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社会学论文

2022-05-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锻炼社会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运用文献综述法、资料法对西宁市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和社会学分析。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发挥体育的情感、调控、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体育服务工程”支持,并为政府实施再就业决策提供依据。

体育锻炼社会学论文 篇1:

医务工作者体育锻炼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要:以湖南、广东两省各级各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体育锻炼的特征,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体育锻炼情况与其对体育认知度、文化层次、知识结构、收入水平等明显背离,体育人口比例仅为12.5%;他们在主观上更多的将不能坚持体育锻炼归因于精神压力大、累、工作忙等因素;客观上不规律的作息,场地、器材的短缺使他们的体育锻炼难以形成动力定型;他们更多的将食补、睡眠作为消除疲劳、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关 键 词:医务工作者;体育锻炼;动力定型;余暇时间;身心状态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侯广斌 李儒新 李群英 冯明丽

体育锻炼社会学论文 篇2:

西宁市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状况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综述法、资料法对西宁市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和社会学分析。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发挥体育的情感、调控、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体育服务工程”支持,并为政府实施再就业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体育锻炼;下岗职工;社会学分析

一、关注下岗职工的重要性

失业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被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政府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确定适宜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下岗职工”作为失业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新的“弱者”群体。收入是衡量社会群体分化和社会异质性的一重要指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一问题涉及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下岗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再就业工程”作为解决下岗职工的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本文就西宁市企业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并进行社会学分析研究,从发挥体育的社会情感、控制、健身、消费功能提出相应对策,为各级政府、团体实施再就业工程提供可操作的工作途径和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西宁市“除上年接转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2万人以外,年内又新增下岗职工12.3万人”[1]。资料样本数据显示再就业率为25.3%。其中下岗职工年龄段集中在31~50岁,占89.5%,工龄段集中在10~30年,占87%,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含初中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占93.3%,基本反映西宁市下岗职工的年龄、工龄、文化结构情况。

(一)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现状

1.锻炼内容的低层次选择。锻炼内容涉及跑步、散步、健身操、养生功、太极拳、跳舞、打牌、棋类、球类等。如将属民族传统项目划分归为一类计算,与全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统计情况比较看[5],还属于低层次选择(所谓低层次界定为简单的散步、跑步、打牌、街头扭秧歌、练功、跳舞等消遣娱乐的混合方式)。

2.锻炼形式反映出社区缺乏对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的重视。根据资料显示下岗职工锻炼形式包括自练、与邻友练、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参加辅导站体育活动、参加体协体育活动,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男自练77.1%,与邻友练17%,参加社区体育活动2.7%;女自练72.3%,与邻友练18.6%,参加社区育活动6.2%。其中男女前两项合计为92.5%,说明下岗职工的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没有引起体育部门和社区组织的重视。

3.锻炼地点反映了下岗职工体育活动远离体育人群。下岗职工体育锻炼地点范围在家里、楼前院内、街道路旁、公园河畔、学校、体育场所等,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男家里35.6%、楼前院内18.1%、马路道旁13.8;女家里43%、楼前院内15.7%、公园河畔15.3%。男女合计下岗职工体育锻炼地点均远离体育锻炼的人群。一方面反映下岗职工的心态和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经济状况,导致其对无消费健身场所的选择。

4.锻炼次数低于体育人口标准。体育人口是指“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2]。以每周3次,每次30~40min计算,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总体上看西宁市企业下岗职工体育人口数远远低于其它城市企业下岗职工体育人口数。

(二)与体育锻炼相关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1.“健康投资”观念的淡薄是影响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的本因。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意味着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劳动就业体制方面看,原有的就业管理体制和就业机制由政府完全决定就业逐步转变为由劳动力市场用工主体和就业主体双方自由组合决定就业”[3],这就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身体健康素质则成为再就业重要的条件之一。下岗职工体育锻炼所表现的种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归结于还没有把健康投资与劳动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本理论把劳动者用于后天的营养、锻炼、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看作一种和投资于物质建设一样的投资,即健康投资”[3]。下岗与再就业问题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问题之一,必然要涉及对健康投资的认识,而这一点又恰恰被错误地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支出性的消费。事实上,健身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改善下岗职工健康状况,增强劳动能力,从而适应再就业人才市场的要求,这与人们花钱接受教育、训练具有同样的效果。因此,健康投资是一种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投资,如何提高这种投资的观念,除了全社会对下岗职工给予热心关注以外,下岗职工自身也应该提高对健康投资的认识。

2.经济收入是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因。调查表明下岗后收入与体育锻炼的内容、地点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与锻炼地点和锻炼次数相关度高。体育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优越,体育消费投入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不良心态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内因。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政府和全社会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在下岗的事实面前,职工心态比较复杂。部分下岗职工还有对企业留恋感、厮守感、失落感、不信任感等。这些不良的心态间接影响下岗职工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育价值观念混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不良社会经济循环,甚至出现体育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体育强有力的社会功能,开展“体育服务工程”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以体育作纽带和桥梁促进再就业工程实施,吸引广大下岗职工参与,以达到关心引导、交流情感、开阔渠道、稳定大局的目的。“体育服务工程”的内容包括:体育进万家活动;与下岗职工联手健身活动;多帮一、多带一健身活动;健身广场活动;健身小区活动;健身家庭活动;社区百户体育竞赛等多项健身活动。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岗职工由原来生产岗位下来后,生活消费、行为习惯、生活节奏、余暇时间、思想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展“体育服务工程”对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融合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再就业工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体育的情感调节功能,做好情感解困工作

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是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直接有关的。所谓“心理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与社会相一致,或叫人的社会心理平衡。企业职工下岗后,产生种种失衡心态,是影响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体育服务工程进行情感解困工作,以调节失衡心理、变态心理,产生和形成与社会一致的心理。再就业是一场智力、体力、心理上的竞争,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挖掘潜能,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三)发挥体育的健身作用,提高再就业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因素和能动因素,发展体育运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育锻炼是下岗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体育锻炼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之所以强调体育健身的作用,是因为可以理解为体育是一种旨在追求未来效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参考文献:

[1]99西宁市志[R].西宁:西宁出版社,1999.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梁进,靳英华,邵淑月,等.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经济学研究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19).

[4]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体育科学,1999.

[5]田雨普,朱志强,陈德明,等.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04).

The sociology analysis of the sports exercise situation of the laid-off

worker in Xining city

JIANG Hai-yang

(Physical college,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g 810008,China)

Key words: sports exercise; laid-off worker; sociology analysis

作者:姜海洋

体育锻炼社会学论文 篇3: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及其调适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从众心理、认识误区的个人因素和流行文化的误导、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细化制度的缺失的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建议从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调适消极社会心理、深化教育环境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倾向。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行为;社会心理学;非一致性;调适

21世纪以来,肥胖开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生群体肥胖率长年不断增高,“北京小胖”的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学生们身体形态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们自身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人们愈发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特别是降低体重以及减肥的重要意义。但奇怪的是,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与所引发的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没有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简单来说,学生虽然普遍有了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没有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体育锻炼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重点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这一对本该构成学生终身体育养成的复合体,如今并没有完全地紧密附和起来,除了受到推广时间尚短的限制因素,还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值得相关学者关注、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

社会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社会各学科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影响下,以行为科学发展为代表,由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出发,二者相互交叉、渗透研究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其是在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情境及人际交往中,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心理现象产生、变化、发展三个阶段的存在规律,肩负社会科学属性的同时也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分析,意识、人、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关系的动态系统,有学者认为个人的体育锻炼行为代表着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束,但恰恰相反的是它代表着另一个过程的开始。体育锻炼行为在这种动态关系中具有互动意义,即个人体育锻炼行為包含个体心理和社会情境两个层面。行文开头提出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的观点,既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也涉及社会设置等方面影响,是个体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二、非一致性动因分析

目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国内体育学术界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在对某一地区或某些群体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现状调查方面,成果较为丰富。部分学者也针对肥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了一些干预性对策和建议,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非一致性的原因认知,对改善并促使二者向一致性方向调整的分析等方面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1.个人因素

(1)从众心理。从个人角度来说,对人的行为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心理。其中个人消极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具体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旁观者”心理——看他人怎样做。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抛弃自身拥有的积极体育锻炼认知而选择与周边人群相同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视为消极体育锻炼行为,如睡懒觉、吃高热量食品等。二是“搭便车”心理——顺带跟着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中人类易受到本能欲望的激励,因此人有时候认识不到或者不愿承认自身所做的体育锻炼并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在心里往往产生一系列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衍生出人在体育锻炼习惯上有“搭便车”心理,只讲形式,不讲效果,认为自己已经锻炼了,就肯定有效果。三是“自由人”心理——随我如何做。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选择活动,并且决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正是个体理性行为的汇集,最终导致集体的散漫、无核心力行为。

(2)认知误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许多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属于浅层次,并没有真正将个人行为习惯内化其中。另外,单纯的体育技能的掌握是目前国内体育最大的缺点,忽略了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教育,就像“人一天不吃饭会饿,一天不锻炼就不舒服”。因此,对体育锻炼,国民认知比较片面。二是对体育锻炼主体的认知存在错误,遵循“学校或官方主导”是我国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一直运行的模式,但目前的事实证明,虽然在短时间内这种由上而下的直线灌输模式可以集中迫使学生为完成一定考核指标对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暂时的改变,但民众环境意识也产生了明显的“学校或官方依赖”,即一旦学校弱化了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责任要求,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就会立马停顿,恢复原状。

2.社会因素

(1)流行文化的误导。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流行文化影响。从国民性格角度观察,中国人属于典型的“二律背反”,即在某些方面太过于自我,在另一方面又无自我。中国人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并注重传承。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也毫无防护,甚至追捧,如韩流文化、日剧等。“喜瘦爱白”的审美观使学生不愿意将身体暴露在阳光下,不愿意晒黑,不愿意身体有肌肉线条,也就不会有体育行为,养成体育习惯。人们对自己自身利益的考虑容易根据周边人群的意识发生变化,容易形成一种效仿抵制体育锻炼的行为,内化的文化基因让积极文化基础在中国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中流失,并且带来一种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

(2)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紧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校园内学生群体的观念也跟着产生系列变化。学生群体同样能感受到社会发展下随之而来的压力与刺激,进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另外,社会价值观念中的享乐主义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日渐成为支配学生日常思维的主导意识形态,学生更愿意经济快感上的享受,而不愿身体健康理性上的享受。

(3)细化制度的缺失。近年来,随着学生健康问题的不断突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化制度,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养成制度缺乏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是主要问题,也就是细化制度和配套设施等跟进不够。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教育制度的调整速度与其他相关制度改革的脚步不一致。另一方面,由教育部门或专家学者等上层所创编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未从学生自身意识发展考虑,对这类制度,学生群体存在被动遵守的情绪状态是理所当然的。

三、一致性倾向调适

学生个人行为失调是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根本问题。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有助于自身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引导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个人的行为以及做到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联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有益的调适。

1.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

解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与体育配套不足的矛盾,除了依赖教育官方投入,学校体育课程教授等方法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在细化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改变传统的不科学的锻炼以及享乐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固化学生对未来的预期。

2.调适消极社会心理

要改变学生一些消极的社会心理要从问题源头进行改变。首先要加强学生积极体育锻炼心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增强体育锻炼能够保障自身健康的理念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公众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次要通过学生升学奖惩制度发挥行为主义方法的正负强化作用。当学生拥有良好体育锻炼行为,拥有较好的继续学习的身体本钱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升学加分、奖励或对高强度学习的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强健体格。当学生做出消极的体育锻炼行为时,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减少他们升学选择的机会,并以此告诫他们,没有身体本钱,无法长期满足高、精、尖专业的要求,担负不了这一责任等。总之,体育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消极社会心理的束缚,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喜欢体育锻炼行为。

3.深化教育环境

纵观我国的体育,目前依旧是处于一种浅层次的、技能化的、短期目标性的、不全面的层面。体育往往被高考中的所谓主业给直接或间接挤占,学生体育锻炼机会被无情“剥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正是在这种“剥夺”中悄无声息地消失,这种“剥夺”无形地告诉学生体育锻炼根本就不重要,可有可无。因此,在宣传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时,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而不至于学生想锻炼却无从下手,或错误锻炼,影响健康;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需要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引导领导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真正发现自我中心主义的羁绊,重新审视人类与体育的关系,使其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进行体育锻炼就是爱护自己,才能让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同步轨道上表现出一致性。

四、结语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锻炼意识及其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近幾年来体育学的研究热点。依靠技能手段可以改善体育锻炼的需要,但改善体育锻炼需要的关键是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角度考虑,学校教学育人目标应该是研究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摸索学生在不同体育锻炼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的规律性,促使学生采取有效的实施方案把体育锻炼意识内化为体育锻炼行为。

参考文献:

[1]贾绍华,邱梅婷,等.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2-44.

[2]钟振新,等.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 (3):27-29.

[3]王 昊.高校女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28-129.

[4]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建议与方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8.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文哲 尹洪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临床需求内科学论文下一篇:太阳能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