贫贷款实施力度。优先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重点开展扶贫担保业务。积极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对贫困户保证保险保费予以补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通过中央财政以奖代补等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加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有效拓展贫困地区抵押物担保范围。

(二十)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支持贫困地区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最新变更调查成果,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专项安排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央和省级在安排土地整治工程和项目、分配下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和补助资金时,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允许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

(二十一)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大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对科技扶贫的支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强化贫困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大政策激励力度,鼓励各类人才扎根贫困地区基层建功立业,对表现优秀的人员在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六、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二十二)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使帮扶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东部地区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口帮扶财政投入,并列入预算。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扶贫协作,鼓励东西部按照当地主体功能定位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东部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启动实施经济强县(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携手奔小康”行动,东部各省(直辖市)在努力做好本区域内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更多发挥县(市)作用,与扶贫协作省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结对帮扶。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评价机制。

(二十三)健全定点扶贫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定点扶贫工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各单位落实扶贫责任。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县“百县万村”活动。完善定点扶贫牵头联系机制,各牵头部门要按照分工督促指导各单位做好定点扶贫工作。

(二十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自愿包村包户,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等就业支持政策。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完善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制度,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发挥好“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着力打造扶贫公益品牌,全面及时公开扶贫捐赠信息,提高社会扶贫公信力和美誉度。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

七、大力营造良好氛围,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十五)创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系统总结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经验,提炼升华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二十六)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振奋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全党全社会扶贫开发强大合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推动文化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深化贫困地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推动贫困地区县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支持贫困地区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十七)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宣传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生动报道各地区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建立国家扶贫荣誉制度,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加强对外宣传,讲好减贫的中国故事,传播好减贫的中国声音,阐述好减贫的中国理念。

(二十八)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对外援助、项目合作、技术扩散、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履行减贫国际责任,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八、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十九)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市(地)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扶贫开发任务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领导要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要向中央作扶贫脱贫进展情况的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向市(地)、县(市)、乡镇提出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实现部门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军队和武警部队要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开发。改进县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优秀干部,选好配强扶贫任务重的县党政主要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领导班子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级。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有计划地安排省部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任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也要选派厅局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任职。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于脱贫攻坚始终。

(三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有针对性地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贫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抓好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将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和其他必要支出作为保障重点。注重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驻村,选聘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比例。加大驻村干部考核力度,不稳定脱贫不撤队伍。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加快推进贫困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继续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在有实际需要的地区,探索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开展村民自治,通过议事协商,组织群众自觉广泛参与扶贫开发。

(三十一)严格扶贫考核督查问责。抓紧出台中央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建立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选择重点部门、重点地区进行联合督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对未完成减贫任务的省份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加快出台对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办法,大幅度提高减贫指标在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建立扶贫工作责任清单。加快落实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的要求。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严禁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刹住穷县“富衙”、“戴帽”炫富之风,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建立重大涉贫事件的处置、反馈机制,在处置典型事件中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加强农村贫困统计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共享。

(三十二)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稳定和强化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扶贫开发任务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强化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加强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开发队伍和机构建设,完善各级扶贫开发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充实配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加强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三十三)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强化贫困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抓紧制定扶贫开发条例。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例文

精准脱贫 —— 打赢脱贫攻坚战 范文 二篇

篇一 :

同志们:

根据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以“强党性 明政策 重实干,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为题进行一次专题党课。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党性是最闪耀的光辉

今天和大家谈谈党性的问题。在谈“党性”的这个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既亲切又陌生的感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经常把“党性”二字挂在嘴边,但心里对“党性”这个词又有多么深的体会呢?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不用回答,大家只是在心里自己回答就可以了。你是否还记得你第一次想入党时内心的真实想法?相信大家的答案更是多种多样。一些同志可能相信的是“门槛论”,认为入了党有政治优势;一些同志可能奉行的“大众观”,觉得在村里能入个党,是先进的表现,实力的体现;还有一小部分人是“爷爷说”的粉丝,回答:从小爷爷就对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又有多少同志说,是为了我们党员应有的信仰呢? 心念至纯,则万物可法。开国上将李聚奎在临终前,把儿女们叫到床前说:“我,一个老共产党员,一辈子为信仰奋

斗,没有个人私产。”他颤颤巍巍地把在5 张白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的遗产清单交给5 个孩子。孩子们接过展读,那上面赫然写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什么是纯净的党性,什么是纯粹的信仰,老将军用心念至纯的一生,对“为什么入党”,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谈道:

“我们为什么特别需要回望历史?怎样避免走得太快太远,忘掉当初出发的理由?”金一南之问发人深思。他问的是“根”、思的是“源”,找的是心里的信仰、脑中的真理、脚下的方向。自1921 年建党以来,我们党已经走过了 99 年的光辉历程。99 年前,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启航,一路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九”这个数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易经》中的《乾》元用九,于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它被我们中国人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而九九归一则表示是一切回归于起点,从来处来,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九”的谐音还有“久”的意思,“九九”即有“久久”之意,象征着长久,持续的意思。我想,这在向我们昭示,讲党性就是讲

初心,就是讲担当,讲作为。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9 年新的历史节点上,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的精神面貌、继续阔步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征路,以新的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不懈奋斗。

二、政策是最有力的保障

我们要知道,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成为党和政府新时期的减贫指导思想,并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促使一大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俗话说,舵稳当奋楫,风正好扬帆,当有好的政策形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奋力划桨,一路向前。对此,我们在理解和运用党的扶贫政策上,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要充分认清出台扶贫政策的重要意义。我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也就是有明显的贫富差别。所以,国家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大家要明白,

这是政策都是对我们利益有所倾斜的,对我们的生活有所保障的,是对我们有着极大裨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国家对帮助我们脱贫致富的良苦用心,一定要支持并运用好各项扶贫政策。

二是行动上,要严格落实扶贫政策的各项责任。古人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意思是说,法律制度好制定,但落实下去、落实好很难。扶贫政策也同样如此,需要各级干部落实下去,群众享受起来。对于我们驻村工作对来讲,对落实扶贫政策要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用真情、真心换老百姓的放心、安心。对于村组干部来讲,要力亲为抓脱贫攻坚,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用实干精神为时代使命增光添彩。对于广大党员来说,要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走进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多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期盼。对于广大村民群众来说,要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要求,结合政策提出合理诉求,以确保政策落实落地,落到老百姓的心理。

三、实干是最响亮的声音

习总书记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俗话也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马上“干”,不干,口号喊得再响,不如把事干的漂亮,实干才是最响亮的声音。那么,作为奋战

在脱贫攻坚最一线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广大村民,我们应该怎么干呢,结合我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应该这么干。

对于驻村工作对来说,驻村非住村,要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每一支驻村工作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也是扶贫攻坚战中的“金甲军”。但是从城市一下子到农村,一些驻村工作队员难免适应不过来,面对农村的闭塞落后,脑海里想着的是城市的车水马龙,工作上心不在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何况是寄予重托的勇士?我认为,驻村工作队背负着农村贫困户同步小康的重任,应该克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更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基层扎根下来,不仅吃住在村上,心也要随之转移到村上,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村上的人,把户脱贫村脱贫当做自己的事业和目标。要挨家挨户摸排村情户情,精细研判,精准施策,确保措施到户到人,为脱贫重重加固保险,一起抓组织建设、兴产业、振乡村,真正做到驻村有责。

对于村干部来说,村官亦是官,要在其位,谋其政。“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村“两委”干部是最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人,是党在农村一线的“当家人”。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等都离不开村组干部。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乡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 村“两委”干部的肩上挑着农村脱贫致

富的沉甸甸的担子,村组干部强,农村才能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压力山大,如果这个时候,村组干部有了懒作为思想,总认为“自己不干总有干”“扶贫是驻村工作队的事情”,那么“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那么势必会影响工作的开展,破坏和谐的工作氛围。尤其在艰巨的扶贫任务面前,村组干部更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雄心和气魄,不推不躲,敢作敢为,以“一个都不能落下”为目标,充分发挥“一呼百应”的能力,带领贫困户开创出一条小康大道。

对于广大村民群众来说,幸福靠奋斗,要自立者,人立之。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有颗懒惰之心。我们不难发现,在农村,一些贫困户抱着一种“反正有党委政府在”的思想,好吃懒做,对党委政府产生依赖心理,甚至认为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政府就应该为他们贫穷买单。人穷人又懒,扶贫道路难;人穷志不短,脱贫有何难?贫困户要脱贫,首先要立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自立歌》中写道:“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志不立者天下无可成之事。其次要力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贫困户要牢固树立懒惰可耻意识,主动与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沟通自己的思路、想法,主动参与各种知识、技能培训,激发自身内生动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同志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脱贫攻坚面临

收官,乡村振兴再启新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汇聚起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多为老百姓干一些实事、好事、贴心事,为xx 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美满生活不懈奋斗!

精准脱贫 —— 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二:

2018 年可以说是中国极不平凡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 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同样,精准扶贫的重心和重点也是在农村。

1

背景

当我们谈到精准扶贫, 显而易见有很多重要的问题, 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关于农村现状讨论的热门文章, 比如某博士返乡记等等, 这些文章有的客观的讲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 讲述进城务工的自己, 有的带有片面性, 有些在调查缺位的情况下虚假、失实的讲述农村甚至是黑农村。

每一年国家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注三农问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

目前农村社会

主要面对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1.1 青壮年流失,

土地抛荒,

社会涣散

1.2 当前农村问题在“三农” 中比较突出, 和我国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农村的发展是滞后的。

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 农村空心化。

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土地被不同程度抛荒。大部分农村人宁可外出打工赚钱, 也不留在农村种地, 农村的闲置房屋、闲置地越来越多, 没人处理, 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农民打工难致富, 贫富分化加剧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面前,农村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呈现高风险和低收入的状态。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5%, 而农业增加值只占GDP 的 8%, 农民收入的提高大部分来自二三产的就业, 进城打工。

但遇到家人大病、工伤、孩子上学等等情况, 就只好举债, 据调查, 农户平均负债率达到 30%, 打工难以致富。

农村留不住人才, 教育落后。

农村里读出书来的人基本上都去城里发展,年轻教师一般都不愿意待在农村。

1.2

基层治理涣散,

社会失序

集体经济分散后, 村干部说话没人听, 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章理事。青壮年长期在外, 家庭破碎, 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1.3

环境污染

过去我们一讲到污染就会联系到工业、城市, 认为污染和农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农村生态环境差, 农村里的垃圾堆放大多不合理, 随手扔垃圾的现象比较多, 而且又很少专门处理垃圾的人。

养殖的畜禽粪污随处可见, 加上大部分难降解的化学用品, 例如化肥、农药、农膜等, 造成农村水土污染严重。

这些问题和困境, 它不是在每个村庄都一定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困境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它有一定的普遍性。

2017 年 10 月 18 日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机制、新策略, 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责任、新担当。

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

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精准脱贫是要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不能掉队。

” 没有的要先有,有了以后要好, 精准, 不光是关注全体,而是关注到每个个体, 第一句话

“一个不能少” , 就是要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二句话“一个不能掉队” 。

就是讲 2050 年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书记曾经讲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 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 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他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五年来他在国内 50 次调研, 其中 30 次是贫困地区。全国 11 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都走到了。

甚至他离开多年后仍不忘他见过的贫困群众。

这里就有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 也是在这里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 用扶贫队长的话说, 十五年前或者二十年前, 这个地方用句话说就是穷山恶水, 外面的人根找不到这个地方也不会来这里, 因为它没有路可以到这里, 现在大不一样,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成为这里的奋斗目标,十八洞, 3 年多实现了全部脱贫, 当年的 40 个光棍, 已有一半成了家, 新娘还都是外村人。

还有这个宁夏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国家级贫困县区的统称,1972 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对西海固的发展, 本地人更有发言权, 一位西海固人回忆到, 70 年代县长去银川 开会有自 带铺盖, 中途路上要歇两晚, 对比一下现在高速直达银川 只需不到 4 个半小时变化很大, 他说现在精准扶贫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国家投入很多,真算是

喂到嘴里的扶贫方式了, 再不脱贫真是自 己懒了。

还有一位西海固人讲到西海固很多农村吃水难, 娶妻难, 很多老光棍, 因为女人都嫁出去了。年轻人很多出去打工了, 留老人在家徒四壁的农村, 精准扶贫以后这些情况都大大发生了改变, 相信曾经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西海固地方将会迎头赶上全国的步伐而且越来越好。可以说昔日 “贫瘠甲天下” 的西海固,今日 已乐享诗意乡村生活。

五年来, 我们国家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 1300 多万, 当前减贫进入“最艰难阶段” , 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 扶贫工作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不满足于脱贫, 我也要致富,要和大家一样过上好日 子” , 这样的贫困户工作队是非常愿意支持的, 扶贫就怕老乡们躺在国家政策上睡大觉。

为什么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围绕这个问题, 各地都已经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比如湖北现在正在进行一件事情, 就是通过市民的下乡、能人的回乡、企业兴乡这“三乡” 工程, 来促进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这样的要素流向农村。

绝大多数人从内心深处来说并不想成为被施舍的对象, 如果给的是一个工具, 让精准贫困户能够自己建房子或做别的事, 或给精准贫困户提供教育, 他会很高兴, 也会很感激。

精准扶贫改变了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大包大揽做法, 更多的是去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

庭,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幸福。

精准扶贫它是自上而下, 同时也是自下而上, 内生动力最重要。

贫困群众也在变, 也在向上, 也向往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 也希望得到尊重, 有尊严。

怎么来看在精准扶贫中遇到的难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要正确的认识在精准扶贫中出现的矛盾。

有问题不怕, 就怕有问题却看不到。

挺难的。

难还要做, 为什么, 因为精准扶贫它是利国利民的事, 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不能掉队。

3

紧抓历史机遇

决胜脱贫攻坚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 时间已经来到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这一条是最根本的。

由总书记带领, 我们还是信心满满的。

总书记最牵挂的人就是困难群众。2018 年春节来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等地, 深入村镇、企业、社区, 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一年前,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凉山州的代表了解彝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总书记说, 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我绝大多数去过了, 还没有走到的吕梁和凉山

会尽快去。

那之后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山西吕梁山区考察调研。

这一次, 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把凉山之行安排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春节前夕, 既作为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 又作为春节慰问的重要活动。

在三河村习近平总书记拍着一位老人的手, 对她说:

“你要相信, 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 在火普村习近平总书记身披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 同乡亲们握手话别,“习总书记卡沙沙”“习总书记子莫格尼” 的声音此起彼伏, 最后, 彝族同胞还唱起了《留客歌》 。

党的十八大以来, 每逢春节将至,他都要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去, 体察民情、倾听民意。

近五年来, 30 多次国内各地考察, 几乎每次都提到扶贫, 超过 25 个重要场合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两会期间, 总书记在内蒙古参选人大代表, 总书记带头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省份参选, 为全党树立了标杆。

这体现了总书记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怀, 正如总书记所说:

“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 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 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团拜的时候,总书记还说到,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

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第五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之后,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做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精准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我体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系主要由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问题构成。

一、扶持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要求实现“扶持对象精准”,具体工作内容为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由国家统一制定识别办法,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和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等工作。

二、谁来扶。近年来,我国建立起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份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格局。要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制度,期间全国共选派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19.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怎么扶。总书记指出: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推进精准帮扶工作是解决“怎么扶”问题的重点,实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建立需求导向的扶贫行动机制,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专项扶贫措施与精准识别结果和贫困人口发展需求相衔接。

在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既体现在指导国内精准扶贫理论创新、顶层设计、基层实践上,也体现在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读后感初中作文下一篇: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