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15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通过对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从中得出这些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师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

摘要:洪堡提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了一种经典,也是大学及学术职业的一种信念。可是,这种信念却一直受到现实与理论的质疑,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与矛盾。对于这种信念的背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大学组织层面,则主要是大学对“一流”目标的盲目追求、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的偏颇以及教学管理方式的制约等。为了改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我们需要进行大学组织制度的变革:重新厘清大学的使命,强调教学责任;重新界定科研的内涵,对科研实施柔性管理;加强课程建设,践行研究性教学。

关键词:教学;科研;教学科研关系;组织制度

文献标识码:A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最为核心的两项职能,二者的矛盾关系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共通性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对于大学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教学与科研关系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如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为改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变革,本文中,笔者仅以大学内部组织制度的变革为着眼点。

一、现实与信念的背离: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是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在1809—1810年任内政部文化教育司司长期间,依照自己的思想组建了柏林大学。在洪堡及柏林大学的影响下,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圣地,洪堡的理念及柏林大学的模式一并成为经典。洪堡认为,大学不是一个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地方,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带有研究性质”的高等学术机构。在这里,研究者和需要指导的研究者共同探索新知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教学与科研不是分离的,而统一的,是同一个过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洪堡及柏林大学的一个标志,也成为大学及学术职业的一种理想与信念。国外的大量研究也证实,学术人员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互作用。

可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信念也不断地受到质疑,无论是在洪堡之前,还是在洪堡之后。在大学发展史上,纽曼(John Henry Newman)無疑是一个重要人物。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地方,既是知识的集中地,又是讲授知识的中心。纽曼反对在大学中进行科研,坚持认为教学是大学的唯一职能。纽曼在《大学的理想》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是探索普遍知识的场所。这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而非发现知识,在于培育学生的理智而非技艺或道德。虽然在19世纪,洪堡的理念和模式取代了纽曼的理念,可是,一百多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曾经相统一的研究和教学又重新被区别对待,并分而治之,出现了克拉克所谓的“科研漂移”与“教学漂移”。近年来,这种“漂移”大有加强的趋势,如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3年发表了一份白皮书《未来的高等教育》,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互独立的两种活动,它们之间没有什么重要的联系,科研对于大学而言不是必要的条件,只有本科教学仍被认为是关键的。随着白皮书的发布,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更加集中了对一小部分大学的科研资助。这大大增加了大学被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可能。

在我国大学中,同样也存在现实与信念的背离。笔者最近一项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教师也普遍存在“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信念。教师们认为,虽然科研与教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但是二者却是统一和相互促进的。第一,科研对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科研成果可以充实到教学的内容中去。教学要反映科研的前沿,科研成果要不断地融入到教学中去。其次,科研能使教师对教学产生更大的热情。作为一种学术职业,教师都有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体验讲述给别人的冲动。教师的科研,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最后,科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研究体会及困难讲给学生听,学生会受到启发,其探究的兴趣也就发展起来了。第二,通过访谈,笔者发现教师们虽然承认教学对科研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要小于科研对于教学的价值。首先,教学可以促进教师已有知识的系统化。刚获得学位的新教师,其知识面可能集中到了某一点,但是,科研需要较为广泛的知识基础,教学则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其次,教学可以使得教师发现新的科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可以刺激教师寻找出新的科研生长点。最后,教学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有人甚至说人类已经进入“后喻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不断地创新,通过科研提升自身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成为教师开展科研的一种压力,教学促进了科研的开展。

国内外学术职业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我国教师同样感受到了现实与信念的巨大冲突。在我国大学中,因为大学发展定位不明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等原因,使得教学与研究的冲突愈演愈烈。第一,在盲目的、功利性的科研导向下,部分高校不顾自身的实力,鼓励教师“全员科研”。这不仅造就了大量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腐败,更为严重的结果则是侵占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第二,目前的部分高校没有激情和动力更新与创新教学内容,教师照本宣科,缺乏科研引导教学或促进教学的意识,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甚至是矛盾的。第三,教师间存在分化。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把教师分成了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一般被认为是那些教学能力强而科研水平低的教师,而专业课教师则相反。此外,还存在研究生课程教师与本科生课程教师之别,那些学术水平低、学术积累少的教师及年轻教师被安排教授本科生,而学术水平高、著作等身的教师则专门教授研究生,甚至只承担博士生的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中,还存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差别。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高年级的专业课,而年轻教师及学术水平低的教师担任概论性的基础课,其实,概论性的课程更需要学术积累。年轻教师由于资源、机会、资历等原因,被迫进行大量的基础性教学工作;而副教授、教授则不得不在强大的压力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很多老师说“教学凭的是良心,而科研则更多地是外部压力。”在压力之下,良心可能要被迫放逐了。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曾经是一种经典,至今仍是一种大学的理想和学术职业的信念。但现实似乎正与这种理想和信念相背离,渐行渐远。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重新“回到”洪堡,需要找出教学与科研分离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组织制度的制约:现实与信念背离的重要原因

导致“教学与科研统一体”瓦解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教授认为,导致教学与科研分化的原因,是政府和现代工业两方面的利益驱动使然。政府一方面急于解决经济、技术和社会问题,自然会寻求集中的科研中心以操纵和资助科研。另一方面,为了节省资源,政府也会把科研集中在少数高校。而工业界则更关心科研成果,不关心学校的育人使命。柳达维卡·雷斯特(Liudvika Lei-syte)等人从英格兰和荷兰的经验得出,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改革对大学研究与教学的分离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则主要从大学内部探讨其原因。具体到我国,笔者认为,教学与科研的分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追求“一流”的目标驱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民营化、竞争、战略管理、绩效等成为大学领域的关键词,追求“一流”、“卓越”成为一些大学的使命。在大学趋同化的作用下,大学领域普遍存在攀比的心态。“依靠大学教授的学术声誉、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活动的质量来提高大学知名度的传统途径依然被世界各地普遍认同和接受。”这就导致各个学校都试图通过加强研究能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各个大学竞相盲目追求自己学校学科门类的数量和硕、博士点特别是博士点的数量,以拥有学科门类和博士点数量的多寡来竞争和比较,以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的档次论英雄。学院争取升格为大学,普通大学则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教学研究型大学则争取成为“研究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整个大学群存在一股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整体迁移的冲动。在这种追求单向度的“卓越”的驱动下,一些大学舍弃了教育目标,教学成为了科研的附庸。雷丁斯(Bill Readings)认为:“追求一流”的观念在大学内部发展起来了——大学将“一流”确立为中心理念,而通过这个理念,大学得到了外部世界的理解。大学在获得外部承认的同时,却成为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也失去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信念。在追求一流的冲动下,科研受到了重视,挤占了教学时间与资源,甚至与教学相隔离。

(二)评价与考核机制的偏颇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大学开始实施教师聘任制,时至今日,聘任制已成为一种常规制度。聘任制的核心是教师评价与考核,而当前的考核却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效果。多数大学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时,以论文专著之多寡、优劣,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的数量为标准,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教师能否顺利晋升以及经济收入的多少。虽然,一些大学的教师聘任制管理办法都规定了“教学效果优良”是教师晉升的必要条件,可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教学业绩虽有影响,但不是关键,甚至无足轻重。第二,大学在评聘职称和对教师进行考核与奖励时,采用量化的办法,这导致了教学科研关系的失衡。由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性质不同,科研成果容易量化,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则难以估量。第三,衡量的方式不一。在对科研进行评价时,各学校普遍采取的是产出取向,以教师产出成果的数量和档次为基准,而对于教学,则采取投入取向,即基本上是以教师是否完成了工作量、是否遵守了教学秩序为基准,而不是以教学效果的好坏为衡量标准。

由于学校的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普遍重视科研,并以数量为目标,而轻视了科研的质量。对于教学,一些教师感觉能抽出时间上课已经不错了,至于以科研带动教学创新,就显得有些奢望了。因此,也就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甚至科研挤占教学时间、资源与精力的局面。

(三)教学管理方式的制约

课程与教学资源是大学教学最为重要的依托,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想媒介。可是,目前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及其管理方式却阻碍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第一,管理主体的行政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课程依然“首先是作为大学中教学的制度性规定的‘公共框架’被我们认识和发挥作用的”。国家设定了教育目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科目、教育内容及其学年分配、课时、教学方式等,几乎涉及学校课程的整个领域。而具体到大学内部,剩下的一点自由空间又主要控制在行政人员手中。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具体设计与选择的;虽然教师也有参与权,但往往仅限于具体教材和教法的选择。教师并不是课程与教学资源创设的重要主体,教师的科研很难融入到课程中去。第二,课程教学管理的形式化。目前,多数大学对于教学的管理,更多地注重是否遵守了教学规定、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没有更多地去关注教学的学术性和研究性,没有关注教师是否创新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重形式而轻实质。

课程与教学管理的不完善,使得教师没有机会参与课程创新,也没有动力参与教学改革,容易形成照本宣科的教学,而不是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教学注重过去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学生探索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三、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路径

(一)加强教学责任,强调育人使命

现代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阵地,还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教学职能之外,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地位日益凸显。这是大学地位提升的表现,可是,在这种地位的提升中,大学不能用其他的职能与社会要求,淹没甚至否定了自己人才培养的第一使命。大学离不开培养人,离不开教学活动。正如纽曼所说,假如大学的宗旨是科学上的发明和哲学上的发现,那么大学要学生做什么呢?在任何时代,教学都应是大学首要的任务,都是大学无法逃避的责任。加强大学的教学责任,我们需要做出调整。

第一,要提高教学的地位。在学校的政策上,比如教师的晋升、薪酬的发放及教师考核上,都要突出教学的重要性,把教学作为最根本的一个条件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个虚置的口号。博耶就力主:“凡是有大学生要教育培养的地方,都必须把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作为基本的要求。”

第二,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目前,一些学校虽然在相关政策上突出了教学的地位,比如在职称评定上设定了对教学的要求。如某高校规定:对于晋升教授而言,要“讲授两门以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主要专业课,其中至少一门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良好……”但是,什么是教学质量高,什么是效果良好,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很多大学的院系并没有建立对教学的评价制度。所以,为了切实加强教学的责任,应该建立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的评价方式。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的评价标准就是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否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测量,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

课题。在当前,学校应重视学生评教工作完善相关的制度,让学生真正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有评价权和选择权。通过学生评价,促使教师重视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注入教学热情,不断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结。

(二)重新界定科研内涵,实行柔性管理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除了要完成育人的责任外,还必须承擔起科学研究的职责,毕竟,科研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社会使命。即使是为了把教学做好,也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否则,教师“只能当搬运工,不研究,搬还不知道搬什么,如何搬”。(某教师语)但是,我们需要重新界定科研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科研政策进行调整。有学者指出,目前的科研存在着数量化的“形式科研”、故弄玄虚的“理论科研”以及注重经济利益的“效益科研”。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确定一种以质量为导向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富于教育意义的科研。要改变刚性的管理方式,对科研人员实行柔性管理。

首先,科研的内涵是丰富的,科研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博耶将学术工作划分为四个类型:发现的学术研究、综合的学术研究、应用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学术研究。四种类型的研究,既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又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博耶从理论上对“学术研究”概念的外延进行了拓展,将“综合”、“应用”、“教学”的研究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畴之中,并且与经典的“发现”研究相提并论,从而为高校科研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科研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科研成果不一定要发表,科研从本质上来讲,代表的只是一种“探究活动”。许多教师虽然也在进行科研,但其成果却没有公开发表,他们更多地是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科研成果,如与同事交流、向学生讲授,等等。

其次,高校科研应该是反功利化的,教师的管理应该是人性化的。科研是一种基于“闲逸的好奇”而开展的探究活动。目前,随着高校科研资助方式的变化,企业等更多地介入了大学科研资助体系,学术显得过于功利,过于强调其应用价值。但事实上科研需要“一种超脱的态度”。另外,大学的科研应该具有教育价值。我们访谈的一位教师就说:“如果科研对教学没有带来好处,那么就要思考一下这个科研的价值在什么地方。”高校的科研要与企业、研究机构的科研相区别,它的科研必须具有教育性,也就是说能与教学结合起来,能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结合起来。要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并将其作为科研的重要内容。如日本,在教师聘任中,对教师的第一条职务要求是“开展教育研究”。相应地,对于教师的管理,应该从学术职业的特性出发,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刚性的管理模式。否则,教师的科研便很可能是出于压力而不是兴趣,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评职称而不是为了学生发展。这样的科研,并没有多大的社会价值,甚至会导致学术腐败现象。

(三)注重课程建设,践行研究性教学

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课程的原因所致。目前,本科生的课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的教材化、陈旧化、统一化和理论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受到限制,个性化的、富于探究性的课堂教学很难实施。为了促进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可以参照马瑞肯(Mariken)等人的研究。他们在格里夫斯(Griffiths)研究的基础上,从两个维度即教学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观众还是主动的参与者、科研是强调过程还是强调内容,进行了课程的建构。最终得出了四种典型的课程:研究型课程(Research-o-riented)、科研引导的课程(Research-led)、科研为基础的课程(Research-based)以及导师制(Research-tutored)的课程。他们认为: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规模的院系可能更倾向于采用不同模式的课程,比如教师多而学生少的系可采取导师制的方式。但是,大学的课程取向整体上应该由科研引导的课程和科研导向的课程,变为导师制课程或研究型课程。这样的课程,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强调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这种参与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将科研活动教学化,即教师要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随时将自己的研究进程和结果作为辅助的课程资源,使自己的研究工作成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并以课内或课外的各种形式向学生报告。二是吸引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过程之中,使学生成为教师科研活动的学习者、合作者和监督者。

这样的课程体系就需要研究性教学与之相适应。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综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积极探索,强调将教学过程也看作是研究过程,强调科研过程是有效的教学环节等。教师需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度是通过责任、权利、利益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制度是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制度化形式,是思想转变为行为的中介。要回归到洪堡模式,消解现实与信念的背离与冲突,就要从组织制度人手。大学的组织制度分为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本文主要从内部制度作了一些探讨。而仅是大学的内部制度也已经十分复杂了,至少包括大学的机构设置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等等。这样看来,本文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要改善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大学组织制度的变革还要走相当长的路。

(本文是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非线性视域下的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特致谢!)

参考文献:

[1][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Fulton,O, , M. Trow. Research activity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74, 47(1).

[4][加]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M].郭军,陈毅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朱晓刚.我国传统大学课程观探析——历史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1).

[6][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与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7]刘莉莉.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再审视[J].高教探索,2000,(2).

[8]周川.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5,(6).

[9]刘献君.论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十个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注释:

①如Neumann,Brew and B0ud,Rowland,Jenkinse,Brew等人分别做的研究。

②2009年5月,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国内某著名大学的23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的方式为面谈。这些教师的职称结构是:院士1人,教授1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学科涉及到文学、哲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建筑学、机械、教育学等;年龄分布是:40岁以下的8人,41-50岁之间的为8人,51-60岁之间的1人,61岁以上6人。这次调查人数虽然不多,但代表面广,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

③参见L. Leisyte,J. Enders, H, de Boer的"The balance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Dutch and English universities in thecontext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reforms"一文.

(责任编辑:刘传红)

作者:张俊超 吴洪富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2:

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从中得出这些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师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关键词】物理学 毕业论文 选题 教育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近几年,笔者在指导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时发现,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选题呈现多样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热点。出现这种现象,既有考研与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学生的学习观与就业观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为最近几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数据来源准确,且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校地位(1980年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所以能基本反映全国高师院校中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趋势。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对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2012年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作了较详细统计,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表3。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涉及十几个小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小研究方向进行合并,可归类整理成“物理教育”“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应用物理”四个大研究方向。其中,物理教育包含中学物理教育、物理学史和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物理包含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普通物理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应用物理包含新能源材料、家用电器和其他。如“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除了传统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外,还涉足了物理学史研究方向和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为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24.4%、30.4%、37.4%,而选题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43.3%、40.2%、26.4%,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而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的特点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在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总人数的63.6%、78.6%、82.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学生研究热点的特点非常明显。

面对以上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新趋势,指导教师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褒贬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由于中学教师待遇较好,越来越多的高师毕业生想进中学工作,学生选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课题既实事求是,又能为将来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2)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材、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选题以中学物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当前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关注。(3)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论文学术性低,让大学本科学生去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会降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4)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只有几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时间,让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既不切实际,也无法写出高水平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

二 高师物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科研兴校”“科研促学”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接受,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一项必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受重视。物理教育研究是以物理教育现象和物理教育问题为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物理教育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探寻物理教育活动规律及其有效物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物理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它要求研究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高师物理学专业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不仅符合高师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应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2.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由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占了较大比例,这一项指导任务,单由几个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来承担难以完成,还需其他专业课教师也来承担才能完成。这就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轻视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观念,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另外,作为一名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即使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应时刻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也应积极参与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因为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学物理教师,高师物理学专业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3.因势利导,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第一,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参与物理教育研究。笔者建议在高师物理学专业大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在做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时,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有过做物理教育研究的体验,完全不清楚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与没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有直接关系。该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旨。如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价值;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论点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据的梳理;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规范、要求、修改等,从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同时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物理教育研究论文作为范本,在学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评析,诸如评析论文的选题与结构,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其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实践性等,以此给学生示范作用,从实践层面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第二,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做物理教育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深入物理教学的第一线。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物理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大四集中(或相对集中)实习的模式进行,时间一般只有6~8周,实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学物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及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时间短且形式单一的物理教育实习,是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笔者建议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高师物理学专业应让本科学生在大一到大四整个学习过程中尽早、多次、渐进地全程接触和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中(如在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正式实习等阶段中)感知、思考和深化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复杂性的认识,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开展物理教育现状调查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国外许多国家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师范生实习时间是72周,在较长的实习期间,学生能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教育实境和教学个案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选择课题、搜集数据、形成观点,以培养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总之,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铁成.物理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开慧.关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引起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3~95

〔责任编辑:高照〕

作者:孔胜涛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3:

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关系浅论

摘 要: 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物理教材资源, 优化物理教学情境,是通过物理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物理教育;关系

文献标志码:A

21世纪是一个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它需要大批的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才以推动社会的 可持 续发展,为此,科学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依据国际上科学教育界 的普遍观点,学生的科学素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二是 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由此可见,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 维方法。而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本文拟对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关系谈点浅见。

一、物理教育的本质

从广义上讲,物理教育是指学校的物理教育和社会物理教育的集合;从狭义上讲,物理教 育是指学校的物理教育。物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理教育是一门科学。物理学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定量化的具有方法论的性质的一 门科学,它被人们公认为是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教育还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 育,它所取得的成果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物质世界,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其次,物理教育又是一种智能教育。物理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 特有的一种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和体系不仅对物理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而 且对于整个的自然科学体系,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据统计,许 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化学奖、生物奖,甚至是经济学奖的学者中,有近一半的人接受过 物 理教育。这就意味着这些学者吸取了物理教育中的智能因素,并在其他的领域里加以灵活运 用,才有了非凡的成就。

再次,物理教育还是一种文化教育。广义角度上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 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同样,物理科学也能在长期的实验和实践中创造出大量 的物 质产品和精神财富,这些就形成了物理文化。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实验 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客观性”体现物理的“真”;通过物理研究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其 目的是 服务于人们,这就是物理的“善”;此外,物理语言、公式及图示等还给予人们思想、感情 上“ 美”的熏陶。基于上述观点,物理具有真、善、美的属性,因此,说物理教育是一种文化 教育是恰如其分的。

二、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高速发展造就了今天的生活并推动了生活的现代 化。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物理素质的人才去推动,这就要求物理教育要 培 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物理人才,因此,物理教育也就成为我国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1.物理教育与人文科学素质教育

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 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思维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质、职业道德 ;获取渊博的工、文、哲、美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成为高素质的人才。物理教育要充分体现 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要从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谈起。教师是知识和文明的 传播者, 他们把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人们积累的优秀经验和一定的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使学 生在接受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创新,继承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为社会的发展 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在物理教育中普及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 前提。其次,用科学家的人文素质来感染学生,从而在物理教育中体现入文科学素质教育。 目前的物理教育主要是以课程教育为主,对于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的人文素质养成很少涉 及。因此,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适当地给学生讲述物理概念或者规律的形成背景, 讲述与理论有关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将科学家的人文素质形成过程体现在教科书以及教学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物理教育与创新科学素质教育

创新素质教育同样也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让学生建立起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存在于物理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创新思想是人们在不断探索客观 事物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不断地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思想,才能不断地产生新思想、 新观念。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是在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失败中,也就是在不断地继承 、 摒弃和创新中才有了惊人的成就。创新素质不仅仅是让学生们都具有创新的精神,更重要 的是,还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因此,物理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树 立 起埋头苦干、顽强追求的精神。爱因斯坦曾说:“上帝在分送礼物时是毫不宽容的,他只给 了我骡子般的顽强。”创新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推理、物理的形象思维 、认真严谨的求实态度,加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形成的。

三、通过物理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1.充分利用物理教材资源,培植学生的科学素质

(1)依赖物理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元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潜能的开发

教材不仅是理论和知识的结合体,同时也是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及促进其个性发展的载体。 物理教材渗透有许多科学素质教育元素,在物理教育中,利用这些元素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 素质的发展。比如,利用教材中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和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来推动理论和 实 际有机结合;利用教材中图表的形象和有趣的功能,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对理论 内容的学习兴趣,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除教科书以外,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个性的 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以物理学史为主线开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

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自然事物客观规律的直接反映,因此,在物理学发展的 进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其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概念形成 与规律建立过程中所隐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教师讲述物理理论,或以讲述物理学家的 研究事迹以及他们的爱国故事,或以介绍历史上物理学家对科技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等各 种教学形 式,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以物理学史为主线开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一方 面,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 情、自尊心、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优化物理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研究表明,物理教学情境与教师考察知识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显 然,基于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考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对物理情 境进行优化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比如,通过“诱导—引导—疏导”,对物 理教学情境进 行优化,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科学素质的教育目的。诱导是指通过发 掘 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探求科学知识和参与实验活动 成为学生的需求;引导是指教师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用适当的方法引导 学生一步一步地主动去接近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以达到自我开拓、自我 提升的目的;疏导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者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是受到挫折时,教师 要及时地解答疑惑,疏通障碍,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物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推行科学素质教育,就应该把物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人 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素质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是和物理理论和实验训练结 合起来的长久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将科学素质教育渗透在物理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同 时在物理教育中要很好地体现科学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充分发掘优秀教材的基础上,选 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坚持以科学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发挥我国教育的特色,不仅能够实现 物理课堂教学的突破,而且将会推进整个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冰.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2]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慧君,张志钰.物理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04(2).

[4]杨明智.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3).

[5]黄耀清.课堂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6]谢开.比较中外大学物理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09(20).

[7]王同.素质教育与物理教育[J].教学记忆,2009(7).

〔责任编辑:姚 丹〕

作者:杨 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教学改革下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教研员职能转变路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