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2023-04-07

第一篇: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启示

中文摘要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个派别,其思想是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它不仅对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推动了全球范围的生态运动。本文在吸收这些有益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 键 词 生态社会主义;环境问题;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一) 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实现了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生态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一种有着内在平等交流的生命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它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二者相互作用,在人对自然支配的基础上走向和谐统一。

(二)追求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团结和动员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一种策略。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即把属于人的权力还给人自身,特别是那些"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被动的、受压迫地位"社会的阶层:而是,人的实现能力的平等,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反对利己主义,强调"社会责任感",使一切私人的或公共权力机构的决策和行为符合社会正义。

(三) 提倡人类和平,反对暴力

生态社会主义的非暴力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非暴力意味着终止个人暴力,人们极端的暴力行为将受到反对;第二,非暴力意味着终止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暴力和压迫。为此,生态社会主义者在强调变革者采用非暴力的同时,也要求国家放弃自己的暴力特权,采取与变革者合作和协商的态度。而且他们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制度已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压迫性,国家与社会各阶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无论哪个阶级都可以利用民主程序让国家为自己服务。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保护好生态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生态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有所改善,局部趋于恶化,仍然存在严峻的挑战。其一,资源总量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绝对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2257立方米,为世界水平的27%;现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其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城市垃圾清运量由1亿吨上升到1.8亿吨,其中只要少数经过无害处理;城市大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8.2%;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达135万平方千米。

德国绿党早在其理论声明中警告我们说:“人类理性可以干预自然平衡,但没有任意改变自然的权利,我们必须意识到和承认保护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是基于它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认清当前国情,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此,我们要教育先行,要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更多的环保知识、环境伦理方面的课程,不仅要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二)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积极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环境。现代社会,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逐渐枯竭,生态危机严重,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国的资源总量位虽居世界前列,但是从上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解决浪费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综合、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创造条件,开发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经接近枯竭的稀缺资源。一些发达国家已大量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我们应加以借鉴。

第二,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发展第二产业,这必然造成资源、能源的紧张,影响生态环境。而资源、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第三产业,却一直发展滞后,和一些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因此,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的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转

变,改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降低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倡导绿色消费观,培养绿色消费者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普遍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程度的标准,这种异化消费观是人性扭曲的表现。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自然的可承受力是有限的,为克服二者的矛盾,必须走出这种消费观念的误区,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规范消费行为。早期生态社会主义者接受了舒马赫“小即美”的思想,且不论以这种思想来指导生产是否合理,但若将其在消费观念上做一适当的引申,不无深刻的现实意义。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要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也要解决如何消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初露端倪,甚至在某些群体中甚嚣尘上。政府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绿色消费的顺利实现。绿色消费不仅是一种消费模式,更要成为一种制度。作为个人,消费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绿色意识,自觉购买获得“绿色产品”标识的产品,自觉抵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综上所述,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并非完全正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甚至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根本区别,但毕竟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思想资料,表达了“对地球以及对人民、组织和政府正在与之斗争的相互连接的生态和经济威胁的共同的关切”。 如果能够剔除其消极影响,吸收其积极主张,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乃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唐正东等译, 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3.

[2] 段忠桥.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 杨秋生. 经济与社会发展. 辩证分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2007(2).

[4] 王立. 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价值. 哲学研究. 2007(os).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7] 房宁. 生态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特色, 观点争鸣, 2006.6.

第二篇: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西方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我们却不能走这样的歪路,因为这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尤其是天文学上的“星云假说”、地质学方面的地质演化、生物学的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的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

在马克思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不但人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 从人类的生存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然而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人类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也才能改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更相信“人定胜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而忽略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不以热的意志为专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并永恒发展着的,其运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到各种联系背后的规律,并正确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既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事情,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方面,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周海军 乌尼日 黄莹

——广西教育学报学院 2013年第5期 总第127期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洪承武

——商业文化(上期) 2011年 07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讲评》 吕世英 ——社科院纵横 1991年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方世南

——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开元 杨文逸 杨艳

——经济学研究导刊 2007年第4期 总第11期

科 技哲学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姓名:刘利洁 学号:1107114156

第三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首先要说的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是两件事,但它们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互为目的和过程。生态文明示对于全人类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理想的社会文明形态,而中国梦仅仅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历经依靠自然、改造自然和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个阶段,生态文明之后是否还有新的文明阶段,我们无法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文明史到现在最合理的社会文明形态,是必然的趋势。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就其字面上来看,生态文明强调的是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生态得以平衡发展而后文明得以平稳传递。说生态与人、与社会的平衡是生态文明的亮点,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终于意识到要在危机来临之前真正把生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战略当中。因此,生态文明包括的不仅仅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思考,更多的、占主体地位的还是过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根本目的仍然是让人类文明能够健康、繁荣地延续下去,即发展。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之上的,由于有了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文明基础,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虽然生态文明仍然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重要的目的,但是增加了对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的思考,即过程中要考虑到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以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追求平衡全面的发展,不仅仅在地域和学科领域,还有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的各个方面,以人格、生态和产业为重点。

中国梦的意义很明确,即中国、中国人共同的梦,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中共十八大上把它定义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强调的特点是“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的一体化”,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显示粗暴和专制的特征,我更愿意把所谓中国梦的特点理解成所有人(或者不说所有人,只说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有满意的生活和事业——以高素质、思维健全的大众为基础,即所谓的“得通其志”。这其中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与国家民族利益达到一个平衡,这样才能真正地说每个人的中国梦就是民族的、国家的中国梦。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共同达到一个可变的、灵活的平衡永远比一个简单粗暴的目标,或者说一个服从和命令、从属和管制的关系要持久和美好得多。

实现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共八大上的内容更多的是对党员提出的要求,并且那些要求在我个人看来空洞而脱离群众和生活。按照基本类别的划分,中国梦主要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目标是一个强大、民主、富裕和文明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以一个政党为核心的专制的表面和平富裕的国家。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在替代旧有的社会文明形式的时候,应当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首先是一种现代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文明观念,它必须是全面地考虑到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生态的平衡。这是全世界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中国现在和较近的未来发展的理想发展方式和目标。如开头所说,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抓住这一个全世界的社会进步和转型的契机,大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型的社会,从而保证我们国家持久和快速的发展,以期尽早实现中国梦;要真正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型社会,就必须有一个强大、富裕、民主和文明的国家为基础。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互为阶段性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要再具体一点的话,可以这样看:在政治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民主和法制,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线是民众素质的提高及观念的转变和进步,另一条则是从制定到实施再到修正的法律体系的完善——尤其在人本和生态的保护方面,从而实现自律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机制,以保证生态文明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在国际上提高中国的影响力,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方面,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与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自然联系得更紧密,实现生态文明,保持自然、社会和人类之间动态平衡是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文明上,人们在思想上更进一步把生态作为生活和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论是艺术还是教育还是科技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生态平衡,以形成一个建立在原有的社会伦理道德基础上的更加先进完备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也是中国梦中人民对国家文化环境的期许。

从总体上来看,政治、经济、文化又都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政治保证经济和文化,经济支持政治和文化,文化推动经济和政治,军事既是这三方的的一个共同成果同时又保证这三方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从世界大环境来看,工业文明的过度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改造力量的同时也给自然和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现阶段是共同的目标,中国如若要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世界强国,必然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恢复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平衡与和谐。

第四篇: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问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生态社会主义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追求目标,突出强调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阐述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的启示

关键字: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启示

随着全球变暖、粮食危机、气候异常、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次又一次受到大自然的警告。使人类认识到生态问题愈来重要,过去的过分注重经济发展俨然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从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现实为出发点,有力的批判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过分的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对大自然过分的索取的观念进行了质疑。生态社会主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一元论,对我国现今处理生态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一、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

20 世纪70 年代,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出现在德国,随着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整个西欧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风靡欧洲,80年代才开始传入中国,经过90年代的启蒙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在中国渐入佳境。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当代的西方生态学、系统论以及未来学理论;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周甜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并不是单一的索取与服务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演化过程。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单单是自然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其实就是上升到人类层面上的东西,人与自然要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自由的最终格局也是人类依附于自然并利用自然。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最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当代生态危机不仅是纯自然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照康 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总是过分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种资本主义的贪婪欲也是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急剧破坏的催化剂,资本家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造成生态失衡,而西方资本主义者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生态危机转移,以经济转移为耳目,实际却把生态破坏转移到一些不发达国家,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将生态危机全球化,使问题更加的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建立一个生态健康的大社会,而维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人类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最终结果就是一种社会井然有序、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有学者认为环境破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社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王晓华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永远存在剥削与被剥削者,永远有利益化在其中。而社会主义则追求的是一种公平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化道路,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我国生态问题的起源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但是在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生态大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最明显的就是现今大城市严重的雾霾,北方与南方气候极端异常的现象,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依赖成分,人们总是有一种先把经济搞上去,国力强大,生态环境可以再治理的心态,这其实是早期人们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应对生态危机的启示范楷西方主义国家把国家的一些制造企业引入中国,在享受到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在加上一些监督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大气、土壤、水质污染,这些后续的污染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我国现今生态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的统计数据,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土地沙漠化严重,草原退化严重,草原退化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扩大导致牧草产量持续下降;森林资源的锐减,现今中国的许多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多消费后人的森林资源;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几乎每天都有几种物种灭绝消失;地下水位下降,过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再加上我国淡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显得愈来愈宝贵;大气污染严重,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不达标所造成的;现今这种污染还有向农村挪移的现象。

这些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其实也是给予我们一种警告,西方的先进科技可以学习但是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而把我们生存的家园破坏掉。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做不到的,资本家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改变不了生态危机这个关键性问题的。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执法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针对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可以实行群众举报制度,以群众作为监督力量,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行环境考核奖惩机制,使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生态殖民的丑恶本质,戴卫·佩帕谴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生态殖民主义行为“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

[4] 戴卫·佩帕.生态社会主义: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这更使我们国家要提高自身的实力,然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改变,集约型经营发展缓慢。这需要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由原来的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并且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布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我国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口众多十几亿人民对环境的索取同时对生态平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全民素质,要把环境保护时时刻刻放在心中,应该做这个社会环境的监督者与执行者,树立一种生态保护的新风尚、新理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要养成一种生态危机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 2- 19.

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追求的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要保护好已有的资源与环境,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

第五篇: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增长压力及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从北京目前所面临的生态 环境问题入手,探索性地从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理论中为治理北京生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路径。从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着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 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现北京的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

如今,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时,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给人类的生存 带来威胁。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就遭受了严重的环境威胁,春天的风沙,夏天的干旱少雨,冬天的雾霾„„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而且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快对北京市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

一、深层生态学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伴随环境运动和对生态危机反思而在西方兴起了深层生态学,特别是生态共生理念更具当代价值。1937年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在 《求索》上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与深层、长远生态运动概要》一文,正式提出了“深层生态学”这一概念,并第一次区分了“深层生态运动”与“浅层生态运动” 的概念,标志着“深层生态学思想”的正式确立[1]。奈斯认为:“浅层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 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奈斯在文章中指出,浅层生态运动关注的是污染和资源耗竭,中心目标是发达国家公民的健康和富裕;而深层生态运动则强调整 个地球生物圈的平等,主张物种的多样性和共生原则,在无等级和无阶级差别的立场上反对污染和资源的耗竭。“深层生态学要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 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层生态学主张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层生态学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2]奈斯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文章发表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二、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北京的春、秋季比较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适宜人类居住,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人口尤为密集,故此环境形势也变得十分严峻。

(一)水资源短缺

造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城市发展迅速人口稠密使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而再生水的利用率不高,加剧了水资源的 紧缺,也污染城乡环境。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但水 资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市下游不达标水体断面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70.0毫克/升和10.1毫克/升,与 上年相比略有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3]。

(二)大气污染加剧

伴随北京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对能源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废气的排放总量随之急剧上升,每年污染减排速度很难“跑赢”污染排 放增量,环境负荷严重超载,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主要的污染源。PM2.5成为超标最为严重的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急剧上升,加剧了对臭 氧层的破坏,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引发了温室效应。另外北京上风向的河北、内蒙古地区植被系统被大肆破坏,沙化情况严重使得北京时常遭受沙尘的侵扰。

(三)城市土壤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重金属污染源,尤其是电子垃圾也不同程度地对土壤造成砷、汞、铅等污染,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也间接加重了铅对土壤的污染,同 时人类在农业中不当的生产行为,如过度依赖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未经处理过的污水灌溉农田,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采取随便堆放和焚烧,这些不当的行为污 染了土壤的生态功能,这些污染物又借助食物链严重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整个生物圈。

(四)城市垃圾污染

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量新兴的商业区、居民小区的人口与日俱增,产生的垃圾总量不断攀升,可是与之 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处理管理机制也有欠缺。特别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

三、深层生态学对治理环境问题的启示

(一)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

深层生态学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人的生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其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生态环境 的限制。“人又是唯一有所预期,能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实现希望、想象和未来之梦的生命物种,人类对未来的投入,决定了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4]。

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目标不仅是指经济发展,还涵盖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是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基础上的持续发展。经济 发展不能排除环境因素,更不能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分离和对立,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增长和衰退是此消彼长的,单纯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是一种病 态增长,以公共环境和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的恶化为代价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能持久的。

当前社会中一部分人存在“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使有关生态保护制度长期得不到落实。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就要实现人的价值观的转变,人只有意 识到维护环境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在强调尊重自然、突出生态价值的同时借助文明手段和法律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污染治理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针对我国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需要在环境保护中引入市场机制,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在新的经济模式中,企业的利益应包括社会利益、生命利益和自然利益。核算企业效益时,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必须要得到确认,积极倡导用绿色GDP 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尺。利用定价将自然资源资产化,改变自然资源被视为“无主”资源而被过度开发利用的局面。同时借助市场反应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生态 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在环保产业发展中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发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推行环境污染第 三方治理的体制,从经济上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使之不敢违法违规,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当前我国部分地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有盲目、无序、过度开发的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的深层面的制度原因。总书记强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 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国的生态立法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来加以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进而构建一 个标本兼治的大环境立法体系[5]。政府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 战略地位前提下,树立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从源头做好制度的构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第三产 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

生态红线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监测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生态红线作为防护底线的前提下,把生态环境视为一种生产力,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 济效益。

加快立法进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通过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建立生 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各级政府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工作责任制,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及时 公布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语

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工作。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切实享受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 果。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北京的全面发展 和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张小花,杨妮.《狼图腾》中的深层生态学思想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103.

[2]潘克栋.阿特伍德小说生态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2(5):94-97.

[3]北京市环保局宣传处.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4-04-10].http:///bjepb/323474/331443/331937/333896/395964/index.html.

[4]W.H.Murdy.Anthropocentrism:AModernVersion[J].Science,1975.

[5]赵建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N].光明日报.2012-12-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食堂食品安全整改报告下一篇:生态环保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