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营造及材料选择研究——以客家土楼为例

2022-09-14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 地域广阔且跨越多个纬度, 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很大, 因此在漫长的营造过程中, 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民居形式。因为它是最贴近生活的建筑形式, 出发点往往是实用及方便, 因此更能体现真正的建造技艺。

在这些住宅中, 有一个独特的成员, 它静静矗立于深山之中, 保护着它的居住者--它就是土楼。土楼, 顾名思义, 集土成楼。土楼的历史, 与客家人的变迁密切相关。原居中原腹地的客家人由秦汉始向南迁, 并建造具有防御功能的“堡垒式”住宅, 因而成为土楼。如今,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 江西以及广东地区, 保存以福建土楼最为完整。这颗藏在山林中的瑰宝于2008年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给中国民居文化增添了一抹色彩。

土楼虽然藏身于与深山密林之中, 但由于居住人民都是中原人的后代, 都保留着中原人群居的习惯。不同的是, 居住在都城的人们, 不需要随时提防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的敌人, 所以四合院的构造并不不像土楼那样完全封闭。土楼与四合院的高度也有较大差异, 土楼多为四至五层高, 而四合院以一层多见, 整体比较低矮。地理环境及气候差异造成两者在建造时更贴合人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 等级森严、秩序严整这些都城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赋予了四合院“方正”的外观及层层深入的内部结构, 与圆形的土楼所渗透出的“天人合一, 你我平等”的思想形成对比, 使得两民居在外观上有所差异。土楼与四合院, 同中存异, 异中有同, 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土楼的功能主要分为两类:对内居住与对外防御。土楼最外环按纵向平均分配给每一家, 体现出平等的原则。从下往上, 一层多为餐厅与厨房, 二层用作谷仓, 三层及以上用作卧房。在层与层的分割处设有斜坡式晒台, 多用作晾晒衣物粮食。由外向内, 内环建筑祖堂较低矮, 围合面积较小, 是用于祭祀祖先, 朝拜有功劳的先辈的地方。除此之外, 在整栋楼的正中央, 会有一口水井。水井是人们生活中所需水的来源。在大山深处取水不易, 逢雨季时人们将顺着屋檐流下的雨水聚集到中央水井中, 以供生活使用。土楼的防御特色之最在于平均分布、内广外窄的窗, 这种窗从内向外看可以窥清外部敌情, 全方位无视障点。而敌人欲从小窗口将箭射入火炮打入, 将是一件难事。土楼地基由近人高的卵石砌成, 也是为了防止在攻击中土楼被轻易摧毁, 主体围物的外墙厚度一般为一米左右, 其墙体外皮是由约半米厚的砖石包住内侧的土坯, 这样墙体强度更高, 能经受更大打击。土楼里的人们, 既需要正常生活, 又需要抵抗外侵, 于是凭借着智慧与大自然提供的材料, 创造了集生活与防御功能为一体的稳固结构。

独特的材料及造型, 决定了土楼本身独特的结构形式。土楼是对称布局。其中大门、门厅、天井、祖堂严格分布在其中轴线上, 横屋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在土楼建造初期, 会确定全楼的中心。确定了位置后, 下一步就是挖槽筑基。土楼地面以下的基坑, 深度在三米左右, 通常用大块卵石相互挤紧, 以确保地基稳固。地面上层的地基出于防洪防潮的角度考虑, 一般采用小石块堆砌而成。

地基打好后, 夯筑土墙是建土楼最关键的环节。土楼最具特色的便是其“土”墙体结构。四层以上的土楼, 底层墙体宽近两米, 向上依次递减, 顶层的宽度不少于0.4米。这种下宽上窄、下重上轻的结构形式不但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 而且可以避免在地震情况下, 建筑物整体发生破坏性形变。夯墙时, 在围墙中等距离放置木棒, 使其一头嵌入土墙中, 铺设楼板时便可有较好的承重效果。楼板由长木板横向铺于木棒上, 并用竹钉固定。房间之间的隔墙, 也是按照等圆心角间隔修筑。隔墙多由木骨架支撑。

整个建造过程由底层夯好顶层墙之后, 便开始加盖屋顶, 一般都设两米以上的长屋檐, 防止雨水打湿土墙。在屋架椽木上钉上杉板, 杉板上再钉沿坡度方向的顺水条, 其上固定横向挂瓦条, 然后利用瓦片后部的倒钩钩住挂瓦条。

在主体土楼基本完工之后, 需要装楼梯, 做栏杆, 隔扇, 等古朴典雅的内饰。同时挖门洞, 砌水沟、铺天井等也不可少。土楼看似“土”, 其结构却十分复杂。石、土结构厚重稳固, 木架结构精细轻巧, 共同组成这屹立百年的古民居。

土楼在空间上多为集群分布。以单栋楼来说, 外墙一般全封闭呈环状。土楼虽坐落于深山中, 但其外部空间一般开阔无树。若被密林环绕, 敌人便可轻而易举地爬树进入, 攻占土楼。土楼内环开敞, 无论在几层楼,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目睹中心空间的全貌, 体现了平等的思想。从中心空间仰望, 各层层高随功能的不同而递减, 一二层层高在4-5m, 从三层往上层高约3m, 内环水平空间用走廊相连接, 同层所有房间串为一个整体。而纵向的空间用楼梯连接, 一栋土楼一般有两处楼梯, 对称分布, 使得层与层间得以相通。正中央的祖堂构造因不需要起到防御功能而非封闭, 有些呈环形, 有些呈四方形, 与四合院相仿。因祖堂在人们心中地位较高, 所以层高多在5m且为单层建筑。土楼的空间构造, 既保留了中原文明的部分特点, 也与生活、环境及需求相适应。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讲求就地取材, 打地基时一般选用大块卵石来砌筑。卵石具有抗压、耐磨, 耐腐蚀的天然石特性, 是一种理想的打地基材料。地面以上的部分开始, 比较早期的土楼直接夯筑土外墙, 后期为了保护墙体免受雨水的侵蚀, 在正式夯筑土墙之前都会修砌一圈卵石组层的围墙。

土墙所用的土的选择, 必须经过配制, 复合, 发酵等工序。普通的发酵土是指土、石灰、砂三种成分的组合, 而特殊配方中添加了红糖, 蛋清与糯米等黏合性好的材料。主体土墙不仅可以承重和保护, 更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能使屋内冬暖夏凉, 为人们舒适、长期居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土楼外部靠土支撑, 内部则靠木。木多为杉木, 木材纹理直, 结构均匀, 材质较轻, 易于干燥和加工;树干部分通直, 易于制作板材。除此之外, 杉木中分泌的“衫脑”即树脂, 能抗蚁蛀, 这无疑是建造的最佳材料。在楼体完工后, 客家人会在杉木表面涂以涂料, 形成保护膜, 能阻止杉木被破坏, 同时也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

土楼的木结构的连接除采用自身榫卯结合外, 都采用竹钉连接。老竹于冬天砍伐, 粗加工成钉之后, 放在铁锅中加生黄土及少许食盐炒至干燥变黄, 这样使竹钉异常坚硬, 这也是土楼永久长寿的关键因素。

在木架搭好后, 最后是顶上铺瓦。瓦以粘土、泥料经处理、焙烧而制成, 颜色为灰蓝色, 具有收集雨水, 防止雨水渗漏至屋内的作用。

福建土楼曾经被美国巡逻飞机误认为是核导弹试验基地从而引起调查, 土楼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借此机会进入到现代人的眼中。在多年不断的研究及认识中发现它不仅是对夯土技术以及土木结合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 还对在迁徙过程中民居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不愧是中国民居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摘要: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形象, 隐蔽的位置, 成为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民居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成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仅可以了解就地取材及夯土建筑的营造方式, 同时可以认识到传统建筑在人口迁移中发生的变化。本文通过功能结构, 材料等多个方面对土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土楼,客家,空间等级,土木结构

参考文献

[1] 福建土楼的传统形态及保护方式解读杨祖龙、崔显艳《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1

[2] 福建土楼的保护与利用初探骆中钊《古建园林技术》2010.06

[3] 福建土堡建筑特色及其对比研究林秀弘《中外建筑》2017.05

[4]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保护理念钟灵芳、关瑞明《华中建筑》2016.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功能性服装的发展趋势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