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审计学课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课程思政”指在对学生的教导授课活动中持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引导思想,深入探究《政府审计学》授课内容中的思政教学资源。文章将《政府审计学》作为案例基础,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安排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政府审计学》课程“以人为本、培养人才”的作用。

第一篇:审计学课程论文范文

审计学课程教学问题研究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因此,人才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提升教育质量。审计学课程作为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相关专业下的人才培养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审计学课程应用性强,课程难度大,需掌握较好的会计基础,因此,审计学教学效果欠佳。本文,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元教学方法,对审计学课程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审计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关鍵词:审计学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一、审计学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学教材过于抽象

作为一门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审计学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但同时,其实践性也是比较强的,而审计学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相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能力弱,不利于课程的学习。教材内容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注重专业术语的讲解,而审计概念理解起来比较难,造成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论难。例如审计学的重要概念“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做出的表达,可能是明确的表达,也可能是隐含的表达),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认定的含义,但却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因此单一的理论学习无法深层次的提升学生对于审计学的理解。

(二)相关专业知识不扎实

另一个问题是学生的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审计学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其综合性比较强,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换句话说,想要学好审计学,必须先学好这些相关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会计、财务分析知识掌握的并不熟练,例如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时,要求判断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这些都要求将审计与会计知识有机融合,能够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审计工作,因此在学习审计学时,无法很快的理解审计知识,以至于教学效果不好。

(三)审计学实践不足

审计学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单一的课堂理论性的讲解不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传统教学方法仅局限于理论学习上,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性及创新能力,对于审计课程,丰富的审计案例引入课堂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将理论与教学案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案例的实践性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使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二、审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合理设计培养方案

面对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合理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课时安排并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适当引入实训课程。合理的课时安排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课程能够充分适当的完成,是保障课堂教学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课时,在授课过程中将忽略重难点的讲解,没有时间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过多的课时又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因此合理的课时安排是教学的基本保障。

(二)完善审计学教材

面对审计学过于专业的内容,如果审计学教材不能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将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教材的选择除了要适应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更要在内容上相互贯通,易于理解,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配套的习题与案例要充分,课后复习更简便。

(三)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综合实力

此外,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特别对于审计学这种理论与专业性都较强的学科,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对于高校教师的实践性较差的弊端,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参与寒暑假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审计实践能力,只有理论与时间并行,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并且一定的实践可以丰富自身的案例库,在今后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并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四)促进“学生主体”的贯彻落实

提升审计学教学效果必须转变教学模式,以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会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主体”的贯彻落实对于审计学的教学更是至关重要的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参与进来了,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外实践与实训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审计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概念生僻难懂,单一的课堂学习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与实训,校内实训课程与校外审计实习结合,不仅锻炼学生的时间能力,还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真正使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中理解审计学的知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对于培养人才,实现学习强国至关重要,因此通过人才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变得至关重要。审计学作为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高校教育者的核心任务,也是课程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学习强国发展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荣.基于示范校建设应用建设中审计学特色专业教学过程的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18(35):202-203.

[2]张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审计教学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373+375.

[3]邓洁.基于“课程+案例+实训”三维融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7(24):124-125.

[4]王冬.浅析《审计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7(10):233.

作者简介:

曹文静(199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烟台南山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审计、财务分析

马良学(1987—),男,山东兖州人,南山轻合金有限公司技术员

姜珊(1997—),女,山东临沂人,烟台南山学院学生

作者:曹文静 马良学 姜珊

第二篇:《政府审计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指在对学生的教导授课活动中持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引导思想,深入探究《政府审计学》授课内容中的思政教学资源。文章将《政府审计学》作为案例基础,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安排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政府审计学》课程“以人为本、培养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审计学;课程思政;国家治理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的主战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相关课程。但由于思政课程理论性很强,学生一方面觉得知识晦涩难懂,另一方面觉得相关思政理论和自身将来的岗位没有太多的关联,因而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也一直没有实现。

但是审计作为专业必修课,其性质和思政课程是不一样的,专业课程能够运用案例、情景演练等方式使得授课更加生动,增添更多的趣味性,然而先前常规的专业必修课仅仅推崇对同学专业职场能力的培养,“教书育人”理念中的“育人”往往被忽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和终极目标是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所以专业必修课老师对学生的授课活动要兼顾“授之以渔”和“授之以德”两方面。换言之,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工作的技能和标准,更需要让学生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将“传授知识”和“德育树人”两者高效互通衔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培植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落实在教书育人全过程中。《政府审计学》这门学科主要探讨审计的起源和变化的规章律令,涵盖与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主体等相关的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这要求审计成员在稽查审核的全过程中始终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给予服务,因此《政府审计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得天独厚。

一、“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政府审计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政府审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政府审计的变化规律,高效监管经济活动的学科。这门学科形成于日常的审计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被检测和验证过了,准确地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实质和内在规律。政府审计在实践活动中需要由政府审计理论来引导,否则就成为脱离实际的理论。

(一)整体目标

《政府审计学》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审计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政府审计是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政府审计为客观真实地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效益、效能等方面增加了可信度,也有助于约束和整治经济秩序,协助调控国家宏观经济。

本课程的设立,旨在将《政府审计学》的理论作为教导思想,主张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解说《政府审计学》的理论和具体运用,让同学们扎实把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使同学们形成必备的政府审计技能,恪守规章制度,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适应未来审计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二)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导向以及体验式教学这四种方式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地研习政府审计,大幅提高课堂活动的趣味性。

1.案例分析教学法:根据政府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大数据扶贫审计的实际案例,以及与教学内容关联度较高的时事新闻,用生动的大数据和政府审计鲜活的教学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感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政府审计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你了解的政府审计是什么?”“你听过的政府财经法纪审计案例有哪些?”“如果没有政府审计会怎么样?”等为切入点,提出教学研究课题,培养学生探究政府审计的兴趣,培养他们关注政府审计这个神圣的职业,并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

3.小组讨论教学法:将学生每组6人形成学习小组,老师给定政府审计案例,然后由小组进行讨论,最后以PPT的形式来进行讲述和汇报。

4.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模拟,提供一定的政府审计背景资料,让两组人员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被审计单位,一组扮演政府审计师,来体验政府审计过程中的真与实,加深同学们对政府审计岗位工作的认知。

二、“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

“公正、法治、敬业、诚信”是公民与国家基本道德规范,是评判公民与国家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是培养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形成社会和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基石恰恰是个人和国家两方面价值理念的塑造。而政府审计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公正

公正具有突出的价值倾向,偏重于社会“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當性。而政府审计产生的本质在于三方关系的出现。因为政府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第三方,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联系,因而能公正地进行政府审计事项,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保持独立性,例如在计划了政府审计业务后,需要确定政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考虑政府审计项目组成员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明确指出,审计小组长应该确定项目组成员在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利益,没有贷款和担保事宜,没有商业关系,没有家庭和私人关系,这一系列的规定目的就是要求政府审计人员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去履行政府审计义务。

(二)法治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成为当代社会的基本前提。作为政府审计的核心就是要依照相关政府审计准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有没有按照《政府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有没有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财政业绩、利润以及现金流量出具审计看法。在整个政府审计的过程中,政府审计人员还要遵守《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严于律己,拒绝收受贿赂,提防不同类型的“糖衣炮弹”,对广大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坏国家、单位、他人的利益。

(三)敬业

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乐于奉献,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是敬业的具体表现,是政府审计人员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政府审计作为一项监督业务,本身就需要监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并服务广大的信息使用者。而且政府审计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到了年审计划时间,必须要进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审计,这要求政府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敬业精神,常年累月的出差,数不清的工作底稿,这一切只为了出具一份令人信赖的审计报告,如果政府审计师没有敬业精神,那么政府审计就失去了其獨立性、权威性的灵魂。

(四)诚信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被审计单位长盛不衰之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特别是上市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是一个公众利益实体,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乃至管理层的诚信是这个社会的基石,上市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有责任如实的报出自身的财务报表,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不法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其他原因去欺骗广大的信息使用者,骗取社会的信任,财务造假,伪造交易,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众多利益相关者。而政府审计的产生,将这样的不诚信行为降至最低,政府审计的目标就是为广大预期的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份合理保证的政府审计报告,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允的反应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情况。

(五)国家治理

政府审计是当代国家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事物,它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显现出来,自问世以来,政府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国家长期安定、天下太平。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制度是稳定社会秩序、合理配置资源、推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管理手段。政府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国家治理业绩的评价制度、察看督促制度、鼓励和管束制度、分权制度、公开信息制度等诸多制度的关键内容,是有效辅助国家治理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工具。国家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采取行政、立法等手段来调控、管理公共事务,以确保国家良好运转,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一国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依靠维护政权稳定的法律、军队等国家武器,还需要依靠良好运转的社会和经济制度。纵观多国治国经验可见,督导和牵制权力是一国持续发展极为关键的制度。换言之,为确保国家良性运转,高效管控经济社会,避免滥用权力,必须构建督导和牵制权力的制度。据此易见,我国的政府审计是在国家层面,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运用职权来督导约束权力的一项制度设计,是确保地方经济安全所离不开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国家治理的必然组成部分。

三、结语

《政府审计学》课程思政方案拟定的几点心得是:第一,要强调“育人目标”的修改。第二要要注意参考书目的及时更新。第三要加入思政元素教学标准。《政府审计学》将思政课程与审计人才的道德培养、职业发展等要相结合。同时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的互动,老师的“讲”与学生的“问”要相辅相成。

《政府审计学》作为审计学学生的专业核心课,要挖掘课程中“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国家治理”的思政理念,实施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切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兼顾“才育”和“德育”两方面,促进人文和思想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教育人才的作用,在一点一滴中让同学们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的审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欣.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58-259.

[2]严爱玲,江宏,甘泉.大数据视域下的审计专业课“金课”建设路径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19(01):107-109.

[3]康楚意.“课程思政”在审计课程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70.

[4]张露,林雪珠.高职审计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J].亚太教育,2019(11):161-162.

作者:王如燕

第三篇:论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一、引言

自我国高等院校审计课程设置以来,对于审计教学内容或者审计课程到底来自于何处,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若认为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多数教材教学内容却脱胎于国外教材或审计准则;若来自于审计准则,却也有一些课程内容如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中国审计实务;若来自于审计理论或者审计概念框架,审计学原理类课程的确能够看出有一些审计假设、基本原则的内容,但有一些高校尤其是跟国家审计机关联系密切的高校,其审计学课程来自于大量的审计实务经验总结。一些查账技巧类教学内容或者课程很有实用价值,但跟审计基本理论和其他课程无法衔接。此外,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现状,即财政部和中注协管理CPA教育(包括课程),审计署、内审协会管理或协助管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教育(包括课程)。那么,审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取舍的依据是什么,也即审计学专业课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笔者从课程参与者角度探索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属性,以期对课程论或课程本质的研究有所启示,同时揭示审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一的原因。

二、课程本质与契约相关研究

(一)课程本质文献综述 课程是一个最普遍使用而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R.D.V.Scotter),据统计,课程的定义有119种之多。斯宾塞(1859)把知识的系统组织定为课程的内涵,确立了课程即系统化的知识观点,认为课程就是教学科目。教学科目是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分科编排的知识。教学就是将这些科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标,这就是教学科目说(或者知识说)。另外对课程的理解还有教学计划说和学习经验说。教学计划说(G.A.Beauchamp)把课程表述为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包括达到这项目标或目的的策略。学习经验说(William E.Doll, Jr.)即把课程的本质界定为学习经验, 课程是学习者直接经验和课程间接经验的融合。对课程本质的界定还有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M.Johnson,1971)、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M.Skilbeck)、课程即社会改造(Theodove Brameld)、课程即资源、课程即传播等诸多说法,以上可以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观。现代课程观包括概念重构学派、批判教育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等观点。概念重构学派派纳(William F.Pinar)认为“课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文件”,是一种“话语、文本”、“语词与观念”;批判教育学派阿普尔(Michael.W.Apple)认为,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分配是社会权势者依据某一选择或组织原理而作的意识形态上的抉择,课程实质上是主流阶层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体现和象征,课程知识是一种合法化的官方知识;人本主义课程论者罗杰斯(C.R.Rogers)、马斯洛(A.Maslow)等要求学校课程以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需要为中心原则,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目的,并将认知课程与情意课程相整合, 注重学生及社区所有成员参与课程;建构主义者布鲁纳( J.S.Bruner)等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知识只是特定社会情境下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20世纪末,课程理论吸收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打破了主客二元论传统,把课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美国学者韦迪(R.Weade)认为课程就是教学过程,提出了“课程教学”概念,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从变革的观点看,就会发现两者的情境意义与不断变化的可能性。二是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发挥主体性,共同创生课程,探求内容转化与意义的重新建构。三是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已由静态的书面文件变为师生不断创建的经验,成为动态的过程。

以上观点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结果和过程、单向提供和多向创生、意识形态和权力、孤立和联系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课程的本质,总的趋势是由静态到动态,从主客分离到主客合一,从专制、机械传递到民主和课程创生。从静态和结果上看,课程表现为教学科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人生经验、资源等,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将教材内容向学生传输的过程;从动态看,课程是一个由国家、专家、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共同创生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创生过程的继续。笔者将以此认识为起点和基础,吸收意识形态和权力论的合理成分,分析高校审计学专业课程的来源和属性。

(二)契约的特点 根据MBA智库百科的解释,“契约,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订立契约的各方是自主自愿的。订立契约的目的是为满足各自的需要。契约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驱使的。通过契约,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需要。”“一般而言,契约是指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债权契约(例如买卖)、物权契约(例如所有权移转登记)及身分契约(例如结婚)等,不过在公法上也存在契约关系(例如行政契约)。”“1932年美国律师学会在《合同法重述》中的定义是:契约是‘一个诺言或一系列诺言,法律对违反这种诺言给予救济,或者在某种情况下,认为履行这种诺言乃是一种义务’。从法理上看,契约是指个人可以通过自由订立协定而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和社会地位的一种社会协议形式。”综上,契约具有以下特点:多主体参与,基于各自不一致的经济利益,理想的契约主体之间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实际上可能不平等),订立契约的目的是为自己创设权力、义务和社会地位,订约的过程要经过竞争和博弈。

三、审计专业课程的形成及契约属性

(一)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根据对30所设置“审计学”专业(不分方向)的高校(院系)统计,审计学专业课程开设频次,依次为“审计学”(96.67%)、“财务审计”(73.33%)、“内部审计”(56.67%)、“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33.33%)、“经济效益审计”(33.33%)、“内部控制(学)”(26.67%)、“投资(工程项目或建设项目)审计”(26.67%)、“政府审计”(23.33%)、“管理审计”(23.33%)、“内部控制审计(评价)”(10%)、“舞弊审计”(6.67%)、“责任审计”(3.33%)。

开课最多的是“审计学(原理、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图书馆保存最早的一本《审计学原理》是1982年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审计学概论》,其次是1983年陈今池编译的《审计学原理》。多数《审计学原理》教材主要体现我国审计体制、法规以及国家审计相关程序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间审计机构逐渐增多,目前比较权威的《审计学》教材和课程内容大都与CPA考试教材内容和最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衔接或接近。如秦荣生、卢春泉编写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审计学》、刘明辉主编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审计学》都是如此。这显示了教育部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课程内容的巨大影响。

1991年国家首次组织了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统考,此后除了1993年外,每年坚持考试,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颁布,注册会计师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存在,独立审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展示自身的实力也成为社会和在校学生的一个目标,CPA考试《审计》用书内容几乎全部都是注协颁布的审计准则、道德守则和全国人大颁布的审计法的内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成为会计、审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据笔者调查,72%的高校审计学专业设在会计院系内,许多审计教师本来是会计教师,这也是企业财务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财务报表审计成为主要课程的原因;财政部、教育部、中注协大力推进注册会计师教育,1994年以来在全国22所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内资助并开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自2006年起,对CPA方向高校实行教学质量评估,实行末位淘汰、有进有出办法,进一步推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财务审计等课程的建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高校审计教材50%以上采用的是注协指定教材和注会考试辅导教材,显示了中注协对课程及其内容的巨大影响。另外,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也在中国大陆合作高校设置了相关审计课程。截止到2012年,ACCA官方认可的开设ACCA方向的高校有64所,目前拥有学员20000多名,每年招生近5000人。ACCA课程包括包括知识、技能、核心和选修课程共14门,伴随着ACCA的影响,借鉴ACCA课程理念、内容的审计课程也逐渐增多。

1996年12月,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2003年5月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尤其是2003年《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促进了中国内部审计的提高和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开始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审计理念,不再满足以财务审计为中心,转而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效益审计等为其中心。开设内部审计课程或者设置内部审计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多,设置内部审计专业或方向的,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开设内部审计课程的高校如上海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相关课程如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学、投资(工程)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开设的高校也逐渐增多。所用教材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师自编教材,另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有开发培训课程职责:(1)组织研究内部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和实务经验需求,审议教育培训规划;(2)组织设计培训课程;(3)组织审议培训教材。1998年中国内审协会与IIA签定协议,将IIA在国际上举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CIA)引入中国。目前,CIA考试已经成为我国公认的一种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报名参加CIA考试的人数逐年上升。南京审计学院还于2007年9月加入了IIA的IAEP项目,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被IIA认可的可以开展内部审计高等教育的学校。CIA资格考试与国内的会计、审计考试范围有很大差异,突破了传统的财务范畴,把内审视野拓展到整个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而国内类似考试仍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范围。CIA考试用书包括《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指定辅导用书》等,这为我国内部审计课程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国有政府审计文化传统。1982年,国家审计监督第一次被写入《宪法》,1983年,审计署成立,促进了审计专业和课程的恢复。1988年颁布《审计条例》,当时各高校审计学课程多数以此为蓝本编写教材。1995年《审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2000年审计署发布《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04年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准则》;2006年《审计法》修订并实施,为政府审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7年 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审计学会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框架性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以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为平台合作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2010年,在充分借鉴国际政府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外国审计机关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我国颁布了《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和有关部门推动下,国家(政府)审计相关课程逐步发展演变。

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角度不难看出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协会、考证颁证机构、高校等利益主体的影子。这些主题相互协同、竞争、作用、借鉴、妥协共同形成了我国审计学专业的现有教材和课程内容。表面看是环境的影响,但反映了不同主题的利益、诉求、责任。在存在多种教材、多种理论体系、多种范式的审计学科里,选取何种知识尤其是选用何种教材以及教学内容是多方妥协的产物。

(二)审计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学生就业面向市场,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越来越突出,学生选学校、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参与选教材、参与选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所以以上主体确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中,还将在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多方互动、冲突中面临再次选择和创生。现代学校教育强调教授治校,现代课堂教育强调师生互动,多向选择,尤其是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对于课程开发建设、达成教育教学目的至关重要。总之,课程的开发、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再开发或创生,都是各方主体多次博弈、妥协的结果,同时这种博弈和妥协又是课程生成的根本来源。在一系列过程中,存在以下主体,他们投入自己的资源或要素,争取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承担自己的责任,所有的权力、利益、责任的总和共同构成了一个总体契约,形成了现有课程和课程体系。

(1)国家。根据派纳和阿普尔的观点,课程实际上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也利用课程反映、灌输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课程的内容绝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它实质上由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办学宗旨所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党通过国家在审计课程和审计教育上提供意识形态,颁布有关审计基本法规,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办学宗旨和课程规划,获得高等审计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等审计人才。

(2)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包括所属中注协、中国会计学会)、审计署(包括所属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总结颁布相关审计准则、总结审计实践经验和审计教育经验、组织审计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提供审计课程主要内容和素材,制订审计教育规划,提供相关高校的审计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审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及资金,部分地提供统编教材、指导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标准,要求高校培养符合要求和规格的人才;教育部进行审计专业和课程的指导、管理和考核,组织规划教材编写;在部门管理过程中,各主管部门实现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3)课程开发者:在规定的框架内和计划指导下,研究开发适应国家、地区、学校、专业的新课程,获得职称和其他收益。

(4)国内外会计认证和培训机构:如ACCA、IIA、AICPA等国外的认证和培训机构以及CICPA等国内的认证机构都建立并发展了与相关高校的合作伙伴制度,提供规定的课程和学习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获得声誉和经济利益。

(5)高等学校:审核批准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批准选用教材以及教学进度,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期望获得良好声誉和优质优量的生源。

(6)高校教师:选择提供自己熟悉的教学内容,传达自己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期望获取更多创新的知识,建设更好的课程,获得个人事业进步,获取学生较好的评价。

(7)高校学生:提供自己学习投入,提供学习收获和成果(包括试验实践创新成果),获得个人发展需要的知识、经验、能力,获得文凭。

(8)用人单位:提供课程素材、需求信息和就业岗位,期望获取合适的审计专业人才。

各主体都投入各自的资源和要素,参与课程建设,享有一定的权力。除了国家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管理权以外,课程的所有权来源于专有要素的投入。由于专有要素的抵押性与风险,谁投入了专有要素,谁就拥有课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亦即产权。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宏观管理框架内,不同的课程参与主体享有的产权不同:目前我国原创性的审计课程内容主要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次的产权主体是我国注协等将国外内容中国化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纂机构,再次是一些课程研制教师,普通课堂讲授教师根据其拥有的专有知识分别拥有部分产权,学生和其他主体依据其课堂参与程度享有少量产权。课程的边界就是构成最终课程的专有知识的边界,课程的最终消费环节也是课程继续开发环节,课程是一个不断创设的过程。诚然,课程开发者和教师拥有知识权威和课程所有权,但如果学习者不接受这种权威,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开发和消费活动)也无法进行,同时,学习者也是具有兴趣、爱好、意向性、自主性的人,课程的消费也是人力资源消耗和重构的过程,学生接受的权威通常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加入学生自主理解和研究(包括实验实践创新)的课程将会更加丰富生动。

契约中权力大小是不完全等同的,权力越大的主体获得的利益也越大,知识和思想垄断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在权威型、缺乏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官本位社会,课程主体内容主要来自“权威”和“上面”,这也导致我国大多数审计课程和教材大同小异,权力小的主体只能些微地增加一些自己的意志和理解。通常而言,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体意识形态必须在课程中得到贯彻,但如审计这类技术性浓厚的学科,应该下放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课程主体的平等地位将会逐步实现,审计课程的真正繁荣发展将会变为现实。

四、结论

契约的本质是签约主体之间的平等、自由与守信。基于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充分博弈竞争形成的契约最为公平,会达到利益最大化,获得帕累托最优。现实中,国家和政府部门处于较高的契约地位,高校和老师的契约地位处于次高的地位,相对地位最低的是学生。这样产生的课程不是最优的,审计教育的效率也是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当课程提供者形成完全垄断时,审计教育培训以及审计课程的提供会形成格式化条款契约、霸王契约,审计课程的发展就处于停滞状态,审计教育也就名存实亡,大量的课程研发和提供人员形同虚设,最后不得不再花巨资大量引进国外课程。审计专业课程的契约观指的是课程主体作为利益相关者,在相互竞争、谈判、妥协基础上产生了课程,并不是说课程本身就是契约。这种课程观指出了审计课程的相对性和非本体性,同时也指出了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在课程产生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实际上也提醒课程决策者、提供者和使用者,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博弈产生的。在宪法允许范围内,允许课程的自由开发和研究,允许多种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允许教师的自由流动,允许设置多元多层次多种类的审计课程,扩大选课制、学分制、选导师制范围;在课堂教学上,增加互动,允许受教育者发出声音,增加实验实践创新项目课程,增加来自实践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形成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充分交流和谈判,获得最佳的审计课程资源。课程契约论主要是一种理念,或者是一种“应然”的属性,亦可以认为是课程的本质或规律,如果课程的建设符合这种本质,课程将会得到很好地繁荣发展,否则课程将难以持续。提出和探讨这种属性目的是推动审计课程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在宪法框架内推动知识的民主化、思想的自由化。

参考文献:

[1]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

[2]李硕豪、魏昌廷:《本体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课程本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7期。

[3]郭祥超、蒋冬双:《课程本质研究中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反思与超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4]杨道宇、温恒福:《课程本质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5]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4期。

(编辑 熊年春)

作者:商思争 李学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营管理者论文范文下一篇:检验科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