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期博物馆的展览与文物活化

2022-09-14

博物馆是人类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场所, 也是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运用,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博物馆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重要地方。而新时期, 新媒体的引入, 给博物馆的展览和文物的活化带来了全新的方式, 打破了人们心中对博物馆古板、呆闷的印象。人们通过观赏活起来的文物, 实现了感官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熏陶。

一、新时期博物馆展览的特征

新时期, 新媒体的运用让博物馆展览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和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特征。

过去, 博物馆藏品展览主要是人为解说, 缺乏动态观赏性, 游客通常只能通过玻璃观看文物并听解说员的解说。无法真正的感受到文物的本质以及所代表的丰富的意义。而新媒体的运用将博物馆文物动态化、有声化。不仅让展览更加有趣, 而且也能更好的激起游客的好奇心, 加强对文物的了解。比如:运用三维虚拟模式将文物进行立体展示, 并增加了不同的色彩, 将其动态的展现出来, 便极好的丰富了展览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这种动态的展览, 同时运用现代科技, 让游客与文物的互动性大大增加。比如:运用红外线光感感应, 触屏互动技术, 实现了文物与游客的互动。因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极大的提升了博物馆的客流量, 也扩展了游客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交流, 博物馆管理人员可更好的修正展览中的问题, 不断的提升展览水平。

过去, 博物馆文物展览主要靠讲解员的解说, 但, 讲解员数量有限, 参观者即便去到博物馆, 也不一定时时都能听到讲解员的解说。很多展品还是只能走马观花看一眼, 并不得其意。而新媒体的运用, 在特定环境中, 参观者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以及直播等方式, 就可以观赏文物。且并不一定需要亲临现场, 便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的文物。同时, 还能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与其他参观者进行交流。

二、当前博物馆展览与文物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 展览目的不明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引进, 博物馆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 注重将新媒体展示技术整合到藏品的展示中。其创新性是无可置疑的, 但是, 高科技所展现的只是单纯的技术, 并没有将文物本身的内涵充分展示出来。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 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文物, 但是游客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对新媒体技术的好奇方面。这就与博物馆展览最初的目的相悖了, 失去了博物馆真正的社会价值。所以,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应充分结合展览的目的, 与博物馆的实际情形相结合, 恰到好处的运用新媒体技术, 实现目的明晰的文物展览。

(二) 展示内容不够丰富

新媒体引入博物馆展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与创新, 这是吸引参观者最直接的原因, 而由于技术与学术融合度的不足, 新媒体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很多博物馆并不能将古典文物的内涵与意义展示出来,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游客的理解方式, 让展示内容呈现出片面性, 导致学术性不足。对于希望通过参观了解文物内涵知识的游客, 是缺乏学术性知识的。

(三) 新媒体设备未成系统, 稳定性不足

当前, 博物馆的展览, 均普遍运用新媒体技术, 基本上是新媒体技术支撑起了整个博物馆的展览运行。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同时运作, 在稳定性上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保持博物馆如此多的软件和硬件同时运行, 且不出错, 不影响游客观赏, 需要保障设备稳定性强, 最好能建成一套统一的集成化系统。

三、博物馆如何搞活藏品陈列展览

(一) 重视展览陈列策划

实践经验证明, 能够引发大范围内社会反响的展览陈列, 都是经过前期精心策划的。只有精心筹备和策划, 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前来参观, 并引起文化轰动。比如:近期播出的《国家宝藏》, 采用电视媒体、新媒体以及线下展览的方式, 将一些国宝级的文物, 通过演绎, 追溯历史, 阐述文物发现和流传的轨迹, 将一件件静态的物件, 展示得生动而又引人入胜, 具有极高的艺术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

优秀的展览陈列策划也是提升博物馆文物展览水平的关键点, 它不仅需要高水准的策划人, 还需要大胆的创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策划者不仅需要拥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背景, 还需要了解博物馆的馆藏状况、相关的同行文化资源并熟知展览陈列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运行规律。有了好的策划创意, 还需要拥有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强大的执行团队。因此, 博物馆需要激发内在的人才力量, 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并建立起相应的策展机制, 保持博物馆展览工作的稳定进行。

(二) 注重游览者的参观体验

要搞活博物馆的藏品陈列展览, 还需要以人为本, 注重观众的参观体验。观众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主体。好的展览不仅可以让观众领略文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 感受到科学、艺术的价值, 还能够有效启发观众, 令其获得远远大于展览本身得收获。

博物馆的藏品均具有丰富得历史人文价值, 展览陈列通过有效的主题组合, 将藏品高质量的展示给观众, 体现的是博物馆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一个展览, 最重要的是要特点鲜明、主题突出, 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行动。

(三) 注重展览的配套项目跟进服务

如今, 展览并非仅是一个单纯的展览陈列, 它延展出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比如与文物藏品相关的一些画册、书籍和物品等。旨在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工艺以及培养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比如:专题讲座, 相关的主题学术研讨会、课题研究或其他的互动体验活动项目。比如:上海嘉定建县800周年主题活动展, 嘉定博物馆策划了“风雅练川——嘉定明清书画展”的主题展览活动, 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气息。同时还策划了一系列配套系列服务, 比如:“带你去看展——专家眼里的展览”“气韵生动——古琴蒙训班”等, 有效推动了人们对嘉定的了解, 并对市民朋友深入了解嘉定地区的书画艺术成就和发展脉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有效运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博物馆展览陈列也越来越普遍, 其具有的娱乐性、新颖性和较强的视觉冲击性都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展览陈列越来越生动。而博物馆展览陈列不仅仅需要注重新技术的使用, 还需要注重对文物本身信息的呈现。文物的历史, 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时代特征、技术、工艺等, 均有着自身的属性, 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技术, 将文物的内涵通过幻影或者图片向观众展现出来, 将是博物馆搞活藏品展览的重要环节。比如:通过一个幻影, 讲述一个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 便是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而故事本身应与文物相关, 且具有历史考据。

(五) 注重特色文创产品的推出

博物馆免费开放全面启动之后, 去博物馆游览成为公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们, 喜欢这样的文化休闲方式。走进博物馆, 参观陈列展览, 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得文化体验。而博物馆可根据自身的特色, 推出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和文化纪念品、文化创意产品等。不仅有助于向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还可以成功输出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特色文创产品推出的重要意义, 不仅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 还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认同感。

四、总结

新媒体环境下, 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潮流, 且不忘博物馆本身的社会价值, 向观众输入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广泛的传播出去,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摘要:博物馆承载着历史, 担任着教化于人的社会责任, 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仅给博物馆展览带来了新的挑战, 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新时期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展览的特征和遇到的问题, 并探讨如何更好的搞活博物馆藏品展览陈列。

关键词:新时期,博物馆展览,文物活化

参考文献

[1] 连晓芳.用科技手段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N].中国文化报.2017-04-04 (006) .

[2] 马一兵, 盘秋红.探索“互联网+陈列展览”融合发展[N].东莞日报.2017-03-27 (A02) .

[3] 郑奕.博物馆借助媒体平台“让文物活起来”[N].社会科学报.2018-01-18 (00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戴帽工资”问题治理对策研究下一篇: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软件企业税收筹划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