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进校园范文

2022-06-28

第一篇:小学国学进校园范文

小学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

诵读国学经典,构建书香校园

——***小学“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水平的艺术造诣,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熏陶感染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学区中心校 “国学进校园”活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人文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在几年来我校“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我校2014年开展了《千家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作以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二三年级:

要求熟读、背诵《千家诗》,知道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种形式,做一个爱读诗、会背诗的小学生。

四五六年级:

要求熟读、背诵《千家诗》,并能理解意思,感受中国文化的韵律美,初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积淀精神粮食。

二、主要措施

(一)学校层面

1、为国学教育营造一种氛围 注重对学生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教育。特地设计相应铃声和背景音乐。在大课间操时,播放国学经典朗诵片段;平时课间播放传统音乐。放学时段播放国学经典片段诵读和传统音乐。校园中的任何地方都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基地,各教学楼、走廊、楼梯间等,都积极营造国学教育的氛围,成为国学文化的展示区域,使学生在校的每一天,无时无处都浸润在国学教育的和风细雨中。

2、为国学教育创造多种条件 (1)为教师制造读书的条件

学校为教师订阅各种报刊杂志,为教师创造各种条件;文化引领,提升教师的修养,促使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意识。通过讲座、交流,提高师德。学校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

在阅览室中不断在充入经典书籍,让学生有新的内容可看、可读;为学生准备图书借阅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地借阅经典书籍。

(二)教师层面

1、每位教师能熟读国学经典,任课教师要对国学经典篇目要深入研读。

2、开展写国学座右铭、劝诫书、创新语等活动,活用国学经典,从而更好的实践,起到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学生层面:

1、通过开学教育,发起学习背诵《千家诗》的热潮。

2、开展“诵诗会”等主题队会。

3、各班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或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深层认识。

4、活动成果展示,催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性循环。

(三)开展一系列以国学为中心的活动

1、将把《千家诗》诵读纳入校本课程中,安排课时进行学习。

2、学校将开展 “校园小诗人” 的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3、利用校园广播站时间播放《千家诗赏析》录音,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古诗之美、古典文学之美。

4、学校于每年

四、五月和

十、十一月组织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月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5、各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出好相应的板报,让每个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三、活动效果

通过对《千家诗》的朗诵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诗歌,了解体会到了古代的文学风采,积累了文学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2014-7-16

第二篇:小街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经校领导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系统地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小学生为对象,以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国学经典为内容,通过诵读、理解和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兴趣,增进素养,从而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健全人格、开发潜能、奠定文化底蕴的目的,为其成人成材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活动。

三、课程目标

第一,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

第二,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

第三,提高学生国学经典的素养。

——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四、具体内容

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臵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我校将征订国学教材,教师依据国学教参为指导授课。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册:《弟子规》

第二册:《三字经》

第三册:《千字文》

第四册:《笠翁对韵》(选)

• 第二学段:四书阶段(中年级)

第五册:《论语》(选)

第六册:《论语》(选)

第七册:《大学》(选)、《中庸》(选)

• 第一学段:蒙学阶段(低年级)

第八册:《孟子》(选)

• 第三学段:子、史、集阶段(高年级)

第九册:《老子》(选)

第十册:《庄子》(选)

第十一册:《史记》(选)、《资治通鉴》(选)

第十二册:《历代美文选》

五、基本原则

1、示范性原则: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修养自身为本,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2、力行性原则:对《弟子规》的内容,重点落在师生“力行”,学习时要联系学校师生实际,对应弟子规内容,制定出品德、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校规班规,师生共同遵守,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3、自主性原则: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除统一读本外,至今广为传诵的古代诗词、散文名篇也可适量纳入计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除弟子规外对其他经典内容不要求理解。但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 2

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承认学生在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实施

1、一堂国学课会有哪些教学环节 六个教学环节: ①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开门见山、生活情境、背景介绍、兴趣游戏) ②课文新授

(展示学习内容和解决诵读) ③理解感悟

(每有会意,不求甚解;有所领悟,有所体会;联系生活) ④拓展延伸

(古代文化知识、古今中外文章,语文教材课文,思品课文)

⑤总结升华

⑥复习温故

2、一堂国学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1)诵读化。以朗读、背诵为主,理解为辅。

素读:本色地读、纯粹地读、不求甚解地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

方式:多种形式。 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

女生读、PK读……

悟读:有感悟地读、用心地读、边读边思考。 “心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悟读”三境界:

①“悟”文义,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

②“悟”含义,揣摩、品悟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

③“悟”今义,领悟国学对自己学习生活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 2)情境化

源于人们“触景生情”的心理现象,通过情境的模拟和创设,意境的营造和烘托,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强化现场意识,将自己的身份主人公化,从而,在意会中领悟,在审美中陶冶,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如:优美的古典音乐。气韵生动的国画,鲜活有趣的故事, 具体实在的生活等创造情景。从而达到:兴趣——情趣——理趣——志趣

3)故事化:抓住天性,引入故事,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哲理。 4)生活化: 就是国学教育生活化,让学生把学国学与学做人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躬身实践,使所学的内容化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准则,从而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生活化是国学教学中最为生动和有意义的环节。国学无处不在,国学无处不用,这一“致用”的过程使国学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焕发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出国学教育的活力。

七、基本方法五

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教学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度讲解,注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身体力行。

1、每日一读。每天定时安排10—2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教学以语文教师为主。要求写简案。

3、师生同读。老师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

4、适度讲解。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文意和词句教师可适度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必要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对经典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即可视为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与学习盘锦教育经验相结合。盘锦教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施模式,国学经典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则充实了其内容,各学校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每日格言”、“一分钟记忆”、“一分钟演讲”等措施学习巩固,通过“班务承包”、“日清周结”等方式检查监督,使学习经典成为学校常规活动。

学习国学经典要融入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校园剧、辩论、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

八、考核评定

1、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成果评价:政教处要制定相关评价制度,通过比赛、验收国学对学生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作用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对各班级学习的成果评价:每学年政教处组织一次全面评估。另外每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校成立“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

组 长:夏昌富

副组长:刘琼芬 饶新明 刘宗权 岩 三 张勇光 成 员:陈国辉 徐国飞 罗宗旭 各完小校长及村小负责人 各完小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整合教学处德育处职能,吸纳班主任、语文教师为骨干,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2、课程保障

(1)各学校要将学习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课。

(2)利用早读课堂进行五分钟经典记忆。

3、教研保障

各学校要把学习国学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原文理解有歧义的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

4、活动保障

学校要围绕学习国学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经典的魅力;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街小学

2013年8月20日

第三篇:国学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校园,知礼明行伴成长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正处在记忆力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传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不仅不会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提升孩子们的个人文化素养。为了进一步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古宋乡堤口小学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计划,学校在初级阶段主要实行的是浸润式教育,利用校园广播每天反复的播放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内容或一些经典的音乐曲目,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毫无负担的情况下感受经典,以取得耳熟能详的效果,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记住,尽管他们现在还不太能完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但是先记住,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以后再反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自然酝酿发酵,孩子们必然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我们知道,“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开始容易实行难,在短时期内肯定不会看到什么明显效果。但事贵在坚持,堤口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坚信,经典诵读会象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一片生机,他会时时唤醒学生们创造的灵性,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激情,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经典诵读打造了充满 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儒雅气质,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第四篇:国学经典进校园

诗文翻唱歌曲安排表

宁远小学少队部

中午播放

弟子规我中华礼仪邦人之初如玉璞三字经华夏史似长河好儿女细思量

课外活动时间播放

星期一

儿童歌曲-长歌行儿童歌曲-长相思儿童歌曲-出塞 儿童歌曲-出塞儿童歌曲-村居

星期二

儿童歌曲-读唐诗儿童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儿童歌曲-江南儿童歌曲-静夜思儿童歌曲-悯农 星期三

儿童歌曲-明日歌儿童歌曲-七步诗儿童歌曲-清明 儿童歌曲-相思儿童歌曲-晓窗

星期四

儿童歌曲-寻胡隐君儿童歌曲-登鹤雀楼

儿童歌曲-一字歌儿童歌曲-咏鹅儿童歌曲-游子吟

第五篇:国学经典进校园总结

高公学区中心校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

工作汇报材料

高公学区中心校 2014-11-26

1

高公学区中心校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

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具体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成立了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

2、拓宽领域,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学校要求所有在校学生都要完成《三字经》的背诵。

4、践行《弟子规》。把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通过宣传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形式要体现出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5、为了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学校举办了“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的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6、为把国学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课,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利用大课间时间,全校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教育的方式尽量多样化,既可以熟读成诵,又可以灵活处理,增强趣味。比如把《三字经》、《弟子规》设计成手抄报,把一些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回报父母,感恩家庭等,这样使经典教育活动生活化、生动化、趣味化,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的要求

3月份:要求学生在读熟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经文意思。 4月份: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

5月份:举办一次国学板报展览。

6月份:根据学习内容,开展一次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两次以学习国学经典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主要措施

3 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落实、实施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平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检查、总结、评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四、主要成效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各项国学活动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

4 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3、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通过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五、存在问题及工作思路

教然后知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1、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的接触时间不是很长,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2、关注国学教育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3、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

5 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

一学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高公学区中心校

2014.11.26 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的奖惩制度范文下一篇:学习安全生产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