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山水中——以人文性活化山水作品的工具性

2022-09-11

山水作品在小学教材中可谓俯拾皆是,不仅有精妙绝伦的美文,也不乏令人心向往之的诗词。 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发现,假如对山水作品的解读仅仅停留在“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角度,停留在学习写作方法技巧的层面上,那么,学生难以真正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怎能奢谈“涵养人文素养”呢? 笔者想,能否在新课程理念下予以这些山水作品立体化的解读,使其人文性与工具性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呢? 我们知道凡是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以境醉人,以情感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必将令人读之如临其境,流连忘返。 作为语文教师,解读此类作品, 我们应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着手,追根溯源,寻找山水作品的灵魂之窗———美善相随的人文承载。 既然山水作品有着如此深厚的人文承载,作为语文教师,该从何处着手,以人文性活化工具性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以下两种策略:

1结合背景活化对语言的理解

每篇文章都是从作者生命长 河中采撷 的一朵小 浪花 ,因此,结合背景使当时的情境活化,激扬起思维的源头活水,则是一个可取的策略。 在每周一次走进“经典文学课堂”上,着实的研读了一次语言的魅力:以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为例:以往的教学,仅仅注意了工具性, 教师往往是单独把 “绿” 字提出来, 让学生换字比较,如 “到”、“吹”、“过”等,从而得出“绿”字的妙处。 然而,诗人其实是以春风送绿之欢衬托思乡念亲之痛,愈显其痛苦之深。 假使没有对江南春天美好景象的直观认识,便不能理解诗人曾经感受到的江南之美, 更不能理解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是何等深沉,即使比较得出“绿”字最好的结论,也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 所以然。 为此,笔者以为,解读此诗,一定要深入探讨“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景语背后的情语,即除了要解读“绿”字的精妙,更要想象“绿”字背后的“江南”背景,体会江南的美好,才能真正体会诗人离乡别井后无法排遣的孤独、失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诗词江南”、“水墨江南”和“梦回江南”三个环节,让学生走进江南的大背景中。 教师先作启发,既然有“春风又绿江南岸”,那肯定是先有“春风曾绿江南岸”。 江南的春天是怎样一番美景啊! 首先,让学生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诗词积累,谈谈名家诗词中的江南。 有人引用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人有滋有味地吟诵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人津津乐道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无尽意韵。 这些均是对江南美景的最好诠释。 然后,再在古筝悠扬琴声的伴奏下, 出示一幅幅名家笔下的江南水乡图和配诗。 学生深为江南的美所倾倒,在教师的提示下,以“春风曾绿江南岸,多少次我梦回江南! 那时,我……”为开头,以诗人的身份道出了心中的江南之美、家乡之美。 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就为后来理解作者离家在外的思乡愁绪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再通过换字比较“绿”字之妙时,学生的理解再不会简单地浮在表面,因为这幅“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图画已经在他的脑海中生根了。 有学生说:“‘绿’比 ‘过’、‘到’、‘吹’好,因为后面几个字只是叙述 ,却没有融入作者对家乡那种深厚的感情。 ”也有学生说道:“‘绿’用得好,是因为它使诗人心中的江南再次复活, 同时复活的还有他与江南那剪不断的深厚而美好的感情。 ”“情语”的突破口活化了学生对“景语”的理解。

2结合生活体验活化语言运用

生活体验是情感的“百宝箱”,里面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相类的生活体验能够 帮助学生 迅速地领 悟藏在 “景语 ”里的 “情语”,反过来促进其对所学的“景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经典美文 。 文章中的许多句段我们都耳熟能详,但作者为何能把庐山的美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呢? 一字敝之曰:情。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其实,当作者醉心于恍如仙家美境的庐山时, 他的心灵早已同化于这纯净的自然中。 为此,笔者在教学的拓展环节并没有按照传统进行句式的仿写,而且把练笔的重点放在体会、揣摩并尝试运用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上。 学生生于苏州,美丽的太湖之水养育了这方儿女,金鸡湖畔会留下多少让他们可以动情的回忆啊! 不出所料, 生活经验点燃了学生创作的激情。 楚乔写了一首 《咏金鸡湖》: “金鸡湖水流不断,轻轻绕过李公堤。 小小浪花翻一圈,两岸孩童戏水玩。 高楼大厦华灯繁,百家灯火暖罩江……”“轻轻”一词道出了金鸡湖的温柔,“暖”字则活现了百姓对金鸡湖的依恋和爱。 若是没有对金鸡湖的美好感情,又哪能得此妙笔呢? 薛亦周则写了《龙舟竞渡闹金鸡》:“香樟捋须看金鸡,水面波光映太阳。 端午龙船齐划过,争看比赛念屈原。 ”端午是金鸡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日子,不仅作者高兴,连樟树爷爷都捋着“胡须”看着江面,作者的想象颇有情趣。 题中的“闹”字颇具匠心,诗句中岸边、水上情景的剪接非常巧妙,尽管字数不多,却再现了生动的生活情境, 作者的兴奋之情也溢于纸上。 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笔独特而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 可以起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维往纵深处漫溯、向多方面发散的作用。

在山水作品的教学中注重对其人文承载的解读, 并以其人文性活化工具性, 必使二者相得益彰, 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 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在山水作品中共同体验一种回归,一种精神家园的回归,一种天人合一的回归,让山水作品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实我们的内涵吧!

摘要:长期以来,山水作品作为渗透环保教育的素材,只被赋予了浅层的人文认识。笔者从古代山水文化的善美追求追溯,将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山水作品分三类对其人文承载进行解读,并探索以人文性活化其工具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山水文化,人文性,活化,工具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下一篇: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