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2-12-29

第一篇: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1. 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①③⑤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A.燃放鞭炮 B.海水晒盐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5.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碳素墨水 C.酱油 D.冰水混合物 E.汽水 F.干冰 G.新鲜空气 H.稀盐酸 I.生铁 J.碘酒 K.矿泉水 L.食醋 M.液态氧 N.石油

6.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7.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9.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11.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1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12.2013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其中PM2.5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 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B.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C.空气中的氦气可以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14.(不定项)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大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清洁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15.(不定项)天津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A.蜡烛 B.铝 C.磷 D.铁

17.X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可能是

A.木炭 B.硫粉 C.氢气 D.铁丝 1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9.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2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2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1.(不定项)右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 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器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

2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23.下面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24.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25.对资料或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

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

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 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 析正确的是

3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26.(不定项)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 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 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时产生白烟

B.实验过程中气球始终变瘪 C.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

27.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胶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推至15mL刻度处, ,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 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 ,最后活塞前沿将在 刻度处。

(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

2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

4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2)该实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 (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 (3)在动手实验过程中,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是

(至少一条)。

29.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为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3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停止时的操作是 。

31.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b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得到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此外还可以用 色的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收集时若用C装置,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3)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铁也可以作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更适合呢?他们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双氧水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5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C.反应前双氧水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

3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准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需要选用的仪器有 (填仪器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 1.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2.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会产生氨气。

(A)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 (选“a”或“b”)的装置相似。 a.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

b.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B)若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 应为 端(选“m”或“n”)。

33.某同学做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后,又设计了几组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1)实验一: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记录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该实验证明了 对反应速率 (选“有”或“无”)影响。 (2)实验二:每次均取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是怎样影响的呢? (3)实验三:探究温度是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以下是设计的实验记录表:

6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表中①的数据为 ;表中②的数据为 。

34.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 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 。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3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图1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此装置还缺少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7

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第二单元答案

1.A 2.B 3.D 4.B 5.DFM 6.C 7.C 8.D 9.C 10.B 11.C 12.D 13.A 14.BC 15.BD 16.A 17.B 18.C 19.D 20.A 21.BC 22.A 23.D 24.D 25.B 26.AD 27. (1)松开手后,注射器活塞前沿仍回到20mL刻度处

(2)12mL 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8mL 试管口的橡胶塞被冲出(或注射器活塞被冲出或试管炸裂) 28.(1)2.84g (2)是 该实验要测定的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红磷应过量,尽量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3)点燃红磷时,红磷燃烧会污染空气;气管内存有空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将然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溢出等 29.(1)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30.(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A 2KClO331.(1)试管 集气瓶 (2)B 2H2O2

2H2O+O2↑混合物 紫黑

2KCl+3O2↑ 现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3)ABC 32.(1)①②⑤⑥⑦⑧⑩ 2KClO3

2KCl+3O2↑ ②③④⑨⑩(①②④⑦⑨⑩)

(2)a n 33.(1)二氧化锰的用量 有

(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10% 0.2 34.(1)反应物浓度 ③④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不变

35.(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A 棉花 C或D (3)Ш

8

第二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O---16, K---39, Cl----35.5 Mn---55 C---12,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

2= 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质量比是( )

A27: 32: 102

B 108: 96 :204 C 27: 24 :43 D 4: 3 :2

4 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 ,其中N的化合价( )

A +2

B+3

C +4

D +5

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6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空气

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 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 D、汞、冰、生理盐水

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8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种类

B 元素化合价

C 分子个数 D 物质种类 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 =

2CO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4 C.CH3OH D.C2H5OH

10 现把10克的A和足量的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

A 1 :1

B 2:

1 C 4 : 1 D5 : 1 二 填空 每空2分。共40分

;1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 (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

)

12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基本反应类型 (

)

(3)红在氧气中燃烧

(

)

(4)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

)

(5) 铁在氧气中燃烧

(

)

基本反应类型 (

)

13 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

(1)二个水分子

(

)

(2)氧化铝的化学式

(

)

(3)硫离子 (

)

14 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

)

15 春暖花开,满园飘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

)

16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

(

)

。 长期引用硬水有害健康, 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

(

)

办法降低水的硬度。

1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18 检验氧气用 (

)

三 简答,每空4分,共20分

19 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质量比铁丝质量大。

蜡烛越烧越少。

20 在分析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下三种判断。请简要分析正误,如正确,请说明理由;如错误,请举出反例否定。

(1)必须选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2)必须加热

(3)必须使用催化剂 四 实验 每小题2分。共8分。

21 在用托盘天平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中。 (1)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薄层细纱?

(2)为什么玻璃管上要系一个小气球?

(3)若在橡皮塞上安装一铜丝。加热铜丝,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点燃白磷。你认为可以吗? 理由是什么?

(4)在白磷燃烧后,冷却,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为什么会这样?

五 计算 12分

22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0.2g。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

⑵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案 一

1--10

DABBC

DDACD 二

11 水

氯化钠(正确即可)

12 (1)2H2O==2H2 ↑+ O2↑

(2)2KMnO4 ==K2MnO4 +MnO2 +O2↑

分解反应 (3)4P+5 O2==2P2O5

(4) 2H2 O2 ==2H2O+ O2↑

(5)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13 2H2O

Al2O3

S

14 核电荷数不同或质子数不同 15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16 肥皂水

煮沸 17 氮气

带火星的木条

19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故生成物质量会增加。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逸散入空气。故蜡烛会少。

20 (1)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错。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3)错。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1

(1)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2)防止集气瓶内压强增大,把橡皮塞冲开。

(3)不可以。

铜受热会被氧化,使质量增加。

(4)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五

22

4.8克

3.25克

第三篇: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

1、 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考点解读

主要知识框架:

(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化学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用Xn这种形式表示

(2)化合物

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②酸:某酸 ③碱:氢氧化某 ④盐:某酸某或某化某

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

①一般是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②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化学式,故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

③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是一个最简比。

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用于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化学式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4)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 (二)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复习中除应熟练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外,还应熟练掌握下列两种计算:

(1)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某元素质量的比;

(2)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该元素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在求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时,应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 16

1、意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比。

2、规则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④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口诀:

1常见单质化合价

钾钠银氢正一价

钙钡镁锌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

三铝四硅氧负二

铜有一二铁二三

单质零价要牢记 2常见原子团化合价

一价铵根氢氧根

另外还有硝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只有磷酸根

除了铵根皆为负

常写常用须记住

二、典例解析

1、甜蜜素(C6H12O3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属于糖类 B.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4 C.它由5种元素组成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已知甜蜜素是由C、H、O、N、S、Na六种元素组成的,其中C、H、O元素质量比是6∶1∶4,相对分子质量201,而糖类物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无N、S、Na等元素。 答案:B 例

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D.解析:

在不同的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是不同的。说明如下:

元素符号:①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②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某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③正上方的数字“±n”表示某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

离子符号:①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右上角的数字“n±”表示离子所带有的电荷数。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答案:B 例

3、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

A.-4

B.+4 C.+3

D.+2 / 16

2+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解析: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氧元素-2价,可计算出锡的化合价为+4价。 答案:B 例

4、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是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已知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

(1)x的值为__________;

(2)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_______________(在A、B、C图中选择,填字母);

(3)它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故x=2+8+18+3=3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其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镓最外层3个电子,易失去显+3价,氯为-1价,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Cl3。

答案:(1)31;(2)B;(3)GaCl3

5、已知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可能是下列哪种化合物( ) A.NO

2 B.N2O C.N2O

5 D.NO 答案:A

化学式和化合价备考模拟答案: 1-5C D C D D,

1 化学式和化合价备考模拟

/ 16 6--10 AD A B C B,11--15 B A A B C 16--20 B B D B A

选择题

1、人呼吸需要氧气。氧气的化学式是(

)

A.O

B.2O C.O

2 D.O3

2、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不规范的是( )

A.氧分子O

2 B.氢原子H C.镁离子Mg

D.+2价的钙元素

2+

3、纳米材料在军事上有广泛用途,美国军用飞机F—117的表面就涂有隐身材料纳米氧化铝等。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

B.Al2O3 C.Al2O

3D.Al3O2

4、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氧化钙、CaO B.酒精、乙醇、CH3COOH C.烧碱、氢氧化钾、KOH D.纯碱;碳酸钠、Na2CO3

5、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A.硫酸铜CuSO4·5H2O

B.熟石灰CaO C.冰 CO

2D.纯碱Na2CO3

6、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荷醇属于有机化合物 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

7、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

2 D.Na2SeO2

8、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它在高氯酸中显最高价。下列表示高氯酸的化学式为( )

A.HClO

3B.HClO4 C.HClO

D.HCl

9、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价

B.+3价 C.+4价

D.+6价

10、我市昌乐县被称为“宝石之乡”,主要生产蓝宝石,还有一种与蓝宝石类似的宝石叫祖母绿,它的化学式是Be3Al2(SiO3)6,其中铍元素(Be)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1、微型录音机的高性能磁带中,有一种重要的化合物CoFe2O4,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十4

12、现有H2S、S、M、SO3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其中M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 ) A.H2SO3

B.H2SO4 C.Na2S

D.Na2SO4

13、下列物质中均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②Cl2;③HClO;④X;⑤Na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A.AgCl

B.KClO3 C.HClO

2 D.Cl2O5

/ 16

14、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发生运氯槽灌车与货车碰撞翻车事故,造成大量氯气泄漏。救护人员在事故现场喷洒烧碱溶液,来吸收毒性很强的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则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1价 C.+5价

D.+7价

15、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中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C.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16、高铁酸钾(K2FeO4)是—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去浊、脱色、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种氧化物 B.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C.它是—种混合物 D.该物质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17、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

C.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18、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8%,则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氮原子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19、有一可能含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A.(NH4)2SO4(21%)

B.NH4HCO3(18%) C.CO(NH2)2(47%)

D.NH4Cl(26%) 20、金属镓(Ga)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为70,其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8。则磷酸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提示:磷酸根离子符号为PO4)( )

A.165

B.235 C.305

D.无法计算

2、化学方程式

/ 16

知识强化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我们对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进行了学习。本单元主要是从定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探究化学变化中一些最基础的规律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懂得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①该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如10g水蒸发变成10g水蒸气就不能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②该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可表示为:

S+O2SO2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写成:H2O-H2+O2

2、配:配平,2H2O=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2H2O

(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韵语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为等号,条件要写清;生成气体和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H2↑+O2↑

以“S+O2/ 16

SO2”反应为例:

(1)宏观含义: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2)微观含义:1个硫原子与1个氧分子点燃时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3)质量比:每32份质量的硫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如: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和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3Mg+N

2Mg3N2;

C+2MgO

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2Mg+CO2

(六)、化学计算的解题思路

1、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反复推敲关键字句,准确理解题意。

2、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题目,理清层次,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条件,分析已知和待求。明确物质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突破口。

3、解题:解题时要做到思路清楚,方法正确,步骤明晰,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4、检查:检查所用条件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全部解出所要求的问题,单位是否统一,计算是否正确等。

(七)、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来表示);

2、写出配平了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

4、把已知量和x、y等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5、列出比例式,求未知量x、y;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八)、气体参加反应或求气体体积的计算

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都是计算质量关系。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将它换算成气体的质量;若要求出待求物气体的体积,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

气体的体积(V)与气体的质量(m)的换算关系为:

m(g)=V(L)×ρ(g/L)(ρ为气体的密度)

(九)、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常犯的错误

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同一种物质不用相同的单位;

6、把不纯物当成纯净物。

(十)、有关含杂质问题的计算方法

/ 16

化学方程式中进行的计算,各物质都被理想化为纯净物,而实际的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纯净物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或实验中的不纯物。有时还要考虑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的消耗。这些辅助性的计算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有关不纯物质的质量的计算方法:先把不纯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然后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纯度 =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不纯物质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三、难点知识剖析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问题:用质量守恒定律对一些表面好像不遵循质量守恒的实验,如:煤碳燃烧后,灰分的质量比煤碳少;镁条燃烧后,灰分的质量比镁条重;敞口放置的浓盐酸质量减少等现象进行解释。在解释这些实验现象时,质量的变化要考虑环境(大气)的因素,有的生成物(煤燃烧生成的CO2)进入了大气;有的是空气中的成分(如氧气)参加了反应,有的并不是典型的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而是气体挥发进入大气(HCl),或大气中的水蒸气被吸收使质量发生了变化,只有整体、全面认识物质的变化,才能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广泛应用。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是要弄清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指什么。对于反应前的物质来讲,一定要强调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要把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计算在反应前的物质质量总和中。同样地,对于反应后的物质来讲,一定要强调是指“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有一部分生成物,如气体,尽管生成后可能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但只要是生成物,就一定要把它们计算在反应后的物质质量的总和中。

配平化学方程的方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只能改动化学方程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右下角表示原子个数的小数字。常用的配平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最小公倍数法

①找出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元素。②若只出现一次的元素不止一种,只选两边一个分子(原子或离子)中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或最小公倍数大的元素。③找出最小公倍数。④计算得出化学计量数(系数)。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Al+Fe3O4—Al2O3+Fe

从上式看,Al、Fe、O三种元素在左右两边都只出现一次,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分别是:

Al:1×2=2 Fe:3×1=3 O:4×3=12

故以氧元素为标准,先配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

Al+3Fe3O4—4Al2O3+Fe

右边有8个铝原子,左边有9个铁原子,在Al和Fe的前面分别配上化学计量数

8、9。得:

8Al+3Fe3O

42、奇数偶数法

从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在两边的总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入手。

①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②该元素的原子在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如果是,则把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③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

/ 16 4Al2O3+9Fe

从上式看,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氧元素,且左边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偶数,右边Fe2O3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2。化学方程式才能配平,然后逐渐配平Fe、S。

FeS2+O2—2Fe2O3+SO

2 4FeS2+O2—2Fe2O3+SO2

4FeS2+O2—2Fe2O3+8SO2

4FeS2+11O2

3、观察法

①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如配平化学方程式:

H2O+Fe—Fe3O4+H

2 4H2O+Fe—Fe3O4+H2

4H2O+Fe—Fe3O4+4H2

4H2O+3FeFe3O4+4H2 2Fe2O3+8SO2

符号“↑”和“↓”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1)“↑”或“↓”是生成物状态的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出“↑”或“↓”。

(2)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则使用“↓“。

(3)若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符号。

(4)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使用“↑”。

2、化学方程式系统习题答案

1--5ACBCD 6--10DAAAB 11:(1)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2)①防止空气进入锥形瓶 ; ②使天平平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

12;由于波义耳在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金属在高温情况下结合空气中的氧气,故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13:(1)2Mg+O214:(1)Cu2(OH)2CO

3(3)2Mg+O

2/ 16 2MgO(2)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 2CuO+H2O+CO2↑;分解反应;氧化物 (2)Fe+H2SO4 = FeSO4+H2↑ 2MgO;照明弹、闪光灯、焰火等 (4)蓝紫色;2NaOH+SO2=Na2SO3+H2O

2、化学方程式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化学反应2Mg+O22MgO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B.2︰1︰2 D.6︰2︰5 A.3︰2︰5

C.3︰2︰4

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4︰32︰56

C.48︰32︰80

B.24︰32︰40 D.48︰32︰64

3、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A与10gB恰好反应生成5gC,当反应有6g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 )

A.10g

C.20g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①④

C.①③④

B.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B.5g D.25g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6、(2004年江西省,13)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火箭使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H3)2N2H2],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H3)2N2H2+N2O4→X+CO2+H2O,由此可知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

B.氢

/ 16

C.氧

D.氮

7、(2004年烟台市,19)“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污染,北京市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

A.CO2和N2

B.CO2和NO2

D.CO2和NH3 C.CO2和O

28、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分子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

10、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 )

A.23:9

C.32:9

B 卷

二、综合题

11、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

B.19.6:9 D.46:9 / 16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盘锥形瓶口在微热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紧,为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热时,若不盖上瓶塞,待燃烧完毕再盖上瓶塞,燃烧后所称质量__________(填“>”“<”或“=”)燃烧前所称质量。

12、(2004年,青岛)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13、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题内填空

(1)写出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生成物均属于__________。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观察一段时间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3)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利用这一特殊现象,可用镁制造_______。 (4)硫在纯氧中燃烧火焰颜色为______。做此实验前可在集气瓶中放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燃烧产物,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16

3.溶 液

一、知识概述

本单元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第二课题是以物质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的途径,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等。第三课题主要介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4、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悬浊液不均

一、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会分层。

5、浮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浮浊液,浮浊液不均

一、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会分层。

在自然界、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里常遇到浮浊液,如牛奶、石油原油、橡胶的乳胶、油漆等。浮浊液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油——水型,以O/W表示。例如:植物油分散到水里,这个分散系是油内水外,用O/W表示。另一类是水——油型,以W/O表示,例如:由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里含有少量分散的水,这个分散系是水内油外,用W/O表示。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说明: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要抓住以下四点:一是在一定温度下,二是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因为温度改变或溶剂量改变都会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三是被溶解的物质,即溶质能否继续溶解,若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若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四是某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对该物质而言,但对其他物质则不是饱和溶液,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NaCl了,但还能继续溶解KNO3,即此溶液对NaCl来说是饱和溶液,但对KNO3来说则是不饱和溶液。

对同一溶质而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发生转化:

溶液的浓与稀是定性地衡量一定量的溶液中的含溶质相对量的多少,含溶质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少的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例如,20℃时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溶解的Ca(OH)2很少,是稀溶液,60℃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是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比其同一温度下KNO3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组成的表示方法很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 16

注意: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溶质溶解时,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所溶解的溶质的量,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

(三)溶液中的相关计算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有关的计算:

计算依据:

/ 16

溶液质量(m)=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

2、关于溶液的稀释的计算

计算依据:

浓溶液的质量×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浓溶液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若用两种质量分数不同(a%、b%)的溶液A、B,配制成中间质量分数的溶液(c%),则

m(A)·a%+m(B)·b%=[m(A)+m(B)] ·c%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后,将其放入烧杯里

(3)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做1g/cm,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质量,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这样得到的溶液即为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 溶液答案

一、1.D 2.D提示:甲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所以相同的溶剂溶解的溶质的量是相同的。 3.C提示:析出的是蓝色硫酸铜晶体 4.D 5.答案:D 点拨:首先弄清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两者,一种溶于水,而一种不溶于水,可按上述的顺序分离。

6.答案:A 点拨:此题可通过计算进行比较,甲的溶解度为: ;乙的溶解度为 则 ,即 。 7.答案:C 点拨: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止液体直接流下。 8.答案:C 点拨:这是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二、1.饱和 2.紧贴 稍低 紧靠 玻璃棒 低于 3.答案:(1)< (2) 点拨:在没蒸发前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而第二次蒸发时,溶液已达到饱和,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4.答案:蒸发皿,不断搅拌,液体局部受热而溅出

三、1.可制得4g氯酸钾2.饱和溶液 质量为15g3.39.2克

3 3. 溶液习题

/ 16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 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D 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2.20℃时,有二杯饱和的A溶液:甲杯盛100g,乙杯盛150 g,在下列条件下,两杯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相同的是( )

A 两杯溶液都降温至10℃ B 同温下,甲杯蒸发掉10 g水,乙杯蒸发掉60 g水 C 甲杯加25 g A溶液,乙杯减少25 g A溶液 D 同温下,两杯都蒸发掉30 g水 3.把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溶液变为无色 B 有白色沉淀析出 C 有蓝色晶体析出 D 无变化

4.25℃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X物质,6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Y物质,则X和Y的溶解度相比( )

A X>Y B X

5.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氯化钠、硝酸钠 C.铜粉、铁粉 D.实验室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6.20℃时 的饱和溶液两份,甲为100 g,乙为150 g,温度不变,将甲蒸去10 g水析出晶体m g,乙蒸发去20 g水析出晶体n g,则m和n的数值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n=2m B.m=n C.m=2n D.无法确定 7.下列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B.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C.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8.蒸发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B.向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 C.等液体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二、填空题

1.某溶液析出晶体的母液,当温度不变时是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过滤装置中,滤纸应_____漏斗内壁,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_____,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用_____将液体引入过滤器,过滤器里的液面要_____滤纸过缘。 3.温度为t℃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出A g水时,析出晶体a g;再恒温蒸发出A g水时,又析出晶体b g(a≠b),回答下列问题:

(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填“>”或“<”=) (2)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 g。

4.在蒸发液体时,应把液体倒入_______里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_______,防止_______。

三、计算题

1.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把44g30℃时的氯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可以制得多少g氯酸钾?

2.在50℃时,把6g氯化铵放入10g水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

3.105 g 60℃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可析出晶体多少克?(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60℃时为110 g)

/ 16

第四篇: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学生版)

心导教育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

【基础知识精讲】

一、水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没有、没有、没有的液体,压强为101KPa时,凝固点为℃,沸点℃,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冰比水轻.

二、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气体的验证

(1)正、负电极上有气泡放出.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证明是;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发出色火焰,证明是.

(3)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2.表达式:

3.此实验证明

(1)从宏观上,水是由和组成.从微观上,水是由构成,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而不能再分.

(3)分类: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心导教育

【重点难点解析】

一、注意水的物理性质的前提条件

无色无味液体——通常状况下

凝固点0℃,沸点100℃——压强为101千帕

密度为1g/cm3——4℃

正是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它才浮在水面;也正是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二、电解水的实验

1.电解水的实验的仪器为,通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

2.被电解的不是纯水,而是向水中加入少量或,以增加水的.

3.电解水的实质:当水分子分解时,分成了和,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即水电解的实质是破坏变成和,氢原子再重新构成,氧原子构成;此实验进一步证明,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而原子,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成.

4.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至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是根据更精确的实验测定的,即纯净物的化学式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通过精确的实验测定出来的

【探究导学】

心导教育

一、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1.实验现象:电极上有产生,一段时间后,

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检验气体

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的气体,发现 木条

,说明是

;

负极:用燃着的的木条检验负极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是

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

属于

反应。 水电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4.实验推论:水是由

组成;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改变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心导教育

A. 雪花溶化成水 B . 水蒸发成水蒸气

C.水凝结成冰 D.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氢原子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水分子 D.氢分子、氧原子

3.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水不能燃烧 B . 在101千帕下,水在4℃时密度最大

C.水的沸点是100℃ D.水电解可得到两种气体

4.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

A.氢气、氧气组成

B.一个氢分子,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 B.水在常温下为液态

C.水能分解放出氧气 D.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

6.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此时水的作用是( )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还原剂

7、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心导教育

C.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二、填空题(30分)

7.在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水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沸点为,在,水的密度最大为.

8.电解水时正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负极上汇集的气体能 ,证明是,其体积比为.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或,这个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同时也验证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9.从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水电解的实质是.

三、简答题(10分)

10.冬天露在地上的自来水管要用保温材料裹住,请运用水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D 2.C 3.B 4.C 5.D 6.C

心导教育

二、7.无色无味的液态,0℃,100℃,4℃,1g/cm3.8.使带火星木条复燃,O2,燃烧,H2,1∶2,8∶1,稀H2SO4,NaOH溶液,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9.水分子破坏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再重新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10.夜间自来水管中水一般不流动,冬天气温低,当降至0℃时,水结冰体积膨胀,易把水管胀裂,所以必须给露出在地面上的水管保温

第五篇:化学教育学 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教育学>>自学考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形期。

2、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一是理解________________;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3、美国学者奥苏贝尔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理论,强调新的学习材料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4、教学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内容。

5、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行动规则和组织依据,是化学教学方法的精髓、灵魂和本质特征。

6、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层级结构是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_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的准备阶段,确定实验课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主要的两项工作。

8、设计板书时不但要考虑板书的内容,而且要考虑板书的形式和________________。

9、探究性学习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满足考试的需要为准绳。

10、运用知识结构化策略的关键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以此联系为脉络, 形成知识框架结构。

11、_____________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

12、_____________是课程思想、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

13、内容标准的有四个要素其中_______________、表现程度是一定不能省略的。

14、分析_______________是教材微观设计的首要内容.也是教师理解教材、用好教材的前提。

15、教学方法指导贯串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从系统观点看,任何活动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定向环节,执行环节和 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的。

16、组织讨论的难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时间。

17、化学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属性,赋予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以特定的内涵。

18、巩固应用环节通常通过_____________进行。

第 1 页 1 共 17 页

19、科学教育的广域目标是态度、过程、知识、__________。

2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中的学生自我评价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

21、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较,它具有综合优势。

22、一个完整的概念图,包括命题、_______________、横向联系、实例几个方面。

23、化学实验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主体。

24、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信息时代在教育发展的最新的进程中,将先进的手持技术和网络技术与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25、设计板书时不但要考虑板书的内容,而且要考虑形式和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做好课堂观察的关键。

27、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8、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标志。

29、我国_______________年,开始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

30、在新课改中,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包括_______________、活动表现评价、书面检测。

31、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目标。

32、在化学教学系统中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和学习主体。

33、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_______________—。

34、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的策略有_______________、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

35、课时教学设计是在课程教学设计、学段(学期、学年)教学设计和单元(课题)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以_______________为单位进行的教学设计。

36、改变_______________—,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区别于以前历次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特征。

37、_______________利用,以及纪律、秩序的维持,是课堂管理的常规内容。

38、科学教育可简要地表述为传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

39、__________是课程思想、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

40、在实验的准备阶段,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和设计实验方案,是最主要的两项工作。

41、_______________是做好课堂观察的关键。

第 2 页 2 共 17 页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传统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 ( )

A、标本 B、电影 C、电视 D、投影

2、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中,一般能力的核心成分是 ----------------------- ( )

A、观察能力 B、思维能力 C、记忆能力 D、想象能力

3、教师学会教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 ------------------------------ --( )

A、听课 B、说课 C、反思 D、观摩

4、可以用来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动词是----------------------------( A、识别 B、记住 C、归纳 D、欣赏

5、在栏目设计过程中,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值得关注的内容--------------------( A、名实相符 B、整体自洽 C、质量保证 D、便于运用

6、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情意类知识 C、化学理论性知识

D、化学技能性知识

7、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实验者 B、实验手段 C、实验对象 D、实验环境

8、下列不属于化学实验设计遵循原则的是 ----------------------- -------(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绿色化原则

9、学生自我评价通常采用的方式---------( A、建立化学学习记录的方式 B、建立化学学习预习的方式 C、建立化学学习复习的方式 D、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10、高中化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设几个模块-----------------------( A 、8 B、7 C 、6 D、 9

11、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 --------( A、讲授—听记 B、指导—实习 C、组织—参观 D、实验—讨论

12、一个完整的概念图不包括哪一项 --- -( A、命题 B、层次等级 C、纵向联系 D、实例

13、不属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化学问题的基本组成成分的是-------------( A、状态 B、目标 C、障碍 D、给定

第 3 页 3 共 17 页

)

)

)

)

)

)

)

)

))

14、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 -( )

A、50% B、75% C、100% D、25%

15、下列属于化学课程目标内容特征的是------------------------------ -( ) (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4)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 A、(1)(2)(3) B、(1)(3)(4) C、(2)(3)(4) D、(1)(2)(3)(4)

16、化学教育进入成形期的时间为-------------( )

A 、 19世纪末 B、20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初 D 、20世纪20年代

17、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它采用模块组织课程内容,其中选修模块有几个 ---------------------------( )

A、2 B 、4 C、 6 D 、 8

18、哪一类教材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的教材-------------------------( )

A、 第一类教材 B、第二类教材 C、第三类教材 D、第四类教材

19、哪个动词不能用来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A、 识别 B、 感受 C、 体验 D、 欣赏

20、下面哪个不是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

A、有效性 B、可靠性 C、方便性 D、安全性

21、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是------------------------------( )

A、讲述 B、 讲解 C、讲演 D、 讲说

22、 下面哪个教材是第一类教材的典范--------( )

A、《化学体系》 B、《社会中的化学》 C、《索尔特化学》 D、《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

23、设计者先根据某些理论或假说进行验证性教学实验,然后在总结试验情况、形成实践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是---------------( )

A、 直感设计 B、 经验设计 C、 系统设计 D、试验设计

24、下列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中问题大致的类型-( )

第 4 页 共 17 页 A、 导向性问题 B、形成性问题 C、 评价性问题 D、论述性问题

25、作好课堂观察的关键是------------------( )

A、周密的计划性 B、了解学习目标 C、了解重、难点 D、积极参与

26、 在进行化学实验记录时,不必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准确无误 B、周密完整 C、详细有序 D、方便简约

27、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问题包括三个基本成分,下列哪个不是-----------( )

A、状态 B、目标 C、障碍 D、给定

28、 哪项不是教师素质在构成上至少应该包括的成分---------------------------( A、 从事教师职业的倾向性 B、 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能力 C、 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知识 D、 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

29、 哪项不是化学实验结果的处理的主要形式--( A、化学用语化 B、公式化 C、表格化 D、线图化

3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主旨是-------( A、理解科学本身 C、突出科技价值观的教育 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D、制定教学目标

31、探究教学过程的发动阶段是-------------( A、实验、探究 B、关注、参与 C、

解释、推论 D、反思、评价

32、学生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是---------( A、学习策略 C、产生学习兴趣 B、化学事实性知识

D、制定学习目标

33、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 C、化学理论性知识 B、概念图

D、化学技能性知识

34、下列属于传统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 A、投影 B、录像 C、标本

D、计算机

35、《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版的时间是----------------( A、2001年7月 C、1949年10月 B、2003年5月

D、1997年2月

第 5 页 共 17 页

)

)

)

)

)

)

)

)

36、化学实验问题有无探究价值是针对下列哪一项而言的----------------------( )A、政府 B、教师 C、学生

D、学校

37、教学情境具有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其中哪一项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和保证----( )

A、真实性 B、全程性C、全面性

D、发展性

38、化学是一门以下列哪一项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

A、学习 C、理论 B、探究 D、实验

39、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它采用模块组织课程内容,其中必修模块有几个 ---------------------------( )

A、8 B、2 C、6 D、4 40、可以用来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动词是----------------------------( )

A、表述 B、记住 C、归纳 D、珍惜

41、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 )

A、50% B、75% C、100% D、90%

42、教师学会教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 ------------------------------ --( )

A、听课 B、说课 C、反思 D、观摩

43、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策略的是-------( )

A、概念形成策略 B、概念同化策略 C、合作交流策略 D、可视化策略

44、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 )

A、内容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方法不同 D、要求不同

45、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 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 C、实验史实和实验主体

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

46、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 6 页 共 17 页

47、化学实验应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主体性是-( ) A、学校和学生 B、学生和设备 C、教师和学生 D、教师和药品

48、教师的职业倾向性不在于---------------( ) A、职业动机 B、职业理想 C、职业观念 D、职业愿望

49、课程思想、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 ) A、教材 B、老师 C、板书 D、学生

50、下列属于现代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A、教科书 B、实物 C、广播 D、图片

51、化学从实验化学进入定量化学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由谁提出的理论------------( A、门捷列夫 B、侯德榜 C、道尔顿、拉瓦锡 D、克拉伯龙

5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软件包括-----( A、 CAI开发软件和CMI软件 B、photoshop软件

C、 Excel软件 D、Psd软件

53、不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以实验为基础 B、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C、 强调学生主体性 D、强调掌握实验理论

54、当前的教育理念的主流是以什么为中心---( A、学生 B、教师 C、教科书 D、大纲

55、说明化学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动词是------------------------------(A、欣赏 B、感受 C、识别 D、归纳

56、在教师的一般能力结构中核心构成要素是 (

A、 观察

B、实验

C、 思维 D、动手

57、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 C、化学理论性知识 B、概念图 D、化学技能性知识

58、下列属于传统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 (A、实验装置 B、电影 C、电视 D、录音

59、可视化策略是下列哪一类型知识的学习策略( 第 7 页 共 17 页

) ) ) )

)

)

)) ))A、化学事实性知识 C、化学技能性知识

B、化学情意类知识 D、化学理论性知识60、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A、实验者 B、实验手段 C、实验对象 D、实验环境

61、下列属于教学媒体选择遵循的原则是 --( )

A、科学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绿色化原则

62、巩固应用环节通常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进行------------------------------(A、提问的方式 B、测验的方式 C、讨论的方式 D、练习的方式

63、下列实验,不属于化学实验趣味性的的是-(A、鸡蛋白性质实验 B、化学酒店 C、净水变色 D、火山喷发

64、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其根本属性是--------------------------- -----(A、主体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特殊性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里讲的四种“知识支柱”是-----------( A、学会认知 B、学会共同生活 C、学会竞争 D、学会生存(或学会发展) E、学会做事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体系中,一级主题包括----------------------( A、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构成的奥秘 D、物质的化学变化 E、化学与社会发展

3、从理论上说,以实验为基础中的“实验”有多重含义,即------------( A、实验探究活动 B、 实验方法论 C、实验事实 D、实验史实 E、实验设计

4、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形成解释

D、评价结果 E、交流发表

5、教师素质在构成上至少应包括-----( A、从事教师职业的倾向性 B、从教师职业的必备知识 C、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 D、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E、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

第 8 页 8 共 17 页

)

)

)

)))))

6、新的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包括--------( ) A、化学1 B、化学2 C、化学与生活

D、实验化学 E、物质结构与性质

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构成部分包括------------------------------( ) A、前言 B、课程目标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E、一级主题

8、化学教学基本方法包括------------( )

A、讲授-听讲 B、实验-讨论法 C、谈话 D、讲练结合法 E、讨论法

9、化学实验构成要素包括------------( A、实验者 B、实验对象 C、实验手段 D、实验内容 E、实验条件

10、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策略包括-------( A、概念形成策略 B、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C、联系-预测策略 D、知识结构化策略 E、可视化策略

11、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包括------( A、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B、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C、提高教学技能目标 D、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E、调查研究目标

12、化学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一般符合四个要素,其中哪些可以省略---------(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行为对象 E、表现程度

13、影响教材质量的因素包括----------( A、目的 B、目标 C、内容 D、教、学与交流的方法 E、测试

14、化学探究性活动的特点----------( A、驱动性 B、诱发性

C、易参与性 D、可生成性 E、唯一教育功能

15、下面用来说明化学课程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的动词是---------------( A、识别 B、感受 C、体验 D、欣赏 E、说出

16、属于化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是-------( A、类比策略 B、分解策略

C、合作交流策略 D、可视化策略 E、探究策略

17、化学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是-------( 第 9 页 共 17 页

)

)

)

) ) )

)

)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D、化学教学规律 E、既定教学策略

18、科学教育广域四目标包括-----------( ) A、态度 B、过程 C、方法 D、技能 E、知识

1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体系中,一级主题包括------------------------( ) A、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构成的奥秘 D、物质的化学变化 E、化学与社会发展

20、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形成解释 D、评价结果 E、交流发表

2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A、科学性 B、绿色化 C、安全性 D、简约性 E、有效性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理念

2、教学设计

3、课程

4、化学教学方法

5、教学模式

6、化学实验设计

7、化学教学实验

8、化学科学实验

9、探究式教学

10、学习策略

11、知识结构化策略

12、概念图策略

13、探究策略

14、教师素质

15、行动研究

五、简答题

1、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2、如何组织、指导学生探究?

3、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置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5、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6、简述公众的科学素养包含的基本内容。

7、为了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贯彻哪些一般原则?

8、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9、课堂演示型课件主要用于教师教学演示,其制作原则是什么?

10、设计准备是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其具体工作主要有哪些?

11、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 10 页 共 17 页

)

)

12、如何指导学生听课?

13、简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14、公众科学素养至少包含哪些内容?

15、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6、搞好现代教学设计,需要满足那些基本要求?

17、化学教育具有哪几方面的社会价值?

18、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19、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20、如何指导学生合作?

21、教师在演示实验时的基本要求?

22、化学教学情景设计常见的途径有哪些?

23、简述《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课程目标总的论述。

24、如何组织、指导学生练习?

25、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树立的新理念有哪些?

26、教学反思过程包括那些阶段?

27、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谈谈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2、结合《化学教育学》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如何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

3、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谈谈如何上好一堂中学化学课。

4、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理念、结合化学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一个九 年级化学《绪言》课的授课提纲.

5、谈谈你对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体要求的认识。 6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你认为应该首先树立哪些新理念。 7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8、谈谈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

第 11 页 共 17 页 《化学教育学》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奏定学堂章程》

2、科学本身

3、先行组织者

4、化学教学设计及其实施

5、化学教学策略

6、内容标准

7、设计实验方案

8、版面设计

9、满足学生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索的好奇心

10、确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1、科学素养

12、教材

13、行为动词

14、单元思路

15、反馈环节

16、 控制讨论的方向

17、 探究属性

18、练习

19、技能

20、 建立化学学习档案

21、 探究式教学

22、 层次等级

23、 学生

24、掌上实验室

25、 版面设计

26、 周密的计划

27、 选修课程模块

28、巩固应用环节

29、1865 30、学生自我评价

3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2、教导主体

33、讨论探究

34、概念形成策略

35、课时

36、学习方式

37、空间与时间

38、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

39、教材 40、实验课题

41、周密的计划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

1、A

2、B

3、C

4、D

5、C

6、C

7、D

8、B

9、D

10、A

11、D

12、C

13、A

14、C

15、A

16、A

17、C

18、A

19、A 20、D

21、B

22、A

23、D

24、D

25、A

26、D

27、A

28、B

29、B 30、B

31、B

32、B

33、C

34、C

35、A

36、C

37、A

38、D

39、B 40、D

41、C

42、C

43、D

44、B

45、A

46、D

47、C

48、D

49、A 50、C

51、C

52、A

53、D

54、A

55、D

56、C

57、C

58、A

59、C 60、D 6

1、B 6

2、D 6

3、A 6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

6、 CDE

7、ABCD

8、 ACE

9、 ABC

10、BCD

11、ABD

12、AC

13、ABCDE

14、ABCD

15、AE

16、ABE

17、ABCDE

18、ABCD

19、ABCDE 20、ABCDE

21、ABCD

四、名词解释(每3分)

1、教学理念是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通常指有关的理论、观念和某些核心概念。

2、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3、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的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4、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学系统中的主体,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的、完成化学教学任务 而作用于客体,以及跟系统内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手段的规定。

5、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6、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第 12 页 共 17 页

7、化学教学实验是是指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事实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8、化学科学实验是指化学科学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化学试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9、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明显促进和支持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式教学。

10、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11、知识结构化策略是指将事实性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

12、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13、探究策略是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先提出对问题的假设,即对问题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然后设法收集能够证实假设的证据,通过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抽象概括确定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问题目标状态的一种策略。

14、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5、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景,促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五、简答题

1答 1) .准备充分,确保成功2) .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 操作规范,注重示范4.)演、讲结合,启迪思考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2答:(1)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探究因素。(2)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兴趣。(3)敢于放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4)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规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3答(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 (5)情境的可接受性。

4、答:(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3)化学学科的特征. 5答 :(1)有效原则 (2)可靠原则 (3)方便原则 (4)经济原则

6答: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 2)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 3) 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7答:(1)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

(2)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

(3)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

(4)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

(5)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

8答:(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9答 :(1)选择适合化学特点的制作课件课题,(2)要体现教学目的,为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供帮助。(3)结构严谨,界面友好统一,方便控制。(4)技术的重点应该放在突出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上,而不是追求华丽和高超。

10答:(1)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

第 13 页 共 17 页 自己的教学理念。(2)调查、研究学习主体,客观、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3) 了解、研究教学任务(4) 研究并掌握教学内容(5) 调查、研究教学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11、答;探究式教学一般有5个基本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证据: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创设可探讨的情景或环境;(3)形成解释: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交流发表: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环节可多可少,不能机械的照搬。

12、答(1)指导学生首先注意于听并且学会听(2)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注意,不但善于用耳,而且善于用眼、用脑、用手,善于协调自己的这些器官,使它们相互配合。(3)对不善于分配注意的学学生,教师应该适时地提醒它们进行听、看、想、记等活动.要注意给子完成这此活动必要的时间。(4)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地听好,教师要重视在课的开头做好学习定向工作。

13、答:(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14、答: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15、答:(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要注意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3)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他们组织成协调、和谐、 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4)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16、答:要搞好现代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以系统观点作指导 (2)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系统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一般说来,要注意有下列特点的理论:●符合教育、教学目的

●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规律, ●适合学科特点(3)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 要力戒教条主义

17、答:(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18、答:(1)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学习”是自学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这对于适应学习型社会,增加自身发展潜能的重要意义。(2)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收集、选择学习材料,并学会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等。(3)让学生知道,自学阅读时不仅要“动眼”看,而且要注意“动笔”,勾画重要内容,摘录要点,及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及疑问,整理、编写知识小结.(4)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内容的规律。(5)注意组织好自学成果的交流、讨论和示范活动。

19、答:研究表明,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基本特征:

(1)拥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有很强的洞察力

20、答:(1)明确个人责任,培养团体精神。(2)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共同参与。(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4)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每个成员的参与欲望。(5)适时、合理地评价,调动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

21、答:(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2)现象明显,易于关察(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4)演、讲结合,启迪思考(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22、答:(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

第 14 页 共 17 页 设情(3)利用问题研究创设情境(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23、答: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1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1分)。

24、答:(1)针对学生发展需要精心地选样、编制练习题。(2)一般说来。在学生开始解题练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知识,进行审题和解题指导,讲清要求和格式。必要时要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在讲解例题时,要着重讲清解题思路,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求举一反三之效。(3)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观检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4)对于复杂的练习活动,可以按照“分步练习—完整连贯—熟练操作”顺序分阶段组织练习。(5)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讲评,也可以组织学生互评、自评。 (6)坚持改革,力戒走老路。

25、答:(1) 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 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4) 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效果,也重视学习过程(5) 要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6) 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26、答: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4个阶段:(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2)观察与分析(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4)实际验证

27、答: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3)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六、论述题

1、答;探究式教学一般有5个基本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证据: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创设可探讨的情景或环境;(3)形成解释: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交流发表: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环节可多可少,不能机械的照搬。 其特点为:(1)具有驱动性,(2)具有诱发性,(3)具有易参与性,(4)具有可生成性,(5)具有多重教育功能(每一个要点1分)

2、答:1) 是不是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2) 是不是适合于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特点;3) 是不是适应学生个体以及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的需要,学生是否具有必要的学习准备;4) 是不是具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如必要的实验设备、直观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等;5) 是不是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和化学教学原则;6) 是不是有利于落实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 7) 教学方法本身的教育价值;8) 教师对学方法的了解、使用教学方法的经验和能力以及教学风格等个人品质和个性特征等。(每条1分,展开论述3分)

第 15 页 共 17 页

3、答: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在内容与知识安排上也有了很的变化,如何贯彻新课改的基本理念,靠近课标,上好化学课,我觉得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二、合理利用教材

三、围绕立体“三维目标”提高导入新课的趣味性

四、精讲巧练,师生积极互动,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五、要重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注意课堂的语言艺术

七、注意课堂的多向交流合作

六、积极引导学生思维

七、探究有价值的课题

八、重视小结

5、答:(1)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事实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答:(1) 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2)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4)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效果,也重视学习过程。(5)要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 (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7、答:(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第 16 页 共 17 页 8答: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4个阶段。(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 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进一步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初步明确其性质和结构。(2)观察与分析. 教师对有关的资料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特别是以批判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包括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态度等。教师可利用自我提问的方法来促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教师会在已有的经验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或者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在认识了问题的成因之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可能产生的效果加以考虑,形成新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4)实际验证. 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通过实际尝试或角色扮演,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没和教学策略。在检验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实际对理论假没进行修订。确定教学的效果,并形成有关的理论。

总之,教师的反思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就是在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

第 17 页 共 17 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成人礼家长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