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立医院管理模式论文

2022-04-1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公立医院管理模式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承担着社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履行,对深化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内涵、内容、改进对策等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公立医院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基层公立医院管理模式论文 篇1:

公立医院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摘 要] 随着医疗改革政策的推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政策要求对医疗卫生事业要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形成,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非公立医院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市场要求公立医院应当重视内部的经营管理,重视成本核算,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因此,探索公立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对于提高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3. 010

0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很大的成绩。但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疗成本也越来越高,看病困难和看病昂贵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物价成本逐渐上升的市场环境中,公立医院应当重视医院的成本管理,通过不必要费用支出的节约增加利润,这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热点就是公立医院实施成本管理和核算。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医院能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关系公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应当从公立医院的内部,削减多余人员并及时清理变卖闲置仪器设备,加强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提升公立医院的经营效益。其次,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当重视内部成本管理,形成成本节约和科学管理的理念,宣扬成本管理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努力推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大多数的公立医院的资金需求来自财政拨款,但是根据财政部门的拨款一般根据需求进行差额拨款,因此,其财政拨款满足不了公立医院的实际需求。在这种形式下,公立医院应当审时度势,采用市场经济中的管理办法,多元化开展筹资活动,实行成本管理和核算,努力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公立医院实行成本管理就是对实际医疗服务中的经济往来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努力提升全体职工的成本节约意识,杜绝浪费,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1 公立医院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

公立医院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医疗技术人员,但是却缺乏对专业财务人员的重视。目前,公立医院的专业财务人员不足,其专业职业素养不高。有些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有些工作经验不足。很多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安于现状,不积极学习新的财务政策和规章制度。因此,公立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了成本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制约了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1.2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模式过于单一

公立医院属于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立医院也逐渐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实行独立核算并自负盈亏。但是,调查发现很多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实行成本管理的范围较小,有些只是局限于院级和科级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模式过于单一会造成实际运行中可选择的模式较少,不利于公立医院实际成本管理的操作。如果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不能覆盖整个医院的所有经济业务,必然不利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节约或控制优势,阻碍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公立医院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

目前,很多的公立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管理制度的确立是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成本管理制度,在开展工作时就会造成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大多数的公立医院的职工认为成本核算属于会计部门的工作,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其日常的成本节约意识淡薄,后勤部门普遍出现费用超出等现象。公立医院的职工带有“集体铁饭碗”的思想,無法提高全体职工的节约意识,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部门的设置存在问题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部门的设置存在不科学、不协调等问题。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但是由于旧体制的约束和职工的固有观念,有些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交由支出金额较大的部门完成。这种成本核算模式,不利于成本账簿记录的准确性,也不利于不同科室经济业务数据的协调。另外,有些公立医院存在严重的机构设置重叠以及人员冗杂等问题,还有一部分职工只重视收入的获取,却不关心成本支出的大小。

2 公立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2.1 提升财务人员的文化水平与素质

公立医院中的财务人员是实行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针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公立医院的领导者应当重视对财务人员个人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职业道德的教导。在新的医疗制度下,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首先,公立医院应当努力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新的财务制度和业务特点要求财务人员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夯实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努力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的业务知识。其次,公立医院应当注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职工要具有主人翁意识,以医院为家,节约成本,杜绝浪费,保证公立医院经营的合法性和正规性。

2.2 建立多元化的成本管理模式

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过于简单,不利于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的顺利发展,公立医院应当建立适合医院特点的、健全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应当以会计部门为中心,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岗位,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公立医院的领导应当重视成本管理制度和章程的制定,从而保证成本管理的有章可循,稳定推进成本管理工作的发展。另外,公立医院要注重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核算软件,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时刻监督外部环境改变所引起的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

2.3 加强公立医院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很多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不存在成本管理意识,片面地认为公立医院支出收益都属于国家,没有认识到公立医院虽然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但是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公立医院已经在向企业管理模式过渡,其经营和发展属于自负盈亏。因此,现阶段扭转公立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显得非常必要。成本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重视对人的管理是做好医院管理的关键。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在医院内部营造一种成本节约和控制的氛围,积极宣传成本管理的好处,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加强思想培训或指导,树立医院内部成本节约的道德榜样,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公立医院的领导者应当让医院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关系着公立医院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如果常年成本支出超出预算,必然会导致医院的资金周转不灵,甚至最终出现破产风险。

2.4 加强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只有做好公立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才能实现成本核算人性化和合理化的理念。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善于听取各个基层岗位职工的意见,解决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改善成本管理的不良状况。公立医院的各个科室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履行成本管理的应有职责。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所有的经济业务往来,其涉及到成本管理的对象、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以及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连接等内容,因此,公立医院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获取全体公立医院的支持,以便于顺利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从而进一步推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3 结 语

随着外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公立医院如果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取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就必须积极推行成本管理政策。公立医院实行成本管理政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涉及的人员范围广,涉及到的业务复杂繁琐。因此,针对公立医院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公立医院的领导者应当采取提升财务人员的文化水平与素质、建立多元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加强公立医院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加強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等措施,进而不断地改善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最终使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英.新医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医院成本核算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0).

[2]张志英.浅析如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

作者:秦峰

基层公立医院管理模式论文 篇2:

公立院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承担着社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履行,对深化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内涵、内容、改进对策等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公立医院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关键词:公立醫院;社会责任;综述

一、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内涵

在当前的学术的研究当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对社会责任的研究最初由企业拓展至公营部门,然后再由医疗卫生领域延伸,由此生产了医院社会责任。一般认为,对组织社会责任的研究源于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研究,CSR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于1923年提出…。上世纪70年代Newhouse等不少著名的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公立医院要有良好的声誉,李俭,史安平[2]指出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是发挥国家和政府“保护人民健康”这一职能的工具和载体,完整、具体地体现着国家和政府的福利功能和部分社会保障功能。简言之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是反映医院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责任(李俭,2009)。陈利权[3]指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日益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原则和灵魂因素,它要求医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塑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陈利权,2009)。杨爱琴[4]认为医院的社会责任是指医院在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为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在维护公共卫生、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及其他提高社会效益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杨爱琴,2012)。赵婉文[5]提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包含公共医疗服务之责、促进医患和谐之责、医疗救助之责、医学教学与研究之责四个方面的内涵(赵婉文,2013)。何薇[6]提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是医院在法律、环境卫生、文化、经济和伦理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责任(何薇,2015)。

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内容

从内容框架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在公立医院具体的情境下,社会责任的内容则比较特殊,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苏红[7]指出医院的社会责任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如看病难、抗生素滥用、过度医疗等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医院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承担部分公共卫生任务,对民众进行健康教育等(苏红,2008)。成运芬[8]认为公立医院担负着探索和推动医学进步发展的职责,担负着探索和指导改革发展路径的职责,担负着信息化医疗事业的开拓发展责任(成运芬,2010)。丘成[9]等人还提出,公立医院尚可通过融并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同时,对基层医院进行扶持,促进地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丘成,2013)。陶倩[10]参考阿奇B. 卡罗尔(Archie B. Carrol1)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将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社本社会责任层次,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中级社会责任层次,即伦理责任;高级社会责任层次,即自愿性慈善责任(陶倩,2014)。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三级分层模型,对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进行了较为全面、具体的定义,并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履行明确了方向。

三、公立医院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疗领域的矛盾非常突出。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问题比较突出。苏红[7]指出公立医院只是卫生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有限;部分公立医院护士社会责任,以营利为目的,忽视其公益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广度和深度;院长决定着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意识(苏红,2008)。除上述内容以外,刘肖宏[1]还认为,其问题还在于医院需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被纳入到医院的战略规划中,缺乏基于战略的医院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刘肖宏,2009)。在医药方面,王洪新等人“”认为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正侵及医疗单位,“药品回扣”现象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王洪新,2010)。

四、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研究角度

(一)从伦理学角度研究

政府和社会大众无法强制公立医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公立医院是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多的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这意味着,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是非常合适的视角。在此方面,以邱仁宗[12]为代表,他认为在评价医院的业绩时,要考虑到医院是否承担了社会责任,并讨论了评价医院管理行动的伦理框架(邱仁宗,2006)。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 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更多体现在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李斌等人[13]在指出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认为医院要将社会的责任分解都每个利益相关者身上,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佳化(李斌,2012)。但缺乏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研究,缺乏一定的全局性。

(三)从经济绩效的角度研究

从经济绩效的角度来研究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是有争议的。原因在于,公立医院更多应该体现在公益性方面,而不应该过多的追求经济绩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公立医院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对于公立医院的经济绩效产生影响,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钟焕清等人[14]通过以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为研究对象并对政府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呈正相关(钟焕清,2006)。但作者仅选择一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样本量过少,相当于一个个案研究,其结论缺乏全面性,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四)从公益性的角度研究

从公立医院的本质属性来说,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最终追求的目标,也是政府设立公立医院的最终目的。因此,从公益性的角度研究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是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命题。黄少瑜[15]研究和分析了影响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因素,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行业自律、公立医院自强的方式促进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黄少瑜,2011)。尚志君[16]以新医改形势为背景,以公立医院因其自身的公益性而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为起点,就如何强化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提出一些看法(尚志君,2014)

五、强化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对策

如何保证公立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学术界探讨热门的话题之一,相关的研究结果也非常丰富。奚松[17]提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实现,要从制度保障、主体自觉和治理优化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奚松,2009)。周春紅等人[18]还提出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促使医院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周春红,2011)。徐敏薇[19]认为要以渐进模式将社会责任纳入医院战略体系,创新内部管理方法,建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中要明确患者、政府、医院及其员工等多方利益主体的诉求,同时有政府或第三方为医院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报告标准格式框架(徐敏薇,2014)。尚志君[16]认为要不断完善和健全补偿机制、社会监管评价机制,提动公立医院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服务品位(尚志君,2014)。田敏[20]提出要深化三级健康服务体系和就诊管理模式,强化秩序建设,规范医院运行(2015,田敏)。

六、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与国外学术研究相比,我国对于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尚不足。在目前关于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内涵、内容及改进对策。尽管目前的学术研究略显单薄,但对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相关方面进行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为了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我们仍需:(1)从患者、政府、医院及其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构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及报告形式,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公立医院发展的改革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完善监管机制,将公立医院置于社会治理中;(3)医院加强其自身的医院文化建设,坚持其公益性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决定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义务为社会提供优质、价廉、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21],从而推动新医改目标的全面实现。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是非常关键,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推动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更好的服务于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可能是未来更重要的研究命题。

参考文献

[1]刘肖宏,田立启,魏仁敏,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研究构思[J].齐鲁医学杂志,2009,(01):79+81.

[2]李俭,史安平.浅议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02):106-108.

[3]陈利权,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175-176.

[4]杨爱琴,施诚,浅析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01):23-24.

[5]赵婉文,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80-81.

[6]何薇,基于利益链的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7):133.

[7]苏红.公立医院与社会责任卟卫生经济研究,2008,(07):6-7.

[8]成运芬.新形势下公立大医院的社会责任[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06):44-45.

[9]丘成,刘秋生,王建新,颜楚荣,大型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管理,2013,(01):9-12.

[10]陶倩,公立医院践行社会责任的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4,(04):52-54.

[11]王洪新,徐爱军.浅析我国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淡化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02):25-26.

[12]邱仁宗,医院的社会责任——伦理学视角[J].医学与哲学,2006,27(6):1-5.

[13]李斌,任荣明,韩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立医院社会责任[J],西南国防医药,2012,(04):432-434.

[14]钟焕清,陈海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履行公立医院成效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9):598-602.

[15]黄少瑜.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看其社会责任[J]现代医院管理,2011’(01)12-14.

[16]尚志君.公益性视角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浅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06):22-23.

[17]奚松,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8]周春红,徐爱军.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实现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6):45-47.

[19]徐敏薇.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0]田敏,发挥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模范作用[J]江南论坛,2015,(12):58-59.

[21]李月如.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J]管理观察,2013,(17):151-152.

作者:陈茜

基层公立医院管理模式论文 篇3:

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公立医院创新与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摘 要:文章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为触角,深入探讨了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公立医院目前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公立医院秉持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公立医院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對策措施。

关键词:供给侧 供需平衡 体制改革 创收指标

引言

供给侧改革,字面上似乎晦涩难懂,其实大道至简。通俗地讲,供给侧可以理解为市场上相对于买方市场的卖方市场,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供需平衡表明市场运行良好,供需失衡则表明市场在总体匹配上出了问题。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2016年1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属于供给侧,它向需求侧即广大病患提供的应该是饱含科技含量的、临床疗效显著的、就医费用可承受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然而,当前现实状况却是,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患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就医需求。患者苦于看病难和看病贵,医生苦于超负荷工作,供需双方均有怨言;北京等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往往人满为患、一号难求,而有的一般公立医院却冷冷清清、患者很少。上述情况,反映出公立医院作为供给侧,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广大患者期待的医疗服务已经严重失衡,亟待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改变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这种不平衡现象。

一、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牵扯到医院的方方面面,是难以一蹴而就的。公立医院的供给侧改革如欲取得实效,首先要像中医号脉一样,摸准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主要面临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和认识:

1.迅速适应国家医疗卫生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常态,是公立医院谋求可持续发展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医疗卫生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在国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誓言彻底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大形势下,能否迅速适应医疗卫生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常态,调整发展战略,积极与民营资本展开竞争,是摆在公立医院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也决定着公立医院的发展与否,必须引起公立医院高层的足够重视。

2.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回归公益问题,是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必须慎重考虑的严肃问题。回归公益是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公立医院相对于民营资本的优势之所在。回归公益不等同于免费看病,而是说公立医院要在供给侧改革中突出公益性,靠机制的创新、体系的完善和管理的优化,调动广大医护工作者服务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杜绝医生过度医疗和过度检查的弊端,消除医生收入与开药和疾病检查挂钩现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诊疗服务。公立医院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回归公益问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势必在与民营资本竞争的过程中处于劣势,给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影响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执业道德建设,是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必讳言,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事实上不到位,存在许多让患者诟病的问题。比如有的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不能耐心回答患者疑虑、对待患者态度冷漠问题;比如有的医护人员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地位患者的问题;比如有的医护人员不能顾及患者隐私和秘密问题;比如有的医护人员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小病大治问题等等,都剑指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都间接或直接导致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并与公立医院的供给侧改革格格不入,需要引起公立医院高层的足够重视并当作医院重中之重的工作而加以落实。

4.化解客观上影响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客观上影响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政策扶持不够,客观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二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不足,使医院检查和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放缓,客观上造成了医院资金的捉襟见肘;三是上级卫生部门或民众评价和衡量公立医院的标准脱离医院实际,使医院无所适从;四是负面新闻报道客观上推高了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加剧了医患矛盾;五是政府在过去的医改中不适当地把公立医院推向市场,使公立医院公益性日渐减弱,客观上造成了公立医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患者广为诟病的不良结果。公立医院只有千方百计化解以上不利因素,才有可能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深化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公立医院应该主要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以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发展可持续为目标,研究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促进医院转型发展、内涵提升,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卫生领域占据主体地位,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添彩。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加减乘除”。“加法”,就是注重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提升水平、促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减法”,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群众需求和医院战略,摒弃影响制约医院发展的理念、做法,淘汰老旧设备、落后技术,甩掉不能给医院带来效益或低效益的“包袱”。“乘法”,就是集聚人才、平台、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创新理念引领、带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进步的实践,持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除法”,就是要积极借鉴先进管理理念,根据医院长远发展战略,建立符合院情、精简高效、运行顺畅、富有活力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公立医院发展,应以满足需求为导向。需求导向,是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必须主要满足两个群体的需求,一个服务方:医护人员;一个被服务方:广大患者。

医护人员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基石。公立医院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实现发展,就必须满足医护人员合理需求,创造良好职业环境。要为医护人员提供到位的后勤保障、先进精准的设备支持;关心医护人员的冷暖疾苦,在医护人员遇到具体困难时,医院第一时间伸出温暖之手给予帮助;重视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方面的合理述求,积极为医护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创造条件;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发生医疗纠纷时,及时调解并化解矛盾,不偏不袒,最大限度地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患者是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对象。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要换位思考,全方位、系统性考虑病人需求。对于医生、护士来说,满足病人的需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问诊仔细、态度和蔼、诊断慎重、治疗对诊、护理尽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就是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遏制“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发生,能门诊不住院,绝不小病大治,维护群众健康利益,切实减少患者就医负担。对于医院来讲,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就是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新业态,深化信息化在门诊预约、检查检验、住院办理、治疗护理、医保结算、出院随访等全链条中的研究与应用,并与网络、短信、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终端深度融合、互联互通,实现服务高效便捷,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2.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公立医院发展,应以引育人才为根本。公立医院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统筹考虑疾病谱变化、患者健康需求变化、医院业务发展需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谋划人才的引进、培养、交流、使用工作。以开放引人才,坚持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并重,根据医院业务发展需要,着力引进高层次、有能力的急需人才,发展壮大医疗科研团队,进行重点领域、重大技术攻关;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组织参加医疗技术培训、选派专业骨干外出进修,建立起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再到成果频出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形成具有医院自身特色、医护人员综合素质逐渐提高、广大患者普遍信赖的医院專家队伍。

3.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公立医院发展,应以合作共赢为路径。当前,患者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大型医院占尽国家政策扶持、医疗专家齐聚、诊疗手段先进等先机,使一般公立医院望尘莫及。在此情况,相互合作、互利共赢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大小医院或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可以通过实施分级诊疗,构建医院联盟,开展远程会诊、业务指导、基层医师培训、健康宣教、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逐步构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公立医院供给侧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有利于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之间虽然有竞争,但也可以做到共同发展。

4.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促进公立医院发展,应以提升实力为目标。核心竞争力是公立医院生存发展、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基础。笔者认为,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公立医院等级、功能、定位的不同,立足实际,分类施策。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大医院要在科研创新上下功夫,善于运用优质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开展多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在重点领域、重大病种、重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一批标志性、高水平、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提升优势,引领发展,更好服务疑难危重患者;一般公立医院要注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集中精力打造精品专科,练就“杀手锏”,形成自身独有的医疗特色,同时引进、消化国内先进技术,缩小差距,提升医疗核心技术水平。二是大小公立医院均要重视品牌建设,以要做就做最好的办院意志,鼎力打造患者信赖的医学权威、尽力创建叫得响的名牌专科、全力建设地区拔尖的品牌医院,提升患者信任度、满意度、依赖度。三是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化新业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化技术在门诊预约、影像检查、临床治疗、病案管理、科研创新、医院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整体提升公立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四是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倒逼公立医院真正建立既有约束又有激励,既有竞争又有活力的管理模式,改善和加强医疗服务的运行管理,彰显公益性,抑制趋利性,调动积极性;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营造公立医院中高层管理人员廉洁自律、作风过硬,医护人员医德医风高尚,广大患者普遍认可的环境氛围,以良好形象展示公立医院的和谐环境,以创新驱动形成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公立医院的转型提升和跨越发展。

结语

公立医院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是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转型提升、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配置、提高效率,破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公立医院应注重战略定位和顶层设计,积极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导发展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银平.“供给侧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J].北方经济,2015(12):33-35.

[2]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12-17.

[3] 杨伟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否定扩大内需[J].中国经贸导刊,2016,(01):37-39.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0]

(责编:若佳)

作者:赵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激情教学下的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