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报道管理论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禽流感报道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禽类为主要侵害对象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于禽类,由于受禽流感病毒毒株的毒力、禽只敏感性、并发症及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禽流感的症状、病变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

禽流感报道管理论文 篇1:

H7N9禽流感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影响机理及应对策略

【摘 要】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爆发了持续近一年的H7N9禽流感,受其影响,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从公共卫生风险倾斜作用视角,探析了此轮H7N9禽流感风险的生成发展过程、特征。最后针对这公共卫生风险倾斜作用的可能,为规模化养殖企业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卫生风险;H7N9禽流感;风险演化

0.引言

从2013年4月初开始H7N9禽流感疫情袭来,为了公众的生命健康,各地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封市,在最初短短的1个多月,疫情给中国家禽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400多亿元。这轮禽流感疫情持续到2014年3月。H7N9禽流感疫情对家禽业造成致命打击,养殖企业损失惨重。禽流感这一公共卫生风险从始初的食品安全、人身安全风险迅速地转化成规模化禽类养殖企业的经营风险——价格暴跌、消费量急剧萎缩。面对日益频繁且难以准确预测的禽流感,无论是企业还是相关单位、政府部门都需要对禽流感风险的发生、演变、传导过程有新的认识,共同构建长效的禽流感风险防控机制。

1.H7N9禽流感风险演变过程

从历史上看,禽流感对于养殖行业是相当常见的。我国也经历数次严重的禽流感,典型的有在2005年10月和2012年6月均发生过的H5N1禽流感。然而,此前国内任何一次禽流感带成影响都远不及本轮H7N9禽流感特殊与深刻。因此有必要对H7N9禽流感疫情演变作详细梳理。

1.1 H7N9新病毒的发现

2013年2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3例。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诊断3名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确认其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上述3例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遂于3月31日向社会公布以上病例。

1.2媒体渲染下民众恐慌

鉴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全新性与危害不可预知性,政府实行网络直报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如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需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经专家研究论证,各地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42条等采取了“定期消毒”、“休市”、“闭市”、“禁止活禽出入”等强制措施。据2014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在此日之前广东、浙江等9个省份共关闭了2200多个活禽市场。媒体蜂拥报道对H7N9禽流感形成宣传轰炸之势,人们谈“鸡”色变,禽产品消费骤然萎缩。

1.3 H7N9疫情首次平息

2013年5、6月,第一次H7N9禽流感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媒体渲染性宣传逐渐平息,各地禽产品消费逐渐恢复,禽产品交易回归正常,价格回暖,禽类养殖企业为保证日后正常的禽类市场供应,加大禽苗投放数量。

1.4 H7N9疫情二次来袭

2013年年底H7N9禽流感卷土重来,呈持续散发态势,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月20日通报上海新增2例;广东省卫生计生委1月21日报道广东新增26例;浙江省卫生计生委1月21日通报浙江新增3例;江苏省卫生厅1月21日通报江苏新增3例。

1.5 H7N9疫情落幕退去

2014年4月,H7N9禽流感影响逐渐消失,没有新增病例报告。自此,本轮H7N9禽流感疫情终告结束。持续时间达一年之久,H7N9禽流感成为当年最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国内禽类养殖行业经历生死考验。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家禽产业直接损失600亿元,2014年以来已损失200亿元。

2.此轮H7N9禽流感的几个重要特征

2.1总体持续时间长,构成“禽流感组合拳”

此轮H7N9禽流感时间跨度近一年(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从严格意义上说,发生了两次,一次在是2013年4月,另一次是在2013年12月。从单次疫情来看,它们与以往的禽流感有相同:与流行病学上疫情病程吻合,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大体上是3-5个月不等,过了这几个月就是恢复生产的相对安全期。但是,本轮的前一次禽流感疫情刚结束不久,相距数月,又发生了第二次疫情,历史罕见。这形成了对养殖企业的“禽流感组合拳”,头一次“常规拳”打击,企业一般都能挺过去,但第二记“重拳”则构成致命一击,被击倒的多数企业再也爬不起来。

2.2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羊群效应”

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信息一旦公布就不存在收回的可能。并且,信息传播的后续发酵与演变的趋势更是难以预料。一方面,部分新闻媒体为吸引眼球,出于增加点击率、收视率、收听率的目的,倾向于引导民众向不利于被报道行业发展的方向来接受信息。另一方面,自媒体信息时代,大众既是信息的接收体,也是信息发送体。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加剧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一旦有负面报道出现,不论信息真实与否,大家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来收取并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信息传播的“羊群效应”。

2.3政府对于疫情形势判断的偏误

历史上不乏禽流感造成人大量死亡的纪录,但并非所有的禽流感都能传染给人,即便传染给了人,也并不一定造成人的死亡。本次的H7N9禽流感便有几个重要实事需要陈述:

(1)H7N9禽病毒是否是造成若干人死亡的根本原因尚不明确;(2)部分H7N9病毒感染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禽类;(3)大多感染H7N9病毒死者本身患有其它基础病,而与此同时,政府要求各医疗机构实行的H7N9病情的网络直报制度。给人带来一种直观感觉是:H7N9禽流感病毒=人死亡,这无意中造成了消费者的高度恐慌。可以认为,政府对于疫情情势判断是存在偏误的。一般来说,在没有明确禽流感发病、传染病理机制之前,不应匆忙给出级别过高的应对方案。比如,对“流感”与“禽流感”的概念使用上,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在疫情爆发之初,为避免相关行业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就建议在媒体宣传上采用“H7N9流感病毒”或“H7N9病毒”的称谓来代替“H7N9禽流感病毒”。如果这样,其产生的后续作用将大不一样,相关行业在相当程度上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3.公共卫生风险向企业集中倾斜

禽流感的发生对整个社会的卫生与健康安全构成巨大的公共威胁,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卫生风险。公共风险本应在公共中均匀分布、公共承担,但公共风险的作用影响却往往并不一定“公共”。如禽流感虽为“公共风险”,但其风险归宿却非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社会,而是具有倾斜集中性。在当今的卫生防疫措施和社会管理制度下,禽流感即便大规模爆发,通过有效的防疫与隔离、医疗救治,一般可以避免人大面积死亡。然而,公共卫生风险并未从消失,它会演化成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进入到工业化社会,活禽产品以大规模养殖供给为主,禽流感一旦爆发,若没有相应补偿保护机制,禽流感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影响足具颠覆性,不管养殖场的禽类是否感染禽流感病毒,无非是要面临活禽被扑杀,或者禽产品销售萎缩的局面。规模化养殖企业将受到首当其冲的影响,风险大部分都集中在规模化养殖公司。

但是,不能因禽流感风险自然倾斜集中于规模化养殖企业,而对这种风险归宿分布置之不理,公共风险在理论上应由公共财政承担。如果能够认定禽流感是由于养殖行业的养殖行为造成的,则可以认定这种风险属于“私人风险”,而不是“公共风险”,那么,企业不但要承担其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应对社会外部损害也要承担责任。相反的,政府公共主体则应对承担主要的风险成本。如,核电站的运营具有很大风险外部性,所以一般由国家运营,以国家作为责任主体对其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予以承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禽流感来自于规模化养殖企业,禽流感的爆发往往不是由于企业生产过程的不安全所引发的,相反,规模化养殖企业因实施了更为严苛的防疫措施,其活禽很少感染病毒,乃至于降低公共卫生风险发生的可能。但是,禽流感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为了控制疫情一般采取扑杀政策,即便没有强行实施扑杀措施,也会动员消费者减少杜绝食用禽肉产品,从而禽产品消费急剧萎缩,企业从而受到巨大的伤害。这相当于企业以所谓“市场风险”的形式承担了社会公共风险,企业为公共利益减少个体利益,事实上构成了公共风险的个体承担。

4.后H7N9禽流感时代规模化禽类养殖公司应对困境的建议

4.1禽流感发生期企业与相关部门沟通

禽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事后,专家发现没有证据证明是鸡传染给人H7N9病毒。但由于部分媒体的不客观公正报道,引起人们“谈鸡色变”。鉴于此,禽类养殖企业应主动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既要承担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配合实施禽类传染流行病的监控与风险公布,还要阐明事实,督促政府规范媒体宣传,开展有关防控禽流感知识的科普教育,做到正确认识、科学防范,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正确消费畜禽产品,消除民众恐慌,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起媒体信息传播负责制度,杜绝媒体对一些影响重大的信息随意传播。

4.2争取相关政府农业政策支持

禽业养殖业从属于大农业,具有很明显的弱质产业特征,但养殖业以不同于粮食生产,国家为避免粮食生产大起大落,在粮食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会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而禽类养殖业虽挂靠在大农业的范畴之内,却大体上是作为一般的市场行为主体参与市场的生产与经营,除了税收减免之外,没有其它比较稳定的农业支持政策。后禽流感期,若仅靠禽类养殖行业自身恢复发展,过程将会相当漫长。因此,规模化禽类养殖公司应当基于自身从属于大农业具有弱质性特征,向相关政府部门及时报告H7N9禽流感对企业造成的冲击,争取应得的相关农业支持。

4.3探索商业养殖保险模式

禽流感风险是悬在对养殖企业头上一把利剑,不可不防。国家虽然把禽流感风险视为公共风险,但是,要完全依赖公共财政资金来抵御风险,对企业损失进行充分补偿,目前看来很不现实。我国的禽类养殖企业数以万计,规模庞大,这符合保险市场进行保险交易所要求的“大数法则”前提。因此,调研小组认为,可以尝试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与保险公司磋商,探索禽流感风险的商业保险模式。

4.4流感初期的产量决策要稳妥

禽流感发生具有周期性,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公司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或者降低禽流感所带来的影响,并按要求做好禽流感的事前防控工作。由于养殖业具有周期长的特点,一旦投入后便难以退出,此轮H7N9禽流感给所有的禽类养殖企业都提了一个醒,在禽流感发生后,产量决策要稳妥,不盲目跟风扩大生产,应适当减少投苗量,以降低风险。

4.5产品经营多元化,降低企业风险

目前,规模化禽类养殖企业肉鸡生产单一化经营中比较普遍。禽流感一旦爆发,养殖企业没有其它业务收益做支撑,其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地期盼疫情散去。因此,禽类养殖公司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化解、降低禽流感风险对企业产生带来的冲击。

作者:苏毓敏 黄鹏 邹青青

禽流感报道管理论文 篇2: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危害及防治措施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禽类为主要侵害对象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于禽类,由于受禽流感病毒毒株的毒力、禽只敏感性、并发症及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禽流感的症状、病变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

低致病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温和型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的影响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因此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当这类毒株感染伴随有其他病原的感染时,死亡率变化范围较广(5%~97%),高死亡率主要出现在青年鸡、产蛋鸡或严重应激的鸡,损伤主要发生在呼吸道、生殖道、肾或胰腺。因此低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

禽流感,多指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时也谈到低致病性禽流感,对非致病性禽流感说得很少。然而,在养禽生产中,临床出现的往往可能是上述三种症候群的混合;也可能是禽流感病毒与其他病毒性、细菌性感染的混合。例如,在多数情况下,蛋鸭低致性禽流感是由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与特定细菌的并发感染,引起蛋鸭群死亡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综合病症。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鸭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不高。

1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于野禽中,通常患病野禽只会显现轻微症状,甚至根本观察不到任何发病症状。各种日龄的家禽都可发生,但临床主要多发现于蛋禽群,尤其蛋鸡、蛋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节。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损伤上呼吸道粘膜,都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诱因,也极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多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最易感染。蛋鸡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可能出现零星死亡,死亡率通常小于5%,主要是老年鸡。蛋鸭低致性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不高。饲养管理差的鸭场,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如果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有可能提高。

2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

2.1 引起家禽的发病死亡 现在已被证实禽流感H9亚型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家禽,并导致多种禽类发病,引起死亡。15~40日龄肉鸡因继发感染引起1%左右的死亡率,感染种鸡的苗雏则表现较高比例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一周内死亡率10%~2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 生产性能下降 不同品种、日龄的家禽表现出不同的生产性能下降。肉禽发病表现为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或抽搐,耐过的禽只体弱多病、生长迟缓,肉的品质下降。蛋禽表现产蛋下降甚至停产,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从而造成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2.3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大量的研究数据证明禽流感H9N2病毒感染家禽后,病毒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细胞,造成家禽法氏囊淋巴滤泡数量减少、胸腺萎缩退化和骨髓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由此可见H9N2病毒可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免疫应答不理想,如干扰其他疫苗免疫及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或其他病原,最后导致家禽体质下降,死亡率上升。

2.4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变异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有研究证明,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短期传播后,有时致病性低的病毒可发生突变,变成致病性高的病毒。死亡和宰杀率都会大大增高。

3 低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不同种类和日龄的家禽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后有不同的表现。初期病鸡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叫声减小,缩颈,嗜睡,采食量减少或急骤下降,嗉囊空虚,排黄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后期部分鸡只有神经症状,表现头颈向后仰、抽搐、运动失调、瘫痪等。产蛋鸡感染后,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会出现软壳蛋、无壳蛋、退色蛋等。2~3d产蛋开始下降,7~14d产蛋可下降到5%~10%,严重的鸡可停止产蛋。持续1~5周产蛋开始上升,但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一般经1~2个月逐渐恢复到90%~70%的水平。种鸡还表现种蛋受精率下降20%~40%,并导致10%左右的死胚,苗雏弱雏率增加,10%~20%的雏鸡在一周内出现死亡。鸭群和病鸭采食变化不大,有的鸭群采食量还增加。病鸭精神沉郁,离群呆立,羽毛无光泽、蓬松,脱羽,不愿下水,下水后鸭体吃水深,上岸后羽毛难以干燥。病鸭拉稀,个别鸭拉暗红色稀粪。病程稍长的鸭出现衰竭死亡。早期死亡的鸭只往往体况较好,多为体重大的,剖检其嗉囔和肌胃都有饲料,类似猝死症。病鸭群产蛋量下降,7d内产蛋率可由95%迅速下降到60%;60%产蛋率的鸭群发病后,产蛋率可下降到30%左右。产白壳蛋、沙壳蛋、畸形蛋,蛋壳变薄。康复后,产蛋率仅能恢复到75%左右。

免疫过灭活苗的家禽如抗体形成不好、水平不高,其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出现无明显的症状或非典型的症状,有时仅表现为产蛋率稍有下降。

4 低致病性禽流感剖检变化

鸡低致性禽流感(如H9N2)的主要剖检病变表现为呼吸系统:呼吸道尤其是鼻窦,典型特征是出现卡他性、纤维蛋白性、浆液纤维素性、粘脓性或纤维素性脓性的炎症。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偶尔出血。生殖系统病变:蛋鸡的卵巢炎症、卵泡出血、变性和坏死,输卵管水肿,浆液性、干酪样渗出,卵黄性腹膜炎。消化系统病变:腺胃、肌胃出血,肠道出血及溃疡。病死鸭解剖主要表现为早期气管充血、出血严重,似红地毯状,支气管内有黄白色的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轻微肿大。后期解剖可见气管充血、出血严重,支气管有黄白色的干酪样物堵塞,肝脏有纤维素性渗出,心包液混浊,气囊混浊有干酪样物附着。胰脏肿大、出血,肠道粘膜充血、出血。输卵管粘膜充血、水肿。卵泡充血、出血。乳脂腺有干酪样坏死。

5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诊断

鸡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多种疫病相似,极易与非典型鸡新城疫相混淆。

5.1 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于1月龄以上家禽 主要发生于成年产蛋鸡群,也有15日龄肉鸡发病的,死亡率不高;非典型鸡新城疫可发生于任何日龄的鸡群,主要发生于40~60日龄、100~120日龄和产蛋后期,这与其免疫状态有关,且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后者对鸭群的感染临床表现不明显。

5.2 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产蛋量的急剧下降 一般在7~10d的时间内可以使产蛋率下降50%以上;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病相对比较温和,产蛋下降30%左右。

5.3 低致病性禽流感鸡群有发热的表现 表现精神不振,而且呼吸道表现严重,解剖可见到气管的粘性分泌物和出血点;非典型鸡新城疫主要是呼吸道症状,喉头、气管粘膜出血。

5.4 解剖的区别 低致病性禽流感表现卵泡的充血和液化很明显,另外还有输卵管的水肿和炎性分泌物。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表现以腺胃和肌胃的肿胀出血为特征,肠道上表现淋巴集结的肿胀、出血,输卵管有轻微的炎症,但没有水肿和炎性分泌物,卵泡膜充血;蛋品质方面,低致病性禽流感表现蛋壳质量严重下降,畸形蛋、破壳蛋、无壳蛋明显增多;非典型鸡新城疫多表现蛋壳质量变薄,蛋壳颜色变浅。如果要更加准确地确定两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室诊断来确诊。

6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6.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是要建立健全各种防疫与消毒制度和设施,采取综合性的防疫措施。良好的畜牧生产制度和给禽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基础,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是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关键。做好对一般病毒性传染病的常规预防措施,强化隔离和消毒,尤其注意对进入禽场的人员、车辆及物品的彻底消毒工作。严格禁止从有疫病的场引进种源,保证种源健康,防止禽流感病毒进入禽场内。在禽舍内坚持定期常规消毒,在疾病的流行季节,必须做到每天带禽喷雾消毒一次。粪便要及时清理,水槽、料槽定时用消毒液刷洗。一般规模的蛋禽场(户)要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出禽后禽舍要严格清理和消毒。先清理粪便杂物—消毒液喷雾和刷洗—熏蒸(每1m3用42ml福尔马林、21mg高锰酸钾)—空舍30~60d—再熏蒸消毒,方可进禽。

6.2 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根据禽的品种和日龄,选择合适的饲喂方式,饲喂适宜的全价饲料,给予适宜的饲喂量。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原则,分隔多个饲喂区间,确保禽群个体均匀、营养均衡、生产性能良好,避免营养不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禽群日常的管理,如饲喂、清粪、清扫、消毒、转群、免疫注射等操作要尽量减少对禽群的刺激,避免应激的发生及诱发疾病。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禽舍的通风换气和禽群的饲养密度。

6.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养禽场(户)必须做好免疫接种,使禽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增强机体的特异性抵抗力,保护禽群不受禽流感病毒的损害。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经验告诉我们:合理实施免疫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是有效的。同样,合理实施免疫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也是有效的。

6.4 建议家禽的禽流感免疫程序(包括种鸡和种鸭) 10日龄以内: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各0.3ml,分别皮下注射。25日龄: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各0.5ml,分别皮下注射。120日龄(产蛋前):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各0.5ml分别皮下注射,或二联禽流感疫苗,每只0.5ml,皮下注射;3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各个禽场要加强对禽流感的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或对虽经免疫但抗体水平较低的禽群进行紧急补免。

6.5 疫病处置 发病后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隔离禽场或禽舍,严禁将病禽或可疑病禽上市,病死禽必须深埋或焚烧。加强禽场的消毒,改善禽群的饲养管理,同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素、甘草冲剂、氟苯尼考等药物,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治并发病。

7 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人们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也极其重视,H5亚型疫苗政府买单,并实行强制免疫,造成部分养殖户产生误解,认为H9的免疫不重要,不少人放松了对H9N2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有些地区买不到禽流感H9单苗。有资料和文献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依然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某些地方的禽场,虽然没有引起大批的死亡,但病毒感染后,对机体可造成免疫抑制,很容易造成大肠杆菌等细菌病的继发感染,同样可造成大量发病死亡。因此,不能放松对H9N2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根据一些资料和报道,蛋鸭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发现较多,且情况比较严重,这可能与宿主适应性和我国蛋鸭的养殖方式有关。在多数地方的蛋鸭养殖以半开放式饲养方式为主,甚至采取放养方式。鸭群的饲养和管理较为粗放,而且饲养过程中存在长途贩运的情况,生物安全及其他综合性防疫措施不够完善,给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带来困难。因此,做好蛋鸭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工作异常重要。蛋鸭单独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不表现或很少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当与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等一些产生胞外酶的细菌混合感染后,胞外酶可裂解弱毒,从而增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的毒力,使鸭群的症状加重,死亡率升高。蛋鸭场一旦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康复后产蛋率只能回升到75%左右,如蛋价较低,继续饲养肯定亏本,养鸭者大多选择淘汰蛋鸭,以减少亏损。为减少不应有的损失,建议蛋鸭场要适时用H9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

作者:许英民

禽流感报道管理论文 篇3:

禽流感来袭,我们应该怎么办

禽流感是目前受全世界关注最多的一个词?熏它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并时时危及我们的生命!

一、禽流感席卷全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警告

自从香港1997年暴发疫情以来,禽流感已从东南亚的泰国、越南、印尼、老挝一路北上,蔓延到欧洲的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世卫组织说,自2003年以来,在东南亚多国暴发的禽流感已导致65人死亡,数亿只家禽被扑杀,给相关国家造成近120亿美元的损失。一旦死灰复燃的禽流感大范围蔓延全球,后果难以估量。许多国家的公共医疗保健专家已听到大灾难逼近的脚步声,呼吁全世界为防禽流感再次大暴发做好准备。

新一轮禽流感在全球蔓延:继东南亚,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马其顿、俄罗斯出现疫情之后,整个欧亚大陆和非洲也闻禽流感而色变。据凤凰卫视2005年11月2日报道,禽流感疫情从亚洲到欧洲接连失守,日前连北美洲也已经沦陷为疫区!加拿大官员证实加拿大境内有33只野鸭和候鸟被检测出感染了H5禽流感病毒,北美洲已经沦陷为禽流感疫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再次警告,全球大规模蔓延禽流感将不可避免。

WHO秘书长李钟郁警告说,以目前的疫情来看,全球暴发人类禽流感疫情只是时间早晚问题,结果将是一场大灾难,SARS与其相比将微不足道。

在中国,情况同样十分严峻,2005年秋冬之交时,在内蒙古、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发生了数起禽流感疫情,最后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我国家禽基本上都是散养,这给管理和监测增加了很大难度,而周边国家高发疫情及我国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候鸟迁徙路线更是时刻在威胁着我们国家民众的生命安全。

为此,中国国内建立了全国疫情监测网和应急预案,严防人感染情况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加强了进出口检验检疫,严防疫情传入和传出。据新华社报道,由农业部制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下发各地。这一技术规范对疫情处置“早、快、严”的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中国政府已向迅速把患病禽鸟通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农民提供扑杀补助。一有个案发生,官员将扑杀疫源方圆三公里的禽鸟,并给方圆五公里的禽鸟注射疫苗。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举行的抗击禽流感国际会议于2005年11月9日在日内瓦闭幕,会议提出了应对禽流感疫情的六点全球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包括:通过提高兽医服务和宰杀、免疫及经济补偿,从鸟禽这个源头上控制病毒的传播;通过加强早期检测和快速反应增强疫情监测能力;快速隔离受感染的动物和人类病例;建立国家应对计划并进行检验;将农业、医疗和金融等有关部门纳入国家应对计划;确保疫情信息的流通,特别是疫情危险程度方面的信息流通。

二、不良卫生意识及生活习惯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中国是全球流感高发国家之一,秋冬季节往往是流感高发期,由于国人不良的卫生习惯常使这种疾病在病人周围广为传播。如果禽流感病毒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而被感染者体内同时又有普通的“人流感”病毒,两种病毒则可以在人体内进行基因重组,重组以后形成的病毒,就直接具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那时人类将面临更大的灾难。因此,中国的流感监测工作对全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国人的某些恶习,很多人也许不以为意,堂堂中华数千年不是这么走过来的吗?但是,不知人们注意到没有,在幼儿园、中小学常会有大范围的流感发生;而医院也常会出现流感病人爆满的现象。事实上,这些流行病的产生和扩大都与我们的生活及卫生状况息息相关。当年SARS在我国肆虐时国人是如何对待日常卫生的?相信大家记忆犹新,但当大的疫情过后,国人又恢复常态,好像那是一件很遥远的往事。

国人究竟有些什么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应该注意改正的?

卫生专家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点:

1.经常吃煎炸食物。长期食用煎炸食物会令喉头充血,增加黏膜表面伤口及感染机会。

2.为防冷长期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变得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

3.烟头、果皮、纸屑随手乱丢。即使看到不远处就有垃圾箱,很多人也是随意地丢掉手中用过的东西,结果风一吹,满地废品随风飘飞。

4.生活垃圾沿街乱倒。许多生活在城中村的人常把各种混杂在一起的生活垃圾倒在街上。由于没有分类,常见死鼠烂鸡混杂其中。

5.随地吐痰、人群中张嘴打喷嚏。有些本已患感冒或其他疾病的人常无所顾忌地打喷嚏和吐痰,把自己口中的病菌到处传播。

6.车里杂物一路撒。有时我们正在路上行走,会遭遇从公共汽车、小轿车及其他机动交通工具上撒下的果皮纸屑。由于车速很快,往往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时,这些垃圾已经满天飞扬。

卫生部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季节,形势十分严峻,防控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革除上述种种不良习惯刻不容缓。

三、预防禽流感,我们应该怎么做

随着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卫生部门的监测和防控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但是,国人的防护意识和防病知识仍然欠缺。2005年10月10日,湖南省3人患禽流感病例就是由于卫生防疫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家住湖南省湘潭县射埠镇湾塘村的贺俊荛和姐姐贺茵,在发病前都曾进食过家中的死鸡。姐姐贺茵在10月17日抢救无效死亡,之后贺俊荛及另一名儿童被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

针对国人对禽流感疫情的认识状况,央视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很不尽如人意。对于禽流感目前的传播方式有69%的人回答模糊;对于人与人之间是否会传染禽流感,则有7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对于如何防治禽流感的提问,48%的人回答不太了解,41%的人回答了解一点,只有11%的人回答比较了解。而对于是否仍会吃鸡肉的问题,有43%的受访者表示会减少食用;40%的表示会继续食用;还有17%的表示不再食用。而表示仍会食用鸡肉的人里有近一半表示会选择活鸡。

我们一年四季都会受流感病毒攻击。冬天天气寒冷,风势强劲,我们的身体更容易受寒,令抵抗力减弱,病毒便乘虚而入,侵袭我们的呼吸系统。此外,流感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若空气湿度小,就会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世卫组织专家指出: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当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年龄较大、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人患禽流感的疫苗,如果禽流感疫情在疫苗大规模投产前暴发,漫漫冬季正是流感高发期,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减少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机会?

对于预防禽流感,国家卫生部门建议:

1.远离疫区,尽量不要在疫情发生时到疫区旅行、做生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接触禽鸟后要洗手,避免与活禽鸟接触,特别是儿童。接触活禽鸟或双手被其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应该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

3.尽量避免接触易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尽量不购买活鸡、活鸭等禽类。

4.冬季气候寒冷,注意加减衣服,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5.天气干燥时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要注意生熟分开。

6.健康成年人、少年儿童可注射流感疫苗,老人、婴儿、孕妇可以使用流感灭活疫苗。

7.有病早隔离,普通患者通常不知道服药的准确时间,从而错过预防禽流感的最好时机。因此,专家建议,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必须避免与外界接触,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8.卫生部门加大力度控制禽流感在家禽中的蔓延是防治禽流感的关键。

四、抗击禽流感,世界任重而道远

目前治疗禽流感有两种药物,分别是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Tamiflu?雪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俄罗斯流感研究中心主任基塞尔耶夫在俄罗斯生物科技协会第三届大会上表示,俄罗斯已经完成禽流感疫苗特别是完成预防H5N1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进入临床测试阶段,2006年投入使用。

2005年10月底,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制的“金丝桃素”中药制剂,在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禽病研究室通过对鸡进行人工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治疗实验。另据新华社2005年11月14日报道,“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项目2005年11月14日下午通过科技部课题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完成人用禽流感疫苗临床前研究,表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已与全球同步。

表面上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许多大的生物实验室、制药厂都在研究和开发治疗禽流感药物,好像人们不必要为禽流感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而感到惊慌。

但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出于对禽流感病毒在本国大范围扩散的担心,全球多个国家正加紧购买和储存“达菲”和“乐感清”。香港凤凰卫视2005年11月15日消息:据《联合早报》报道,因为担心致命性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会造成本国高达64万人丧命,日本宣布要储存更多的抗病毒药物“达菲”。目前,全世界超过60%的“达菲”都被日本人买走了。而由于产量有限,价格不菲,“达菲”又库存有限,罗氏制药公司大幅提高产量尚需数年。而且任何药物使用范围越广,那么病毒就越可能变异升级,产生抗药性。美国纽约韦尔·科内尔医学院教授安妮·莫斯科纳说:“如果你在家服用‘达菲’治疗感冒或呼吸系统疾病,而不是流感,那么我们遇到致命性流感时就将无法使用这些药物治疗。”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发生重大变异,但它还是有变异的可能性。如果病毒变异后能够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我们就要重新研制新的疫苗。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就指出,“最可怕的是发生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就像当年的SARS一样,那样预防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农业、公共卫生以及出入境管理部门等联合起来,各国也应联合起来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禽流感病毒是否发生变异。

如果2006年没有暴发禽流感全球大流行,那么我们又多争取了一年时间;如果世界很快研制出了禽流感特效药,那么我们得了禽流感也可药到病除;如果禽流感病毒随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减弱,那么它对人类的危害就会减弱;如果禽类通过自身免疫产生了抵御禽流感的抗体,那么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再惊慌失措。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是否真的走到了人类文明的尽头?

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抗击禽流感,我们任重而道远,世界任重而道远。

新闻链接

美国联邦机构及大学的专家研究致命流行性感冒病毒后发现,1918年全球大流行的致命流感病毒也是源自禽流感,病毒直接传染给人体之后发生致命突变。

专家们研究1918年流感病毒的整个基因排序,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制造出病毒。在亚特兰大的疾病管制及预防中心的实验室里,专家们将病毒注射到老鼠及人类的肺细胞中,观察其变化。结果发现,病毒一些基因的突变使之具有致命杀伤力。

专家们猜测,1918年的病毒蛋白中的4400个氨基酸中有20到30个产生变化,就足以使其具有致命杀伤力。最近暴发的禽流感病毒H5N1也发现有部分类似突变。

专家们的研究也显示1918年流行性感冒病毒和一般人类会感染的流感病毒不同,它会深入实验室老鼠的肺细胞,例如通常不会遭到感冒病毒渗透的联结气囊的细胞。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字化平面设计论文下一篇:油桐种植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