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2023-01-07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健康心理的完善, 人格的塑造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新课改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设计的改变提供了一次契机: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找一个平衡, 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一个交集。

1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

1.1 形式大于内容

现代化的工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能使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使学生兴趣盎然,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其作用实在不可低估。但在实际运用中, 存在使用过多过滥的问题:不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顾教材的实际情况, 只顾使用。有些教师对学生课堂发言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 表现在对学生的表扬过多过高, 鼓励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要注意适度。有些课堂学生发言话音刚落, 老师马上鼓励别的同学鼓掌, 有的一节课下来几十次掌声。但是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毕竟与娱乐节目有着本质的不同。有些课堂为讨论而讨论, 只是需要这个环节来展示学生是在“自主学习”。以上几种情况, 由于种种原因, 程度不同的在各校存在着。

1.2 以练考代授课

适当的练考对于巩固所学知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各种能力有训练加强提升的效果。但不少老师由于种种原因, 安排大量时间进行练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像诗歌鉴赏, 美文阅读及写作等, 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 是不能简单量化的。大量内容应安排对不同文章的品读鉴赏, 涵咏咀嚼, 玩味探究, 以期潜移默化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文理念, 提高其阅读、写作诸方面的能力。

1.3 重视工具性, 忽视人文性

由于语文学科兼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人文性的特点要求无法取代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隐性的, 是无法直接考核的, 他有时一鏻半爪体现在阅读中、写作中, 常常只见一斑而难窥全貌。工具性的作用是直接的, 显性的, 是可以量化考核的, 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在试卷上体现的分数, 因此, 在课堂教学之中, 一提到工具性, 说到语法使用, 老师们往往不厌其祥, 滔滔不绝, 因为其操作性强, 学生容易上手。一提到人文性, 人文精神, 老师们往往含糊其词, 语焉不详, 因为其不能马上带来实际效用, 学生兴趣不大。

2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2.1 各备课组要精诚合作

根据各校实际, 可责任到人, 一人一个单元文章, 或者一人一篇文章, 查阅资料, 撰写教案, 以这一个人为主, 其他人员参与辅助, 然后共同探究, 提出修改意见, 最终形成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共同教案。这样以来, 教案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既能取众人之长, 补一己之短, 又能有所侧重, 提高工作效率。此外, 在上完课之后, 及时写出教后反思, 进一步完善教案, 以期在下一轮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每学期把这些教案收集起来, 装订成册, 只需一年时间, 整个高中阶段的教案就全有了, 以后的工作只是再完善罢了。教材虽然有变化, 但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肯定是在的。如此以来, 就改变了过去那种单兵作战的局面, 使教学研究走向深入。

2.2 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课文, 教学模式也相应有所不同。

(1) 品读朗诵式。

对诗词教学, 对需要背诵的名家名篇, 可采用此种方式。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比如对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徐志摩《再别康桥》等, 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感悟作者语言之美, 体味作品意境, 领会和理解作品的旨趣。这样做对高考也有很大的促进:既能做好名句默写题, 又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既能有利于诗歌鉴赏, 又能有利于古诗文阅读, 一箭数雕, 何乐而不为?

(2) 以疑导读式。

针对社科类课文, 可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这样可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环环相扣, 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分析概括的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综合表达能力。比如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钱钟书的《伊索寓言序》,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这种教学方式要注意设置问题的难易要适度, 还要注意难易梯度, 以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为目的。

(3) 探究讨论式。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讨论式, 我们要挑选那些适合的文章, 设置需要探究的内容, 关键是课前的预习和准备。此种教学设计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愚公移山》在弄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讨论:愚公的其他选择?《孔雀东南飞》设置问题: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能否避免, 为什么?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 能引导学生深入理性思考, 长此以往, 对学生的正面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 作品鉴赏式。

让一些语文基础好的学生适当的就一些内容浅显的内容进行赏析, 从意象入手,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等, 逐步引导深入, 扩展到时代背景, 作者生平, 诗文风格, 同类作品。事实证明, 由于学生兴趣很浓, 往往挖掘较深, 索引材料丰富, 鉴赏完毕之后可由别的同学质疑, 再解答。遇到疑难, 老师再做点拨, 或留下问题让学生再思考, 不急于给出答案。久而久之, 学生不但兴趣浓厚且钻研质疑之风愈加浓厚, 当然以上所列模式可参互使用, 一节课可侧重于某一方式, 也可并用数种, 可依据教材情况灵活应用。

2.3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陆游曾说“汝欲要学诗, 功夫在诗外”, 要教好语文, 学好语文, 课堂自然是学语文的主阵地, 这当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课外。一个好语文老师要使学生形成大语文观, 行走坐卧, 不离这个, 处处留心皆语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 时事政治, 广告语言, 流行歌曲, 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影视作品, 社会焦点, 名人逸事都是我们作文的材料;高山大川, 名胜古迹, 日月星辰都是我们阅读的文章。数理化生中的相关内容, 政史地英中的有关知识, 不妨“拿来”, 为语文所用, 成为我们理论的依据, 当作我们写作的素材。如此一来, 才能真正地把语文学活学通。

3 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不断地总结, 不断地完善, 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只要我们能够开拓视野, 不囿于成见, 通过备课组之间的协作, 放飞学生的心灵, 语文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老师和学生将在课堂中释放自己生命的能量, 充分地享受语文之美, 获得心灵的愉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语文课堂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提出了品读朗诵、以疑导读、探究讨论、作品鉴赏等几种设计模式。要做好语文课堂设计, 需要我们备课组之间的精诚合作, 需要我们学生的大语文观。

关键词:品读朗诵,以疑导读,探究讨论,作品鉴赏,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 1981.

[2] 魏书生, 刘继才, 孟庆欣.素质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M].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7.

[3] 邓涛.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课堂设计探索[J].成功.教育, 2008 (11) .

[4] 渠东玲.新课程视野下有效课堂交往模式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0 (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细胞表面展示有机磷水解酶概况论文下一篇:幼儿园中的“小帮手”现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