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01

在课堂教学中, 要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尽快使学生处于主动、敏捷、高效的思维状态, 最好的手段就是引入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与人本关怀的结合, 激励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 要实现与人本关怀的结合, 重点要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采用刚柔并举的运作方法; (2) 增强激励机制运行的透明度; (3) 确保激励标准的稳定性; (4) 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 应该以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办学定位为平台, 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的体系中, 并通过教育观念的激励化、教学方法的激励化、教师队伍的激励化、学生考核评价的激励化、数学实践应用的激励化等来促进, 最终形成可以落实在教学前端的课堂、实验室、机房等教学场所中去。建立了这样的激励系统, 不仅能够促进数学教师的工作热情, 还能有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一定程度上, 还可以带动高职院校其他的连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助于形成学校整体文化氛围、风貌上的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局面。

1 以制度创设氛围为基础

学校建设的好坏主要是从一些科学规范的制度的制定、贯彻、执行来评判。高职院校应该从体制上, 进行制度创新、体制改革, 促进学校文化教育环境的建设, 完善各项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要注重人文管理,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民主与法制, 学习与创新, 发展与诚信”的现代学校制度文化价值观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在学生管理中, 引入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在教职工管理中, 在职务晋升、奖金发放、职称评定、选优奖励中创造良好的竞争机制, 构建激励教职工终身学习, 热爱学校, 工作充分体现研究性, 创新性, 高质量的运行机制, 实现人文关怀, 规范操作, 形成学校特有的改革、发展、民主、科学、创新、包容的制度文化。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营造创设氛围。立足点于学校特色和师生个性, 立足于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取向, 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 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优势,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要努力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创设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美的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 对学生的人格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催化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 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 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 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需要, 是提高育人水平的需要。活跃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生活, 有利于形成正确舆论的导向, 树立优良的校园风气, 增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2 以教师的激励为主要依托

本文提出的激励机制, 说到底, 微观上的执行和落实还要靠广大的教师, 尤其是数学教师。教师是学校教学、文化、管理等建设的主力军, 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状态是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 从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学校的风气、风格和风骨, 完全可以想见到学校文化在教师生活中的含量及影响。因此, 把激励机制建设的目光投射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工作状态的改善上面,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 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校本文化, 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 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激励机制的落实不的不靠教学实施的教师为依托, 只有教师适应和习惯了激励机制的手段, 才会把学生激励起来, 达到理想的效果。

要重视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关系和学习氛围, 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 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 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娶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 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 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 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 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 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 落实在教学、体现在课堂

激励机制的运作, 最终会落在教学课堂上, 从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数学教学还应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 激励、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 建立清晰的表象, 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 得出结论, 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 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 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 都可以激励学生多观察。课堂数学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 公式的提出与概括, 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 问题的辨析, 知识的联系与结构, 都需要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 提问的激励实施, 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 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在上面的框架中具体要求是: (1) 以制度创设氛围为基础, 以教师的激励为主要依托, 营造激励机制中的教育观念; (2) 以制度创设氛围为基础, 以教师的激励为主要依托, 营造激励机制中的教学方式方法; (3) 以制度创设氛围为基础, 以教师的激励为主要依托, 营造激励机制中的考核、评价制度; (4) 以制度创设氛围为基础, 以教师的激励为主要依托, 营造激励机制中的教师队伍激励制度; (5) 以制度创设氛围为基础, 以教师激励为媒介手段, 营造激励机制中的数学应用激励。

摘要: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本文主要论述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 朱波.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5 (2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卫生计生宣传工作中的互补性下一篇:灯光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论文