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大部制背景下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并分析了当前评估中在认识、实践和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论文 篇1: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

[摘 要] 建立严密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把握发展方向,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研究现状,指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为研究对象,结合平衡记分卡构建评估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研究。

[关键词] 平衡记分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糊综合评价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1],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和产效(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规模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后,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急需研究提出科学的绩效评估理论,以规范、指导和评价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估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直接手段。

一、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的逐步成熟和发展,使得电子政务建设更加理性。最大限度地控制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风险、保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成功率日益受到关注,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进行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1)互联网实验室于2002年9月发布了《中国电子政务效果评测研究报告》[2],该报告对效果评测的意义、国际评测方法简述、国内评测的现状和努力方向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该评测体系包括4个维度:社会参与度、用户体验度、E化成熟度和环境变革度,该体系对各衡量指标均采用量化方法描述和操作。

(2)赛迪顾问基于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长期研究,提出了绩效评估总体体系结构[3]。该体系结构包括价值层和使用价值层,从电子政务的效益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的政府职能实现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具体项目建设绩效评估三方面展开。

(3)自2002年开始,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连续4年开展了分别针对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评估,评估标准主要包括网站内容服务和建设质量、网站功能服务、网上办公、公众反馈、网上监督、特色功能等指

标[4]。

(4)2006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计世资讯联合发布了《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2006)》,完成了对我国289家地级市、32家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以及31家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测评,集中对当前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7大热点与焦点问题进行深度评估,并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政府网站进行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4]。

(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于2006年根据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主要指标对政府网站展开评估,指标体系按照政府网站主办方的行政层级设定,由部委、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评估指标构成[5]。

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还相对薄弱,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从实践上看,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集中在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的层面,对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评估一般也整合在对政府网站的评估当中。然而,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虽然内在地包含了政府网站、信息化项目、政务系统等要素,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而是要逐步发展到评估电子政务对于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的绩效评估,并最终发展到电子政务的价值评估(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层次。从理论研究上看,前人对于电子政务绩效的研究只考虑到外部绩效,较少涉及电子政务的内部运营绩效。然而,电子政务建设包括了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与互动,并整合了跨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这些都要考虑在内。因此,在评估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时,其绩效构成结构框架中不仅应包括外部建设绩效,还应该包括流程优化、成本投入等内部绩效。

二、平衡记分卡引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业务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 4方面的指标以及指标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体现组织的战略实施和战略修正过程,并通过这4方面的指标实现与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绩效管理[6]。

绩效评估的本质是一个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管理过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即:第一,控制政府管理成本,使政务流程的运作过程透明化、精简化,提高政府的效率,降低政府的运作成本;第二,改善政府的服务质量,逐步培养为民众、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功能;第三,再造政务流程,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务流程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组织环境;第四,通过绩效评估让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理解和参与绩效改进,激励引导组织创新,使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平衡记分卡的精髓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之间有着内在切合性。

1. 财务

财务维度回答的是组织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财务目标。电子政务具有投资不可逆的特点,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财务指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政府的职责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对于政府而言,其本身并没有利益而言,在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的同时,要注意降低行政成本,故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时,其财务指标主要来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形象提升、管理服务功效提高等。

2. 客户

客户维度回答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需要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对于电子政务而言,客户包括社会公众、企业、团体、政府自身等。“以公众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是我们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其关注的重点是满足用户需要,所以“客户服务”是评估政府电子政务绩效的核心因素。该维度的指标有:服务质量、服务价值、客户参与性。

3. 内部流程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回答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组织需要什么样的内部业务流程。电子政务的本质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和改造革新,以便更好地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减少政务处理中的“冗余”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过程,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具体而言,围绕着电子政务的内部流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新流程运营投入、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以及新流程信息资源整合。

4. 学习与成长

学习与成长维度回答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组织如何进行学习和成长。学习与成长反映组织是否具有持续改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对于电子政务来说,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务员和组织保障方面。通过培训公务员,提升他们对于最新网络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同时创造有利于组织创新、成长的环境等。

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点,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1. 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关键就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考虑,还是从评价事物的客观性、全面性、公正性方面考虑,都要求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具体、明确的绩效指标。否则,不仅评价过程将难以进行,评估的结果也会因缺乏客观性而失去意义。根据平衡记分卡的4个维度,设立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

现对各指标说明如下:

(1)服务质量:反映公众在使用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的服务后对其服务质量的总体性评价。

1)信息质量:指网站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可用性、及时性。

2)易用性:指公众通过网站获得所需服务的难易程度。

3)个性化:指网站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4)效率:指网站提供服务的效率。

(2)服务价值:反映公众对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的服务的价值评定。

1)公众受益程度:包括公众使用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为其生活带来的便捷性、高效性以及办事成本的降低等。

2)公众满意度:指公众在使用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中所感觉到的服务的完整性和方便性,以及社会公平、公正、自我利益维护和实现的满意程度。

3)公众信任度:指公众对网站提供服务的信心与支持度。

(3)参与性:反映公众通过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程度。

1)公众参与度=通过网站参与过公共事务的人数/总人数。

2)服务使用率=通过网站参与公共事务的次数/30天。

(4)社会效益:包括公众在使用电子政务后对政府的印象和信赖感的提升以及政府自身管理服务功效的提高。

(5)经济效益:包括实施电子政务后公共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作效率提高程度。

(6)新流程运营投入:反映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办公流程进行优化时的基础投入。

1)计算机每百人拥有量=政府机构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公务员总数×100。

2)计算机联网率=接入网的计算机总量/本政府机构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

3)网络性能水平:指连接性、延迟、丢包率、带宽、包吞吐量等综合情况的评定。

4)信息系统开发运作成本=信息系统开发费用+信息系统维护费用。

(7)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反映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内网、外网、政府间网3个层面的应用情况。

1)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反映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内部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程度。

2)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反映通过网站地方政府所提供服务的对象覆盖范围、服务广度、服务深度、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

3)政务协同满意度:反映地方政府各部门利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协同办公的满意程度。

(8)新流程信息资源整合:反映政府流程优化后政府信息电子化程度、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的水平、信息安全措施实施情况以及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程度。

(9)人员:反映为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政府人力资源方面的情况。

1)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比率=电子政务专业人员数/公务员总人数。

2)信息化技能普及率=拥有信息化技能的人员/公务员总人数。

3)人均接受培训的时间=培训总时间/平均公务员人数。

4)电子政务意识:反映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技术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宣传电子政务并利用电子政务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10)成长性:指实施电子政务进行流程优化后的法律规章制度健全度、法律规章制度执行度以及组织变革度。

2. 评估方法

(1)运用AHP方法求权重。

本文采用AHP方法求各指标权重,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第二步:建立判断矩阵。

采用1~9的比例标度来构造判断矩阵 A,A=(aij)(i, j=1,2,…,n),表示i元素与j元素相对重要程度之比,且满足aij =1/aji,aii =1(i, j=1,2,…,n)。

第三步:在单一准则下,求各层权重。

对某一上级因素评价下一级的各因素的权重,可通过计算相应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来获得,同时进行一致性检验。

第四步:根据递阶层次结构,从最高层次开始,自上而下用同样的方法逐层合成权重,直至最低层次。

(2)电子政务绩效的模糊综合判断。

首先,建立多层评价指标集。

其次,确定模糊矩阵,分层进行评价。

设指标集B={B1,B2,…,Bm},Bk={Ck1,Ck2,…,Ckn}(k=1,

2,…,m)。

最底层指标Ckj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种类型。本文采用含有5个等级的评语集:V={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各级标准如表2所示。

评价矩阵表示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分值对指标所属等级的综合考察结果。对于定性指标,客户维度的指标可采用对公众发调查表的形式获得数据,其他维度指标由绩效评价小组组织专家队伍进行判断打分给出,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定性描述,确定指标Ckj关于等级Vt的隶属度μ ,从而得到模糊向量。

对于定量指标,建立相应的分段隶属函数,其隶属函数如图1所示。

图中a,b分别表示指标Ukj的最小值和最大值,x1,x2,x3是内插于(a,b)内的3个等距离点,其中x0 = a,x4 =b。令h=(b- a)/4,则隶属函数表达式为:

四、结束语

本文将平衡记分卡引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并以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估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逐层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判,比较客观地处理定性因素系统的评价问题,减少评判过程的主观性与盲目性,保证评判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万道濮. 电子政务绩效集成评估模式研究[J]. 电子政务,2007(9):35.

[2] 互联网实验室. 中国电子政务效果评测研究报告(2002)[EB/OL]. http://www.chinalabs.com/sc/iworldview.asp?id=123,2007-12-20.

[3] 武晓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建议[EB/OL].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0131/A20050131387484_2.shtml,2007-12-21.

[4] 于施洋,杨道玲. 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再认识:国内视角[J]. 电子政务,2007(7).

[5]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EB/OL]. http://www.mofcom.gov.cn/subject/jxpg/index.shtml,2007-05-14.

[6] 许楠,李成智. 平衡记分卡法在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考评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政务,2007(8):3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陈 岚

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论文 篇2: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大部制背景下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并分析了当前评估中在认识、实践和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绩效评估 部制

一、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的涵义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电子政务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政府治理创新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

基于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绩效评估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是指,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的指导下,评价主体依照评价目标,通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按照严格的流程,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和结果,政府机构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性评判。同时分析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进而发挥评估工作的导向性作用。推动构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与认识上的不足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必然导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偏差。

一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几乎所有的评估都是基于政府网站的评估,评估机构直接基于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来进行电子政务绩效打分和排序,把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简单等同于电了政务的绩效。

据报道,英国政府决定关闭90%以上的政府网站,以简化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过程。英国政府各部门现有951个网站,今后政府机构将只保留其中的26个网站,其余网站将被陆续关闭。据统计,仅这次英国政府精简政府网站就可为政府每年节约900万英镑的开支。

二是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单纯地为了评估而评估,不是提高电子政务绩效,而是为了附和当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领域中的“流行趋势”,评估成为了又一项“政绩工程”。

2、评估实践的混乱无序

首先,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范围有所不同,评估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由市组织的评估有时是针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有時针对的是全市各委办局的网站;由省组织的评估则更为多样,有的是针对政府垂直机构的OA建设,有的是各市整体建设水平的评估,有的甚至是将多种评估对象融合起来。由于各种评估范围及对象纵横交错,界定模糊且不确定,使基层工作无所适从。

其次,评估指标的导向性失误。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效果的因素便是指标体系的导向性。赛迪顾问指出: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有可能导致使投资呈现自发扩张并忽略投资的产出;围绕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进行绩效评估,有可能导致过分注重于内部资源管理,引发更大整合阻力;围绕电子政务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估,有可能引发出大量不具有广泛实施价值的管理文件。

最后,评估体系设计不科学。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关键就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而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致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方法、规定、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大多评估方法采取定性,较少采用定量方法,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科学。同时,也尚未建立一套相应的严格规范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程序。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不完善

本文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机制,以便从体制、制度等方面来规范绩效评估行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很不完善。一是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二是评估机制滞后尚未形成集中、统一、高效运行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和工作机制,致使这项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当前,评估基本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既缺乏政府部门内部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绩效的自身评估,更缺乏专家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三是单纯地为了评估而评估,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与之相配套。不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特别是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在我国目前呈无序状态,政府、企业、协会都在进行。有些评估机构或部门对绩效评估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不明确,只是一味地进行优秀网站的排名,而对较差的网站却视而不见,不采取任何可有效的措施来激励和督促;有些政府在组织评测时,未与评测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未对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解释,没有告知评测的时间,更没有听取相关的反馈意见,不知道自己被测评,因此更谈不上改进和完善了。

三、解决对策

本文认为,要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建立正确的电子政务绩效观,而科学的绩效观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绩效评估基础之上。为此,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面临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研究,深化认识,确立正确的电子政务绩效观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有良好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作基础。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的领域,学者们就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模式、指标体系、评估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还很薄弱,能为政府设计操作性的绩效评估体系的专家十分稀缺。因此。要加强电子政务学科,特别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的研究和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2、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展开,评估指标在兼顾全面性的条件下,必须突出重点。首先,在绩效指标的设定方面必须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将组织任务具体化为组织目标,再将组织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绩效指标。其次,只有在指标体系中能够体现出不同阶段、程度及矛盾所构成的现状差异,才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并实现有效的引导作用。把握好绩效评估体系的理论共性及实践个性的矛盾,才能够将理论逻辑性和实践引导性充分结合,并建立起真正围绕电子政务最终发展目标的评估系统。再次,绩效指标的设定也要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与机构的业务性质相结合,才能建立客观且实用的指标体系。最后,还要注意指标的可行性,不能选用那些难以搜集、难以检验核实的指标,指标的测量成本和困难度应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应当经过被评估者的一定努力后就可以实现,如果不努力或不太努力,就不能实现。那些脱离客观实际,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仍然无法完成的指标,只能导致被评估者的弄虚作假。可应用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 Card,简称BSC)作为构建新的评估体系的工具。

3、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

首先,要建立与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规与制度。通过立法途径使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在法治社会里,一种活动、一项制度要想规范运行并健康持久,都需要赋予其法律的内涵。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快绩效评估方面的立法工作,尽快赋予绩效评估明确的法律依据,尽快使绩效评估从一种活动上升为一种科学的机制,通過科学、正确的评估促进政府问责性的提高、绩效的提高和政府能力的提高。从目前的形势看,电子政务要先行于其他政府项目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其意义将超出电子政务本身,将为其他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估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范式。

其次,强化第三方机构参与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建立多重评估机制。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必须明确谁来评估的问题,它决定了评估是否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建立多重评估机制,重要的是引进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评估,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电子政务绩效如何,不能只由政府部门自己来评价,也不能只由其上级管理部门来评价,还需要社会公众和独立的民间机构参与评估。

4、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框架构成要素

基于构建大部制背景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构建以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该评估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据,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整个评估过程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伴随着电子政务工作在全年动态展开的,在过程中进行戴明循环中的“监控和评估”,实现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和自我良性循环。同时,该评估体系自身也是个“小循环”,也需要根据评估工作经验总结,进行持续改进。

总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前存在问题与不足,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观,形成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绩效评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与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正确评价和肯定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绩效,帮助政府为进一步拓展电子政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强: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探讨[J].电子政务,2009(9).

[2]杨道玲: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信息界,2007(7).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高振峰 庄毅敏

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论文 篇3: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绩效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划分为普适性的政府机关绩效评估、具体行业的组织绩效评估以及政府专项绩效评估,评估主体可以是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的组织和权力机关评估、专业机构和业界专家评估以及社会公众评估。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各类主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传统的政府运作方式对公众参与绩效评估已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政府绩效评估手段,以电子政务为基础,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广泛、深入实施而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最终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

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基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评估体系中公众主体地位的缺失和政府运作方式的不够公开。

首先,公众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即使不是政府绩效最佳的评判者,也一定是政府绩效最终的评判者。运动员不能兼任裁判员,政府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政府的绩效怎样,不能只由政府部门本身来评估,也不能仅仅靠上级管理部门来评估。一个组织的绩效是由组织外部决定的,也只能由组织的服务对象——用户来评估。政府绩效必须由政府的服务对象——公众来评估,因为他们能够最直接、最真切地感受政府行为给自身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他们对政府绩效最具有发言权。但在最后的评估结果中,公众的意见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和表达,也仅仅是起到了一个参考的作用。

其次,政府运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目前,政府许多活动都处于不公开或半公开的状态,从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职责权限、权力运行乃至工作程序都很难为大众所知。

比如,在政府机关,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没有高度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有信息管理系统但不能提供评估项绩效的信息,又或者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以致资料丢失或者不完整。可获得的资料高度综合,资料含义随时间而改变,资料无法与特定的事件或顾客相联系,资料不精确,资料属于机密文件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从客观上都大大地增加了政府绩效评估的难度。由于所获评估信息的匮乏,公众也就失去了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的依据和条件。

政府运作方式的不透明必然导致其绩效评估过程的不透明,使得评估结果几乎是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公众参与了评估,也不清楚自己的意见是否被政府所重视和采纳,并作为确定其绩效水平的依据,更有甚者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都不予以公布,使绩效评估不了了之。

三大建议

基于电子政务,建立评估体系

(1)建立电子化政务管理体系

建立电子化政务管理体系首先要对政府传统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废除不适应电子化管理要求的运作机制和工作规范,构建合适的全新的工作流程。建立一个全国电子化政务体系网络的管理的营运管理机构,制定信息存储、交换、传递的统一代码标准、统一的电子安全标准、统一的术语标准,负责管理和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全国电子化政务管理的共建共享。

(2)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以电子政务为手段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公平性、独立性、量化性和可操作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在对以往的评估指标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整合评估内容,调整评估指标的分值设置,采用框架相似、细节不同的指标体系。在绩效评估指标设计上,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与实际生活贴近的语言表达,指标内容要多向定量化靠拢,易于公众作量化比较,以避免定性比较所带来的偏差和误解。

其次,评估周期则应主要以年度评估或季度评估为主。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形式化等问题,因此缩短评估周期是有必要的。

最后,评估的过程中关注公众的期望与需求,并对此给予积极快速的回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回应载体,使之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达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和谐沟通。

建立确保公众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长效机制

(1)以公众利益为重,树立正确政绩观

政府在权衡各方面利益、综合协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出的公共政策或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与公众的利益需求相一致。在新的指标体系中,要明确公众满意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社会安全等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指标。

(2)鼓励公众参与,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政府要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应予以鼓励和保护。在设计绩效评估指标时,不能只由政府官员单方面决定,除了要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外,还要广泛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对公众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最为贴切的评估指标,充分体现公众的满意和理解。可通过网络、媒体、专线等多种形式拓宽公众参与途径,使公众与政府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3)建立制度化轨道, 保障参与渠道畅通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将公众评估政府绩效纳入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同时,要有专门独立的部门监督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以保障公众参与渠道畅通无阻, 确保公众权利有效行使,防止政府部门之间互相包庇, 实施不力。对于以各种途径和名目妨碍公众参与评估或对公众评估结果置之不理、不进行整改提高的部门或官员要给予适当惩罚或处分。

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实现政府信息充分公开

(1)加强网站整体规划,推进层级建设

政府网站应建立在统一的技术构架基础之上,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维护,从而有效整合各部门网站的信息资源,实现各网站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应用,保证各子网站信息与主网站同步更新。根据公众和企业的需求重新组织业务流程,注重从整体上为社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

(2)将政府日常办公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

政府部门“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在日常办公、特别是应用政务内网OA 系统同时,凡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事项的信息,反映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基本情况的信息,行政许可设定的依据、实施过程、办理结果等信息,都要在同步履行信息公开审批程序,在电子公文、政务信息、应急管理等核心政务信息系统中进行“是否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标注,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并严格履行保密审核规定。

(3)将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

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清理行政许可项目、依据、主体,设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按照“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模式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重新设计与流程制订各个审批事项,将优化后流程固化到行政审批系统之中,加强政务资源的整合,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突破以职能部门为分类的流程管理方式,发挥业务应用系统的综合效益,打造新型电子政务流程,保障网上服务日益完善和丰富,开展“一站式”服务。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信息处理中心)

※链 接※

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先进的评估方式

在加拿大,政府除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支出内容格保密外,其他支出的使用去向都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的形式向广大公众和媒体公开,从而使公共支出资金去向和支付过程始终处于大众和媒体的监督之下,透明度极高。在英国和瑞典,评估机构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公共支出评估数据库,为评估各类支出项目的投入水平、效益状况和影响状况,开展历史的、横向的分析比较,保证了评估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美国政府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视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取向。联邦政府与各州、地方政府都相当关注公众参与绩效评估,强调与公众实现绩效评估信息的沟通。在凤凰城和印第安纳,州政府非常细致地设计了网络形式,来实现信息沟通。在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定期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机构绩效信息,并拥有一个全州范围的绩效信息数据库,每季度一次地向公众报告每一机构的绩效目标实现的数量与百分比,并专门提供一个用户容易掌握和使用的在线通道,通过该通道人们能够查看每一个部门、机构、项目的任何一项绩效指标,也可以察看这些组织或项目的每一个目标的绩效指标。

作者:火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流域调水试验考察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集团财务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