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思路研究

2022-09-12

1 更新理念,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首先必须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当代大学生追求平等, 崇尚个性自由, 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那种传统简单的说教、生硬的灌输、强制接受的教育模式效果是不明显的。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始终保持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关系, 以全面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态度, 运用情感感化的方法,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其次必须确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宗旨。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 一切为学生着想,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发展观, 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把教育引导学生与切实服务学生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变“做学生工作”为“为学生工作”, 急学生之所急, 想学生之所想, 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 在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学生, 为学生排忧解难, 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切实为学生服务, 引导学生的个性和群体共性和谐发展。

再次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大学生是有自我意识、自我需要、自身利益考虑以及自我价值选择的生物个体, 即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人, 具有社会人的角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成分多元化, 经济利益差别化以及学生自身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不同, 必然带来学生的价值选择多样化。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普遍增大的情况下, 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成才、理想与现实、人际交往和求职择业等方面反映出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而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在共性和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上, 却很少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相融合, 忽视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 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鼓励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应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 强化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作为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的社会性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过去, 大部分高校只注重知识教育, 忽视素质教育, 培养出来的人才, 尽管知识水平较高, 但综合素质仍然欠缺,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其地位应该得到进一步增强, 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素质教育达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那么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也将会实现。

强化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建立全面、科学、人性的人才观。传统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必须改变,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看学习成绩、考试分数, 更要看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 把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其次, 以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为切入点, 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提高文明素养。今天的大学生正处在我们国家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贫困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作为社会知识层次较高、认知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 大学生自然是最先进、最积极的变革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理所当然应该率先在人的个体素质发展方面做出表率。在人的综合素质中, 基础文明是最为基本的素质。基础文明是大学生掌握高层次文明的前提, 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适应现代社会的基础。但由于当代人学生成长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所受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知识教育、智力教育, 对文明的教育、人性的教育和人格的熏陶接受得较少。加上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社会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引起的复杂社会现象, 都不可避免地在成长中的年轻人身上打上深深烙印, 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因此, 知识文化的拥有程度与文明修养程度不相协调的现象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有明显反映。

3 完善制度,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和谐开展, 还必须营造相应的制度环境。具体而言, 我们应该逐步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责任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监督规范制度。当然, 制度要素的建立以及与该项工作有关的协调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长期不懈地努力, 并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而系统的过程, 我们必须有科学的前进步骤和有效的推进手段。只有这样,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走上一体化、规范化与系统化的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首先, 应逐步建立规范并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具体而言, 第一, 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目标定位和标准体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首先科学而合理地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各高校根据此方案确定本校的质量目标和标准体系。第二, 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通过建立校内外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回避制度、抽查制度, 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从而有力地维护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独立性和严肃性。第三, 建立科学全面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 不仅可以保障管理者实现预期目标, 还有助于考察被评价者的现实能力和内在潜能。绩效考核涉及到评价理念、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 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过程。第四, 完善周期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学校应逐步建立长效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使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从而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监控力度。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大学生的协调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瓶颈。近年来, 在高校中学业困扰、经济困难、心理困惑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重要原因。为此,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 具有强健的体魄, 又有健全的心智。”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决不能忘一记或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 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精神疾病的防治, 更重要的是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和实践, 己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在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及教育活动的开展方面, 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是, 现在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一些地区和学校对这项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还有些人在认识上模糊不清或者在实践中存在偏差。为此, 我们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促进大学生的协调发展。

首先,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而这个目标的实现, 必然以学生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否则, 我们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使学生全面发展也将成为空谈。科学发展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其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工作。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预防心理问题与发展学生心理潜能为宗旨, 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的重要措施, 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较多的或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如学习障碍、考试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教育, 把理论与学生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通过个别面谈, 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通过心理测验,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坚持追踪调查;通过团体咨询, 改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心理治疗, 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症状。要特别重视做好有心理困惑、经济困难和学业困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

再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由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 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干部及德育教师组成。这是一支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队伍, 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学生政工干部更要自觉学习心理学等知识, 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行为, 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区别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 并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处理学生中的问题,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如在开展活动时, 创造条件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一旦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 就会有成就感, 这种激励会转化为一种内驱力,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为研究对象,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的思路和方法,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文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剖析[J].科技资讯, 2009, 11.

[2] 吴运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9.

[3] 齐凤辉.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科技成果管理研究, 2009, 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创新分析下一篇:脱盐水生产中蒸汽冷凝液的回收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