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实践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课改下语文实践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一、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依托于知识的不断丰富,视野的不断开阔以及眼光的不断更新。教师应该处处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拓宽知识面,及时掌握教育改革的动态,始终能够保持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建立合理的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相适应的能力,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新课改下语文实践论文 篇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新课改时期,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小学作为学生教学的启蒙阶段,会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加强思考,探索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策略,开展语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文章立足新课改下实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策略,包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实践教学

Some Thoughts on Chinese Practic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 Liduan  (Zhangzhou City,Fujian Province Lane Mouth Center Primary School,china)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Primary school Chinese;The practice teaching.

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同伴的榜样,成为同伴学习的典范。在新课改下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根据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类型,将活动的主导权交给不同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提高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改进自身的缺点。通过小学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想法得到充分的表达,以此来营造出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而且还能够促进新课改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策略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很强的疏离感,学生不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交流,甚至有的学生看见老师就想避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紧张的关系会让学生畏惧教师的权威,不利于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扭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型平等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給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其次,小学生的感情是比较敏感的,他们渴望自己的表现得到教师的表扬。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他们不仅关注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同学的重视,而且还非常关注与教师之间感情的互动,期待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立足于学生的情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严厉的批评,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总有几个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中去,导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很小,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危险,通常教师会采取比较严厉的手段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这样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而且还会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疏远。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提问环境,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并暗示学生不要开小差,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体贴,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教学中。再如,教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顾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便向报流水账一样将课程讲完,实践活动也十分的刻板无趣,没有充分发挥出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效果。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缺乏参与动力,从而渐渐的对语文课堂学习丧失兴趣。为此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严格依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充分发挥出课堂实践活动的活动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所想,打造高质量的实践课堂活动。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

在“师本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思维都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导致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本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学生互助的方式,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帮互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和积极性。例如,在《牛和鹅》的学习中,该篇课文的哲理性很强。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将学生划分小组后,教师向学生提问生活中的你有害怕的小体型事物么?你所害怕的事物大家都害怕么?你是否也和作者一样,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学生通过分析作者对牛和鹅的不同心理,并讨论生活中曾望而卻步的事物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做深入分析。如有的女生提出自己十分害怕蟑螂,很喜欢体型大的萨摩耶,可是却发现同样是女生的妈妈却不怕,而且她还是家里打蟑螂的能手。学生通过分享探讨思考文章主旨,并对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尝试总结,从而实现通过合作式学习完成阅读体验。再如,在《晏子使楚》一课中,文中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实践,让学生找出楚王为何侮辱晏子?怎么侮辱的?而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他们经历了几次博弈?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的优点在团队内得以显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基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去饰演文中的人物,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对人物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3)延伸教学相关内容,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不再是机械性的照搬教材开展封闭式教学,而是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来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因此,需要教师加强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延伸语文教学相关内容。实践教学调查分析发现,一些教师片面追求教材内容的输送,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不足。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巧妙利用教材,打破教材的羁绊,除了教学内容以外,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此外,随着语文教材的不断改版,语文教材的适应性不断增加,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实践教学中还是以语文教材为主要资源。除了语文教材以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其他教学相关内容的利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各种类型的图书,让学生涉猎更加广泛;多开展户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感,让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例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或网上阅读诗集,让学生寻找一篇最喜欢的诗歌与其他学生分享,以朗诵比赛或者演讲比赛的形式来展现学生实践成果。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再如,在习作教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应的科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较少,学生的实验经验不足,所以在写作该篇作文时会存在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适合小学生实验实践活动的类型,并筛选出两到三种。实验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实验步骤也不要太繁琐。如利用水杯反应光的折射、磁铁相吸相斥等实验都可作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活动。然后,事先为学生们准备实验道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们观看大屏幕,从中选出自己想要做的实验,依照实验选择情况进行小组划分。接着,教师给小组分发实验道具,每个成员轮流感受一下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最后,将实验道具交还给教师。教师挑选几位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并将学生所说的点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构建连接词,指导学生可添加形容词或补充的地方。学生依照教师的指导明确写作内容以及中心思想,再列出自己的写作框架,进行《我做了一项实验》的写作创作。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而且为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大程度上展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眼光,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教学中去。在语文实践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语文实践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例如,在古诗《破船瓜洲》教学中,这首古诗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学生很难理解古诗背后蕴含的道理,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到古诗的人文情怀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将语文教学效果展现到最佳。为了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背后的意境,从古诗中描述的画面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我是小诗人》的活动,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或者进行诗歌仿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看看谁的表演更受欢迎。信息技术除了在实践教学导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发挥优势。在《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览图书来搜集有关信息传递的方式、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等信息,这种信息收集的速度比较慢,也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但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学生就能够很快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实践教学的效率会更高,学生对本次活动主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

3.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有了更高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面临更多的挑战,只有教师正确理解新课改的要求,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才能不断改进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整合各类语文教学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丽.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37+139

[2]黄文锴.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56

作者:柯丽端

新课改下语文实践论文 篇2:

新课改下的语文实践与创新

一、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依托于知识的不断丰富,视野的不断开阔以及眼光的不断更新。教师应该处处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拓宽知识面,及时掌握教育改革的动态,始终能够保持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建立合理的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相适应的能力,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因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视野,才能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还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为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积极推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三位一体”教学法,既课堂教学、学科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三者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三位一体”教学法,正是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而推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保证“三位一体”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必须要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设计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精神,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第四册的第一个归类识字中,有安徽黄山的图画,我在介绍时发现学生对黄山的美景很感兴趣,而且本册14课还要讲《黄山奇石》一课,所以,我以《我知道的黄山》为研究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们独立去研究黄山的有关知识。至于如何去研究,怎样研究,研究什么,完全由学生们自己确定。学生们到图书馆、到阅览室、到书城,有条件的还通过上网,来查资料、找图片,还有的同学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利用五、一长假,亲自到黄山去考察了一番,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还简单的写出了研究报告。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准备,同学们收集的这些有价值的资料,在学习14课时,都充分地展示了出来。有的同学介绍,“黄山的奇石,除了课文描写的这几块之外,还有‘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鹦鹉石’‘象鼻石’,还有‘武松打虎’石呢”;有的同学介绍,“这是我收集的黄山奇石的图片,这张是‘梦笔生花’,底下这块巨石多像一只毛笔呀,在笔尖处长出一棵一米多高的松树,就像一枝花,所以叫‘梦笔生花’;那张是‘飞来石’,以前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就是拍的这块石头……”;有的同学还拿出了自己的父母亲戚在黄山拍的照片;还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很多有关黄山的历史、地理位置、风俗、旅游等方面的资料;亲自到黄山去的同学,更是以亲身体会,详细地向同学们进行了描述,不仅介绍了黄山的奇石,还给大家介绍了黄山的其它三绝:云海、怪松、温泉。有的同学还把收集到的资料办成了手抄报。通过这一研究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而且还拓展到了课外的许多方面。这一研究活动的深远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会利用阅览室、图书馆,及媒体等手段,来帮助查阅、收集、整理、运用自己需要的资料,使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有机的结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了能力。它的深远意义还在于,通过学生研究成果的汇报,还锻炼了学生整理资料,组织运用,口语交际等能力,真正使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学科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三位一体”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知水平、分析判断,创造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煉和发展。所以,教师应积极推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法。

三、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努力创新的机会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往往不知如何去主动参与,不知怎样去自主探究,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不能从中适当地指导,帮助学生创造机会,提供线索,教给方法,学生不会顺利地走上创新之路。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创新,布置任务,适时对学生引导、帮助,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教学《回声》一课时,就为学生创造了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对于回声这种现象大部分孩子都见过,但对其中的道理却不清楚,如果在没有研究的基础上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肯定既感到枯燥,又不好理解道理。所以,讲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题目,让学生至少研究“回声”的两个问题。学生们干劲可足了,收集资料、阅读、作实验等等,一丝不苟。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大部分孩子不仅掌握了“回声”产生的道理,而且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实验、亲身验证,还知道回声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这样,课文的重难点在学生的自主研究中都得以解决。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多,基本上把时间放给了学生,让学生来汇报研究成果,来讨论,让学生来讲,来解答。一个学生还提出“北京的回音壁不回音”的观点,这又大大的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我抓住这一时机,布置学生进一步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使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了解了“回声”这一现象。经过再次的探讨,学生又明白了“回声”的产生受哪些因素影响?这样,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自主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

作者:邹温晶

新课改下语文实践论文 篇3: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从传统观念中突围,注重学生主体调动,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我们要营造氛围,搭建合作学习平台,运用激励手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改;实践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也渐入人心。在这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思想得到洗礼,观念得到更新,这对我们所担任的学科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面对新课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焕发语文教学生机与活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良好语文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呢?我们进行了卓之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实践与思考。

一、营造民主愉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民主平等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都特别注重民主愉悦教学氛围的营造。这儿的“民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与我们老师平等,他们有自己学习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二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要让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二、搭建合作学习平台

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是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发展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纵观我们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有一部分课堂,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觉得让学生讨论起来,才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例如,在教學《赠汪伦》时,我们可让学生初步自我解释诗句的意思后,我对小朋友说,我看小朋友们哪个能发现小的问题,哪个能发现大的问题,如果谁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为师。听了教师这一番充满激励的话语,小朋友个个小眼发光,纷纷埋头读书,思考问题。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价值,他们发现了书上写的与生活实际的不同。同学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热烈地展开讨论,想象,发表着自己的“高见”。有的说: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情谊,李白担心汪伦知道自己要走是会伤心难过,因此就不辞而别,汪伦知道后才赶来相送。有的说:老师,可能踏歌相送是当地的风俗。听到这入情入理的解说,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显然,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三、运用激励评价手段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激励评介是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重要平台,我们教师不应当吝惜,特别是新课改实践中。但现行课堂中的评价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一是教师不作评价,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止;二是教师假评价,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统一的模式,没有新意。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一)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说:“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二)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从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动力。

(三)可用体态语言辅助评价。除了上面说的有声语言外,教师还要善于调动体态语言,丰富评价的内涵。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教师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因此新课程有与之相应新理念、新动作,而不能固步守旧、“循规蹈矩”,否则,新课程的改革就会“水过无痕、雁过无声”,没有获得实质性效果。总之,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系统地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努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友华,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新课程,2016年。

[2]吴开萍,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2010年。

[3]陆明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

作者:邓成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数学应用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