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的感悟

2022-10-29

第一篇:五十而知天命的感悟

“五十而知天命”,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最难的事情是相持阶段的耐性的磨功,我也缺少这一功力,那就只有练吧。无论石破天惊大事与生活小事,没成功时不是靠山誓海盟,也不是投机弄巧,多数都是小处着手,量变到质变而成功。

“五十而知天命”,是人生阅历充沛之后,对于世界的大觉悟,对于自我人生的大解放。五十以前,人生是求索奔劳的,不仅功业未成,而且智识未醇,焦心劳体,一味企求上进。为人一逾五十,不仅身心劳顿日久,而且功名成败,若未成结局,也是格局难改了。在此时节,如果能够幡然自觉,知道进退取舍,实在比奋力拼博更为重要。知天命而行,不是顺从委屈,自我放弃,而是人生在关键处的一大转换:过去是受教化规训,以外制内,现在是发现本心,以内导外。换言之,知天命而行,就是觉知现实根本制约之后,以无思无畏、无欲无求的自由心境去从心所欲,竟成自我最内在的理想追求。

五十知天命,就是知“五十无命”。 “五十无命”,指对于自我五十以后的人生,外在现实的依靠尽净了,外在的束缚限制也无意义了,未来的可能不是需要于外,而是发自于内。换言之,消极地说,人生五十,其命运的可能已经完全展示,到了“无命可靠”的年岁;积极地说,“无命”是对自我拘于世俗关系的生命认知的否决,并在这个否决中开发出自我心性超限制的自由。五十以前靠命,五十以后靠心。五十以前求知,五十以后求悟。

“大器晚成”,人生一世,能否真成大器,根本就在于能否有“五十无命”的觉悟和转换。

第二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立什么?

三十岁的人, 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许是中国的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为,而不妄为。有理想,想是应该,但关键在打理,去实践;有愿望也可以,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适度。四十岁的人,是最讲实际的年龄段的人,人生走过一半,机会和机遇少了,不应该再犯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

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抚养子女责任。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还有,四十岁的人,子女都处在学习阶段,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社会延续和发展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十岁的人,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在孔子的学说中,还保存有“天命”的观点。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丝毫强求都没有,到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通达了。不管这个说法对否,也不管还有多少说法,我认为,“天命”很简单,就是你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人生观而已。

“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指必然性或命运。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了。五十岁的人,走过人生的大半,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他决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而且还十分清醒地预测到自己的未来,会十分平静地工作和生活。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在经济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管每个人的实力、财力、能力有差异,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尽相同,但就每个人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五十岁时,这几方面应当说是处于高水平状态了。五十岁的人,决不会再埋怨别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习惯了自己应扮的角色。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岁的人,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其父母都年迈了,时常为老人繁杂、琐碎的生活杂事去奔波,因为他们还要尽到家庭责任;五十岁的人,孩子正处于读书和就业的关键时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们最关心和事情,他们必须尽到当好父母的责任。五十岁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责任,都油然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不敢有任何懈怠,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

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

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胡适说:耳顺是能容忍“逆耳”之言,听“逆言”不觉得“逆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这个岁数,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动,而冷静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学会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我认为,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岁,可以说,就到了或者说是接近了这种境界。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学会做人,这大约到二十岁左右为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生长期;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称之为贡献期;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我称之为收获期。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清楚知道,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有那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起码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消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相应地把原有的角色还给了社会,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至于利,你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少于在岗位时的薪酬,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财产,当你离开人世时,也都留给子女了。唯有身体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别人替不了,你健康快乐,别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六十岁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

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

七十从心所欲,很简单,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坦然面对,默默承受,总之,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我认为就是三个字:情理法。一般来说,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如何讲情讲理,倒是应该注意的,和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在家庭内部之间,要多讲情少讲理,甚至在家庭中就只讲情,别讲理了,没有什么谁对谁非了,老两口相伴健康地度过余生,就是幸福了。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高兴,只要你快乐就行。

有人说:六十岁的人,当官不当官的一个样,七十岁的人,有钱和没钱的一个样,这话有一定道理。七十岁以后,人人一个样,都是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别追求高寿,要追求高生命质量,高的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

人在中途,七十岁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对前七十年已经度过,对七十岁以后,又是新的起点,总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就会感到来日方长,就不会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来日苦短了,就会高兴过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总会有新的生活内容,也总会有新的快乐,你就会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记住来日生活的美好。

第三篇:张维迎 五十而知(范文)

张维迎 五十而知

分享

”说老实话,我也没有胆量说‘皇帝没有穿衣服’,只敢说皇帝的衣服透明度太高了。”曾经他是坚硬、执拗、锋芒毕露、具备死磕精神、还带点精英傲慢的那么一个张维迎。如今,年龄愈大,他愈加偏爱北大光华楼下那个瘦小的老子塑像。

南都周刊记者_张雄 摄影_刘浚

黢黑健硕的蒙古壮汉一丝不挂,向脚下鱼贯出入的人群炫耀野性的美感。对面的老子瘦小干枯,侧身吐舌瞪眼,似是讥讽壮汉的滑稽。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的这两尊雕塑,是院长张维迎拍的板。北大人斯文,见到如此先锋的作品难免惊讶。一个光着屁股,一个挤眉弄眼,什么意思?这不是丑化光华吗?很多人在心里嘀咕。

“院长,要不要弄走?”有人问。张维迎说,不急,先放一段时间,不接受再说。两年后,怪异的雕塑已是光华最受欢迎的拍照地点。时间终教人们习以为常。

不久前,张维迎新书《市场的逻辑》上市。为市场奔走呼喊近三十年,张维迎已是庞眉皓首。他希望有一天,曾被视作洪水猛兽的市场经济,终以自己的逻辑通行于世。

金刚到菩萨

去年是张维迎的天命之年。年龄愈大,他愈加偏爱楼下那个瘦小的老子。传说中,老子五十岁那年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字西去不还。“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里的语句,张维迎信口拈来。

三四年前,张维迎开始精读中国古典。“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大家都觉得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东西都是西方的。”他希望在祖先的智慧里找到自由主义的根源,“在对政府干预的批评上,至今还没人比老庄说得更透彻更到位。”

那是张维迎经历人生剧烈振荡,亦是他引发诸多争议的时间。2006年9月,当了八年“第一副院长”的张维迎接班。他推行强力改革,两位教授受到处理,他们在网络上奚落张维迎是“著名的陕北农民”,称他“挟私报复”。早些时候,他发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文章,一句“官员是改革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让他一夜间变身“人民公敌”。

针对张的批评甚嚣尘上,甚至“连累”了中国的经济学家群体,他们被视为“既得利益集团代言人”。一些批判者甚至没来得及看完张维迎的全文,即封张维迎是“黑了心的主流经济学家”。

“我算什么主流经济学家,政府都不待见的。”张维迎跟学生自嘲。今年7月,他面对媒体坦诚,在政府只担任“一些纯技术性的咨询工作”。

这是一种巨大的尴尬。张维迎因诸多惊人言论收获了空前的名声,虽然很大程度上是骂名。在另一个层面,他始终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呐喊者,对政府管制的批评贯穿于他近30年学术生涯。“一般而言,责难体制的人天然会得到大众的认同。张维迎也很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大众,和大众共鸣,但骂他最多的也是大众。”一位接近张的光华人士说,体现在张维迎身上的却是两边都怎么不讨好。

对于张维迎的遭遇,茅于轼在一篇回忆文章里深有感慨地写道:可惜的是群众往往不明白谁是真正维护他们利益的人,而社会的先知先觉往往成为历史的牺牲品。这才是真正可悲的!

但如今媒体前的张维迎对此显得并不太在意,老庄之道似乎让他有所了悟。他承认,重读经典的另一个目的是“维持内心的安稳”,他甚至说要“大慈大悲”,“社会很复杂,有些力量一定要靠你自身战胜自己。手不要伸得太长,你不能什么东西都太在乎。心中要有定力,要禁得起。”这种菩萨低眉的姿态多少让人有些不太习惯,毕竟他曾经是坚硬、执拗、锋芒毕露、具备死磕精神、还带点精英傲慢的那么一个张维迎。

土与洋的结合

“大众是什么?全世界67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张维迎笑笑,几年前的金刚怒目已然不见踪迹。“说影响大众,那是你把自己看得太伟大了。”

话虽如此,但他听说自己7月推出的新书《市场的逻辑》普通人读来并无障碍,脸上便有了不少欣喜。得知北大边上的小书摊,此书竟有了盗版,他大感意外。“这是一本学术性的著作,虽然比较通俗。当然,我希望更多的人读到它。”

他有一种传教士般的热情,谈话者表现出对市场经济的一点点好奇与善意,就会激发他的灌输冲动。他忘情而投入,滔滔不绝,他总是试图用最简单的例子阐述自由市场理论。他不厌其烦地重申那条在各种场合被阐释过成百上千遍的市场逻辑-一个人想得到幸福,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

《市场的逻辑》的飘口作者像上,张维迎手抚下颌,一脸深沉,像是在沉思改革攻坚的核心问题。

这张照片上的张维迎看起来太严肃了,其实他是个善用比喻和开玩笑的人。在国内学者里,他仍然算是个说话风趣的家伙。

近20年的农村生活背景让他受益,至少他能举出一些富有田园野味的例子来。2010年夏天的光华毕业典礼致辞上,他以老家门前那棵老杏树为例,教导毕业生们等待成材应如摘杏一样,“不要急于求成”。当过生产队会计的他,擅长用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道理。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体制内的人觉得中国没出问题很万幸。他就说:这好比我们坐在一辆牛车上,突然看见一架飞机失事掉了下来,牛车上的人会惊呼:哎,你们看,还是我们的牛车安全嘛。

早在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上,那场关于价格改革的讨论中,25岁的张维迎就凭自己出色的表达能力,在100多位中青年经济学者中脱颖而出,引起学界和决策层的注意。1993年,张维迎原创了一个“斑马村寓言”总结中国改革。“无论价格改革还是国企改革,都是把马变成假斑马,再换成真斑马的过程。”

那个带有一点农业学大寨色彩的故事,后来受到很多国内改革研究者的欢迎。人们喜欢这个比喻,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兼具实用主义和渐进主义的改革进程。

但如果依此认为张维迎的幽默感仅仅是一个陕北农民的天赋发挥,那就大错特错。今年6月,王石和黄怒波等人登完珠峰,在北大办了一场“巅峰对话”。王石说,人为什么要登山,因为人有一种特有的冒险精神,需要去征服未知世界。张维迎作为嘉宾随后上台点评说,动物可能也有冒险精神,也会探索未知。“不过,”他顿了顿说,“动物冒完险,应该是不会搞一个巅峰对话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式幽默。在牛津的留学经历给张维迎留下了一些印迹:爱穿温莎领,谈话保持距离,偶尔也会摊摊手耸下肩。但言语间他很少聊到“兄弟在英国的时候”,倒是不时提及他的农村生活。

“他那种陕西农民的质朴,我觉得还在。”光华工作人员岑科说,张维迎从不回避自己的农民出身。在光华的聚会上,张维迎的保留节目便是深情演唱陕北信天游。唱之前,他会先把歌词念一遍,一般都是情爱之类。岑科的印象里,张维迎是个很好打交道的人,生活中没什么架子。有一次EMBA新年晚会,开场有个羊倌背对观众,身着小棉袄,头系羊白肚头巾,咚咚咚咚敲着大鼓。“鼓声戛然而止,羊倌转身,追光灯一打,居然就是他!”

“一根筋”损害了影响力

张维迎的陕西老乡张艺谋曾说,陕西人性格执著,比较“一根筋”。无论是打官司的秋菊,还是追求爱情的招娣,都是犟脾气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

在生活之外的领域,他远没那么随意。多位熟悉他的人都提到,张维迎有点“一根筋”。不过,张维迎自己不这样认为。他说,他是相信自己的逻辑能力。这种相信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近乎于迷恋。作决定时,如果逻辑推演上他认为没有错的,必定不依不饶。

“比如说有一个峡谷,所有的人都说,过不去,那里是万丈深渊,如果逻辑推论出那里应该有一座桥,我就会走过去。”在《大学的逻辑》里,他这样写道。

他喜欢以逻辑来命名自己的著作。《大学的逻辑》是《市场的逻辑》之前的一本著作。2002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作为北大师资人事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组长,提出“不升即退”、“终身教席”等教改措施,人称“癸未变法”。一公布即引发风暴。是年底,党委换届选举,张维迎得票倒数第一。经过长时间修改,方案被“打折”实施。在《大学的逻辑》里,他坚持自己的改革理念,“没有深思熟虑,绝不轻言改革!”

2006年,北大给光华学院3个评正教授、6个副教授名额,但最终学院只提了1个副教授。光华前任院长厉以宁曾这样评价张维迎,“维迎做院长,我很满意。我们应该鼓励他。”厉同时指出,张维迎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不足,应该多听取老教授的意见,二是光华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处理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

“如果他是个投机取巧的人,从校长助理做到副校长,不是顺理成章的事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光华人士感叹,张维迎的“一根筋”损害了他在某些人眼中的的形象。“他现在的影响力是打了一些折扣的。”

他在决策层的影响力有限,“人家也不会找他去开会”。张维迎有时说话不太给人面子,包括他爱人,当然也包括官员。他会当着爱人的面,毫无保留地夸赞爱人的女友漂亮;他也会当着国有资产管理局官员的面说,国有企业是搞不好的,国有资产管理是没用的。2009年的亚布力年会上,张维迎和中投公司(正部级单位)总裁高西庆为外汇储备的事情争论起来。张维迎情绪激动,他说中国人说话的可信度跟出席的人数成反比。人越少话越真,人越多话越假。“官员在公开场合说的话,大多是假话”,建议大家“不要相信”。

但“一根筋”的张维迎在亚布力是受欢迎的,他是这个中国企业家年会的首席经济学家。他的市场经济等于自由价格加企业家理论,为他天然地赢得了这个圈子的赞赏。张维迎与很多企业家交情不错,潘石屹与夫人张欣就是他撮合的一对;万通董事长冯仑与他是大学同学,在张维迎去英国留学的几年里,冯仑就借住在他的北京公寓。

在光华院长的位置上,学院领导、师生、校友、官员、企业家等等,三教九流的人都得接触,“一根筋”的张维迎却也算应付自如。“但往往一根筋的人能应付的场面更多。”光华智库总编辑傅小永说,“一根筋的人给人稳定的预期,大家合作起来比较简单。”张维迎对此曾有个比方:人跟恒星一样,只要你分量够重,别人就围绕你转。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对张维迎的介绍中写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引文索引》统计,他的论著被引用率连续多年名列第一。

2006年,一位记者曾问张维迎:你为什么不讲点策略,把话说得漂亮些,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张答道:讲策略是政治家的事,学者怎么认为就应该怎么说。如果给学者施加过多的负担,学者都像政治家那样,学术就没有了。

四年院长当下来,张维迎变得圆熟而豁达。访谈中,他尽可能用平缓的语调,寻找一些中性而温和的表达。他说“人不能老唱高调”,并表达自己对于他人的理解。他仍旧强调逻辑的力量,但他承认“生活太复杂,逻辑会打架”。

书本上学的东西,不是智慧,智慧要从生活中来。在近来一些公开活动上,他频频发出如上感慨。“孔子那么伟大的人,也要经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不是一开始就从心所欲不逾矩的。”

只敢说皇帝的衣服透明度太高

1984年12月,张维迎将研究生毕业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原因是为了赶早到国家体改委工作,“我是1984年12月29日报到的。虽然提前上班几天,但是工龄可以早算一年。”从这件事多少能看出,张维迎并非总是“一根筋”。

体改委的五年是张维迎人生中“激动人心的年代”。一般而言,社会转轨初期是官僚系统对经济知识需求大量增加的时期。体改委里汇集了很多如张维迎一样初出茅庐的知识分子。如今当道的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可以在体改委里找到他们年轻的影子。

那是经济学在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满足感。年轻的研究员们今天聊的一个经济学术语,十天之后就会出现在总理的政府报告里。张维迎回忆说,作为年轻经济学者,有幸见证和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发表的绝大部分观点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一些观点甚至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他深感自豪。

“我没有做童话里那个没有穿衣服的皇帝身边的弄臣。”张维迎说,“但说老实话,我也没有胆量说‘皇帝没有穿衣服’,只敢说皇帝的衣服透明度太高了。”

在经济学圈内,一个时常被拿出来与张维迎作比较的人物是周其仁。周比张年长9岁,但两人经历大体相同。上世纪80年代,张效力于国家体改委,周在国务院发展研究所。各自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二十年后,两人在体制内的影响却大有差别。周其仁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张维迎却只有一些“纯技术性”的顾问头衔。

一位与张周都有密切交往的人士将二人的差别概括为“陕西人”和“上海人”的区别。“两人在学术上的洞见能力都很强,为什么老张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我觉得是地域差距带来的性格差异。张不大会去修饰他的言辞,不讲场面话。周很少绝对化的看问题。”因为言辞温和,观点也并不激进,周被称为“中国挨骂最少的经济学家”。

尽管二人在一些学理问题上会有不同见解,但他们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看法仍基本一致:相信市场,反对政府的调控干预。“10个经济学家有11个看法。几乎所有人都挨过骂,他们自己也都在争吵。但如果把茅于轼、厉以宁、张五常、张维迎、许小年、周其仁、陈志武、樊纲、林毅夫他们凑在一起,写出中国改革最重要的五个问题,并且排序,你会发现结果可能会出奇的一致。”傅小永说。

在傅小永眼里,作为“挨骂最多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却是在金融危机到来时最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很多人产生了动摇,开始论证自由市场的弊病。在我看来这是很可悲的,中国救市那么强烈,缺的应该是反对调控的声音。但张维迎坚守住了阵地,在去年发表《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他也为20多年的坚持引以为豪。”

社科院学者徐友渔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张维迎“有点走火入魔”,“他认为只要能够达到市场化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中国最美好的一天就到了。在过分强调市场化这一点上,我认为可以称他们为‘市场拜物教’。”但徐友渔也承认张维迎的独到之处,“他觉得大家只看到国有产权改革中发生的腐败,但是很多人都没看到,‘一堆山芋烂在这里’问题更大,却谁也不吱声,对这一点他表达了很深刻的见解,大家未见得能够理解这个思想。”?

张维迎似乎已对自己的理论获得承认寄予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预期。访谈中他多次强调,“好多伟大的东西诞生的时候是不被人关注的。历史上看,有时候它死了之后才火起来。”他说要像庄子那样,“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责难者对张维迎的批评似乎形成了定势:几年来网上积攒下来的骂声还在不断被转载;每个新版“叫兽语录”总是不忘收入他的若干言论。张维迎感到蹊跷的是,临近光华新一届院长选举,他频频遭遇各种“丑闻”:学历造假门、艳照门„„他在博客上贴出了一份三千字的声明,澄清学历相关问题。对于后者,他没有回应。网上流传那张图片里的画中人,实在太不像他了。

≌盼悦教灞裙ジ咏魃鳎泄厮饺说奈侍舛啾凰岳衩驳奈⑿乇埽踔敛辉溉啡献约菏翘煨5圆煌揶硐峦纾和绻究考傩挛盼慊髁浚碳蚁奂倜拔绷硬罚峭耆谎陌伞B艏倩醯某隽宋侍馑峤粽牛裁吹羌傩挛诺耐揪兔蝗私粽拍兀? 但他仍然有些随意。一位女记者问他,如果遇到诱惑你怎么办?他说:我没遇到过那么大的诱惑。假如有人要给我10亿元让我写一本反市场的书,我不知道能不能经受这个诱惑,也许我能经受,也许我经受不了。

这句话被一些人解读成“10亿元可以出卖信仰”。几天后,果然另一位女记者来问,给你10亿元你是不是可以写本反市场的书?他只好改口:我现在说,你给我一万亿元,都不会改变我的信仰。

对话

人生就像市场,别想着精心设计

南都周刊:你今年五十一岁,现在知天命了么?

张维迎:只能说这几年比原来明白更多吧。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思考、经历多了,会更从容一点吧。但你很难说自己没有急躁甚至浮躁,聪明的人只是学着不断提醒自己。

南都周刊:你现在还会受到诱惑吗?

张维迎:如果一个人不受到诱惑,那他就是神仙啦!只是我能做到在任何的诱惑面前思考,值得不值得,因为任何东西你都要付出代价。接受记者的采访,我是在传播我相信的理念,但你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被曲解。

南都周刊:你鄙视禁不起诱惑没风骨的知识分子么?

张维迎:你可以用这个词,当然我们还是柔和一点吧,有时候对没风骨的人你也应该有一种慈悲之心去理解他。你到那个境地说不定还不如人家呢。佛教讲的,你得有大慈大悲。慈悲来自人的理解,因为他事出有因。

南都周刊:这些年你承担了不少骂声,觉得委屈吗?

张维迎:我觉得现在的人某种意义上有好多的冤假错案,但不能说我是“受委屈的人”,如果我也算受委屈的话,那委屈的人就太多了。人要换位思考,才能释然。

南都周刊:你的世界是一个逻辑世界吗?

张维迎:理论的世界一定是逻辑世界。生活的世界要复杂得多,有时候逻辑打架太厉害,你会有人格分裂。但是如果有一个逻辑主导的话, 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还是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南都周刊:你生活的逻辑是什么?

张维迎:还没有归纳,但我想跟我的市场逻辑没什么区别。人生在世,你需要给别人带来快乐。

南都周刊:你身上吴堡的印记更多,还是牛津的更多些?

张维迎:每个人的成长好多事情都是偶然的,然后才造就了你现在的状态。所以人生就像市场,不要想着怎么精心设计。好多人精心设计,最后就坐牢去了。

南都周刊:你如何看待当前改革现状?

张维迎:现在利益多元化,大家自己玩自己的,我觉得叫空转。我们现在是不挂档,只踩油门,听起来轰轰轰,但没挂档它不往前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改革的状态。

我呼吁重建体改委,就是说需要一个专注领导改革的机构。发改委现在是分配资源,它就选择在发展,而不是改革上。发展意味着分钱,意味着项目,这当然舒服嘛。改革老是要跟人吵架要动既得利益,当然没兴趣。

第四篇:“四十而智”写人生——在爸爸生日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

晚上好!

今夜灯光璀璨,今夜高朋满座,今夜其乐融融。在此,我向参加爸爸四十岁生日宴会的各位亲朋好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四十岁,人生的一个新坐标,孔子曾说它是不惑之年。今天,我们迎来了爸爸的四十岁生日。看看我的爸爸,他洋溢着饱满的热情,他拥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抒写着幸福的人生。四十岁,对于爸爸来说应该是“四十而智”,这“智”里包涵着重情、敬业和善教。

四十岁的爸爸是一个重情的好朋友。爸爸虽称不上是“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他总能以一颗最真诚的心去对待自己的朋友。他的好朋友王叔叔因一次意外事故而瘫痪。爸爸送去了一架特制的轮椅,其间又常去嘘寒问暖,陪王叔叔唠同事,唠家常,给他精神上的安慰,王叔叔见到了阴霾后的阳光,开始了新的生活。王叔叔在两周前就送来了生日礼物——在轮椅上画的一幅祝寿图。送人鲜花,手留余香,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吗?

四十岁的爸爸是一名敬业的好员工。他以“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来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能全身心投入。记得爸爸为了改进一项生产技术,一连好几个月都吃住在车间里,孜孜不倦地摸索,辛勤耕耘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单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我看到他为努力奋斗换来的成果而露出的微笑时,感觉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最灿烂的一笑。

四十岁的爸爸是一位善教的好父亲。爸爸和妈妈一直在外地工作,在爷爷家生活的我没有感到一点孤独,更没有染上吸烟、喝酒、上网游戏等恶习。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年级第一,还是三好学生呢!您知道为什么吗?是爸爸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自立、自强、自尊,还有在遇到困难挫折时的镇定与坚强。俗话说,孩子是家长最大的财富,我一定会让爸爸拥有最大的财富。

爸爸,我相信四十岁为您划出了一道新的起跑线,您一定会更为优秀,成为大家的骄傲。最后,请接受女儿最真挚的祝福: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再次感谢大家

第五篇:教师“知天命,知敬畏,勇担当”读后感

“知天命,知敬畏,勇担当”读后感

一、要知天命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还没有到知天命的年纪,也许有更多的未知等着我,所以对于“知天命”理解不深。

二、要知敬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所谓天命指的是天注定的事。一首歌里唱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些人天注定了他不能做这件事,并且做不好,要亏,就算他再努力也敌不过天命。

大人是指那些有号召力,有地位的人要知敬畏。在中国我们敬畏的是习近平主席,美国人敬畏的是奥巴马,在家里孩子敬畏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在校园里要敬畏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老师。

圣人之言,指的是圣人说出的话,圣人,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如孔子、老子等人就被誉为圣人在现代社会除了敬畏这些还要敬畏社会道德与规则。道德不高尚的人往往成不了大器,只能做小偷,去乞讨要知敬畏作文。规则很简单,就如最平常的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等一等。

敬畏,一定要有,每个人都要有敬畏,如有了敬畏你的人生将会更美好。

三、要勇担当

一个平凡的人,一名普通教师也要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有人说,教师太苦了,也有人说,教师太累了。是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切身体会。我们不是为了金钱和地位而生活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教师同样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精神。什么是教师的职业精神?我认为是责任。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应该体现在教书育人上、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节上。我们教师要把责任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教书育人成为一种自觉。

既然选择了在黑板前的站立,你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默默无闻、光明磊落的情怀。我们教师只有抱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去工作,才不会觉得工作的疲劳和倦怠。抱着一颗责任心去工作,我们就能把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我们就能在烦杂的工作中找到职业的幸福和快乐。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点亮和启迪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每一次谈话、每一个眼色、一个动作、一身穿着,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就是为孩子们将来的行为负责。我们用我们的爱心、责任感呵护他们,那我们祖国的明天才会更美好!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外墙砖专项施工方案下一篇: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