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观浅谈范文

2022-06-25

第一篇:我的教育观浅谈范文

浅谈我的家庭教育观(本站推荐)

浅谈我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父母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着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原来是一家几个小孩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现在反过来了,是一家六个大人要争、要抢小孩的宠了——家庭结构变化了。与我们父母这一代比较,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们却用过去成长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难以接受。因此我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二)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

(三)回避原则和信息净化原则。家长在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时,应避开孩子。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应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四)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其次,我们的孩子是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一代孩子。可以说电视的时代是没有童年的时代。在电视机和游戏机前长大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增加了与父母的矛盾,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而且现在的孩子又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这代人是最辛苦的,既要满足应试教育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房间里光线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协调。写字台应放在窗前光线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于学习。床应放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有利于休息。衣物、书籍等放在适合孩子取用的地方,并且让孩子自己布置,培养孩子爱美的心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

(一)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二)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三)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四)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五)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六)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第二篇:浅谈我的人生规划

--------------------- -----------------------------

谈谈我的人生规划

作为一名大二学生,现在的我对人生的理解是:人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奋斗的过程。在这当中,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想并结合个人情况作出一个良好的策划和设计,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越显清晰。站在20岁的路口,回首二十年来的点点滴滴,有值得铭记的时刻,其中也尚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觉得重要的并不是以往所取得的种种,而是在以往既得经验基础之上,趋利避害,过好现在,做好规划,把握未来。

我的人生规划分为1.对大学生活的规划。2.对职业生涯的规划。3.对今后生活的规划。

(一)大学生活规划 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大学四年是人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把握住这四年的宝贵时光,多学些自己感兴趣的对未来发展有益的东西,对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而育精,精面又全的人.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包括我对将来也是很迷茫,不知道要干些什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去着手去提高去完善自我。也有的一切都紧跟潮流,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更有甚者整天沉浸于网游,逃课,看电影。在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与十年寒窗苦读的生活截然不同。离开了老师和父母的严格要求,进入了一个相对较轻松丰富多彩的氛围之中,但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学习始终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的观点。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虽然电子技术及信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的综合性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就要求我们扎实地学好掌握专业课的学习。通过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进入大二,尤其是下半学期以来,接触到专业课的学习,课程难度和数量明显加大。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往往不能及时的吸收,需要课下不、不断的去巩固复习以加深理解。我发现自己的惰性比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为此,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1.每天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督促自己去严格实施。2.抓紧英语的学习,扩大词汇量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高及口语的练习。3.多去图书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多阅读关于本专业的相关书籍。4.多去自习室,提高学习效率,及时巩固近期所学课程。5.每天睡觉之前做一次自我总结并一直坚持下去。

(2)生活方面

上大学以前,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单调的读书,学习中度过的,生活阅历,动手 能力及社会经验等方面还很欠缺.在大学,学校的各种活动及各种社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有力平台.我的计划是:1.多参加一些社团,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由于我们学校位于郑东新区,各方面的设施还不是很完善,跟外界的接触也不是特别多,有机会的话走出校园,多做做兼职或者家教,接触外界社会,同时也能历练自己,增加社会经验,为今后的求职提供点基础。3.坚持参加体育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在大学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现在所学的健美操要不断练习,增加美感的同时也能提高身--------------------- ----------------------------- 体素质。并且要每天坚持能跑步,增强身体抵抗力的同时也可以培养毅力和决心.4.充分利用课余的间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尽量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爱好,增添生活情趣,使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

(二)事业规划

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当然希望今后能在所学领域有所成就。正如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面对当今大学生数量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经济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并理性思考自己的将来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不能预测未来会怎样,但我会沿着我的路线做我的最好,相信走出校门时,我会带着沉甸甸的资本开始我的职业生涯。 首先,我想分析一下我的优势和劣势. 我的优势有:

1.学习比较刻苦,勤于钻研。这对今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很有帮助。 2.性格开朗,乐于交往。这使得我在大学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3.英语基础不错,对于当今社会英语的重要性越显突出的情况下,掌握好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将来的提升创造了更大空间。 4.独立性比较强,喜欢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事情。 我的劣势:

1.性格懒散,做事效率不高。这造成我的上课听课效率低,课下还要花时间去巩固课上所学知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要注意毅力和恒心的培养。

2.实践动手能力欠缺,不善于动手,这对学习工科的学生来说要求是不够的,对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有特提高,自信心有待增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人走向成功.而我们以前所接受的教育主要以书面为主,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要注意交流沟通的技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4.组织能力不够。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是技术人才,更是能够协调团体,领导团体,使团体效率得到最大化的领导者.要抓住每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与他人沟通,配合。 5.计算机软件应用不够好。这对我们学习信息的学生来说是将来发展一个比较大的阻滞,掌握好相关软件的应用才能自如应对未来变化莫测的形势。

6.对本专业的行情变化平时的了解还不够,各方面的信息变化掌握还不够精通。 介于此,特制定以下规划:

短期目标:(大学毕业之前)

09年7月份之前:学好本学期的专业课,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熟悉计算机的应用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过英语六级,目标530分;多参加一些报告会等以提升自身素质。

09年12月之前:巩固C语言的学习,过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拿到校奖学金,并向国家奖学金努力;过英语四级口语考试,目标A级;关注考研动态,搜集相关的考研信息,并向学长们请教;学习matlab的使用;关注大学生就业动态。

2010年7月之前:过全国计算机三级等级考试;学习专业知识,开始着手准备考研,选定自己觉得合适的学校,搜集关于学校方面的信息及相应的考研资料;过英语六级口语考试;适当参加一些兼职,招聘会等,增加社会经验并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 23 -

第三篇:浅谈我的班级管理经验(范文)

浅谈我的班级管理经验

走进三联小学四年级二班的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室北墙上四棵茂盛的果树,上面已是“硕果累累”: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粉红的桃子,橙黄的杏儿。你可别以为那是一幅普通的装饰教室的图画,它可是我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统计图”。

今年九月开学后,我调到三联小学接四

(二)班,担任他们的班主任,教语文和英语。由于学生放了五十多天的暑假,返校后玩心还没收回,再加上从别处转来十几个新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差,纪律自由散漫,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而我对学校、班级情况还不了解,所以班里的学习氛围、卫生、纪律都乱糟糟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班纪呢?

偶然的一个机会,一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何不从培养学生地学习兴趣入手呢?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年龄特点,我决定把“比赛”运用到我的班级管理中去。

一、“学习比赛”轰轰烈烈

首先,我在排桌次时动了脑筋,基本原则是:男女生同桌,优差生搭配。然后我按桌次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选出两个成绩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人具体管

七、八个学生,负责收发各科作业,并监督本组学生学习,这样就等于我多了八个小帮手。为了展示四个小组的比赛成果,我们在教室的北墙上设计了四棵果树,苹果树代表一组,梨树代表二组,桃树代表三组,杏树代表四组。比赛规则是:

1、哪组作业得优的多,哪组获水果一枚;

2、各科考试哪组及格的多哪组获水果一枚,最高分可获水果一枚;哪组背诵、读文好哪组获水果一枚;

3、学期末评比,获水果最多的组组长为优秀组长,组员为优秀组员。

这一政策一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尤其是作业变化特别明显,乱涂乱画、出错的少了,就连平时不爱写作业的学生都争着写作业,而且写得很仔细。背诵、听写只要我布置给组长,各个组长就会督促组员们赶紧去做,以备我检查。可比赛就会有输赢,当我看到失败的小组中学生眼中失望的神情时,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为了激励每个学生,我给学生们建立了学习档案,悬挂在教室的四周。这样每个学生只要作业、听写、背诵等优秀,就能得一颗小金星,累计到学期末,谁得的星最多谁就是“学习小明星”。为了掀起比赛的高潮,每次作业、听写后我都非常庄重地在班内宣布做得好的学生的名字,并郑重地在他名字下贴上小金星,再给得星多的组贴上水果。而没得到星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加油,争取下次得星。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学生很快加入到比赛中去,班里学习的气氛浓了,学生比赛的劲头足了,他们经常比谁得的星多,还向我炫耀呢,我也替他们高兴。 由于我们班学生多,每次作业学生都拖拖拉拉地不及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在教室的南墙上设计了一个板块叫“明星闪闪”,哪个组作业按时收齐,哪个组就得一面小红旗,这样八个小组之间又展开了比赛,为了得小旗,各大组长及时地提醒组员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上交。

我们班还有几个特殊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学习几乎一窍不通。有的人一天一个字也不愿意写,所以他们成了班里的“捣乱”分子。每天都有学生告他们的状,而班里的比赛他们也望尘莫及,所以就干脆破罐子破摔。看着这几个学生,我觉得如果放弃他们,对他们的一生可能产生很坏的影响。可怎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其实在他们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点的,比如,姚朋朋聪明、讲卫生;程新港字写得好;葛世雨劳动积极;而展文华和王凯红遵守纪律。针对这些优点,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们,并给他们制定了触手可及的目标:他们五个比赛,谁是他五个中最好的谁就可得一颗小金星,并加入本组的评比。这样一来他们也有给自己和组里争荣誉的机会了,别的学生也不会笑话他们了。所以他几个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尤其是姚朋朋进步最快,作业按时完成,而且一次比一次好。现在从他们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们的自信。

二、“卫生比赛”扎扎实实

我们班里部分学生坐校车上下学,中午在学校吃饭。这样学生每天有早来早走的,有晚来晚走的,有早来晚走的,还有晚来早走的。为了保持学校清洁,各班学生每天两次打扫卫生,一次在早自习前,另一次在放学一部分学生走后。这无疑给我分组打扫卫生增加了难度。方案换了一个又一个,都在实践中被淘汰了。怎样安排才有条不紊呢?最后在几位老教师的帮助下我重新制定了分组方法:1 、男生负责卫生区,女生负责教室。

2、坐早车来的负责早晨打扫卫生;坐晚车来的负责第一批学生走后打扫卫生。

3、每天男女生比赛,谁打扫的干净哪组得一朵小花。

4、其他学生有的负责擦黑板,有的负责女教工厕所。中午吃饭分得更细了,盛饭、分筷子、分碗、拿馒头、抬水都有专人负责。

这样我们班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学生们没有怨言了,都愿为班级付出自己的劳动。

三、“纪律比赛”悄无声息

学习比赛、卫生比赛掀起了高潮,相比之下纪律就好维持了。我班民主选出苗林担任班长,各大组长协助。哪组纪律乱就从哪组的果树上摘下一枚水果,这样每个小组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来的水果,纪律都特别好。

“比赛”让我们班从一个自由散漫的集体转变成一个处处井井有条的优秀班级。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管理一个班级,每天都有新情况出现,只要你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动脑筋想解决的办法,就没有办不好的事。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班级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班级管理才会一步步更加完善。

第四篇:浅谈我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

梁超

读书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习惯,爱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天性,而习惯多成于后天,很多人天性喜欢书,也有很多人出于各种需要而培养自己喜欢书。来到劲刚后发现很多人经常在公司报纸上交流读书心得,我读书亦多年,不妨也表达一些我自己长期阅读的一些心得与方法与各位同仁交流共勉。

先说读书心得吧。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的动机都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做事之前显意识或者潜意识都在衡量着此事可为不可为,读书也一样,有人觉得读书是一种学习有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基于目的不同那么对书的质量也就有了不同的要求。古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可以治愚。人的脑袋和身体一样,肯定偶有不适,那么就要对症下药,脑袋里面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就要用哪些书来医治。东方朔曾经很自豪地形容自己“学习三冬,文史足用”,就是说,我坚持锻炼了三年身体基本上够我日常消耗了,可见,即使是圣人,五体不勤的情况下也要开卷有益,先把脑袋给充实了。很多人对书有过不同的比喻,无论是阶梯也好还是粮食也好,书在推动人类智慧进步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书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工具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群中发挥着它最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单单是对人的精神上的陶冶,也是对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指导。李敖在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时说到,书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参考的,这样才能实现书的最大价值。读书不是在完成某项工作指标,而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指导水平,要不脑袋里面即使藏着一个图书馆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读完书一定要派上用场才能显示出读书的价值,如果所读的书不能成为引导自己言行的路标那么即使是读再多的书也收效甚微。也许有人问怎么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日常用品呢,如果能在脑袋装个转换变频器就好了。我认为文字和思想的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中转站,思想做底子,读书做形式,将读书作为一种积累思想的行为,然后将这种行为在言行中表达出来,通过日积月累的修炼,个人在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自然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读一本书,必须先要辨明它是不是一本好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是如果不信书那不如不读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观,但是很可能由于个人的知识深度、见识广度、总结宽度不够而显得自己的人生观比较凌乱而不够系统,要将自己的思想系统建立起来就要博取众长,通过思想磨合以及实践试用取精华去糟粕,然后才能做到集大成,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的可使用的理论基础,最终达到思想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自古大成者必不离书,而大气之人也必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这些都是通过长期的读书积累起来的,郭沫若说“读书不在三更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读书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这个是很重要的读书态度,但是读书也要得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摄取得更多。下面也就读书方法来说说自己的心得。

第一,读书不挑书。正如要使身体营养均衡就不要挑食,挑食之人必定脸如菜色——即使他从来不吃青菜。古人开卷有益,证明每本书必定有它的营养价值所在的,如果我们拿到一本书连书本目录都没看就贸贸然认为此书没什么价值而扔到一边了,那么很可能就浪费了一本好书。但是去到图书馆看到四周都是书总也不能全部都读完吧,所以首先读书一定要注重速度。读书一个重要的窍门就是一目十行或者双目二十行,书一打开就要迅速找到重要的部分,要抓住关键字。除了很少一部分的作家能做到字字珠玑行行经典外,大部分作家其实都是在总结或者传达一个大家都深谙熟悉的词语,然后为了烘托那个关键词语而进行大段大段的映衬式描述,绕了一大圈又兜路回来,绕得好就是意识流,绕得不好就是流水账码字数骗稿费。其次,选择书需要有判断力需要智慧。一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书的装订好不好,作者是谁,是否认识,作者一向的价值立场是什么等等,这些选择性的判断也很能左右一本书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某种程度的益处,如果花太多时间去钻研那些同自己价值观冲突很大的,作者也是一个超级庸才的人,那么再继续深入阅读大可不必。以前我很喜欢周末去泡图书馆,每次去图书馆首先拿十本书在桌面,然后每本书迅速阅读三十页,三十页后如果还不能看出感觉的话才会将该书枪毙掉放回原处,如果三十页后觉得书还不错就会借阅回去花一两周左右去认真研读。我觉得这样读书才能涉猎得更广,接触的学识范围也更宽。苏轼说自己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其实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完天下的所有书,但是他眼睛看到的书肯定比一般人都多,只是很多庸书被他淘汰掉了,剩下的好书他都刻苦研读。我比较喜欢东方朔说的“学习三冬,文史足用”,利用三年的时间找出好书认真研读,足够自己用很长时间了。

第二就是关于书的价值判断。我从小有个比较不好的坏习惯,就是一拿到书后第一遍就先认认真真看,一遍过后会产生很多问题,但是在第二遍的时候我不会去从书本找出答案来解答自己的疑问,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去找自己的答案来怀疑原作的观点,所以一直看书都是抱着“顺应但不顺从”的态度去看,顺应就是顺应作者的宏观写作架构和写作思路,不顺从就是对于作者微观的观点不会一一苟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知识层面和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行万里路去深切体会他自己笔下的每一句话的,他能写出华章,但是很可能每天都是呆在屋子里宅着从不深入群众,即使是属于自己的写作观点也没有实际操作过,而他们的作品又被很多人传读,既然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那么对于同一句话也没必要以某种固有的解析去理解了。所以我说读书要注重“顺应但不顺从”,在阅读中思考,找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可尽信书。这样既能认清楚该书的价值所在,也能培养起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第三,多读书不等于读多书。读多书是指读书的数量,有的人读起书来饥不择食,读书的速度非常快,读书的数量可谓汗牛充栋,能做到这样固然很好,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让我们奔波劳碌的工作上了,已经很少精力去阅读那么多的书了。所以,在此我强调的是“多读书”。多读书是指时间上、次数上的多,还有对于同一本、同一类书读的次数多,而不是在于读书的数量。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很多书能让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一遍就不错的了,一遍后完全可以把它给自己的孩子折纸飞机玩了。

第五篇:浅谈乔布斯对我的启发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离世。对于他,大多数都会从他对苹果的创造以及这又如何改变世人生活入手去怀念他。因为我在这方面了解甚少,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从现在全世界对于苹果产品的狂热追求以至于有学生为买苹果而卖肾,可见乔布斯真的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一个世界,甚至于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苹果。

没有乔布斯,就没有今天的苹果帝国:1977年的Apple II、1984年的Macintosh、1998年的iMac、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和2010年的iPad;没有乔布斯,也就没有苹果这个商业神话!

然而作为一个刚刚走进大学的学生来说,如果要我从计算机的角度谈谈乔布斯的贡献,可能我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我还要跟老师继续学习。所以,现在我更希望从乔布斯本人一生的发展轨迹以及他的名言来浅谈一下乔布斯对我的启发!

敢于面对现实,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客观冷静地从失败中分析自我,反躬自省,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拿得起放的下,是乔布斯给我的第一个启发。事实上,乔布斯也被冠之以乔帮主的美名,这或许和他在苹果时从一个创始人的身份被扫地出门不无关联,看来乔布斯的事迹也有一些豪杰情节。然而真正打动我的是并不是他的这段经历,而是他在面对这颇有讽刺意味的情节时所持的态度!我想这或者是他人生中最为低谷的时侯,从自己一手创立的事业被迫离开,我想很多人会因此一蹶不振。然而乔布斯在事后提到说这件事时却评价,“当时我没发现,但是现在看来,被苹果计算机开除,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事情。”诚然,苦难是把双刃剑,苦难也能锻造人的品格。再次回归苹果的乔布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对同事谦逊有礼。我想正是这次打击和苦难给了他进一步剖析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而这也为他后来重返苹果带领苹果迈向更大成就埋下伏笔。我有时在想,如果是我,面对这种打击,将会以何种态度面对?我会怨天尤人,或是牢骚满腹?我想乔布斯给了我答案。

对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追求完美,是乔布斯给我的第二个启发。当一名工程师在工作一天半后终于上交了第一台Mac电脑的Finder软件时,乔布斯问他这是否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该工程师否认,但表示自己对此已经很满意,乔布斯将软件归还给他,并要求其重新再做一遍,当达到最好程度时再上交。我想正是乔布斯的这种对自我和属下的苛求以及对自身潜能的不断开拓才造就了苹果的前卫和其事业的成就。现在我们这一代人总是习惯于得过且过,习惯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差不多行了”,我想这种思想是极为可怕的,它很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失去一个又一个开拓自我的机会。所以我想,人有时就该逼自己,逼至极致,成功方可在望!

随时保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惜时如金,更重要的是牢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这是乔布斯给我的第三点启发。“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下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我想这段话让我感触颇多,常常我们习惯于认为还有一个明天,还有一个明年,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如果,换个想法,把每天都当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那么我们每天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得到极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思考将会帮助我们摆脱众多羁绊,让我们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自由!

追随自己的本心和直觉,做自己的神,让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真正活出自由,是乔布斯给我的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启发。“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被很多世俗牵绊,我们可能会每时每刻做着我们并不喜欢的工作,我们可能在忙碌中忘记自己真正要选择的路,我们可能会在追随别人中了却一生。如果是这样,我想很有可能,我们的一生即使不是碌碌无为,也必将是了无生趣。因此,大胆追随自己的脚步,才能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乔布斯走了,但他并没有带走一切,而是留下了太多太多。这其中,不全是他的苹果帝国,还应包括他的传奇一生。诚然,乔布斯的成功很难复制;诚然,宁波重金打造乔布斯式人才的消息让人觉得有些好笑,有些中国特色。但是,乔布斯身上的闪光点并非不可复制,虽然无可否认,他自己的偏执,乖戾等等也成为他性格的致命伤,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的闪光点!我们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看到的不应当仅仅是他在计算机,在手机等领域的成就,不应只是成为他各种超炫的苹果产品的追捧者。要作为一个真正的苹果教主的虔诚信徒,除了拉动苹果消费而外,我们更应思考这个教的灵魂内涵-----即苹果究竟为何成功,乔布斯究竟为何成功!冷眼观察他的轨迹,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轨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圣托里尼岛介绍范文下一篇:世界人口日宣传范文

热门文章

教育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