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论文提纲

2022-09-20

论文题目:《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

摘要:《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著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著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著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著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著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著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著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著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著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关键词:汉学家施密特;俄国汉学;世界汉语研究史;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教育

学科专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学软件论文提纲下一篇:实践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