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诗经时代婚恋的实录——《氓》主题之我见

2022-11-11

当然这种看法有其依据, 唐朝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氓》, 刺时也。宣公之时, 礼义消亡, 淫风大行。男女无别, 遂相奔诱。华落色衰, 复相背弃。或乃困而自悔, 丧其配偶, 故叙其事以风焉。美反正, 刺淫逸也。”宋朝朱熹《诗集传》认为“此淫妇为人所弃, 而自叙其事, 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清朝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氓》, 为弃妇作也。”封建卫道士的眼光如此, 不足为奇。

时代发展到今天21世纪的文明社会, 人们理所当然地改变了对女子的批判态度, 但转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男子, 认为他“虚伪凶狠, 玩弄女性”, 这其实只是对他们婚变的责任者作出了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推理。果真是这样的吗?还是让我们对此诗作一下分析。

《氓》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城市小姐, 至少是一位小城镇的女子。她住的地方有集市, 这从“匪来贸诗, 来即我谋”一句可以看出。而且这位小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家里有高墙 (乘彼垣, , 可以理解为通危, 高的意思) 、有车 (渐车帷裳) , 而且车上有布幔装饰, 结婚有嫁妆 (以我贿迁) 。她敢爱敢恨, 性格外向 (这从“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几句可以看出) 。而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位老实巴交的乡下小伙子 (高诱:野民曰氓) , 家庭经济条件较为贫困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那么, 这位姑娘到底爱上小伙子什么了?经济条件?好工作?房子?学历?诗中虽然没写, 但我们可以根据人之常情进行推测:姑娘一定爱上了小伙子的品貌。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 是姑娘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同时, 忠厚老实的性格 (氓之蚩蚩) 也给姑娘靠得住的感觉, 于是双双坠入爱河。然而, 他们之间的爱情显然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遭到女方家庭的反对。何以见得?诗的第五章写到姑娘在夫家受了气、受了穷、受了劳累甚至挨了打还担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讥笑 (兄弟不知, 其笑矣) ,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这门亲事的话, 则会同情姑娘的遭遇, 姑娘不必有此担心。但热恋中的姑娘听不进家人的劝告, 毅然决然地出了嫁。

显然, 姑娘的出嫁是盲目的, 她没有做好婚后生活的心理准备。新婚的喜悦, 恋爱的激情退潮了, 姑娘很快后悔了, 发出了“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的感慨。这不难理解, 恋爱中的女子智商往往为零, 她比男人更投入, 更不容易自拔。

但是, 姑娘后悔什么呢?诗歌的第四章说“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看来, 婚后的贫困生活是姑娘后悔的首要原因。由贫到富易, 由富入贫难。然而, 姑娘没有看到这一点, 而把责任推到丈夫身上——“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妇人责怪丈夫行为前后不一, 变了心肠。不过丈夫也确实变了。那么, 是什么促使丈夫发生变化的呢?丈夫果真是“伪善薄情, 玩弄女性”的负心汉吗?

诗歌的第五章说“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这虽是妇人自叹, 但是, 这么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又怎么能不在口中说出来?而又有哪一个男人能忍受妻子老在耳边唠叨“没有一天不要起早贪黑, 永远有干不完的家务活, 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听久了, 脾气再好的男人也要心烦、也会发火。而且, 在丈夫面前埋怨生活的贫困可是最伤男子汉的自尊心的哟。我想, 这就是导致丈夫行为前后不一 (士贰其行) , 他的心一变再变 (二三其德) 的主要原因。即使女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也没有说出男人的具体过错。他吃喝嫖赌?好吃懒做?还是移情别恋?可惜他没有这个条件!而且, 这位乡下男子始终没有失去中国劳动人民的本色——勤劳。女人的埋怨只是有干不完的家务活 (靡室劳矣) , 可见, 地里的农活还是男人干的。也许男人还会觉得女人行为前后不一, 变了心呢。你看, 姑娘婚前提出男方没有请媒人要延迟婚期时, 还担心小伙子要生气, 马上安慰道“请你不要生气, 就把婚期定在秋天吧 (将自无怒, 秋以为期) ”, 而且还送心上人渡过淇水, “至于顿丘”, 这是多么温柔而又体贴呀。而婚后怎么就变成怨妇了呢?

不过男人确实变了, “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 (朱东润先生释遂为久) 说这样下去, 时间长了, 男人的态度变得凶暴了, 甚至还可能发生了家庭暴力。这样一来à, 夫ê妻d感情终于破裂, 他们的家庭终于解体。那么, 是谁先提出离婚的呢?离婚后他们各自的命运又当如何呢?

诗歌的最后一章说“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如果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那么恋情退潮后的这位女主人公还是头脑清晰, 办事果断的。她清醒地认识到原先的山盟海誓已经发生了变化, 及尔偕老的誓言只会徒增自己的怨恨, 干脆还是算了吧。由此可以看出, 这次离婚是女方先提出来的, 因而这是一首弃妇诗的说法不攻自破。这位女子离婚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节, 她可以再嫁, 重新去追求她的幸福生活。因为诗经的年代还没有节烈观念, 甚至宋代以前人们的节烈观念还不太强烈, 直至宋明以后, 才逐渐严格起来。而经过一次失败婚姻以后的老实巴交的农村穷汉, 将会陷入更加贫困孤独的生活之中, 等待他的将是衰老和贫病交加的命运。

以上, 我对《氓》作了简要的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它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经过恋爱、结婚到离婚的变故后, 女子以自己的口吻叙述了这一婚变的过程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 它有悲有喜, 是先民婚恋的实录。它使我们对诗经时代的婚姻制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时的婚姻是自由的, 它不需要“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也只是一个形式, 婚姻靠感情来维系, 一旦感情破裂, 离婚也是自由的。诗中的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爱情的喜悦与悲伤, 但的确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诗经》的认识作用 (诗可以观) 。

封建卫道的批评者过分地指责了女子, 而现代的批评者猛烈地抨击了男子。这都不合诗歌文本的原意。

摘要:大学语文及五年制高职、高中语文教材都选了《诗经.卫风.氓》这一篇。编者都认为这是一首弃妇的怨诗, 女主人公“单纯、天真、热情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坚毅、刚强”, 男子“虚伪凶狠、玩弄女性”。然而, 我认为这一看法是不中肯的。

关键词:诗经时代,婚恋,语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探讨下一篇:GPON技术的简介和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